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张玉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张玉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张玉钧

2 前言 David Western:生态旅游如海啸一般席卷旅游界和环境保护界
在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被当成一剂灵丹妙药而倍受推崇:它能够资助保护和科学研究,保护脆弱和原始的生态系统,使农村社会受益,促进贫穷国家的发展,提高生态和文化敏感性,在旅游业渗透环境意识和社会道德感,满足和教育有差别的旅游者,有些人还指出,生态旅游会建立世界和平。

3 前 言 在过去20年里,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发展:肯尼亚、厄瓜多尔、多米尼加、伯利兹、蒙古、越南、斐济、印度尼西亚、纳米比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等非洲、亚洲和美洲国家 各种国际保护组织纷纷建立与生态旅游有关的机构,设立各类项目,开展专门研究,进行实地考察,很多还组织其成员开展自然旅游、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活动;国际援助和贷款机构以可持续农村发展、增加当地收入、生物多样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名义,向有生态旅游内容的项目投入大量资金

4 前 言 旅游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加快推进自身的“生态标识”和绿色化经营;一些旅游行业组织纷纷投身到生态旅游运动中来,举办各种论坛和研讨会,探讨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仅仅在美国,就有为数众多的出版机构、咨询和公关公司、大学等专门从事与生态旅游有关的活动,而在肯尼亚、澳大利亚、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伯利兹、巴西和加勒比等都有全国性或者地区性的生态学会

5 前 言 2002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态旅游年”,在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组织的倡导下,世界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再一次推动了生态旅游在全世界的发展 在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原则还处在探讨阶段,相关概念混淆不清,各种规范和认证还没有完全成型,国际性的统一标准尚未建立,生态旅游的滥用和泛化问题相当严重

6 前 言 世界生态旅游学会 :尽管生态旅游具有带来积极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潜力,但是如果实施不当,将和大众旅游一样具有破坏性。

7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 生态旅游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70 ~80年代,但其根源性的观念和实践却已经有好几个世纪了 ,将旅游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的观念在非洲人的狩猎远征(safaris)和19世纪国家公园的建设中就已经有所体现。 David Western:一个世纪以前涌向黄石公园和约塞米蒂公园的旅游者就是最早的生态旅游者

8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 上个世纪中后期,生态旅游的雏形在世界一些地方开始出现:
70年代肯尼亚人认识到野生动物旅游比狩猎能够带来更大经济收益,从而推动了生态旅游在当地的发展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加拿大环境局(Environment Canada)设计了一系列贯穿加拿大(Trans-Canada)高速公路的生态旅游(ecotours),这些生态旅游活动集中于不同的生态区,并提供信息和解说服务

9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 生态旅游的发展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生态旅游只是未加检验的概念
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环境运动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旅游环境和社会的各种影响,开始探讨如何正确利用自然,如何实现旅游、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70年代肯尼亚所作的研究(Thresher, 1981)证明了野生动物旅游的经济收益远远超出狩猎,很显然,当时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对自然环境的友好利用。

10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 2)20世纪80年代: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经营创新
80年代,有远见的旅游经营者们看到旅游大众对那些老生常谈的旅游地日感淡漠,相反,对于新的旅游目的地,他们则兴趣盎然。于是,一些旅游企业家从当地人那里租赁或者购买土地,建立了生态旅舍(ecolodge),提供导游服务。

11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 在发达国家,户外活动成为周末外出和每年两周带薪假期的首选,企业家们逐渐意识到生态旅游的潜在利润,生态旅舍和生态旅游经营商纷纷推出旅游线路,前往偏远的地方旅游度假。 欠发达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一方面可以赚取外汇,另一方面比伐木和农业等其他资源利用方式对资源本身的破坏性小,生态旅游能够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满足旅游者需求与改善当地社会福利相结合。

12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很多欠发达国家都将生态旅游确定为实现保护和发展目标的手段。在与自然有关的旅游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态旅游目的地供给也快速增长,以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不过那时生态旅游尚未给当地社会带来显著的收益,旅游收入中投资于当地保护也不多。

13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 3)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旅游是保护和发展的工具
随着生态旅游在一些国家落地生根,当地社会也开始认识到这给他们的长期生存带来了机会,发现生态旅游在没有带来负面影响的前提下给他们带来了财富。随着越来越多的组织、政府部门、研究人员、企业、当地居民、非政府组织等介入生态旅游的实践与探索,生态旅游的概念不断清晰、完善,各种原则和框架也不断建立,在对诸多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2002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态旅游年”,世界各地为此召开了各种研讨、培训活动,在正确认识生态旅游,探寻生态旅游的合理发展模式方面做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

14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 原因: 第一,环境运动的发展。
1986年,Bruntland《我们共同的未来》 唤起了人们对环境和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990年,世界银行《环境与发展》报告对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矛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签署的《里约宣言》中,各国政府对保护环境做出了承诺,尔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政府又制订了本国的《21世纪议程》。

15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 1995年,世界观光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和地球委员会制定的《关于世界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则代表了世界旅游业对保护人类赖以存在的环境做出了庄严的承诺。这一切都唤起了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

16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 第二,重新审视旅游业,尤其是大众旅游所带来的社会和环境影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其影响越来越被世人关注。尽管大众旅游最初被很多国家称为“无烟”产业,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就业、GDP增长等经济收益的获得是以较高的社会和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大众旅游如果规划不当,管理不善将造成过度开发和不平衡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而给当地人带来的最大经济收益仅仅是诸如司机、服务员等低薪水的工作,那些对文化不敏感且唯利是图的企业则会主导当地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旅游者从自身生活质量与健康出发,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质量更加挑剔,另一方面,从后人的前途考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于是,人们开始寻找一种能够避免大众旅游这些弊端的新的旅游形式。

17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 第三,保护与开发观念的改变。
1872年黄石公园以后,如澳大利亚(1879)、墨西哥(1898)、阿根廷(1903)、瑞典(1909)都建立了国家公园体系。 到1989年,地球面积的3.2%都处于某种方式的保护之中了。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保护组织和环境学家们发现,“保护主义”方法(将人和公园分离,通常是强迫性地分离)是行不通的,只有使当地人从公园和旅游中获得经济收益,受保护的物种、区域和生态系统才能够存在下去。

18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 80年代末,当生态旅游的概念开始在东南非出现的时候,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扩展到教育旅游者和当地人提高对环境和文化的敏感度,以及降低旅游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在南美洲,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于保护热带雨林来说,生态旅游是替代非法伐木、采油、采矿等资源掠夺性活动

19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 第四,发展中国家希望换取外汇,多边援助组织试图解决环境问题和债务危机。
到90年代初期,几乎所有的非工业化国家都将生态旅游作为其外贸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生态旅游的外汇收入在哥斯达黎加超过了香蕉,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超过了咖啡,在印度超过了纺织和珠宝,成为这些国家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

20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生态旅游的概念就象是画在沙滩上的一条线,其边界是模糊的,而且被不断地冲刷、修改 Hector Ceballos-Lascurain (1987):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和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 .

