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管理学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200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管理学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200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管理学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2001

2 管理学 周三多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Prentice Hall, 2001

3 前 言 一、管理的产生 二、管理的重要性 Prentice Hall, 2001

4 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成功与失败介绍: ◆ “巨人”集团 ◆ 三株公司 ◆可口可乐公司 ◆ 海尔集团 Prentice Hall, 2001

5 ◆1993年,巨人推出M-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其中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即达到3.6亿元。
巨人网络——史玉柱 ◆1995年,巨人推出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1个亿。   安徽怀远县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9年深圳大学研究生毕业,随即下海创业。在深圳研究开发M6401桌面中文电脑软件。1991年巨人高科技集团成立,。1995年被列为《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第8位, ◆1997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不久,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巨人集团名存实亡 ◆1999年注册建立生产保健类产品的生物医药企业——“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脑白金 ,新巨人成立。 ◆2004年11月18日,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9年3月12日,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史玉柱以15亿美元居468位,在大陆位居14位! Prentice Hall, 2001

6 三株总裁-----吴炳新 “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 ------1938年出生于山东荣成
“不管有多少钱,一天也是吃三顿饭,不管有多少房子,也是睡一张床,为什么不为社会多做点事。” “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 Prentice Hall, 2001

7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杜达富 ●“春节家家包饺子”; “过 年户户燃炮竹” -----“可口可乐” ●“新春新意新鲜新趣”;
“过 年户户燃炮竹” -----“可口可乐” ●“新春新意新鲜新趣”; “可喜可贺可口可乐”。 Prentice Hall, 2001

8 海尔集团-----张瑞敏 被誉为“中国经营大师” 走上哈佛大学、哥仑比亚大学讲坛上中国企业家--“第一人”
◆山东省莱州市人,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 被誉为“中国经营大师” ◆1999年12月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30位最受尊敬的企业家”,名列第26位 ◆最成功的经验:“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质量无止境,企业无边界,名牌无国界 ” ◆“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更重要” ◆他创造了OEC管理法(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全面地对每人、每天、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精细化,零缺陷”。 ◆“管事先管人,管人带作风”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想干与不想干”是有没有责任感问题,是“德”的问题;“会干与不会干”是“才”的问题,但是不会干是被动的,是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干;“能干与不能干”是创新的问题,即能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 ◆提出“3E”和“日清日高”的管理方法 ◆他还认为,管理中国企业只能用中国式的管理模式。他制定的公式是: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 ◆“高层管理不等于高高在上 ” Prentice Hall, 2001

9 原因分析 ◆盲目扩张是失败的温床; ◆家族模式是失败的土壤; ◆主观臆断是失败的序曲; ◆疏于管理是失败的阶梯;
●识人、选人、留人、用人是管理的关键; Prentice Hall, 2001

10 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被看成工业的催化剂与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管理被视为四大经济资源之一(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
◆管理被视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管理); ◆管理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管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车轮之一; Prentice Hall, 2001

11 管理的产生 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的产物; 管理就是以管人为核心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管理伴随着组织的产生而产生;
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管理伴随着组织的产生而产生; Prentice Hall, 2001

12 我国古代用人: 短者持长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 为谋主。
◇刘 邦 “夫运筹帷握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管仲 ○《史记》:“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吴子 ◇顾嗣协 短者持长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 为谋主。 ○“以德治人”(礼、义) “以法治国”(权、法) ◇张预 骏马能厉险,犁田不如牛 ;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任人之道,各任自然之势。不责人之 所不能,随材大小,择而用之。” Prentice Hall, 2001

13 “明主之用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种所施。”
李世民: “明主之用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种所施。” 用人应做到:“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 魏源: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止长,则不可用人。” Prentice Hall, 2001

14 用人之术 1、要有重才之心; 2、要有识才之眼; 3、要有容才之量; 4、要有举才之德; 5、要有用才之能; 6、要有育才之术;
Prentice Hall, 2001

15 . 0-4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的发展(第1章) 管理学的使命 道德与社会责任 全球化管理 管理学的基础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管理学的职能 组织
决策与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决策与决策方法 组织设计 领导概论 控制与控制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 计划与计划工作 沟通 控制方法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组织与组织变革 创新 Prentice Hall, 2001 0-4

16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 管理活动 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 发展
Prentice Hall, 2001

17 环 环 第一节:管理活动 境 境 期望目标 主 理 体 管 管 体 客 理 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
Prentice Hall, 2001

18 什么是 “管理”? 字面解释: 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员和事物进行安排和处理。 管—管辖、管人 理—处理、理事
Prentice Hall, 2001

19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 ◆管理就是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用做好的方法去干。
1、管理定义的讨论: ●外国学者对管理定义的界定: 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管理的含义。 他们的立足点 不同,描述的角度不同,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管理的含义。 普伦基特和阿特纳 ◆管理是“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来制定并实现目标的活动。 M.R.福莱特----“管理学之母” 斯蒂芬.罗宾斯和库尔塔 帕梅拉.S.刘易斯 哈罗德.孔茨 亨利.法约尔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赫伯特.西蒙 ◆管理“是指和其他人一起并通过他人来有效地完成工作的过程”。 ◆“管理是指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就是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个人在群体中高效率的完成即定的组织目标。” ◆管理就是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用做好的方法去干。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 “管理就是决策。” ◇把管理视为“艺术”。 ◇把管理视为“过程” ◇把管理视为“活动” ◇把管理视为“过程”。 ◇突出了管理职能 ◇强调人的因素。 ◇强调管理的目的 ◇强调人的因素 ◇强调了人的因素和管理的目的。 ◇强调管理的双重目标。 ◇立足于组织资源 Prentice Hall, 2001

20 我国学者对管理定义的界定讨论 ◆杨文士和张雁《管理学原理》1994 戴淑芬《管理学教程》2000 ◆徐国华《管理学》1998
周三多《管理学》2006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徐国华《管理学》1998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即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 ◆突出了管理的职能; ◆突出了环境的作用 ◆首次提出管理的七项职能(尤其是信息);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突出了管理的主题---管理者 ◆立足于组织所有资源 ◆强调了管理的目的 ◆强调实现目标的相关资源; ◆强调了协调活动和管理职能 ◆强调了管理的职能和目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组织资源 ◆把管理视为“过程”; ◆忽视了其他资源的作用 ◆但忽视了人的因素和过程 ◆忽视了环境的作用; Prentice Hall, 2001

