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语言学研究方法研修班· 常州 漫谈英语教学二、三事    (之一) 陈 桦 huachennju@gmail.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语言学研究方法研修班· 常州 漫谈英语教学二、三事    (之一) 陈 桦 huachennju@gmail.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语言学研究方法研修班· 常州 漫谈英语教学二、三事    (之一) 陈 桦

2 目 的 其它?

3 内在(intrinsic) 外在(extrinsic)
动 机 ~指能够引导人们实现目标的心理状态。 内在(intrinsic) 受兴趣或任务中愉悦驱动,与外部压力无关。  认为成绩与努力程度相关  相信成功不是因为运气  真正掌握,而不是死记考好 外在(extrinsic) 受外部因素驱动,如钱、成绩、惩罚等。  竞赛使人愉悦,赢,击败别人,   而不是享受活动的内在回报  欢呼和奖品  “自我确定”理论认为当任务与人的   价值观等相吻合时,~可内化。 Gardner, 1970s

4 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无兴趣,无条件,工具,失去-停止
动 机 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无兴趣,无条件,工具,失去-停止 综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民族文化;融入,促进,课堂积极,不放弃 内在激励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学习本身 结果性动机(resultative motivation)成绩,保持已有,甚至转其它,良性循环 Gardner, 1985 Hermann, 1980

5 启 示

6 特 点 二语习得? 外语习得?

7 二 语 ------ (Crystal, 1987) 如今, 世界上操双语者远比操一种语言者多。
二 语 如今, 世界上操双语者远比操一种语言者多。 Today, there are more bilinguals than monolingual speakers in the world. (Crystal, 1987) Many children acquire two languages simultaneously, and ever increasing numbers of teenagers and adult students learn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a school setting or in a naturalistic environment.

8 特 点 二语与一语的关系 二语 ← 一语各个层面的“迁移”

9 概 念 迁移 (transfer): 指先学语言对后学语言的作用,这一提法始 于二十世纪50年代 (e.g., Lado 1957; Weinreich 1953)。

10 概 念 普遍性 (universal): 指世界上各语言共有的特征或形式。 与布拉格学派的标记性原则相似。

11 理 论 对比分析假设 (Lado,1957) 标记区分假说( Eckman, 1977) 言语学习模型(Flege,1995)
理 论 对比分析假设 (Lado,1957) 标记区分假说( Eckman, 1977) 言语学习模型(Flege,1995) 感知同化模型(Best,1995) 优选论(Prince & Smolensky, 1993,2004)

12 理 论 类型学标记 (Greenberg, 1966, 1967 ) 结构一致假说 (Eckman, 1991 )
理 论 类型学标记 (Greenberg, 1966, 1967 ) 结构一致假说 (Eckman, 1991 ) 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假说 (Major, 1987, 2001 )

13 主要是对错误产出的原因分析,起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
对比分析假设 CAH  主要是对错误产出的原因分析,起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 L2 ≈ L1 → easy to acquire L2 ≠ L1 → difficult          ------Fries (1945), Weinreich (1953), Lado (1957)

14 错误分析假设 EAH/ILH  着重对错误产出的分析,尤其是对错误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 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 忽略二语输入的作用       

15 标记区分假设 MDH 着重在语言系统间的比较,源于CAH。 在标记性上L2 ≠ L1, L2 > L1 → 困难
voiced stops harder than voiceless stops  标记性强 2. 不同音位        →   困难程度     标记性弱   onset, nucleus, coda of a stop in a word 3. 在标记性上 L2 ≈ L1   →  不困难 stops in the position of onset both in E & C ----- Eckman (1977)

16 言语学习模型 SLM 一语感知模式决定二语感知模式。 二语学习的过程都是从一语的感知范畴开始的。 不过,随着二语学习的进程,这一范畴会发生
改变。 new /ð/ L similar in perception at first /ai/ in Chinese identical /p/    构建二语范畴    相似度 / 非相似度  →    或者                   是否等同一语或二语的分类 ----- Flege (1995)最早

17 感知同化模型 PAM 由于存在一定的相似,二语的音位常常在发音 时同化成一语的发音;而这个音因与一语感知 上的相似性而变得不容易识别。
/ai/ /爱/ Best (1995)

18 优选论 OT 二语学习者都是利用一语的制约条件排序开始二语学 习的,而且一定会学得二语的制约条件排序。
           Candidate 1 Candidate 2 /input/ →GENERATOR → Candidate 3 → EVALUATOR → Optimal Output Candidate 4 … … 在从一语到二语的重新排序过程中,标记性弱的结构项 会先于标记性强的结构进行。 Prince & Smolensky (1993)

19 类型学标记理论 TM 根据出现频次对所有的自然语言进行排序。 ------ Greenberg (1966, 1976)
voiced 比 voiceless 标记性强 若一种语言中有 CVCC音节结构, 那么就可能有 CVC 结构, 因为CC 比 C的标记性更强。 Greenberg (1966, 1976)

20 结构趋同假说 SCH 中介语是一种自然语言,因此它也受到管辖所有自然语言的普遍性法则的管辖。

21 个体及系统发育 OM & OPM 在二语学习中,“迁移”最初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迁移”作用逐渐减弱。
“迁移”作用在标记性弱的二语特征上的体现大于标记性强的特征。“迁移”影响会随着标记性的增强而减弱,也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弱。

22 小 结(难易) CAH: L2 ≈ L1 → 容易;L2 ≠ L1 → 困难 SLM: L2 ≈ L1 → 容易;L2 ≠ L1 → 困难
小 结(难易) CAH: L2 ≈ L1 → 容易;L2 ≠ L1 → 困难 SLM: L2 ≈ L1 → 容易;L2 ≠ L1 → 困难 PAM: L2 ≈ L1 → 困难 MDH: 标记性L2 ≠ L1, L2 > L1 → 困难; L2 ≈ L1 → 容易 OT: 标记性L2 ≈ L1 → 容易

23 小 结(动态) SLM: 语言水平↑ 变化 OM & OPM: “迁移”初始阶段,但时间↑“迁移”↓ “迁移”,无标记>标记
小 结(动态) SLM: 语言水平↑ 变化 OM & OPM: “迁移”初始阶段,但时间↑“迁移”↓       “迁移”,无标记>标记      标记性↑+英语水平↑,“迁移”↓

24 小 结(普遍性) TM: CVCC → CVC, 因为CC 的标记性强于 C. SCH: IL 受普遍原则管辖

25 L2 ≈ L1, L2 ≠ L1 → 易 / 难? 语言标记性的作用? 迁移始终存在? 普遍规律/特有现象?

26 启 示 研究中的讨论部分      “迁移” / “普遍规律” ?

27 启 示 教学的重点及阶段关注点 差异性/相似性(发音、韵律特征)   课堂活动:自发话语的对话产出/模仿

28 Thank you!


Download ppt "语言学研究方法研修班· 常州 漫谈英语教学二、三事    (之一) 陈 桦 huachennju@gmail.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