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女 性 学 (Women’s Studies) 2009年 女性学教研室
2
第一章 女性学概论 1、什么是女性学?我们关注什么? 2、为什么要学习女性学? 3、女性学的起源与发展。
3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女性学研究的对象,女性学的形成
与发展,使学生了解女性学的内容、任务、性质、意义以 及女性学课程结构。 教学重点:女性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难点:开设女性学课程的原则、意义 授课方式:教学以讲授为主,组织学生讨论
4
并非常识的科学:不是与女性有关的都能称为女性学
贤妻良母? 女权中心? 形象礼仪?
5
在人类社会的生活中,20世纪一个最不可忽视的景观就是妇女的崛起。
在人类社会的生活中,20世纪一个最不可忽视的景观就是妇女的崛起。 妇女问题一直是联合国在社会和发展领域关注的重点。联合国成立后的第二年,设立了妇女地位委员会,专门就有关妇女权利的紧迫问题进行研究,制定促进措施。1952年12月,联合国通过了《妇女政治权利公约》。1975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妇女年”,在这一年6月,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墨西哥城召开。1980年7月,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第二次世界妇女大会。1985年7月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
6
一、女性学的内涵 女性学的几种表述与翻译: Women’s Studies(妇女学/研究 ,女性学) Gender Studies (社会性别研究/性别研究) Women and Gender Studies(妇女与社会性别学) 定义:女性学是指在高等教育中进行的有关妇女和性别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活动,是在社会性别的视角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关妇女与性别的知识生产与再生产。
7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 “关于妇女”(about women)——工作于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妇女,她们作为女性主义者,认识到有关妇女的知识一直受到冷淡,女性研究的首要目标是将注意力集中于妇女。 “为了妇女”(for women)——女性研究不仅仅是有关妇女的研究,它还是为了妇女的研究,它增强妇女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动力量,它赋权为全体妇女,引导她们改变自己,也改变社会。
8
作为女性自身,是否了解与关注女性? 约旦王后拉尼亚发起妇女问题宣传运动
9
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女性问题? 妇女参政、妇女就业、女童失学问题、拐卖妇女儿童问题、妇女犯罪问题、妇女贫困问题、家庭暴力问题、性别收入不平等问题、妇女健康问题……
10
如何用女性的视角看世界(跨学科、交叉性)是女性学所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研究对象: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现象及其规律。 研究目的:研究妇女在世界中所处的地位,并且要改变它。 研究内容: (1)女性学的理论与方法 (2)现有的各学科领域的女性研究 (3)社会实践层面女性面临的问题 如何用女性的视角看世界(跨学科、交叉性)是女性学所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11
二、女性学课程的现状 妇女学挑战高等教育,因为它的目光远不 只是招生人数、授予的学位、发表的著作、 获得的基金和奖励,关注知识的重建和人生 的改写——妇女学是一个致力于使精神生命 和整个人生完整统一的新学科。 妇女学课程不是“关闭”了美国人的思 想,反而是“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帮助学 生认识各种意义不同的知识观和评价知识的 方式。
12
20世纪70年代——初步开设 20世纪80年代——迅猛发展 20世纪90年代至今——妇女学无所不在 1、西方妇女学进入高等院校的历程:
(美国:遍及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占四年制大 学的二分之一,高等教育机构总数的40%以上) 妇女学从最初一门孤立的课程发展成了一场 国际运动,已有一百多个国家有妇女学课程、 研究中心、培训项目和出版物等。
13
2、中国高等院校女性学课程现状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指出: “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改革中,把 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在高等教育相 关专业中,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社 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 的社会性别意识。
14
1982年,邓伟志教授首次提出“妇女学”的概念。