21 即由谁来管理的问题。即组织中的主管人员 管理的定义可概括为: 管理是一定组织中的主管人员,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该组织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资源以及组织的各项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 管理的载体问题 即管理的存在空间或归属问题。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管理的主题问题 管理学定义必须明确的问题 管理的目的问题 管理的对象问题 即管理的职能问题 即为什么管理——实现 既定的组织目标 怎样管理的问题 即管理什么的问题。管理的对象或客体是一个组织一切可以调用的全部资源。 Prentice Hall, 2001

22 2、管理的涵义 ◆实施管理的主体 ◆管理的本质 —管理者 ◆管理的目的 ◆管理的手段 —实现组织目标 —职能活动 ◆管理的对象 ◆管理的核心
—分配和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者 ◆管理的目的 ◆管理的手段 2、管理的涵义 —实现组织目标 —职能活动 ◆管理的载体 ◆管理的对象 ◆管理的核心 —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组织 —相关资源 Prentice Hall, 2001 1-7

23 3、管理定义四要素: 目 标 职 能 管理定义构成要素 资 源 环 境 Prentice Hall, 2001

24 4、管理概念的构成的逻辑关系 环 境 环 境 决 策 目 标 创 新 投入资源 计划、组织、 信息获取 领导、控制
创 新 目 标 投入资源 决 策 信息获取 计划、组织、 领导、控制 环 境 Prentice Hall, 2001

25 二、管理的职能 管理者的基本职责 执行职责的过程 ◆定义: 是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具体作用及实施程序。 干什么? 如何干?
Prentice Hall, 2001

26 计 划 管理的 基本职能 组 织 领 导 控 制 Prentice Hall, 2001

27 ◆信息获取的能力大小往往决定着组织管理效率的高低和运行状况的好坏。
1、信息获取 ◆定义: 是信息获取、处理、维持、分配的简称。 ◆信息获取的能力大小往往决定着组织管理效率的高低和运行状况的好坏。 Prentice Hall, 2001

28 2、决 策 识别问题 利用机会 定义: 管理者识别问题并解决问题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什么需要改变? 目的 如何干? 1-13 解决问题 决策
2、决 策 识别问题 什么需要改变? 解决问题 决策 目的 利用机会 如何干? Prentice Hall, 2001 1-13

29 3、计划 计 划 ◆定义: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 须的行为。 ◆主要内容: 确定方向与目标 制订业务决策 编制行动计划
◆定义: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 须的行为。 ◆主要内容: 确定方向与目标 计 划 制订业务决策 编制行动计划 Prentice Hall, 2001

30 4、组 织 ◆定义: 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 ◆内容: ◇对员工的活动进行合理分工与协调;
4、组 织 ◆定义: 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 ◆内容: ◇对员工的活动进行合理分工与协调; ◇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进行部门划分与岗位设计; ◇规定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与权力; ◇用制度规定信息的传输方式; Prentice Hall, 2001

31 组 织 定 义 三 要 素 目 标 组织结构 人群 Prentice Hall, 2001

32 组织的程序与内容 设计组织 人 员 配 备 组 织 变 革 设置管理机构 划分管理层次 确定管理制度 1-17
Prentice Hall, 2001 1-17

33 ◆决定要执行哪些任务? 组 织 ◆决定由谁去完成? 任务如何分配? ◆谁向谁汇报? 在哪里制定决策? Prentice Hall, 2001

34 5、领导 ◆实质: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定义:激励与引导员工让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做出贡献。 ◆实质: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领导职能:指管理者指挥、协调、激励下属,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Prentice Hall, 2001 1-19

35 领 导 的 内容 领导方式选择 激励下属 实施指挥 信息沟通 解决冲突 Prentice Hall, 2001 1-20

36 内容 6、控制 定义: 根据目标与计划的要求,对实际工作进行检查、 监督和协调的过程。 制定控制标准 检查、监督活动 实际业绩与标准比较
采取纠偏措施 Prentice Hall, 2001 1-21

37 7、创新 定义:指管理者为适应环境变化,把科学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以更有效的方式整合组织内外资源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行为。 内容: 创新原则
创新策略 创新过程 创新方法 1-22 Prentice Hall, 2001

38 ◆组织:(组织、人力资源) ◆领导:(沟通、指挥、激励) ◆控制:(协调、监督、控制) 管理的四大职能: ◆计划:(预测、决策、战略、计划)
选择适当的组织目标和能够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方案。 ◆组织:(组织、人力资源) 建立能够使人们共同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任务和权威关系。 ◆领导:(沟通、指挥、激励) 激励、协调个人和群体来共同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 ◆控制:(协调、监督、控制) 建立准确的测评和监控系统,以对组织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评价。 Prentice Hall, 2001

39 8、管理各职能的关系 信息 控制 决策 创新 领导 计划 组织 Prentice Hall, 2001

40 各职能的关系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信息是各个职能发挥的基础; ◆计划和决策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组织、领导、控制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 ◆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Prentice Hall, 2001 1-24

41 管理过程及职能间关系: 创 新 职 能 信 息 组织目标 决 策 职 能 计划 职能 组织职能 领导职能 控制职能
创 新 职 能 信 息 计划 职能 组织职能 领导职能 组织目标 控制职能 决 策 职 能 Prentice Hall, 2001

42 9、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 ◆信息获取:通过信息的产生与流动; ◆决策:通过方案的产生与选择; ◆计划:通过计划的制定或编制;
◆组织:通过组织结构设计与人员配备; ◆领导:通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控制:通过识别偏差与纠正偏差; ◆创新:它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结合在一起; Prentice Hall, 2001 1-25

43 10、管理职能的发展 决策 创新 协调 Prentice Hall, 2001 1-26

44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1、管理者和管理者的类型 2、管理者的角色 3、管理者的技能 Prentice Hall, 2001 1-27

45 1、管理者及其类型 ■管理的概念 ●传统观点: 管理者是指运用权力、职位对人进行统驭和指挥的人。 ●现代观点:
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 Prentice Hall, 2001 1-28