21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Butler (1989):生态旅游可以被描述为内在地敏感于沟通、认识和环境改善的一种旅游形式。生态旅游的这些特点使得其不太可能带来一般与常规(conventional)旅游所关联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生态旅游试图让旅游者进一步认识环境系统并积极地为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做贡献。

22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Fennel and Eagles(1989,23-24页)生态旅游或者自然旅游(nature-oriented travel)[是]一种刺激经济而同时建立并维护保护区系统的可靠方式,其特点是以研究敏感环境中特定的自然要素为首要欲望。生态旅游业涉及包价自然旅游(nature-oriented travel packages)的系统开发和市场营销。生态旅游的基本功能在于以下三个方面,即独特的、可到达的自然区域的吸引力;作为自然保护的一种工具,通过教育、获得利润来改变人们的态度、社会发展状况和政治优先权;为当地人提供就业和商业机会

23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Kutay (1989)生态旅游就是直接或间接促进保护并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 Ziffer(1989)主要由一个地区的自然历史,包括当地文化所引发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者带着欣赏、参与、敏感的精神前往相对不发达(开发较少)的地区。生态旅游者对野生生物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非消费性的,并通过旨在直接使景点保护和当地居民经济福利受益的手段为当地做出贡献。生态旅游是当地社会或者地区的一种管理方法,使得当地社会能够在当地居民的参与下建立并维护景点,恰当地对其进行市场营销,实施规范,利用企业盈利来资助地区的土地管理和社会发展。

24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Ziolkowski(1990)低影响的旅游……集中于体验当地文化和其没有任何掺杂的样子所提供的一切……远离公认的“踏平的路” Boo(1991,4-8页)生态旅游/自然旅游是指前往那些相对没有受到干扰的自然区域,目的是为了专门欣赏、研究并享受景色、植物和动物的旅游。

25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生态旅游学会(The Ecotourism Society 即目前的世界生态旅游学会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1991)生态旅游就是在自然区域里进行的、保护环境同时维持当地人福利的负责任的旅游。 生态旅游学会最初的定义: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而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作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人受益.但是很快就精简为前面那个简洁的定义了。

26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Place (1991,189页)在当地储蓄和投资的基础上,小规模的方法……当地参与可以为公园旅游开发提供将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机会。 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学会(Ecotourism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1992):促进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的生态可持续旅游。

27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Hunt(1992)生态旅游荣登“新旅游”(旅游创新、新的考虑、新的方法、新的概念和术语)活动之列,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才认识到如果规划和管理得当的话,旅游能够为保护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做出贡献,而不是破坏,生态旅游/自然旅游的出现就是这种认识的结果。生态旅游提倡者相信存在“更友好、更温和”的旅游,它并不必然需要进行大范围高密度的开发或者造成环境或社会退化的活动。

28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Brause(1992,29页)生态旅游是指为了帮助人们更多地接触环境的美、神奇、价值从而为保护或者恢复已经被我们的先辈破坏或者几乎破坏的东西而做点什么所设计的旅游机会。 Rymer(1992)生态旅游,集中于满足旅游者沉浸于相对自然的环境的需求,在该环境中,旅游者及其服务设施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29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Western(1993)生态旅游是各种环境、经济、社会问题所引起的兴趣的集合……将对自然的郑重承诺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在一起……并扩展到旅游者的敏感性。“负责任的旅游”一词是生态旅游的另一个格言,压缩了其目标。

30 Miller(1993,187-88页)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根植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形式的概念已经在全球通行。使用生态旅游一词时,通常有很多同义词,如“平等旅游(equality tourism)”、“风情旅游(ethnic tourism)”、“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社会-生态旅游(socio-ecological tourism)”、“拍照-远征旅游(photo-safari tourism)”、“驾车旅游(drive tourism)”、“冲浪旅游(surfing tourism)”。

31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加拿大环境咨询委员会(The Canadian Environmental Advisory Council,1993)生态旅游就是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做出贡献的、同时尊重当地完整性的、富有启迪意义的自然旅游体验 Valentine(1993)新的旅游形式……尤其将欣赏自然作为首要的参与动机,但是基本的一个要素是零负面影响……建立在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无损害、无退化、生态可持续、直接为自然区域的持续保护和管理做出贡献,附属于一个合理而恰当的管理制度。

32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Wallace(1993)提供帮助,如解说、资源目录、监控、和旅游服务管理——与居住在荒野(wildland)及其周围的当地人和非盈利机构有效地合作。 Wight(1993)为生态系统保护做出贡献的同时尊重当地社会的完整性的、具有启迪意义的自然旅游体验。

33 Andersen(1994)注入了保护精神和文化变化的旅游体验,对环境和当地经济的净正影响……是包括可持续农业、微观产业(micro-industry)和其他活动的经济和环境计划的一部分……使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化,教育旅游者并提高其促进尊重和保护意识的、对自然的精神体验。

34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Buckley(1994)将自然产品和市场、最小化影响的可持续管理、保护的财务支持、个人的环境态度和教育集合在一起。Lindberg and Johnson(1994)生态旅游概念包括生态旅游发展对保护区域带来益处的种种期待。 Wall(1994)生态旅游常用来指发生在相对自然的环境下的旅游或者以特定成分内容为主导的旅游,包括珍稀或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所处地点常常距需求区域较远,生态旅游常在南部国家,而生态旅游者源于北部……经济上可行的旅游

35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Tickell(1994,4页)欣赏世界上神奇的自然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而同时不对二者造成损害 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战略(The Australian National Ecotourism Strategy,1994):生态旅游就是涉及对自然环境的解释和教育的自然旅游,该旅游按照生态可持续的方式经营。

36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英国旅游专家迈德利克(Medlik 1996):生态旅游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通常指为欣赏大自然而从事的生态可持续的旅游与访问活动,这些活动促进自然的保护,访客影响低并有当地居民的直接参与。一般地说,生态旅游主要是在界定清楚的区域中的小型活动,往往置于基本种特定的保护形式,并保护当地的传统经济作为主要的就业部门。”

37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Kinnaird and O’Brien(1996)生态旅游或自然旅游暗含地假定对环境没有或者很少有影响……是实现将发展和保护结合在一起的目标的理想方法。 IUCN(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1996年)生态旅游就是前往那些相对没有受到干扰的自然区域的、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其目的在于享受并了解自然(以及相应的过去和现在的文化特色),其旅游者负面影响较小,给当地人提供收益的社会和经济参与机会。

38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Kreg Linberg, Brian Furze, Marilyn Staff & Rosemary Black:生态旅游就是自然和可持续的旅游和娱乐 Honey(1999)生态旅游是前往脆弱、原始的保护区的低影响、小规模的旅行。生态旅游有助于教育旅游者,为保护提供资金,使当地社会直接获得经济发展和政治赋权,促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推动人权的发展

39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David A. Fennell(1999)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形式的自然旅游,强调体验并学习自然,这种旅游得到有道德的管理来确保其低影响、非消费性以及当地导向(控制、利益和规模)。这种旅游基本上发生在自然区域,应该对这些区域的保护做出贡献。

40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生态旅游被不同的人群出于不同的原因在不同意义上按照不同的方式所使用着。人们所指称的生态旅游可能是一种活动、一种产品、一种哲学、一种市场方法、一个标记,也可能是一系列原则和目标。

41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目前生态旅游定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定义所着眼的角度和层次不同,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其他概念含糊交叉。其原因是由于生态旅游的原则和实践在几乎相同的时间里,产生于科研保护和非政府组织、多边援助机构、发展中国家、旅游业内部四个不同的来源,而每个来源重视生态旅游的原因和目的都不相同,于是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也大相径庭。

42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确定的生态旅游概念,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其前身为生态旅游学会)和全球环境会议等国际组织和各国研究人员都在不懈的努力。 在1999年10月17-23日于马来西亚沙巴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上,来自22个国家的代表达成了一个《沙巴宣言》,试图使生态旅游的概念不那么宽泛。

43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所有的生态旅游都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基础上;当地人的介入是生态旅游成功的关键;全世界所有国家很多地方都具有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但是被相互冲突的土地使用战略所威胁。2002年5月为响应“国际生态旅游年”所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峰会也为此做出了努力。

44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在对以往的生态旅游定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Ercan Sirakaya, Vinod Sasidharan 和 Sevil Sonmez指出,生态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友好的旅游:从环境角度是安全的旅游,对自然和野生生物的影响最小化,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45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负责任的旅游:尊重文化、社会、生态和自然环境的旅游 教育旅游:唤起环境意识,向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客人/客户、当地人传授自然和文化知识 低影响旅游:没有影响或者影响较小的旅游 前往自然景区的娱乐活动

46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为当地福利做出贡献:为当地人带来经济和社会收益的旅游 生态文化旅游:到那些具有文化和历史重要性的地方,了解自然区域的其他文化,集中于自然历史和当地文化 可持续/非消费性旅游:通过有控制的利用和对文化、环境资源管理所进行的可持续资源保护

