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谢少敏 xia_seika@mail.shufe.edu.cn 会计学Ⅰ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谢少敏 xia_seika@mail.shufe.edu.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谢少敏 xia_seika@mail.shufe.edu.cn 会计学Ⅰ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谢少敏 xia_seika@mail.shufe.edu.c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谢少敏 xia_seika@mail.shufe.edu.cn
会计学Ⅰ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谢少敏

2 第一章 绪论 会计的发展历史 会计报告及其使用者 会计的含义 会计规范 会计职业 财务会计的框架(概括)

3 关于会计发展的一本好书 方红星等译《会计与控制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Shyam Sunder, Theory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1997.  方红星等译《会计与控制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4 企业的组织形态与会计的形态 阶段Ⅰ 阶段Ⅱ 阶段Ⅲ 所有者 所有者 所有者 所有者 ∥ ∥ ∨ 经营者 经营者 经营者
阶段Ⅰ    阶段Ⅱ        阶段Ⅲ 所有者     所有者      所有者 所有者        ∥   ∥   ∨  经营者      经营者        经营者 组织形态 ∥  ∧   ∧ 管理者  管理者 管理者    管理者 管理者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簿记     簿记  簿记 会计的形态 管理责任会计    管理责任会计 受托责任会计  会计的作用 帮助记忆 激励和控制    +会计责任报告

5 个人企业 规模小,经营比较单纯 业主亲力亲为,熟知经营情况 会计活动只是出于帮助记忆和档案管理的目的记录交易 簿记是会计的典型模型

6 合伙企业或者有限公司(1) 企业规模已经扩大,业主已无法承担所有的管理工作,出现了阶层化的管理组织系统和职务的委托分工关系
业主为了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和激励,需要有比簿记更复杂的会计系统,如预算循环、利润的分期计算等来衡量管理者的业绩;正规的会计记录监督管理者的责任履行

7 合伙企业或者有限公司(2) 管理者为了证明自己已经履行责任,也需要相应的会计系统以记录责任履行过程和报告管理责任
这种基于所有和经营一体关系的会计是一种管理责任会计,也被称为经管模式

8 股份公司(1) 股份有限公司被看作是一个契约的连结体,其特点是所有权分散,所有和经营相分离,有众多的利害关系人
出于经营效率和权力平衡的考虑,一般都雇佣职业经理人代理经营活动 经营者作为代理人负有受托责任,会计系统拓展到财务报告模式 所有者亲历亲为容易计较眼前的效率而忽视企业发展,职业经理人摆脱了切身利益的束缚,容易追求更大的效率。

9 股份公司(2) 由于所有与经营的分离,财务报表成了外部利害相关者进行决策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来源,提供外部报告是代理契约的重要条款
这种具有外部报告特征的会计是一种受托责任会计,通常被称之为财务(报告)会计

10 几种会计分类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会计的分工) 管理责任会计和受托责任会计(会计的目标)

11 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是指主要为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而进行的会计。
财务会计以对外报告为主要目标,记录、计算、整理、汇总,以编制通用财务报表为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因此又被称做对外报告会计 。

12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提供决策所需经济信息而进行的会计。
管理会计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结合预算管理的方法,计算、分析并编制各种分析报告。

13 管理责任会计 管理责任会计(Manager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具有财务会计所有的核算职能,并具有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通过会计行为对契约条款(如财经法律)的遵守情况予以评价,并视其合理、合法性施加有利影响或加以必要限制的功用。

14 会计监督 当企业的指挥者的住所和经营的场所在空间上相隔开的情况下,所有者并不自己实施检查,而是把作为自己代理的账房派往企业。
高柳龙芳监译.1986.Ulrich Leffson 审计一般理论. 日本:同文馆,p.40 会计人员是代表所有者实施会计监督的代理人。

15 受托责任会计 受托责任会计(Stewardship accounting)
为企业外部的股东提供考核受托责任所需的“事实” 重视历史财务信息 财务报告会计(Financial reporting accounting) 为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 提供通用目的财务报表