46 ■管理者的类型 ◆按管理者的层次划分: ◆按管理者的管理领域划分: ◆按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 Prentice Hall, 2001

47 ①管理者的层次分类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作业人员 命令、指示至上而下 汇报自下而上 高层 管理者 1-30
◆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 ◆主要职能:制定组织目标、总战略、方针政策和决策。 高层 管理者 ◆在组织中中层机构的负责人员。 ◆职能:负责执行决策、监督与协调基层管理者的工作 ◆在生产第一线的管理人员。 ◆职能:分配工作、协调下属的活动、监督工作情况,负责向中层汇报。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具体从事作业的人员,只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作业人员 Prentice Hall, 2001 1-30

48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领导 控制 组织 计划
无论哪一层管理者都或多或少地要从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领导 控制 组织 计划 Prentice Hall, 2001

49 计 组 领 控 划 织 导 制 管理者层次与管理职能 基 层 中 层 18% 33% 36% 13% 管理者层次 管 理 职 能 28%
22% 14% 高层 中 层 18% 33% 36% 13% 15% 24% 51% 10% 基 层 管理者层次 管 理 职 能 Prentice Hall, 2001

50 ②管理者的领域分类 综合管理者 负责整个组织或部门全部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 开 生 人 财 只负责组织中某种职能或活动的管理人员 发 产 务
只负责组织中某种职能或活动的管理人员    专业管理者 ②管理者的领域分类 Prentice Hall, 2001 1-31

51 ③按职权关系的性质 划分 ◆直线管理者 ●有权对下属进行直接指挥的管理者。 ●存在领导隶属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 职权关系。 ◆参谋人员
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 组织权力等级链 ●存在领导隶属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 职权关系。 凡是在权力等级链上的各级管理者都是直线管理者。 ◆参谋人员 ●指对上级提供咨询、建议,对下级进行专业指导的管理者。 ●非领导隶属关系。 Prentice Hall, 2001

52 2、管理者的角色 ●1939年出生于多伦多市 ●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创建了“经理管理学派” ●《经理工作的性质》1973
亨利.明茨伯格 ●1939年出生于多伦多市 ●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创建了“经理管理学派” ●《经理工作的性质》1973 ●《五重组织》1983 ●《战略规划衰败》1995 ●两度获“麦肯锡”奖 ●1998年被授予加拿大国家勋章 ●“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 Prentice Hall, 2001

53 2、管理者 的角色 决策维度 信息维度 人际关系维度 The Mintzberg Studies 1-34
In the 1960s, Henry Mintzberg concluded that managers perform ten roles that can be grouped around three them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formation transfer, and decision making. Managers perform three types of interpersonal roles: • Figureheads perform ceremonial or symbolic roles. • Leaders train, motivate, and discipline employees. • Liaisons contact external information sources. Managers perform three types of informational roles: • Monitors collect marketplace information from outside sources. • Disseminators transmit information to organizational members. • Spokespersons represent their organizations to outsiders. Managers perform four types of decisional roles: • Entrepreneurs initiate and oversee new projects to improv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 Disturbance handlers take action to respond to unforeseen problems. • Resource allocators control human, mechanical, and monetary resources. • Negotiators bargain with others to gain advantage for their own units. 人际关系维度 Prentice Hall, 2001 1-34

54 人际关系 角色 挂名领导 领导者 正式权力与地位 联络者 Prentice Hall, 2001

55 信息方面的 角色 信息监听者 信息传播者 发言人 Prentice Hall, 2001

56 决策方面的 角色 企业家 危机处理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Prentice Hall, 2001

57 3、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管理者的基本技能 技术技能 人际关系技能 概念技能 Prentice Hall, 2001 1-38

58 对管理者技能的理解 ◆三种技能对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是需要的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三个技能的要求程度会有区别 1-39
Prentice Hall, 2001

59 管理者与技能的关系 技 术 技 能 人 际 关 系 技 能 概 念 技 能 中层 基层 高层 1-40
概 念 技 能 技 术 技 能 高层 中层 基层 1-40 Prentice Hall, 2001

60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Prentice Hall, 2001

61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协调管理与协同效应 Prentice Hall, 2001

62 ◆管理目标:“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
◆分权管理:“清静无为”、“无为而治” ◆管理目标:“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 ◆无权力型组织理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管理者的能力:“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Prentice Hall, 2001

63 孔子: 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原则,以和为目标的伦理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他人”、 “审于时而察于用”的用人方法。
Prentice Hall, 2001

64 孟子---情感管理和权变管理 ●仁政治天下的核心思想 ●义利统一,先义后利的经营价值观 ●以德服人的情感管理 ●通权达变的管理方法
Prentice Hall, 2001

65 管仲 ◆ “以天地为心,治国以法,治人以德” ◆“明法”和“常法”:“法必明,令必行”、“上有明法,下有常事也。”
◆ “以天地为心,治国以法,治人以德”         ◆“明法”和“常法”:“法必明,令必行”、“上有明法,下有常事也。”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目不见色,耳不闻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 Prentice Hall, 2001

66 天、权、法、地、义、礼 天道 心 术 地德 1-43 Prentice Hall, 2001

67 商鞅---依法治国和权变管理 ◆法治:以治法者强,以治政者弱。 ◆改革:“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信誉:“立木取信”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 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信誉:“立木取信” Prentice Hall, 2001

68 墨子 ◆人本管理:“兼相爱,交相利”的人际关系思想 ◆“尚贤”:“有能举之,无能下之”。 “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之以令。”
◆关心人:“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Prentice Hall, 2001

69 孙膑 孙武---《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无穷” ——信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
◆田忌赛马----对策论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无穷”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之己,每战必殆。”----信息 ——信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 ◆“素听”、“素信”——令行禁止, “士卒犯罪,过及主帅” ◆知道”,就是“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 情 ——管理者的责任 Prentice Hall, 2001

70 鬼谷子 ◇计划: ◇决策: ◇用人: ◇沟通 “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 ,可则决之.”
●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计划: “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 ◇决策: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 ,可则决之.” ●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者,不能隐其情。 ◇用人: “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 Prentice Hall, 2001