47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负责任的旅游经营:旅游企业对环境问题比较敏感,努力以生态可持续的方式经营,促进对环境的正确认识,使用目的地国家的旅馆、导游等 社会参与:鼓励当地人的积极参与) 旅游者参与保护:鼓励旅游者积极参与保护,同时促进其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为保护做出贡献

48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其确定的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7项生态旅游基本原则: 1)避免可能对目的地自然或文化环境特色和整体性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 2)教育旅游者认识到保护的重要性; 3)将收入直接用于自然区域的保护和保护区的管理; 4)为当地社会带来经济收益,并将收入用于保护区周围人们的生活; 5)强调旅游业规划和可持续增长的必要,努力确保旅游不超过社会和环境的“承载力”; 6)通过强调使用当地所有的设施和服务,将较高比例的收入留在接待地; 7)越来越依赖于那些与环境相协调(即将最少使用矿物燃料、保护当地植物和野生生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基础设施。

49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一些研究者或机构还提出生态旅游的组成部分/必备要素/基本原则等 ,如Honey认为生态旅游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 : 1)到自然目的地的旅游(这些目的地通常是偏远地区,也都是国家、国际或者社区、私人等级别的保护区); 2)影响最小化(生态旅游努力通过重复使用或者大量使用当地建筑材料、可更新能源、安全处理过的再生垃圾和废品,对环境、文化比较敏感的建筑设计和对旅游者的数量和行为进行规范来确保将对生态体系的破坏控制在限定的范围内的影响)

50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3)建立环境意识(生态旅游意味着对旅游者和周围社区居民的教育,因此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还包括训练有素、懂得多种语言、具备自然和文化历史知识、遵守道德原则、具有环境解释和有效沟通技能的导游) 4)为保护直接提供资金(生态旅游通过各种机制,包括公园门票收入、饭店、航空公司、旅游公司等旅游企业税、志愿者贡献等方式为环境保护、研究和教育提供资金)

51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5)为当地人带来资金收益和并赋予其权力(当地人必须参与进去,并且从保护区和旅游设施得到收入和其他无形收益,更重要的是,应将经济、政治控制权交给当地社会、村庄或者企业) 6)尊重当地文化(要尊重文化,将对当地人口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支 7)持人权和民主运动。

52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1999年,Stephen Wearing 和John Neil指出生态旅游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鼓励人们了解旅游对于自然、文化和人类环境的影响;确保收益和成本的公平分配; 2)解决当地就业,包括直接就业于旅游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促进本国盈利产业——饭店及其他住宿设施、餐馆及其它餐饮服务、交通、手工艺和导游服务等——的发展; 3)为国家创汇,为当地经济注入资本和新的资金; 4)使当地经济多样化,尤其是农村地区; 5)寻求社会所有部门(包括当地人)共同决策的途径,使生态旅游和其他自然资源使用方式能够共存,进行规划和分区从而使旅游发展能够与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相匹配; 6)促进当地交通、通讯和其他社会基础设施的改善;

53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7)建造当地社区、国内游客和国际游客使用的娱乐设施,同时为文物和历史建筑以及街区保护提供资金; 8)鼓励对边远农业地的生产性使用,使大片地区都为自然植被所覆盖; 9)提高对当地社会的尊严,为不同背景的人提供进一步了解和沟通的机会; 10)向人们证明自然和文化资源对于一个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性,并促进对其的保护; 11)生态旅游监管者评估并管理旅游的影响,建立可靠的环境评估(accountability)方法,防治出现任何负面影响。

54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2001年出版,由David B. Weaver编辑的《生态旅游大百科》中的所有文章都建立在生态旅游包括自然、环境教育(包括解说)和可持续管理三个基本方面这一原则之上 2002年世界生态旅游学会指出,作为概念的生态旅游有以下基本组成部分:为保护生态多样性做出贡献;维护当地人的福利;包括解说/学习经历;旅游者和旅游业负责任的行动;主要是小规模、小团体进行;对非更新资源的消费要尽可能少;强调当地(尤其是农村人口)参与、拥有和经营的机会。

55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综上所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定义以及生态旅游的基本要素等的讨论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旅游到底是一种特定的旅游形式、旅游类型(一部分需求)、管理方式(一部分供给),还是发展原则(整个旅游业)? 2)作为有效实现保护与开发(发展)的工具,生态旅游赋予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3)在体现可持续原则的前提下,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尤其是自然旅游的关系是什么?

56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从功能、原则和目的地三个方面来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生态旅游应该具备两种功能:保护功能(即保护自然环境、当地文化,这种保护既包括不降低其原有质量,也包括进一步的改善,尤其是对自然环境而言)和发展功能(即当地经济和当地人的福利、旅游企业的收益、旅游者的体验都得到提高和发展)。至于其他如教育功能、为保护提供资金功能等实际上都可以归为上述两类功能之中。

57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概念
在发挥保护和发展功能的过程中,生态旅游应该遵循可持续的原则,即正面影响最大化而负面影响最小化,在这里,可持续性包括环境的、体验的、社会文化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目的地特征方面,生态旅游主要集中于受干扰程度比较小的、具有独特自然和文化价值的区域,尤其是保护区。只有在功能、原则、目的地三个方面符合上述条件的,才能称之为生态旅游。

58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1.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 Butler(1993)可持续旅游发展(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即在一个地区范围内以能够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内保持的方式和规模开发并维护的旅游,它不会将其存在于其中的环境(人类和物质)降低或改变到阻止其他活动的程度,而且从长期来说对经济、社会、文化或环境的完整性不构成威胁 .人们一致认为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

59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2.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nature tourism or nature-based tourism) 根据Valentine的定义,自然旅游就是“以直接享受某些相对没有受到干扰的自然现象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自然旅游(NBT)有三个纬度,即体验(experience)、方式(style)和位置(location)。 自然旅游的动机各种各样,包括想要重新接触大自然、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在野生生物消失之前去看看、观鸟等特种兴趣活动等等。 尽管人们对自然和以自然为基础的体验越来越感兴趣,而这种类型的旅游也被认为对那些濒危野生生物有利从而被认为是“生态旅游”,并与生态旅游的概念互换使用

60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也有一些学者指出,自然旅游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自然旅游并不必然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 . 如Ziffer(1989)指出,自然旅游强调旅游的动机和单个旅游者的行为,它并不必然是可持续性的,相反,生态旅游则侧重于其综合性,包括社会目标的设定和实现; Ingram和 Durst(1987)认为,自然旅游只是涉及对一定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而生态旅游强调特定的可持续的价值观;

61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Wallace 和Pierce也指出,生态旅游不仅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也涉及当地人(caretaker)的需要、文化和他们与土地的关系。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图例表示。

62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生态旅游与替代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和大众旅游(Mass Tourism) 替代旅游主要是指替代大众旅游或者大规模旅游的一种旅游形式。 Dernoi(1981)最早按照住宿类型对替代性旅游进行了界定 ,他指出,替代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缩写为AT)/社区旅游(Community-based Tourism,缩写为 CBT)是由私人(个人、家庭或者当地社区)向旅游者提供的接待服务,其首要目的是建立主客之间直接的个人/文化交流和理解。

63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第三世界旅游大联盟(ECTWT,Ecumenical Coalition of Third World Tourism)指出 :替代旅游是促进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旅游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实现参与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团结与平等。”(Holden,1984:15)这里强调的是,方便并改善主客之间的接触。

64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Miecakowski(1995)将“替代旅游”定义为与已经主导市场一段时间的常规大众旅游(Conventional Mass Tourism,缩写为CMT)相对应的包含多种形式的一种旅游类型,这类旅游的一个共性就是替代常规大众旅游,后者是小规模的、低密度的、分散于非城市地区的、满足那些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都较高的特殊群体的旅游。

65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Fennell(1999)指出,替代旅游是一个包括了很多旅游战略(如“合适的”、“生态的”、“软的”、“负责任的”、“人对人的”、“有控制的”、“小规模的”、“绿色的”、“乡村的”等)的一般性的术语,这些旅游战略在某些目的地能够更好地替代惯常大众旅游