16 经管责任 保全管理责任(custodial responsibility)—保全和管理被托管经济资源的责任
会计责任(accountability)—向委托人报告说明经济资源的经营状况及结果的责任

17 保全管理责任 保全经济资源不因丢失、盗窃及灾害遭受损失的责任 保全经济资源不因谬误和舞弊遭受损失的责任
管理经济资源不因低效率和浪费蒙受损失的责任

18 会计责任的内容 建立健全会计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以保证资源的安全; 诚实地报告有关资源利用的历史信息。
会计责任的履行对经济秩序影响重大,各国都在法律上对会计责任有所规定。 为什么是历史信息?参见117页。根据事实判断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为什么国外没有经济责任审计?国外是怎样解除经济责任的?

19 会计法(1999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会计责任的规定: 设置会计机构的责任(第三十六条)
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第九条)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真实、完整的责任(第二十七条)

20 FCPA 美国《反海外贿赂行为法》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 Act of 1977:FCPA)对会计责任的规定:
公司必须建立健全会计账簿系统以正确、公允地反映交易和资产处置; 公司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以保证资产得到保全和诚实地使用。 Accounting Standards Sec.102 section 13(b)

21 商法 日本《商法》对会计责任的规定(第19条): 商人会计应当符合一般公认为公正、妥当的会计惯例;
商人应当就其经营中所使用的财产,按照法规条例的要求及时、正确地编制商业账簿(指会计账簿和资产负债表)。

22 历史财务信息 在经营委托受托关系中,尽管出资方出于增值目的把资源委托给经营者,但委托受托契约中一般不存在预先约定的、经契约各方同意的预期利润条款。 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需要以“事实”为依据: 要求准确计量受托者的业绩,恰当准确地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和履行情况; 要求会计信息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以更能满足客观性、可靠性要求的历史成本为基础)。

23 财务报表的编制目的 通用目的财务报表:为了满足范围广泛的使用者的共同信息需要,如为公布目的而编制的财务报表;
特殊目的财务报表:为了满足特定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而编制的财务报表。

24 通用目的财务报表的特点 以证券市场参加者为主要的报表使用者; 要求财务会计报告有助于对企业将来价值的判断:
对企业未来现金流及风险状况更为关注; 更关注尚未发生但可能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 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超过了对可靠性的要求(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同样受到重视,以公允价值等为计价基础)。

25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4条

26 财务报表及其使用者 财务报表的种类 财务报表使用者  

27 基于财务信息的决策者 购买设备?? 投资?? 贷款 $$?? 借款 $?? 发行股票 与信 $?? 还是债券?? 开展新业务??
研究课题:会计信息真的有用吗?

28 财务报表使用者(1) 投资者-股东:持续经营能力判断(企业价值分析)、经营者监督(数据分析) 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监督(财务条款)
金融机构:贷款业务(融资决策、债权管理) 供货商:信用管理(应收账款) 潜在的投资者:投资收益的预测(现金流分析)

29 财务报表使用者(2) 员工:待遇(工资交涉) 区域居民: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信息) 税务机构:税收(利润≒纳税所得)
监管部门:市场的公平、公正、效率(有效市场假说)

30 财务报表使用者(3) 董事会:经营监督 经营者:经营计划编制、经营活动的总结 部门:规划、组织、实施、检查(企业管理的过程)

31 专业的分析信息提供者 证券评估公司 证券分析师 咨询机构 媒体等

32 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33 企业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和资本的金额及其相互关系
财务状况   企业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和资本的金额及其相互关系

34 经营成果    某一时期内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成果,可以用利润及与利润相关的指标反映

35 现金流量 某一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36 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37 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B/S) 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基本结构: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8 资产(asset)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39 过去的事实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 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签订购买一项大型设备合同  

40 拥有或者控制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41 预期的经济利益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Buy Sell Merchandise
Inventory $100,000 Accounts Receivable $160,000 Cash $100,000 Collect