71 (二)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Prentice Hall, 2001

72 1、亚当.斯密(1723—1790)——“经济学鼻祖” ◆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 ◆曾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 ◆《国富论》1776
◆批判“重商主义者” ◆提出以“劳动分工”提高劳动效率 ◆提倡自由经济—“无形手” ◆“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Prentice Hall, 2001

73 2、查尔斯.巴贝奇 ——“计算机之父” ◆毕业于剑桥大学,任剑桥大学数学教授。 ◆发明了第一台小型计算机(1823)
◆毕业于剑桥大学,任剑桥大学数学教授。 ◆发明了第一台小型计算机(1823) ◆《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 (1832) ◆提出“专业化分工”和“利润分享工资制度” Prentice Hall, 2001

74 3、罗伯特.欧文——“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1771年出生于北威尔士
(1771—1885) ●1771年出生于北威尔士 “就如和机器而言,如果对无生命的机器给予适当的注意就能产生如此有利的结果,那么,如果对那些极其重要、构造更为奇特的有生命的机器给予相同的关注的话,什么样的结果不可以期望取得呢?”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在“新拉纳克”和“新协和村”进行人事管理改革 他认为:“如果把相同数目的钱和时间用来改善劳动、培训工人,那么带来的收益不是资本的5%、15%,而是50%,甚至100%。” ●强调人性化管理,重视环境对人品质的影响 ●是人本管理的先驱者 强调了人的重要性。 Prentice Hall, 2001

75 5、马萨诸塞车祸事件——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4、小瓦特与博尔顿:   ◆市场调查,编制生产计划—以销定产   ◆流水作业、专业化分工、标准化   ◆分别记账的会计制度   ◆按成果支付工资-按劳取酬 5、马萨诸塞车祸事件——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Prentice Hall, 2001 1-45

76 . 6、亨利.汤尼——收益分享制度 ◆保证工资 ◆超定额的50%归工人 ◆定额3-5年不变 7、哈尔西——劳动报酬奖金方案
  ◆保证工资   ◆超定额的50%归工人   ◆定额3-5年不变 7、哈尔西——劳动报酬奖金方案   ◆以过去业绩为标准,超额者支付正常工资  率1/3为奖金。 改利润分享为收益分享 根据部门的业绩支付工资,以克服部门之 间的差异。 ◆能确保工人获得计日工资; ◆工人增产就可获得奖金,超额部分的1/3支付给工人,雇主获2/3—双方受益。一方面鼓励工人努力,另一方面雇主也不会因工人增产而降低工资率。 Prentice Hall, 2001 1-47

77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活动与实践 管理理论 管理思想 Prentice Hall, 2001

78 管理理论的形成过程 管理活动 管理思想 与实践 管理理论 指导 提炼 普遍原理 抽象概括 . 认识见解 1-50
Prentice Hall, 2001

79 一、古典管理理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不能完全对劳动进行控制; ◇培训工人的需要; ◇认识到专业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不能完全对劳动进行控制; ◇培训工人的需要; ◇认识到专业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Prentice Hall, 2001

80 “科学管理之父” (一)科学管理原理 ◆1856年出生于费城,1874年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1856—1915) “科学管理之父” ◆1856年出生于费城,1874年考入哈佛大学法律系 ◆1875年进入米德维尔当机工,先后任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1984任总工程师。 ◆1895《计件工资制》;1911《科学管理原理》. ◆1901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长; 1906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科学博士. Prentice Hall, 2001

81 ■主要内容 ● “革命精神” ◇改变报酬分配制度 ●“例外原则” ◇标准化工作量——工作定额原理; ◇合理用人——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按完成定额工作量的程度浮动工资 ——对于完成或超额完成的工人以 较高的工资率支付工资;否则以较 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 “革命精神” ◇合理用人——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雇主和工人之间应进行亲密的友好合作。 因为最高的劳动效率是双方共同富裕的基础。 ◇改进工作方法——标准化原理; ◇改变报酬分配制度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例外原则”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 主管人员把经常重复出现的管理业务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授予下级,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件的决定权和监督权等。 ◇职能工长制; Prentice Hall, 2001

82 ■评 价 缺点 “科学管理之父” 是管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优点 ●变传统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 ●提高了劳动效率;
●变传统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  ■评 价 ●提高了劳动效率; ●培养工人的操作技能; ●创立了管理理论; 缺点 ◆把工人视为“机器人”、“经济人”; ◆只强调科学性、严密性、标准化,而 忽视了集体和人的心理活动; ◆只重视“物”的研究; Prentice Hall, 2001

83 “泰罗制的科学管理既是资产阶级剥削工人最巧妙、最残酷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
列宁: “泰罗制的科学管理既是资产阶级剥削工人最巧妙、最残酷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 Prentice Hall, 2001

84 英国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Lyndall.F.Urwick)
“泰罗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19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成的一整套思想。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与经验有了一个哲学体系,称之为“科学管理”。” Prentice Hall, 2001

85 科学管理理论的合作者与追随者: 亨利.甘特 任务 实际完成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 ◆1880毕业于霍普金斯大学 ◆1887任米德维尔钢厂工程师
( ) 计划完成时间 ◆1880毕业于霍普金斯大学 ◆1887任米德维尔钢厂工程师 ◆《工业的领导》1916 ◆《工作组织》1919 ◆发明了甘特图表 ◆提出计件—奖金工资制 ◆重视人的因素 Prentice Hall, 2001

86 利兰.莫勒 吉尔布雷斯 ●《动作研究》1911 ◆1912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博士 ●“动作经济原则” ◆1915获布朗大学博士
(1878—1972) 吉尔布雷斯 (1868—1924) ●《动作研究》1911 ◆1912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博士 ●“动作经济原则” ◆1915获布朗大学博士 ●研究如何减轻工人的疲劳程度。 ◆《管理学》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第一夫人” Prentice Hall, 2001

87 ●提出“奖励工资制”和直线、参谋两种组织形式
哈林顿.埃默森 ( ) ●1907任埃默森公司总经理 ●《效率是经营和工资的基础》1911 ●《十二个效率原则》1912 ●《科学地挑选雇员》1913 ●批评了泰罗的“职能工长制” ●提出“奖励工资制”和直线、参谋两种组织形式 Prentice Hall, 2001

88 (二)组织管理理论 1、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2、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Prentice Hall, 2001