66 Stephen Wearing 和John Neil指出,替代旅游具备以下特征:试图维护、保护并提高资源基地(乃旅游的基本条件)的质量;在旅游吸引物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培育并积极推进植根于特定地区背景的开发,并以能为当地做贡献的方式开发;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和当地的经济增长,改善当地的条件,不造成破坏或者超出自然环境的承受力和社会环境的界限,不对当地社区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67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因此从最广义的角度来看,替代旅游就是这样一些旅游形式,即与自然、社会和当地社区的价值相一致的,允许主客享受积极的、有价值的互动,并分享体验。

68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5.生态旅游与低影响旅游(Low-impact tourism ) Malcolm Lillywhite声称其创造了低影响旅游一词(Low-impact Tourism,缩写为LIT),将其定义为通过私人在农村村庄旅游中的投资进行自然资源管理。在给USAID的一项研究中,他指出,LIT与生态旅游区别很大,因为它将旅游开发的控制和规范交给目的地国和当地社会,而不是外国旅游企业。但是,Lillywhite的观念实际上符合很多(如Honey)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

69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70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关于生态旅游与探险旅游的关系,有三种理解:其一是认为二者可以互换(如Kutay, 1989);其二是认为二者截然不同,没有共性(如世界旅游组织的市场划分);其三是承认二者之间的不同,但是也认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

71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其中持第三种观点的研究者比较多,认为二者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1)旅游经历中的冒险性不同(Ewart, 1989; Hall, 1992; Fennell, 1999); 2)参与者体力的消耗程度大小不同(Ewart, 1989); 3)成功完成旅游是否需要特殊技能不同; 4)生态旅游与探险旅游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也不同,生态旅游强调环境教育与欣赏,而探险旅游者主要对能够满足其体力消耗和冒险欲望的自然环境感兴趣。

72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生态旅游除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以外,还与文化,尤其是富有特色的当地土著文化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Fennell(1999)看到了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与文化旅游之间这种结合,提出了ACE旅游概念(即adventure, cultural, ecotourism),该概念受到了很多实业界人士的厚爱,因为,首先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将三者截然分开,其次在旅游产品中将三者结合在一起会受到那些追求多样化体验的旅游者的欢迎。

73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74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生态旅游与社区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 社区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缩写为CBE)成为旅游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旅游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制定可持续CBE方针成为生态旅游专家关注的焦点,成功的CBE的实地模型也越来越多。 CBE概念承认当地社区(需要注意的是,英文中的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成员)在生态旅游项目中控制和参与的权力,收益的大部分应该保留在当地。

75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关系
Megan Epler Wood指出,有三种主要的CBE类型:最纯粹的类型是由当地所有并管理的企业,所有当地人都在生态旅游项目中就业,利润分配给当地;第二种CBE企业为当地社会的家庭或者集体企业;第三种为当地家庭或集体与外来企业合作。尽管CBE的概念看起来有些乌托邦的意味,不过人们还是在拉美的很多地方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希望。显然,社区生态旅游实际上就是生态旅游,只是它更强调当地的利益和参与。

76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的类型
软型与硬型(soft and hard) Laarman和Durst(1987)根据对体力的严格程度和参与自然的兴趣大小对生态旅游者进行了划分,这种划分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生态旅游类型。

77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的类型
2.自然的与非自然的(natural-unnatural) Miller和Kane(1993)根据与自然的关系不同,对各种生态旅游定义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生态旅游理论的集合中存在两个极端: 1)所有的旅游活动都是生态旅游,因为人类有着和其他生物形式一样的道德权利,因此不可能非自然的或者从环境角度来说是不道德的行为; 2)没有任何人类活动,包括旅游,可以被看作是自然的,因此根本就不存在生态旅游这回事。用Orams(1995)的话说,前者是低人类责任极,后者是高人类责任极,现实中的生态旅游总是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处。

78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的类型
3.消极的与积极的 Orams等人将道德因素与生态旅游的分类相结合,指出生态旅游为环境的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也就是说,生态旅游处于消极的和积极的两个极端所组成的集合之中,承认某些生态旅游实践要优于另外一些,另外人们还用这种方法来说明,哪些从事生态旅游经营的企业和组织应该使生态旅游朝着更负责任、更合意的那一端转变

79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的市场规模
生态旅游经常被说成是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似乎既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种论断,也无法对其进行有力的反驳,原因在于:首先,生态旅游的概念缺乏统一性,而对生态旅游的估计就建立在各种不同定义的基础上,因此各种估计差异较大(如是否包括“软型”生态旅游、“消极”生态旅游等);其次,生态旅游缺乏操作性的定义,目前在全世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将生态旅游作为区别于自然旅游等的旅游形式来专门收集数据,因此当测度其增长的时候,经常是将生态旅游和自然旅游、荒野旅游(wild tourism)、探险旅游、野生动物旅游(wildlife tourism)等混为一谈。

80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的市场规模
世界自然基金估计1988年发展中国家550亿美元国际旅游收入中有120亿美元来自生态旅游,因此,生态旅游占该市场的20%之多。 (当然,这里的生态旅游其实包括所有的自然旅游) 1992美国旅游数据中心(U.S Travel Data Center)的一项调查估计,7%(800万)美国旅游者至少有过一次生态旅游,另有30%(3500万)说他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要进行一次。 8该项调查将生态旅游描述为“旅游者可以在其中学习并欣赏自然环境的旅游”,当然该定义也包括了自然旅游和野生旅游。

81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的市场规模
不同研究人员和机构对生态旅游需求年增长率的估计值从10%到30%不等,生态旅游收入估计值的差异也很大。1989,据推测的估算,发展中国家年收入为20亿美元到120亿美元之间 ,后来又提高到每年300亿美元 。 Cater(1994)指出,关于全球生态旅游的规模,不同来源的数据差异很大,从1989年的100亿美元(经济学家情报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到1990年的2000亿美元(加拿大野生动物局) 。

82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的市场规模
Hawkins(引自Giannecchini,1993)更大胆,估计20%-25%的休闲旅游都可以广义地定义为生态旅游。 有趣的是,不仅不同组织对生态旅游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估计不同,就是同一机构在不同时候,也存在较大差异。如,1995年世界旅游组织等编制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提出,“就其最严格的意义上讲,在全球旅游市场上只占据一个很小的份额。现在对这个市场的估计差异很大,其比重在3%到7%之间。” 1997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信息说明“生态旅游占全球旅游的10%到15%”,而到了12月,则以题为“生态旅游:五分之一市场”为题,估计生态旅游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20%。

83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的市场规模
David B. Weaver(1999)采用以下十一个标准对哥斯达黎加和肯尼亚的生态旅游进行了调查:专门化的住宿设施占总量的比例、直接受影响的当地人的数目、直接就业、政府直接投资、直接收入、专门生态旅游者占总旅游者的比例、生态旅游的活动空间、用于生态旅游的旅游者总活动时间、旅游者的生态旅游动机、间接收入、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影响的普遍程度。根据前7项指标,这两个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生态旅游王国的国家,其生态旅游的规模并不大 。

84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的市场规模
由于无法用衡量整体旅游的指标来说明生态旅游的增长,D.E. Hawkins 和 K.Lamoureux提出,需要使用一般统计指标之外的其他指标,如生态旅游教育、国际认可与地区支持、国际赞助机会、生态旅游认证和标识等的增加来衡量生态旅游的发展。

85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的市场规模
对于影响生态旅游(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将生态旅游等同于自然旅游)增长的因素,研究者认为应该归于以下几方面因素:收入水平的增长,教育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多,人口增长;更方便、更快捷、更容易、更安全地进入生态旅游点,当地社会对自然态度的改变,由于不断提高的城市化和经济、技术系统对人的控制所造成的人与自然越来越疏远等

86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者及其特点
对于“谁是生态旅游者”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定的回答。其原因在于: 1)对于生态旅游定义的理解差异很大; 2)相关市场调查比较少,现有的调查也只能针对一个目的地,地区性、全国性、世界性的调查难度太大; 3)更重要的是,生态旅游者并不是同质的,各种不同的产品/经历都可以称作生态旅游,消费这种产品或购买这种经历的人都可以称自己是生态旅游者,而这些人在动机、活动、市场特征、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