42 资产的内容 财物⋯⋯现金、有价证券、存货、机器  资产 债权⋯⋯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资产反映资金的用途,在资产负债表的左侧(称之为借方)列报。

43 负债(liability)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44 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由于担保合同的签订,甲企业承担了一项义务。 企业是否履行连带责任要到合同期满才能知道,该责任不是现时要履行的义务。

45 负债的内容 债务⋯⋯应付账款、短期借款 负债反映资金的来源,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侧(称之为贷方)上方列报。

46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也被统称为权益。

47 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侧(称之为贷方)下方列报。

48 利得和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捐赠收入 捐赠支出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所产生的利得属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如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49 分类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50 编制单位:某股份公司 2006年12月31 日 单位:元 资 产 年初数 年末数 权 益 货币资金 153,000 209,000 负债: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某股份公司 年12月31 日 单位:元 资 产 年初数 年末数 权 益 货币资金 153,000 209,000 负债: 应收账款 255,000 305,000 短期借款 250,000 300,000 原材料 240,000 200,000 应付账款 250,450 280,000 库存商品 150,000 285,000 应付工资 10,000 12,000 房屋 450,000 400,000 应交税费 6,000 5,000 设备 230,000 长期负债 45,000 无形资产 负债合计 516,450 642,000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1,000,000 留存利润 11,550 32,000 所有者权益合计 1,011,550 1,032,000 资产总计 1,528,000 1,674,000 权益合计

51 利润表 (Income statement, 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 P/L)
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基本结构: 收入-费用=利润

52 收入(revenue)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A.出售无形资产收取的价款   B.出售固定资产收取的价款   C.出售原材料收到的价款   D.出售长期股权投资收取的价款

53 收入的内容 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 收入 、使用 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
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应当确认为收入。 增值税-贷方税额

54 费用(expenses)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营业外支出不是费用

55 费用的分类 费用应当按照功能分类,分为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统称为期间费用)等。

56 负债/费用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借款(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确认为一项资产) 应付利息费用(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

57 营业成本 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成本和资产相关联:存货成本、固定资产成本 成本是可以直接归结到产品中去的生产耗用 。

58 期间费用 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销售费用:企业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59 利润(profit)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60      利润表       会企 02 编制单位:某股份公司  年    单位:元 项 目 行次 本年累计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亏损耗以“-”号填列)   加:其他业务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减: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投资收益(亏损以“-”号填列)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1,250,000  750,000   2,000  498,000     0   20,000  158,000   41,500  278,500   31,500     0   50,000   49,700  310,300  102,399  207,901

61 现金流量表 (Cash-flow statement:C/S) 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基本结构: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6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 销售商品(劳务)收现 租金收入 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收入 现金流出 支付货款给供应商 支付工人工资
支付税金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一般与企业创造利润的目的有关。

6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 收回投资 分得股利或债券利息 处置厂房、设备等长期资产 现金流出 购建厂房、设备等长期资产 权益性投资
现金流出 购建厂房、设备等长期资产 权益性投资 债权性投资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 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6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 借款 发行股票 发行债券 … 现金流出 偿还债务 支付现金股利及利息 股票回购付现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 的活动。

65 现金流量表 编制单位:某股份公司 2006年 单位:元
现金流量表 编制单位:某股份公司 年 单位:元 项 目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950000 出租房屋收到的现金 20000 现金收入合计 970000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660000)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110000) 支付的各项税费 (50000)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 (49000) 现金支出合计 (8690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 101000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4500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借款所收到现金 95000 分配利润所支付现金 (70000) 偿付利息所支付现金 (25000)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净增加额 56000

66 会计期间

67 会计的含义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68 确认(Recognition) 即确定是否要将某一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其他会计要素正式地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确认涉及是否应该记录某项经济活动及其影响,作为什么要素记录,以及何时记录三个问题。