89 1、管理过程理论(一般管理理论) 提出了一般管理的职能、要素和原则,区分开来企业的经营职能与管理职能。
亨利.法约尔(1841—1925) 提出了一般管理的职能、要素和原则,区分开来企业的经营职能与管理职能。 ◆1860年毕业于圣艾蒂安国 立矿业学院; ◆长期在法国福尔香堡采矿公司从事管理工作;自1892年一直任康曼公司的总经理. ◆1916《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和“管理过程之父” ◆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Prentice Hall, 2001

90 ■主要内容: ①对经营与管理的研究; 企业的经营活动 1-56 技术活动 商业 活动 财务活动 会计活动 安全活动 管理活动 计 划 组织
指 挥 协调 控制 Prentice Hall, 2001 1-56

91 ②管理的14条原则: ●报酬合理; ●分工; ●权力与责任; ●等级链与跳板; ●纪律; ●秩序; ●统一指挥; ●公平; ●统一领导;
●人员稳定; ●个人利益服从集 ●首创精神; 体利益; ●集体精神; ●集权与分权; Prentice Hall, 2001

92 等级链 跳板 等级链与跳板 A 总经理 B L经理 C M主任 D N工长 E 0监工 F P工头 G Q工人 命 令 报 告 (法约尔桥)
命 令 L经理 等级链 C M主任 D N工长 E 报 告 0监工 跳板 F (法约尔桥) P工头 G Q工人 等级链与跳板 Prentice Hall, 2001 1-58

93 ③管理者应具备的品质与能力 ◆身体条件:健康的体魄、精力充沛。 ◆智力条件: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判断能力、 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
◆道德品质:干劲十足、坚定不移、乐于负责、诚实忠诚、 ◆知识:对本职以外的知识有广泛的了解。 ◆专业:具备本职工作特有的知识。 ◆经验:经验与教训。 Prentice Hall, 2001

94 ■评述: ●法约尔主要从事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的研究。 ●通过管理过程和组织建设的手段来提高工作 效率。
●通过管理过程和组织建设的手段来提高工作 效率。 ● 从经营活动中独立出管理活动,提出五大职能和十四大原则。 ●“管理过程之父” ●但仍把工人视为“经济人”,没考虑社会因素对劳动效率的影响。 ●强调严格的等级控制。 Prentice Hall, 2001

95 2、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 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魅力和世袭进行管理,创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 ) ◇ 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魅力和世袭进行管理,创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1864年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一个富裕家庭。 ◆1882年考入海德堡大学法律系,任海德堡大学教授。 ◇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和历史学家 ◆《新教徒论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1920。 ◇“组织管理之父” Prentice Hall, 2001

96 ■主要内容: ①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权力 ●权力赋予职务而不是个人; 传统式权力 个人崇拜式权力 理性— 法律权力
●合理性——领导人根据能力挑选; ●合法性——用法律保护权力的行使; ●权力有明确的规定; Prentice Hall, 2001 1-59

97 ②“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明确的分工;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权力等级链 ◆人员的任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
◆职业管理人员:上级任命、固定薪金、工作 人员、 升迁制度; ◆遵守规则与纪律; ◆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职业关系 Prentice Hall, 2001 1-60

98 ■理论评述: ◆对工人进行“经济人”人性假设,忽视了人的作用,不重视人际关系。
◆该理论是通过权力进行强制,以严格的控制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对工人进行“经济人”人性假设,忽视了人的作用,不重视人际关系。 Prentice Hall, 2001

99 (三)、自觉协作活动系统——切斯特.巴纳德
( ) ◆190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经济系 ◆1926年任宾西法尼贝尔电话公司总裁 ◆1948年出任洛克菲德基金会董事长 ◆《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 ◆《组织与管理》1948 ◆“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 ◆“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Prentice Hall, 2001

100 巴纳德自觉活动的协作系统 协作意愿 正式组织 共同目标 信息联系 ①、组织的定义: ② 组织类型 非正式组织
组织是一个由两人或更多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各种活动的系统。 ——经理人员是关键 组织类型 正式组织 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 非正式组织 信息联系 Prentice Hall, 2001 1-61

101 协作意愿 ③协作系统要素 共同目标 信息沟通 Prentice Hall, 2001

102 ④、经理人员的职能 ◆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 ◆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取必要的服务; ◆明确组 织目标; 1-62
◆明确组 织目标; Prentice Hall, 2001 1-62

103 评价: ◆把系统的概念引入管理领域,把组织视为一个系统,是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 ◆第一次提出重视非正式组织,是人际关系的前身。
◆认识到了信息沟通的重要性,是信息学派的基础。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开始重视人的心理活动。 ◆对沟通、动机、决策、目标和组织关系展开研究。 Prentice Hall, 2001

104 二、行为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 ■行为科学 Prentice Hall, 2001

105 管理问题的研究从“过去抓事”转向“现在抓人”
(一)人际关系学说 管理问题的研究从“过去抓事”转向“现在抓人” 历 史 背 景 工人觉悟觉醒,工会组织发展,劳资关系紧张; 企业规模壮大,周期性经济危机,管理工作复杂; ——“攻心为上” Prentice Hall, 2001

106 人际关系学说-----乔治.埃尔顿.梅奥 ( ) ◆1890年毕业于澳大利亚阿福雷德大学(逻辑学和哲学) ◆弗里茨.朱利斯.罗特利斯伯格(1898—1974) ◆否定了“经济人”人性假设,视人为“社会人”,强调人的动机、态度、行为等因素对组织的影响。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1922年移居美国在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1921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1925年获哈佛大学学士学位 ◆ 霍桑实验 ◆《管理与工人》1939 ◆《工业文明中人类问题》 1933 ◆是管理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管理与士气》1941 ◆《工业文明中社会问题》 1948 ◆《组织中的人》1968 Prentice Hall, 2001

107 1、霍桑实验---为了探索影响劳动效率的因素 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1924---1932)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1927.8—1928.4 1928—1931 1931—1932 工场照明实验 继电器装配室实验 为了探索各种工作条件对生产小组生产效率的影响。 访问 实 验 观 察 实 验 为了研究社会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为了研究照明条件对劳动效率的影响。 为了研究员工态度及影响员工态度的因素。 ◇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生理与物理等方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 ◇照明度对工人劳动效率的影响微不足道; ◇改善工作条件对劳动效率的影响也是次要因素。 ◇员工的绩效不仅由员工自己决定,同时还受到其同事的影响 ◇照明条件对产量的影响无法准确测量; ◇影响生产力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群关系 Prentice Hall, 2001