87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者及其特点
根据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所作的调查,生态旅游者的人口统计资料特点如下:1)收入:从收入来看,生态旅游者的家庭收入要高于一般旅游者(Backman and Potts, 1993; Kuy, 1994; Eagles and Cascagnette, 1995),Diamantis(1999),英国大部分生态旅游者都属于中高收入阶层。 2)职业:关于职业的信息不多,不过在美国,35%的生态旅游者都属于专业人士和管理人员,澳大利亚则主要是专业和技术人员。 3)教育:所有的调查都显示,生态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如在英国 61%的生态旅游常客都是研究生毕业。 4)年龄和性别:总的来说,各个年龄段以及男性和女性对生态旅游的兴趣和参与都比较普遍,区别在于,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生态旅游者所参与的具体活动不同。

88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者及其特点
生态旅游者的旅游特点如下: 1)出游频率、出游季节和时间长度:北美的调查显示,生态旅游者的出游频率更高,41%的人在三年内出州(或者省)旅游六次以上;有关文献中很少有出游时间方面的信息,总的来说,生态旅游者倾向于在不同季节出游,其淡旺季差异不明显;至于旅游时间长度,也由于具体活动不同而差异较大,总体而言,出游时间比一般大众旅游者长。

89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者及其特点
2)旅游花费: Leones(1998)等人发现,自然旅游者比一般旅游者在亚里桑那州的比斯塔山脉(Sierra Vista, Arizona)的总体花费高,但停留时间长,因此平均日花费少;澳大利亚的调查也说明,尽管自然旅游者的每晚花费只有78澳元(一般旅游者为90澳元),但其总体花费比一般旅游者多13%,原因在于其停留时间长;生态旅游者在花费上更强调价值,而一般旅游者则强调质量。

90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者及其特点
3)目的地和客源地:大量生态旅游研究都是关于热带和发展中国家的,很多人也相信上述国家是首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但是生态旅游者市场研究的结果则并非如此: Lew对44个经营东南亚生态旅游的企业进行的调查说明,接待人数最多的六个国家分别是印度尼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尼泊尔、不丹和新西兰。这还不包括该地区的生态旅游散客。 英国生态旅游者感兴趣的目的地依次为:欧洲、亚洲、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太平洋地区与非洲 。欧洲和北美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客源地。

91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者及其特点
Higgins大概估计,最大的客源国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荷兰、瑞典、奥地利、新西兰、挪威和丹麦,另外,日本、东欧和新兴的亚洲工业国家的生态旅游者也越来越多。 另外,Hawkins、Selegnut、Wight和Diamantis等人还对生态旅游者的主要兴趣、旅游动机、满意度、社会和环境价值、生态旅游者会员组织等进行了研究。

92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者及其特点
总的来说,关于生态旅游者及其人口统计资料的研究,尤其是针对一个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专门研究,在数量上还不算很多,即使像哥斯达黎加、肯尼亚、厄瓜多尔、南非、伯利兹等这样的国家,公开发表的专门研究也颇少见;在方法上,主要采用对旅游经营者的问卷调查;在内容上,没有将自然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者区分开来,而后者需要一个更加复杂的调查方法,来了解生态旅游者的生活方式、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的支付意愿,而不仅仅是其在自然区域的活动。

93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者及其特点
生态旅游者的类型 早期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以背景、体验和团队变量为基础来对旅游者进行分类。 Kusler(1991)将生态旅游者分为三大类: 1)自助生态旅游者(do-it-yourself ecotourists)、 2)旅游中的生态旅游者(ecotourists on tours) 3)学校与科研团体(school groups or scientific groups)

94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者及其特点
相反,Lindberg强调时间和奉献在区分不同生态旅游者中的重要性,并据此将其分为四类: 1)中坚型自然旅游者(hard-core ecotourists,即科学研究人员、专门为了教育、环境恢复或类似目的而设计的旅游活动的参与者) 2)专致型自然旅游者(dedicated ecotourists,即专门为看保护区而旅游的人,以及希望了解当地自然和历史的人)、 3)主流型自然旅游者(mainstream,即主要为了追求一次不同寻常的旅行而前往亚马逊、卢旺达大猩猩(Rwandan gorilla) 公园或者其他类似目的地的人) 4)偶然型自然旅游者(casual,即偶尔参与自然活动的人,如在一次更大的旅行中有一日游)

95 二、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的界定与测度 -生态旅游者及其特点
《澳大利亚昆士兰生态旅游战略(草案)》中将生态旅游者分为 1)自我依赖型(self-reliant ecotourists,旅游团人数不超过10人、在相对偏远地区旅游、使用非机动交通) 2)大众型(popular ecotouists,使用商业化的交通工具前往比较容易到达、服务水平较高的自然吸引物,旅游团规模较大) 3)团体型(small group ecotourists,处于二者之间)

96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作为旅游的一个分支,生态旅游第一个重要的文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但是直到90年代,规划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才真正地发现了这一现象 。 在生态旅游研究中,除了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以外,主要的研究领域还包括: 1)生态旅游与保护的关系(保护区管理、缓冲区可持续发展、消费者的环境教育等) 2)生态旅游的生态、审美、社会、文化、经济影响 3)生态旅游与当地社会发展 4)生态旅游与道德规范 5)生态旅游教育 6)生态旅游与公共政策 7)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8)生态旅游案例研究等

97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1 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 生态旅游最突出也最具吸引力的一个特点是它将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尊重和使当地获得经济收益相结合。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对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1976年Budowski发表的文章就是最早的探索 Ziffer对生态旅游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资源保护进行了评估

98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Boo(1990)、Fennel and Eagles(1990)等人在对哥斯达黎加等发展中国家保护区中的生态旅游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生态旅游能够在提供社会收益并反过来为自然保护提供激励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将生态旅游、公园管理和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很多目标并获得环境收益。目前,生态旅游对于资源保护的重视和实际贡献仍然是研究者着力推广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各种方针、纲领、规范中必须强调的一个主要方面 。 Brandon, K. (1996)出版的《生态旅游与保护:主要问题回顾》则全面地阐述了作为保护工具的生态旅游与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的联系,并指出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收益的旅游是存在于一定条件之下的。

99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2 生态旅游的影响研究 1)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 生态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正面的,也有消极的负面的(尽管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负面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既有现场的(on-site),也有非现场的(off-site)。

100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D.B. Weaver(1998)《欠发达世界的生态旅游》 1)从收益来看,生态旅游可以为自然和半自然环境的保护发挥激励作用,正式(如保护区)或非正式地为保护环境提供激励; 2)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自然区域的压力越来越大,而生态旅游可能成为建立并有效利用这些地区的最佳办法,为栖息地的恢复和保护提供激励; 3)旅游通过门票收入、捐献等方式直接带来财务收益; 4)生态旅游倡导环境意识,提高相关群体对环境的重视; 5)生态旅游者帮助改善栖息地的状况; 6)更多地接触生态旅游有助于对环境问题更广泛的认识。相应地,生态旅游的环境成本则包括由于过快的增长率以及衡量并监控影响的困难等原因有可能无意中超过了环境承载力; 7)脆弱地区可能要面对不太友好的旅游形式; 8)根据吸引力用货币价值来衡量自然的价值等。

101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4)生态旅游倡导环境意识,提高相关群体对环境的重视; 5)生态旅游者帮助改善栖息地的状况; 6)更多地接触生态旅游有助于对环境问题更广泛的认识。相应地,生态旅游的环境成本则包括由于过快的增长率以及衡量并监控影响的困难等原因有可能无意中超过了环境承载力; 7)脆弱地区可能要面对不太友好的旅游形式; 8)根据吸引力用货币价值来衡量自然的价值等。