69 确认举例(1) 发生火灾,仓库被烧。 签订合同,以每月30,000元的租金租借临时仓库。

70 确认举例(2) 某公司2004年预计了200万元的产品保修费用,实际支付发生于2005年。

71 计量(Measurement) 即为了在财务报表中确认和列报有关会计要素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 计量涉及如何以相关而可靠的金额记录的问题。

72 计量举例 企业接受固定资产捐赠。

73 计量举例 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当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历史成本); 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
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当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现行市价—重置成本); 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74 报告(Reporting) 以恰当的形式汇总日常确认、计量的结果,向财务信息使用者通报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的过程。

75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 会计规范 《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会 计 实 务 《会计法》 《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法律范畴
《会计法》 《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会 计 实 务 法律范畴 会计规范 的三个层次

76 会计法(1) 《会计法》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
代表社会对会计的最低要求。

77 会计法(2) 《会计法》于1985年首次颁布施行。1993年12月第一次修改,1999年10月进行了第二次修改,2000年7月1日开始施行。

78 会计法(3) 《会计法》全文共七章、五十二条,指出立法目的、规定适用范围、划分会计工作的管理权限,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制定外,还分别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等方面,规定了会计工作应该达到的要求。

79 财务会计报告条例(1) 对《会计法》中有关财务会计报告规定的具体化。 国务院于2000年6月签发,2001年1月1日施行。

80 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 主要目的是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以保证企业对外提供真实、可靠、客观的财务会计信息。
对会计报表基本要素的定义做出了界定,包括会计报表的种类、会计报表编制及其披露的基本要求。 但并没有涉及到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规定。

81 财务会计报告条例(3) 为了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还就企业负责人和企业会计负责人的相关责任作出了规定。

82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是指道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规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分为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个层次。

83 会计准则框架 基本会计准则 一般业务准则 报告准则 特殊业务准则 会计制度—会计报表及会计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指南)

84 基本准则 类似于会计概念框架,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遵循基本准则。 主要内容: 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对会计要素的定义
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标准

85 具体准则 38个具体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1号——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会计准则4号——固定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5号——生物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6号——无形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企业会计准则8号——资产减值 企业会计准则9号——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10号——企业年金基金 企业会计准则11号­——股份支付 企业会计准则12号——债务重组

86 具体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 企业会计准则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15号——建造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
企业会计准则17号——借款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 企业会计准则20号——企业合并 企业会计准则21号——租赁 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23号——金融资产转移

87 具体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24号——套期保值 企业会计准则25号——原保险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26号——再保险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企业会计准则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企业会计准则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企业会计准则30号——财务报表列报 企业会计准则31号——现金流量表 企业会计准则32号——中期财务报告 企业会计准则33号——合并财务报表 企业会计准则34号——每股收益 企业会计准则35号——分部报告 企业会计准则36号——关联方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37号——金融工具列报 企业会计准则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88 企业会计准则 1992年制定 2006年修订 2007年1月1日实施(上市公司),鼓励非上市公司执行。

89 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 2000年12月)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2001年11月) 《小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4月)
内容: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说明

90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 从1993年6月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颁布20多个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文件,如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1号——招股说明书》到《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22号——证券公司债券上市公告》等

91 会计职业 企业会计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内部审计 非营利组织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 公共会计(会计师事务所)

92 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的内涵是会计核算必须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概念。即是说,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一个企业内部的某一个特定的部分(如企业的分公司);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等。

93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企业内部的独立核算部门,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因控股行为而编制的合并报表,其合并主体也不是独立的法律主体。

94 财务会计的框架 ↓ ↓ ⇒ 财务会计 财务信息的披露 (Accounting) ↑ 审计准则 审计:赋予信赖性 财务报表使用者 簿记
↓   审计:赋予信赖性 财务报表使用者 簿记 (Book keeping) 财务会计 财务信息的披露  (Accounting) 财务报告 (Financial Reporting) 会计责任 (Accountability) 专业的分析信息 提供者   (GAAP)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Download ppt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谢少敏 xia_seika@mail.shufe.edu.cn 会计学Ⅰ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谢少敏 xia_seika@mail.shufe.edu.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