1986年被作为一个专题,在第二届全国妇女理论 研讨会上讨论。 到目前为止,已有40余所高校成立了妇女/社会性 别研究机构,并开出了面向妇女干部、本科生和研 究生的女性学必修课和选修课,相关课程达60多 门,且有6所高校设立了妇女与社会性别的硕士研 究专业,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为招收妇女学的硕 士和博士而努力。
15
--截止2001年,全国有40多所高等 院校成立了女性研究中心 --截止2001年底,全国有20余所高校 开设了42门女性学课程 --复旦-密西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成立 --全国妇女与社会性别学网络建立起来
16
然后我有了一间小屋 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地方 我感到了自己的独立 丝毫不亚于女王在她皇位上的感觉 1872年《学识字》
一旦妇女成为有知识的人,她们便能够改变 关于妇女的知识。
17
女性学概论(下)
18
女性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黑人运动和妇女运动(争取妇女平等权利的斗争),是西方国家中第二次妇女运动浪潮的产物,它最先形成于美国,并快速传播到北美和欧洲的其他国家。
西方女性学的特点:从社会运动到学术研究。
19
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1848年,美国,《观 点宣言》
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20世纪60-70年代, 美国,《第二性》、《女性的奥秘》 第三次女权主义运动: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
一、女权思想的萌芽 女性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最初产生于18 世纪后半期法国大革命时期,深受启蒙运动 (enlightment movement)的影响。卢梭 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唤起了 处于“无权”状态下妇女的觉醒。 启蒙运动的核心观点: 1、自由、平等、博爱 2、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认识到做人的权利 启蒙精神的实质:理性的觉醒、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的觉醒 (1712—1778)
21
罗兰夫人——“法国大革命 之母”,著名革命家,是吉 伦特派的核心人物。法国大 革命期间,她组织中上层妇 女用沙龙的形式宣传革命思 想和各种关于女权的主张。
22
From human rights to women’s rights
1789年10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群巴黎妇女进军凡尔赛,向国民议会要求与男子平等的合法人权,从此揭开了女权运动的序幕。 1791年,法国著名女作家奥林伯·德·古热批判《人权宣言》实际上是 “男权宣言”,发表了著名的《女权宣言》,宣告:“妇女生来就是自由的……”。是法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妇女权利的宣言。系统阐述了妇女权益共17款,提出男女生来平等,应享有同等权利。 1792年,玛丽·华尔斯东(英)发表《为妇女权利辩护》:(1)男女根本没有差别,女性弱于男性是由于环境和教育造成的。(2)男女彼此相倚,如果男女地位永远不能平等,则社会永远无法进步。主张男女接受同样的教育。 从人权到女权 From human rights to women’s rights
23
“妇女和男子是彼此为了双方的利益而生的,但是他们和她们相互依赖的程度是不相等的;男人是由于他们的欲望而依赖女人,而女人则不仅是由于孩子们的欲望,而且还由于她们的需要而依赖男人;男人没有女人也能够生存,而女人没有男人便不能生存。” ——卢梭 《爱弥儿》
24
目标:成为男人有理性的伙伴! (BE MAN’S PARTNER OF RATIONALITY) 成为女性自身! (BE WOMEN THEMSELVES!)
受益于男性启蒙思想家,超越 (surpass)男性思想家。 对男性启蒙思想家作了批判——人类 的启蒙,遗忘了妇女的启蒙。
25
二、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 19世纪中叶,女权运动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 (1)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 背景:20世纪30年代,美国妇女投身于废奴运动与禁酒运动 导火线: 1840年,英国“万国奴隶废止会议”遭拒 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和卢克丽霞·莫特 倡导召开了美国第一次妇女权利大会, 并起草了《观点宣言》,标志着美国第 一次妇女运动的诞生。
26
出身贵族的伊丽 莎白·卡迪·斯坦顿 也加入了女权运 动 ——与后来的 女权者不同的是, 她用鲜花而不是 烈火为自己开路。
27
20世纪初,英国激进女权主义者E.潘克赫斯特领导的“战斗的参政派”,以暴力行动要求妇女参政权利。
英国的女权运动开始于1865年的曼彻斯特。主要吸引着中产阶级妇女的参与,最初的女权运动都采取了较为温和的行动方式,直到20世纪初才趋于激烈。 (1908年,伦敦——白金汉宫) 女权主义者争取投票权
28
为争取女性权利的斗争 被警察逮捕的女权主 义者 (1913年,伦敦)
29
第一位女权殉难者 戴 维森 (1913年,英国)