102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2)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 生态旅游中有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主体,从旅游企业经营者、自然区管理者到当地居民,他们共同点就是要从生态旅游中获得经济收益:企业要通过销售产品和服务来盈利,自然区域管理者要获得门票收入,当地人想得到工作并提高收入。 生态旅游经济影响的研究既有从目的地地区(国家)经济发展(生态旅游直接的税收、收入、就业以及其他间接和引致影响)角度探寻生态旅游活动,尤其是生态旅游者花费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也有从公园、保护区的角度探寻门票收入和其他使用者收费带来的财务收入,还有从生态旅游企业的角度探寻如何通过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获得利润。不同方面的研究采用的方法、侧重的问题不同,其中关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最多,对旅游企业如何盈利的探讨相对最少。

103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关于生态旅游对当地的影响,一般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引致(induced)影响,主要是从收入、就业、漏损等角度来进行分析。很多研究都评估了生态旅游对当地就业的影响 : 各种研究结果所显示的收益水平差异较大,而且与人们所预想的存在很大区别。 Sirakaya和 McLellan(1998)对一个遵循生态旅游原则的旅游企业以及Bookbinder 等人(1998)对尼泊尔的皇家Chitwan 国家公园的实地研究都表明,生态旅游的经济贡献并没有当地社会预想的那么多 。

104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在评估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方面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也是最粗略的方法,是将一定比例的旅游认定为生态旅游,从而根据该比例估计生态旅游的经济价值,如世界旅游组织和Lindberg等人对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生态旅游(实际为自然旅游)的估计 。

105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第二种是对某个生态旅游点进行实地调查,重点考察生态旅游为当地所带来的收入和就业,如Lindberg 和Enriquez(1994)对伯利兹一定比例家庭进行的调查。这种方法尽管存在很多缺陷(如仅仅局限于生态旅游所提供的就业和家庭收入,而无法估计出企业盈利、政府税收和其他变量),但是一般情况下还是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06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第三种方法是采用一般旅游研究中的投入产出(IO)分析法来确定生态旅游的直接和间接经济影响,如Lindberg和 Enriquez(1994) 。 第四种方法是将基本投入产出法扩展为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ces,缩写为SAMs),它比投入产出法能更加清楚地分析出生态旅游收入在社会内部的分配和流向,Wagner就建立了一个SAM模型来分析巴西Guaraquecaba地区旅游的经济影响 。

107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3)生态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生态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主要集中于对当地社会的影响。生态旅游活动往往是在那些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地方开展,在与外来文化的接触中,当地的文化、观念、传统、习俗、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既是生态旅游的吸引物也是被影响的对象,如果这种负面影响的太大,那么就会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损害。

108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关于生态旅游对当地社会的影响,近些年研究比较多,如Smith(1989)、Mercer(1994)、Lankford和Howard(1994)、Lindberg和Johnson(1997)等,大部分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了解地社会对旅游/旅游者/生态旅游的态度,从而估计其所认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但是这种调查往往不能涵盖旅游之外的因素(如总体的现代化进程),而这对态度和影响的作用比较大。 很多学者都指出,需要引用新的方法来更快地了解当地社会的价值观和态度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要采用社会科学中更加系统的工具和方法来确定并分析当地人的态度,尤其是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政策制订者也认识到要将当地社会融入旅游开发和自然区管理,要充分了解旅游对当地社会的负面影响。

109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3 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发展 根据Bujold(1995)的界定,当地社区发展是“人们自己与政府部门共同努力来改善当地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的过程”。对于那些自然和文化相对保持完整的地方来说,生态旅游越来越被视为实现当地社会发展的一种有效工具,也越来越重视当地社区在生态旅游决策和经营中的参与,还出现了社区生态旅游

110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Drake(1991)对当地社区参与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当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的9个阶段。MacKinnon(1995)对墨西哥的数个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证明生态旅游通过很多札根基层的方法(grassroots approach)越来越成功地融入社会。Sproule指出:社区生态旅游(CBE)是“指由当地社区所有和管理的生态旅游企业,是指当地社区关心照顾他们的自然资源从而通过经营旅游企业来获取收入,改善生活。”Andy Drumm对当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当地社区与旅游经营者、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CBE的挑战、以及案例进行了研究。而Keith W. Sproule and Ary Subandi对CBE项目中的参与问题、女性问题、决策及规划程序、参与者进行了讨论,并具体分析了CBE在印度尼西亚的发展。

111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理论研究 生态旅游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可靠的经验数据。Lindberg等人指出,“很少有关于生态旅游在实现保护和发展目标方面的数量分析”。 2)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研究还只是探索性的和描述性的,缺乏经验(事前与事后分析)、准经验和比较研究。生态旅游研究应该引进更加复杂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如对旅游影响规模的确定因素分析)。 3)目前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所谓的“偏狭”问题,也就是说研究领域和方法都过于单一,迫切需要对现有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方法进行多样化。正如Fennell所指出的,由于生态旅游研究领域还没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研究者们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历史较长的学科寻找方法。总之,生态旅游研究理论和概念框架亟待完善。

112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研究 规划和管理对生态旅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将生态学引入旅游规划的思想早于生态旅游发展本身。针对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生态旅游景点和设施建设、生态旅游企业经营、当地社会参与等问题,各类组织和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制定了许多规范,其中针对各种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以及与生态旅馆建设和经营有关的研究最多。

113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Gunn(1988)提出了国家公园旅游分区模式(将其划分为重点资源保护区、低利用荒野区、分散游憩区、旅游服务区); 世界生态旅游学会1993年和1998年先后出版的《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指南》第一卷和第二卷以及1993年出版的《自然旅游经营者生态旅游纲领》为生态旅游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指南; 加拿大联邦旅游局1995年出版的《最佳生态旅游实践:能源和废物管理指南》和1997年公布的《加拿大探险旅游与生态旅游:开发战略框架》对生态旅游区的能源利用和废物处理、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的规划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14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另外,“岛屿理论”、“环境容量”、“游憩地等级理论”、 娱乐机会图谱(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 ,缩写为ROS)、旅游机会图谱(the Tourism Opportunity Spectrum,缩写为 TOS)、可接受变化限度(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 ,缩写为LAC)、游客活动管理规划(Visitor Activities Management Planning,缩写为 VAMP)、游客影响监控程序(Visitor Impact Monitoring Process,缩写为VIMP)、生态旅游机会图谱(Ecotourism Opportunity Spectrum ,缩写为ECOS)以及后来的旅游最大化管理模型(the Tourism Optimization Management Model,缩写为TOMM)在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都极大地推动了生态旅游的完善。

115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个明确的生态旅游规划项目是1987年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进行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和墨西哥五国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以后,于1990年出版了《生态旅游:潜能与陷阱》的研究报告,对这些国家的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建议,也为全世界生态旅游的开展提供了指导。而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及肯尼亚、赞比亚等发展中国家都开始了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的实践,在规划和管理中强调当地居民的参与和对生态旅游区环境和特色文化的保护。

116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生态旅游的市场营销 与整个旅游行业一样,市场营销对于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Ingram 和Durst(1987)被认为是最早对生态旅游市场营销进行研究的学者(实际上,他们研究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自然旅游促销) ; Ryel 和Grasse(1991)要有效地进行生态旅游市场营销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即旅游者吸引物(包括生物多样性、独特的地理和文化历史等)和支持生态旅游行业的旅游基础设施,要区分“生就的”(born)生态旅游者和“造就的”(made)生态旅游者。 针对二者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二位作者还指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基本市场营销方法包括:确定目标群体的需求;恰当地进行广告宣传;认真谨慎地发布广告信息;建立邮寄档案等。

117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Stephen Wearing 和John Neil指出了对生态旅游进行市场营销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市场营销对策 。 为了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很多研究者还对生态旅游者,尤其是他们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 部分国家或者地区旅游组织也开展了广泛的调查,如1994年,加拿大Alberta 和British Columbia两省发表了有关本地区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报告 。 1997年澳大利亚国家旅游办公室还专门进行了生态旅游市场研究以期更好地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市场营销。

118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3 生态标识(ecolabel) 生态标识大量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尽管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对它进行各种分类,但是总的来说,主要的生态标识均出自发达国家。 根据Ralf Buckley,生态标识就是内容原则性地与环境有关的标识,它可以是自然或者社会环境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状态,也可以是环境管理或者表现的衡量指标。 生态标识已经成为旅游业的寻常事物,但是由于单个企业、行业协会、志愿组织、政府部门等不同机构都在开展,所以往往不相一致。