108 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职工的工作士气 职工的工作效率 职工的满足度 ●职工是“社会人”;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与作用;
●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 职工的工作士气 职工的工作效率 职工的满足度 职工的工作态度及人群关系决定着劳动生产率 Prentice Hall, 2001 1-66

109 3、理论评述 ◇激起管理层对人的因素的研究兴趣; ◇为行为科学奠定了基础; ◇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
◆否定了“经济人”人性假设,视人为“社会人”; ①贡献 ◆强调人的动机、态度、行为等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为行为科学奠定了基础; ◆要重视“非正式组织”对劳动效率的作用; ◇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 ◆仍然把人视为“手段人”; ②问题 ◇为管理方法的变革指明了方向; ◆满足的工人未必一定是最有效的工人,而且“满足度”无法定量表达; Prentice Hall, 2001

110 (二)行为科学 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1、定义: 是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心理—社会学说。 2、主要内容:
①强调以人为中心研究管理问题: ◆关于人的需要和动机的研究; ◆有关群体行为的研究; ◆有关领导者行为的研究; ②重视非正式组织的研究 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Prentice Hall, 2001 1-67

111 主要理论 3 ◇层次需要论——马斯洛 ◇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期望理论——弗鲁母 ◇X、Y理论——麦克雷戈
Prentice Hall, 2001

112 ◆但是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人,人的行为领域并包括管理学的全部内容。
4、评述: ●行为科学理论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科学知识引入到管理领域,开创了管理领域独具特色的学派。 ●揭示了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提出以人为本、重视团体、丰富工作内容、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管理方式。 ●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 ●行为科学引起管理方法的转变——强调人的欲望、感情、动机的作用,提出激励和诱导的方法。 ◆但是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人,人的行为领域并包括管理学的全部内容。 ◆其研究方法(包括霍桑实验)和过程一方面受到实验室中受控实验的束缚,另一方面受到实际实验的束缚,尤其是主观愿望的先入为主的影响。 Prentice Hall, 2001

113 三、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一下比变化
◆工业增长快、规模膨胀,出现了跨国公司。 ◆技术进步快。 ◆凯恩斯和罗斯福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管理不仅要考虑内部条件,还要考虑外部的环境。 Prentice Hall, 2001

114 “穿梭在管理丛林中的游侠” 哈罗德.孔茨1908---1984) ●1935获耶鲁大学博士 ●1962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
●《管理理论丛林》1960 ●《管理原理》1955 ●《管理学》1980 ●先后荣获“米德.约翰逊奖”、“空军航空奖”、“泰罗金钥匙奖”、“福特.芬雷奖” Prentice Hall, 2001

115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经验或案例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群体行为学派 沟通沟通中心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经理管理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管理学派 Prentice Hall, 2001

116 (一)管理科学理论----数量管理理论 ◆先后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 ◆《现代生产管理》1975
埃尔伍德.伯法 ◆《现代生产管理》1975 ◆把数学引入管理领域,对管理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他和里奇曼、阿考夫、莫尔斯并成为管理科学的代表人物。 Prentice Hall, 2001

117 (一)管理科学理论(数量管理理论) 他们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有关思想,把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引入到管理领域,运用数学模型和程序求出实现目标的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 1、定义: 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 Prentice Hall, 2001

118 主要特点 2 ◆运用系统的观点考虑问题; ◆应用数学模型和定量化解决问题; ◆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解决管理问题;
◆以经济效果最优做为解决问题的标准; Prentice Hall, 2001 1-69

119 例如: 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10LK2(L、K为两种投入资源,单价分别是40元和80元),企业计划投资6000元,两种资源如何分配产量最大? 解: Q=10LK2 40L+80K≤6000 L=150-2K Q=10(150-2K) K2=1500K2-20K3 求极值 dQ d(1500K2-20K3) =0 K:4000 = K=50 dK dK L:2000 Prentice Hall, 2001

120 管理科学应用的步骤 观和分察析 确定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付诸实践 模型求解 方案验证 建立控制系统 Prentice Hall, 2001

121 3、管理科学的应用方法 (1)、运筹学: 在既定的物质条件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统筹兼顾,研究对象的整个活动及各环节的关系,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可行方案,以达到最好的 效果。 如:规划论、库存论、排队论、对策论、搜索论、网络分析等 Prentice Hall, 2001 1-70

122 (2)系统分析法 ◆确定最终目标,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整体,分析各局部之间、局部与总目标之间的关系。
◆寻求完成目标可供选择的方案。 ◆进行抉择,选出最佳方案。 ◆付诸实施。 Prentice Hall, 2001 1-71

123 (3)、决策科学化: ◆ 决策科学化是指要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做出正确决策。 ●系统分析和运筹学为决策科学化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技术。 ●电子计算机和管理信息系统使决策科学化变为可能。 Prentice Hall, 2001 1-72

124 科学评价 4 ◆把自然科学引入管理学; ◆为现代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主要贡献 ◆管理理论的研究从定性走向了定量;
◆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不足 ◆过于强调定量而忽视了定性分析; ◆忽视了人的因素; Prentice Hall, 2001 1-72

125 (二)系统管理理论 ——费里蒙特.卡斯特 提出组织是一个整体系统,强调整体及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首次提出组织变革是由其环境变化引起的。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 他与理查 德.约翰逊、罗森茨威克合作撰写: 《系统理论与管理》1963 《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1970 Prentice Hall, 2001

126 1、系统的观点: ◆企业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人造系统; 2、系统分析: ◆整分合原理 ◆要素组合方式 3、系统管理 串联结构 并联结构
◆企业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 动态的社会技术系统; ◆系统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以系统的观点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 2、系统分析: ◆整分合原理 ◆要素组合方式 3、系统管理 串联结构 并联结构 以目标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整个系统为中心、以责任为中心。 Prentice Hall, 2001 1-74