30
砸毁橱窗(1914年,英国) 被女权主义者焚烧的教堂(1913年,英国) 5月22日,由50多名妇女参政权论者组成的队伍猛攻白金汉宫,试图向国王乔治五世递交一份请愿书。但她们未能如愿,反倒纷纷被警察逮捕并关入了监狱。 攻击白金汉宫(1914年,英国)
31
女权主义者潘克赫斯特及其女儿在展示狱服 (1914年,英国)
32
1920年,美国妇女获得投 票权 “美国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出于性别的原因否认或剥夺美国公民所拥有的投票权。”这句代表着美国妇女几乎一个世纪斗争目标的话明文载入美国宪法第19修正款,并于1919年得到国会批准,次年正式生效。
33
1893年,新西兰妇女获得选举权 1906年,芬兰妇女获得选举权 1913年,挪威妇女获得选举权 1915年,丹麦妇女获得选举权
1917年,苏联妇女获得选举权 1920年,美国妇女获得选举权 1928年,英国妇女获得选举权 1944年,法国妇女获得选举权 1949年,中国妇女获得选举权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的政治权利。 不足:第一次妇女运动主要是改良性的,且自身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父权制社会结构。
34
2、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 历史背景: 美国民权运动与妇女运动 (20世纪50-60年代)
美国民权运动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美国黑人反对 种族隔离与歧视、争取民 主权利的群众运动,激发 了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 导火索:
35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新行业相继 出现,形成了一些女性化的行业, 尤其是二战期间,妇女就业人数 猛增,就业领域、行业大大拓宽。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妇女外出 工作只是战争的临时需要。
此外,劳动力市场中性别 隔离的传统并没有改变。护士、 图书管理员、社会福利工作者、 售货员、低等秘书等成为女性职 业,在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上远 远低于“男性职业”。妇女发现 她们仍然是父权社会中的“第二 性”。
36
在炮弹外壳制造工 厂工作的妇女 (1915年,英国) “我们要求有工作的权利”。
随着源源不断的青壮年男性被送往西线战区,英国的工厂、车间和服务业人手短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但女人们站了出来.成了一支令人吃惊的生力军。
37
劳动大军中的妇女 男人们都上前线 下,钢铁工人的 头盔下于是换上 了一些女人的面 孔。 (1943年,美国)
38
二战中的美国女兵
39
二战后的美国 (中产阶级)妇女离 开工作,回归家庭 “幸福”的家庭主妇形象
40
70年代一种新型的女权 运动已发展到了“必须 特别警惕引起男人杀女 人的危险”的地步。
这些被解放了的妇女认为:除了肉体的的差异之外,男女之间的其他一切差异全都是教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她们相信妇女愿做妈妈和愿意培养家政技能全是训练出来的,并认为公立中小学校是主要的训练场所。她们要求对教科书进行修改,并改变教师的态度,于是同她们的对手开始交战。这场将成为70年代一个主要问题的斗争是肯定要旷日持久的。
41
第二次妇女运动的内容 经济的:反对雇工中的女性歧视;打破职业 领域中的性别隔离;争取同工同酬;建立妇 女自己的企业等。 政治的:争取平等权利宪法修正案的通过; 鼓励妇女竞选公职等。 社会的:社会改革方面。
42
1973年的罗伊诉魏德案的判决,使 美国女性争得了自由选择堕胎权。 这也是美国女性主义运动的一个实 际成果。虽然这一权利的获得几经 挫折,至今还是触动西方社会神经 的敏感 。
历史意义:新的妇女运动,针对现代社会的父权制文化、制度等,进行了全面激烈的批判,提出男女在选举、就业、生育等方面应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二次妇女运动无论在其规模、范围和影响力上,都是空前的。
43
三、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流派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激进女性主义 后现代女性主义
44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观点:理性,公正,机会均等和选择 的自由 可以追溯到沙龙知识分子的兰袜子 团体 (blue stocking group of salon intellectuals),主要为中产阶级文学女性。 关注女性的个人权利和政治、宗教自由,女性的选择权与自我决定权。法国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美国革命的人人生而平等口号是女性运动的主导思潮,天赋人权,主要是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的诉求也是女性运动的主要诉求。
45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将性别定义为一个基本问题;精英管理与 女性的理性能力;平等教育权;同等经济权; 平等公民权和政治权;生育权;堕胎;社会 服务:危机咨询,庇护所,乱伦救助,强奸 咨询等。
46