119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生态标识从整个村庄到全世界,从单个活动到整个目的地,内容包括志愿规范、奖励、认证等。 Dudley、Eliot 和Stotton(1997)指出,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生态标识的反映决定于其社会、经济与政治背景 。 生态标识组织/活动可分为国际、区域、国家和地方级以下四个层次---- 国际级的有5个,但目前只有绿色地球(Green Globe)还作为一个的涵盖整个旅游业的生态标识而存在。

120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在区域级的,有欧洲环境教育基金(Found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Europe )组织的欧洲蓝旗(European Blue Flag)、亚太旅游协会(the Pacific Asia Travel Association)的绿叶(the Green Leaf)、欧洲高尔夫协会生态组织(the European Golf Association Ecology Unit)、的欧洲保护区可持续旅游宪章(the European Charter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Kleinsalser Valley 的银蓟(Silver Thistle)等。

121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在国家级里,除了澳大利亚的NEAP以外,英国、德国等国家在这方面也起步较早,发展成熟,其中有奥地利旅游生态标识(Austrian Ecolabel for Tourism)、丹麦的绿钥匙(Green Key)、泰国的绿叶(Green Leaf)、德国的绿色行李箱(Green Suitcase)、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ational Ecotourism Accreditation Program)和英国的大卫•拜拉米奖(David Bellamy Award)等。 在国家以下地方级的也很多,西班牙Alcudia地区级的有相关的标识活动,还有苏格兰的绿色旅游经营方案(The Green Tourism Business Scheme)等。

122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意义: 1)旅游业的生态标识可以唤起旅游者对其旅游相关活动和决策的影响的意识 ; 2)使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经营者、度假村、饭店和其他旅游服务提供者时做出正确的抉择 3)通过购买对环境敏感的旅游企业的产品给与其帮助 4)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可以对其产生压力,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生态标识维护、提高环境质量的潜力使得其对于那些目前推广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

123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生态旅游标识改善了环境,而社会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消费者的环境教育并没有促进其对环境负责的购买行为 。 Dimitrios Diamantis和 John Westlake指出,生态旅游领域进行生态标识的挑战有:确定生态旅游定义的限制并在超越这些限制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标识活动;确保生态标识活动能够保证生态旅游产品的可持续性;评估现存的生态旅游生态标识活动是否能够用于其他产品。

124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总之,可靠的生态标识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信息来帮助其识别那些具有较高环境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设计得当的生态方案通过各种标准、评估和监控程序来促进企业改善其环境表现。但是,只有当生态标识对消费者、国家规范机构、环境专家、国际、国家、地方社会机构以及企业自己而言是可信的,它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环境表现的提高。

125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4 生态旅游的规范和认证 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系列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来实现其对自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 建立完善的规范体系和科学的认证方法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由于生态旅游大多是在相对没有受到干扰、生态和文化特色保留比较完好的地方开展的,而且生态旅游要同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实现负面影响的最小化;

126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2)生态旅游企业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的,没有太多的实践和资源,涉足生态旅游主要是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利润的追求; 3)消费者需要将那些真正的生态旅游经营者和越来越多的只把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市场营销口号而并不想真正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生态旅游产品的自然旅游经营者区分开来。 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以及认证体系来确保生态旅游的长期环境和经营的可持续性。

127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为了建立生态旅游企业的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很多学者和机构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如J.P. Issaverdis讨论了建立标准、授权和最佳做法以及审计项目需要考虑的问题、建立标准的程序、建立授权项目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如何实现最佳做法、内部和外部审计、审计人员的培训、环境审计等问题,并指出,制定标准,支持行业领导下的授权项目,努力达到最佳做法,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是所有生态旅游经营者经营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28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澳大利亚作为生态旅游发展和管理比较成熟的国家,在1996年澳大利亚就开始了全国生态旅游认证项目(The National Ecotourism Accreditation Program ,缩写为NEAP)。该项目集中于环境管理理念和生态旅游企业的实践,目的在于鼓励企业使其产品满足行业标准,鼓励其提供高质量的生态旅游经历和最佳环境管理。

129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NEAP是一个自我评估的项目,同时受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学会(EAA)和澳大利亚旅游经营者网络(Australian Tourism Operators Network)共同管理。申请者完成自我评估以后,提出独立评估和认证的申请,该申请交给独立的小组来批准,如果申请得以通过,那么该生态旅游产品就可以获得3年时间的认可(每年要更新)。生态旅游授权的范围包括不同的产品,如食宿设施、吸引物和导游,NEAP区别于其他项目的特点在于其集中于认可单个产品而不是整个机构,这对于那些提供不同旅游产品的企业尤其适合。认证分为两个等级:生态旅游认证和高级生态旅游认证。2000年还启动了一个专门针对自然旅游的认证项目。

130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2002年5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峰会提出,要利用国际上认可的原则来制订认证方案,以鼓励企业参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自愿活动,促进消费者的认知,同时,认证制度要反映区域和亚区域的标准,并建立相应的立法框架来实现这一目标。

131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5.生态旅游点评价 生态旅游正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能够对保护和开发同时做出贡献的自然旅游形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生态旅游点常常不能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设计有效的途径来评估生态旅游点的绩效、不足和潜力。对于生态旅游来说,保护自然区域、高质量旅游的产品、刺激当地经济是最基本的目标,这些目标可以通过这样一些途径来获得:保护资源、环境教育和当地授权。这些变量在何种程度上发挥作用或者可能发挥作用,基本上代表了这个生态旅游点经营是否有效。自然资源、旅游和当地人之间的关系通常用来评估生态旅游的状况,帮助使用有效的管理战略。

132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实践研究的发展 尽管生态旅游的文献越来越多,但是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生态旅游点评估方法。S.Ross and G.Wall提出了一个生态旅游开发和评估的框架,通过应用正确的管理战略建立了旅游、生物多样性、当地人民积极的协成关系,并运用该框架分析印度尼西亚North Sulawesi的一个保护区和周围社会。

133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K.F.Backman 和D.B.Marais在对《可持续旅游期刊》(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旅游研究年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 《旅游研究期刊》(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三本期刊的生态旅游相关文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研究的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总结 。

134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主要数据收集方法分为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结合以及概念性四种,按照使用频率的高低来分,其中定性方法包括:案例研究(case study)、分类访谈(structured interview)、非正式访谈(informal interview)、参与者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重点群体(focus groups)、深入访谈(in-depth interview)以及形象分析(analysis of images)等;定量方法包括:实地调查(on-site surveys)、邮寄调查(mail-out surveys)、二手资料(secondary data)、电话调查(phone surveys)和机械/系统性观察(mechanical/systematic observation)。

135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主要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定量、定性、定量与定性结合三种: 1)定量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X平方(Chi-squared)、T测试(T-tests)、ANOVA、MANOVA、判别式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回归(regression)、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组群分析(Cluster analysis); 2)定性方法包括:编码(coding)、分类(sorting)、形象与符号(imagery + semiotics)、三角划分(triangulation)、支配主题(dominant themes)、现象解释(phenomenological interpretation)等。

136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K.F.Backman 和D.B.Marais的研究还对生态旅游研究者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来自英国的作者占22.7%,澳大利亚占17.9%,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占18.8%和17.9%。从地区来看,不管是在作为生态旅游研究目的地还是研究者的来源方面美洲都居首位。这充分说明尽管生态旅游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目前的大部分研究领域还集中在比较发达的国家。 从生态旅游的研究目的地的地理分布来看,美国被列为生态旅游数据收集的首要目的地(13.8%,),加拿大第二(11.7%),澳大利亚(10.6%)和新西兰、英国、印度尼西亚和南极(均为5.2%)也比较集中。当然,该项研究只是根据上述三种期刊得出的结论,并不能完全反映生态旅游研究的全部,实际上,从总体上看,大部分的案例研究却都集中在肯尼亚、哥斯达黎加、南非、厄瓜多尔、尼泊尔、加勒比和南太平洋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137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生态旅游研究机构包括:生态旅游学会(TIES)、世界保护联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国际保护组织(CI)、自然保护管理委员会(TNCO)。世界自然基金(WWF)、旅游人类学委员会(IUAES)等;