127 法国兵与马木留克兵的战斗 系统情况 双方系统 系统效应 法国兵 马木留克兵 质 纪律(组织) 骑术(技术) 纪律性强 骑术不精 纪律性差
骑术精湛 3人 2人 马兵必胜 100人 势均力敌 300人 法国兵胜 1000人 1500人 法国兵大胜 显示组织系统的整体效应 Prentice Hall, 2001 1-75

128 评述: ◆该理论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尤其是用整体的思想分析组织问题和管理行为,以全局的观点突破了片面性思维,以开放的观点突破了封闭性研究,以“关系说”代替了“要素说”。 ◆既注重组织内部协调,也注重组织与外部的联系,把企业内外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和有机过程。即关注组织结构,也关注管理过程,即强调组织目标,又强调人的因素。这种思维在现代管理思想演变中具有整合性的意义。 ◆但该理论过于抽象,缺乏实用价值,难以指导管理实践。 Prentice Hall, 2001

129 (三)权变管理理论 ——弗雷德.卢桑斯 企业要根据所处的内外环境条件随机应变,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技巧 美国尼布拉斯加大学教授
《权变管理:走出丛林的道路》1973 《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1976 他把过去的管理理论划分为过程学说、计量学说、行为学说和系统学说四种 Prentice Hall, 2001

130 管理方法与技术 =f(环境) 管理因变数 环境自变数 (管理的理论、思想、技术、方法) 外部:社会、技术、经济、政法等
内部:结构、工艺、过程 Prentice Hall, 2001

131 权变管理的主要观点 评述: 1、强调环境对管理的作用; 2、管理方法和技术同环境之间是一种函数关系——权变关系; 管理技术=f(环境)
■该理论为管理者分析与处理各种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根据组织的具体条件及面临环境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与管理方法. 引导管理者们把精力转移到实际情况上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1、强调环境对管理的作用; 2、管理方法和技术同环境之间是一种函数关系——权变关系; 管理技术=f(环境) 3、权变管理---根据不同的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管理模式。 4、把企业看成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求组织各方面都适应外部的环境 ■否定了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则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过于强调变化,又没有统一的概念和标准,每个管理者根据自己的标准来确定自己理想的管理模式,未能形成普遍的管理职能,在其指导下的管理实践,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76 Prentice Hall, 2001

132 (四)全面质量管理 Prentice Hall, 2001

133 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tity Management
“质量管理之父” 威廉.爱德华.戴明 ●1928年获耶鲁大学博士 ◆“顾客是生产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他们,久没有生产线”。 ●提出“PDCA”循环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14条原则》 ◆“质量是一种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 ●在美国推行TOM管理 ●1987年里根颁发给他国家科技奖。 ◆提出:“以较低的价格和较好的质量占领市场的战略思想”。 ●1991年进入汽车名人堂 Prentice Hall, 2001

134 A P C D Plan 计划 执行 Do Check 检查 Action 处理 “PDCA”循环管理
Prentice Hall, 2001

135 是质量领域的“首席建筑师”和“质量管理之父”
约瑟夫.莫西.朱兰 是质量领域的“首席建筑师”和“质量管理之父” ◆1904出生于罗马尼亚,1912年移居美国。 ◆朱兰质量“三部曲” ◆80/20原则 ◆《朱兰质量手册》---质量管理领域的“圣经”。 ◆1979创建朱兰学院 ◆获日本“神圣宝藏勋章” Prentice Hall, 2001

136 1、定义: 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与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2、本质: 由顾客的需要与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 质量 产品的实际用处和产品的售价 全流程和全员 全面 制定质量标准 评价标准执行情况 管理 纠正偏差 改善标准计划 Prentice Hall, 2001

137 3 主要内容 实行全员管理 实行全过程管理 实行全因素管理 领导决策层 管理执行层 贯彻落实层 对工作的整个过程、所有环节自始至终的管理
对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实行控制 实行全因素管理 Prentice Hall, 2001

138 ●关注顾客 ●注重持续改善 主要要点 ●关注流程 ●精确测量 ●授权于员工
●把过去的事后检查转变为以预防和改进为主,把过去的以事论事、分散管理转为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面质量治理,以管结果转为管因素,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出来。发动全员参与,使生产、作业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目的。 4 主要要点 ●关注顾客 ●注重持续改善 ●关注流程 ●精确测量 ●强调管理者必须识别顾客对质量的要求,让顾客对其产品满意,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 ●授权于员工 Prentice Hall, 2001

139 5、全面质量管理对管理实践的意义: ◆提高产品质量 ◆改善产品设计 ◆加速生产流程 ◆增强质量意识 ◆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降低现场维修成本 ◆减少责任事故 Prentice Hall, 2001

140 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 ●强调系统化; ●重视人的因素;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加强信息工作;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预测,强调预见能力; ●强调质量管理; ●强调不断创新; Prentice Hall, 2001

141 四、管理理论新发展 Prentice Hall, 2001

142 (一)学习型组织 1、定义: 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 ◆是指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
●是能持续地扩展自己的能力以开创未来的一种组织。——圣吉 ●是善于创造、获取和转化知识,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体现新知识与新见解的组织。——加威 学习型组织: ◆是指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 ◆该组织是由一些学习团体形成,有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信心和使命,具有强韧的生命力与实现共同目标的动力,不断创新。 Prentice Hall, 2001 1-78

143 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彼得.圣吉 ●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 ●1970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1978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1990年《第五项修炼》 ●1992年荣获世界企业学会最高荣誉开拓奖 ●“学习组织之父”,是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 Prentice Hall, 2001

144 2、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基础—团结、协调与和谐; 核心—完善自我学习机制; 精神—学习、思考、创新; 关键特征—系统思考;
组织学习形式—团队学习; 基本价值—识别问题并解决问题; Prentice Hall, 2001 1-79

145 原则 3、学习型组织建立的原则 ◆追求自我超越; ◆锻炼系统思考能力; ◆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远景目标; ◆开展团队学习;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追求自我超越; 原则 ◆锻炼系统思考能力; ◆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远景目标; ◆开展团队学习; Prentice Hall, 2001 1-80

146 4、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标准 ■人们能否不断检查自己的经验; ■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 ■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
■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目标息息相关; Prentice Hall, 2001 1-81