代表人物 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为女权辩护》。
穆勒(John Stuart Mill):《女性的屈从地位》 。 斯坦顿 (Cady Stanton):认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反对在道德上的男女双重标准。 波伏娃:《第二性》,“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出来的 ”。 弗里丹:《女性的奥秘》,美国自由女权主义的代表作。
47
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 提供中产阶级“郊区 家庭主妇”的群体传 记 对无名的问题进行命 名
发起关于妇女的不幸 福、孤独和事业抱负 受挫的辩论
48
西蒙娜· 波伏娃:《第二性》 波伏娃1908年生于巴黎,她与 “存在主义教皇”萨特共同生 活了51年。波伏娃认为结婚是 “一种污秽,是把妇女置于从 属地位的资产阶级原则”,萨 特也反对一夫一妻制的婚姻, 并视其为“垃圾”。 西蒙娜·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分析了女性如何在父权文化的包围下,一步步地弱化,在男性世界中,生为女人便是第二性。
49
2. 激进女性主义 观点:把对女性的压迫视为统治的最基本最 普遍的形式,其目的在于理解和结束这一统治; 所有的女性都应当为女性的解放而共同斗争;男 权的统治不仅限于政治和有报酬的工作这类公众 领域,而且存在于私人生活领域,例如家庭和性 这两者都是男权制统治的工具。
50
激进女性主义致力于下列工作:为被强奸女性 设立救助中心;为受暴女性提供庇护所。她们最活 跃的方面在和平、生态、生育权利、反对淫秽色情 品以及同性恋权利运动等。她们为运动所制定的目 标是:摧毁男性对女性的统治机制,代之以赋权机 制 (systems of empowerment)。
51
代表人物 舒勒密斯·费尔斯通:被誉为第一个激进女性主义者的,1970年在经典名著《性辩证法》中,指出“性别本身就是最根本的阶级”这个事实。
艾德里安娜·里奇:1980年,《强制性异性爱以及女同性爱存在》。 莫妮克·威蒂希:指出“女”与“男”不是天然的生理类别,而是人为的政治概念。 劳拉·梅菲:1974年,《视觉快感与影院论述》。
52
3.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观点:强调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阶级压迫, 看重物质和经济力量。关注男女不平等的经济 原因和资本主义问题。必须改变整个社会结构, 真正的性别平等才有可能。
53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 源》是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常常引用的经典 著作。 “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 (丑的也包括 在内) 的社会地位来衡量。” ——恩格斯
54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最关注的问题有:女性参 加社会劳动的问题;家内劳动不被当作工作的问 题;女性的劳动报酬低于男性的问题。并且认为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达到男女平等,都要通过推 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才能实现。
55
代表人物 米歇尔 (Juliet Mitchell) :社会主义女性 主义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1966年, 她发表的《女性,最漫长的革命》成为女 性运动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她在书中提出, 女性的被剥削被压迫是通过四个领域来进 行的,那就是生产、生殖、性和儿童的社 会教化。
56
后现代女性主义:多元化 观点:首先否定了传统女性主义的 “男女平等”的概念。他们重视差异, 并认为女性经验也同男性经验一样,受 到阶级、种族、民族等因素的深刻影响。 否认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主要代表人物与著作: 朱迪斯·巴特勒:1990年《社会性别麻烦》 戴安娜·福斯:1989年《本质言说》
57
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 第一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以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为主要特征,主要从生理差别上强调男女的不平等。
第二阶段:20世纪60~80年代,提出造成性别不平等的因素不是在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而是社会文化上的差异。
58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主要以“后现代主义的女性主义”为代表,
它对传统的女性主义的许多观念提出了挑战,包括“男女平等”概念。如关 注多元性、差异性、反权威性等。
59
社会性别相关研究网站 http://www.china-gad.org/社会性别与发展在 中国
天津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性别教育论坛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