147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组织的区别 ◆在对待变革态度上: ◆在对待新观点上: ◆谁对创新负责的认识上 ◆担心的主要问题: ◆对竞争优势的认识:
5.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组织的区别: ◆在对待变革态度上: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组织的区别 ◆在对待新观点上: 传统组织:只要管用就不要去改变; 传统组织:产品与服务的竞争优势 ◆谁对创新负责的认识上 传统组织:若不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 就事论事 学习型组织:不变就不管用 学新型组织:学习能力、知识和技 术的竞争优势 ◆担心的主要问题: 传统组织:控制别人 传统组织:研发部门 学习型组织:若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 高瞻远瞩 学习型组织:调动别人、授权别人 ◆对竞争优势的认识: 学新型组织: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 传统组织:担心发生错误 ◆对管理职责的看法: 学习型组织:担心不学习不适应 Prentice Hall, 2001

148 (二、)精益思想 大野耐一 “日本复活之父”、“生产管理之父”、“穿着工装的圣贤” (1912---1990) ◆1912年出生在中国大连
◆1932年毕业于名古屋高等工业学校 ◆1943后一直在丰田公司(常务董事、副社长、顾问) ◆《丰田生产方式》、《现场管理》 Prentice Hall, 2001

149 1、精益生产方式 《改造世界的机器》——(1992麻省理工学院)
●定义: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进而组成一个企业供应链。 ●核心理念:消除“Muda”是精益生产方式的精髓。 ●特点:及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 全面质量控制、低消耗、现场改善 ●精华:只生产所需的东西、每个人都是质检员、按单制造。 ●构成:准时生产、小批量生产、自动化、全面质量控制、现场 改善。 ●内容:适时生产、精良生产、敏捷制造。 Prentice Hall, 2001

150 ●步骤 ●内容 ●核心 2、精益思想(1996沃麦克、琼斯、鲁斯)
●定义:据用户的需求来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产品生产,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Muda,不断创新,达到尽善尽美。 第一步:精确定义价值 第二步:确定每个产品的全部价值流 ●步骤 第三步:使保留下来、创造价值的各个步骤流动起来 ●内容 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供应 ●核心 通过及时适量、零库存等现场管理手段实现“订货生产,从而确保质量、降低成本。 Prentice Hall, 2001

151 (三)业务流程再造----“毛毛虫变珊瑚”的革命
迈克尔.哈默博士 ◆1948年出生于美国 ◆获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 ◆《企业再造》1993 ◆《超越再造》1996 ◆《企业行动纲领》2001 ◆是20世纪90年代最伟大的管理学家之一 Prentice Hall, 2001

152 ◆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法律专业 ◆《企业再造》1993 ◆《再造管理》1995 ◆《企业X再造》2002 ◆CSC Index咨询公司创始人
詹姆斯.钱皮 ◆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法律专业 ◆《企业再造》1993 ◆《再造管理》1995 ◆《企业X再造》2002 ◆CSC Index咨询公司创始人 ◆现为佩罗系统顾问公司董事长 Prentice Hall, 2001

153 ●定义:“对经营流程彻底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以便在业绩衡量标准上取得重大突破。”
(成本、品质、服务、速度) 根本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作业流程,以便在业绩衡量标准的关键上获得戏剧化的改善。 ”根本“——要自问一些根本性问题和从根本上进行思考; ”彻底“——创造全新的工作方法,对企业重新构造; ”戏剧化“——取得业绩上的突飞猛进; ”流程“——工作方法或工作结构; “再造”—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在新的企业运行空间条件下,改造原来的工作流程,以使企业更适应未来的生成发展空间。 ●以作业流程为中心,而不是以技术为中心的改造。 内容包括: ●以顾客满意为中心,而不是以企业生产能力为导向。 Prentice Hall, 2001 1-85

154 ● “再造”步骤 首先确定公司必须做什么? 确定如何去做? 最后确定由谁去做? 能做到最好的是什么?(核心能力)
Prentice Hall, 2001

155 (四)核心能力理论 1957斯尔兹尼克:“独特能力”
80年代:“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的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1990哈梅尔和普拉哈拉得:“核心能力” 定义: 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使企业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变化的技能和生产技能。 Prentice Hall, 2001 1-86

156 “管理思想界的福音” ◆企业在追求长期发展中,应集中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用它生产出来与众不同的核心产品。
普拉哈拉得Prahalad 加里.哈默尔Hamel ●1941年出生于印度 ◆1954年出生 ◆企业在追求长期发展中,应集中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用它生产出来与众不同的核心产品。 ◆获密歇根大学博士 ●获哈佛大学博士 ◆核心产品的份额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标志。 ◆Strategos公司董事长 ◆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 智力、技术、制度、文化 ●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 ◆《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1990 ●《为未来而竞争》1995 ——是建立在核心资源基础之上,隐藏之核心产品之中,是企业智力、技术、制度和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 ◆《为未来而竞争》1995 ●《竞争的未来》2004 ●《金字塔底层的财富》2004 ◆2001美《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管理大师”居第四位 ●曾两次获麦肯锡奖 “管理思想界的福音” Prentice Hall, 2001

157 核心能力满足的条件: ◆必须是一簇相关技术和技能对整合; ◆不是物理性资产; ◆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 ◆竞争上具有独特性;
◆超越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通道; Prentice Hall, 2001

158 价值性 异质性 核心能力与非核心能力的区别 延伸性 不可模仿性 难以代替性 Prentice Hall, 2001

159 管理理论发展阶段 经验管理 科学管理 行为科学 管理丛林 文化管理 现代管理 近代管理 古典管理 组织与环境 重视未来发展 人的潜能 人性
技术、制度 重视外部强调 相关学科技术 人际关系 整体 应用 Prentice Hall, 2001

160 管理学理论发展过程 19世纪末以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泰罗的科学管理 早期管理思想 古典管理学理论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 韦伯的行政管理
20世纪20至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人际关系学说 管理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 权变管理理论 质量管理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 学习型组织 管理理论创新 精益思想 业务流程再造 核心能力理论 Prentice Hall, 2001

161 管理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经营化趋势 战略化趋势 非理性化趋势 权变化趋势 计算机网络化趋势 风险化趋势 国际化趋势 知识化趋势 1-87
Prentice Hall, 2001 1-87


Download ppt "管理学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200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