138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大学也都开设了有关专业和课程,其中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的很多学校都提供生态旅游的有关课程或者项目,大部分生态旅游课程都和其他课程结合在一起,分别归属地理系、自然资源系、环境学系、林业系、旅游系、饭店管理系、休闲研究或娱乐管理系以及技术、应用科学等不同院系。 如美国克莱姆森(Clemson)大学、大西洋学院、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康奈尔大学饭店管理学院、蒂芳斯(Difiance)学院科学与数学系、密执安州立大学、纽约大学、俄勒冈(Oregon) 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圣蒂亚哥州立大学地理系、佛罗里达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森林和野生资源学院都设有生态旅游课程,霍京学院和霍姆伯德(Humboldt)州立大学还分别设有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项目和生态旅游与探险旅游项目 ;

139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英国的普利茅斯和朴次茅斯大学提供生态旅游学士学习、格林威治大学颁发有关科学硕士、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博士和研究生证书,罗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 大学设有生态设计国际办公室,米德尔塞克斯(Middlesex)大学设有生态与科学学院生态影响评估硕士,苏格兰纳皮尔(Scotland Napier)大学有生态旅游博士、硕士、学士;

140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和所研究的目的地国家(地区) 加拿大的卡莫逊(Camosun) 学院颁发生态/探险旅游证书,加拿大旅游学院设有探险旅游项目,夫勒明(Fleming)学院Haliburton 校区招收生态旅游管理研究生; 澳大利亚格里夫斯(Griffith)大学在黄金海岸设有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纽卡斯尔大学的环境学和西悉尼大学的环境管理都设有生态旅游课程,查尔斯•斯图特(Charles Sturt)大学应用科学授予生态旅游学士学位,蒂金(Deakin)大学设有生态旅游专业,北昆士兰大学有生态旅游硕士研究生态旅游与环境,夫林德斯(Flinders)大学的技术学士也涉及生态旅游课程。

141 四、生态旅游组织和重大国际会 ---生态旅游组织
生态旅游组织由国际的、全国的、地方的会员制非政府组织(membership NGOs)、非会员制非政府组织(non-membership NGOs)和公共组织或政府组织组成。 很多国际组织都参与了生态旅游不同方面研究和项目的推动与开展,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世界银行(World Bank)、联合国开发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联合国环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旅游组织(WTO)、欧盟(UN)、世界保护联盟(IUCN,即现在的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自然咨询委员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 ,缩写为TNC)、国际保护组织(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缩写为CI)和生态旅游国际咨询委员会(The Program of International Consultancy on Ecotourism,缩写为PICE)等。

142 四、生态旅游组织和重大国际会议 ---重大的国际会议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生态旅游的重大国际会议有: 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生态旅游发展问题;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Brundlandt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1990年,在佛罗里达迈阿密召开世界研讨会:生态旅游和资源保护;

143 四、生态旅游组织和重大国际会议 ---重大的国际会议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开发大会(UNCED)或称地球峰会(the Earth Summit)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倡议在开发项目中要考虑环境问题; 1997年,肯尼亚生态旅游学会(ESOK)和当时的生态旅游学会联合举办了“十字路口上的生态旅游”会议; 1999年10月在马来西亚召开了世界生态旅游专题讨论会,并发表了沙巴宣言; 1999年,召开东南亚生态旅游会议; 2002年,国际生态旅游年世界生态旅游峰会和峰会前后一系列地区会议;

144 四、生态旅游组织和重大国际会议 ---重大的国际会议
2001年3月5-6日莫桑比克非洲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和管理 2001年8月22-24日巴西 美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管理会议 2001年9月12-15奥地利 山区地区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挑战(与联合国环境署合办) 2001年10月17-18日哈萨克斯坦,独联体国家、蒙古和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工具——生态旅游论坛”

145 四、生态旅游组织和重大国际会议 ---重大的国际会议
2001年12月8-10日塞舌尔小岛发展中国家(SIDS)和其他小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与联合国环境署合办) 2002年1月28日纽约国际生态旅游年启动仪式 2002年1月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沙漠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会议 2002年2月11-13日马尔代夫亚太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部长级会议 2002年3月25-26日俄罗斯莫斯科 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2002年4月15-17日南太平洋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002年5月19-22日加拿大魁北克世界生态旅游峰会并发表了《魁北克宣言》。

146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经典案例 在生态旅游的案例研究中,肯尼亚、哥斯达黎加、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厄瓜多尔等被认为是发展生态旅游比较成功的国家 。 上述国家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比较出色:利益相关主体(Stakeholders)的协调,强有力的保护区管理体系,将生态旅游与更大的发展项目结合以及以生态旅游为基础促销国家和地区等。

147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经典案例 从具体项目来看 ,国际上认可比较成功同时也受到研究人员重视的包括: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经典案例 从具体项目来看 ,国际上认可比较成功同时也受到研究人员重视的包括: 厄瓜多尔的社会生态旅游项目(Community Ecotourism Program)、 马来西亚下基那巴丹干河谷项目(Low Kinabatangan River Valley in Malaysia)、 南非的斯姆臣祖鲁自然遗产(Simony Zulu Natural Heritage Site)、 墨西哥的艾尔马逊特生态保护区(ElMazunte Campesino Ecological Reserve in Mexico)

148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经典案例 哥斯达黎加的桑塔艾琳纳生态旅游热带雨林保护区(the Santa Elena Ecotourism Rainforest Reserve )和 蒙特沃德克罗德森林保护区(Montverde Cloud Forest Preserve)、Andean region 和 Amazonian、Patagonia’s lakes region、Argentina’s Tierra del Fuego、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Australia’s Great Barrier Beef )and Wet Tropics、 乌干达山地大猩猩栖息地(Uganda’s mountain gorrilla habitat) 坦桑尼亚大型动物园(Tanzania’s game parks) 澳大利亚的国家生态旅游战略等。

149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以下根据世界生态旅游学会第五版《生态旅游文献评注》,对部分重要文献进行简要介绍。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以下根据世界生态旅游学会第五版《生态旅游文献评注》,对部分重要文献进行简要介绍。 TIES (2001),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Ecotourism. North Bennington, Vermont, U.S.: 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150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基本问题与总体考察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基本问题与总体考察 1.基本问题与总体考察 Budowski, G.(1976) 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Conflict, Coexistence, or Symbiosis?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3 (1), 27-31 这篇开创性的文章描述了旅游和自然保护之间的三种不同关系:冲突、共存、还是一体。作者指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共存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来阻止冲突的发生,还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保护应该在自然区规划中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文章列举了一些旅游投资于旅游的方式。

151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Ziffer, K.(1989). Ecotourism: The Uneasy Alliance. Washington, D.C.: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and Ernst & Young 本书综合各种相关信息,为评估在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促进并资助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程度提供了一个基础。它所强调的主要问题包括:市场、生态旅游者的人口统计资料、产业结构、供应商、保护和经济影响。分析了一些成功的因素。

152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Boo, E. (1990). Ecotourism: The Potentials and Pitfalls. Volumes 1 and 2. Washington, D.C.: World Wildlife Fund 本书是第一部认真审视生态旅游(或者自然旅游),及其与保护和自然保护区联系的书,被誉为生态旅游的先驱之作。它评估了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与墨西哥五个国家中各自所有的两个保护区中生态旅游的经济和环境影响。集中讨论了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关键问题,为生态旅游有关的所有群体提供了一些规划、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建议。

153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Fennel, D.A., & Eagles, P.F.J (1990). Ecotourism in Costa Rica: A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8(1), 23-34 本文提供了认识生态旅游的一个框架。该框架描述了自然资源、服务业和旅游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该框架应用于哥斯达黎加,说明生态旅游能够在创造社会收益,反过来为自然保护提供激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将生态旅游、公园管理和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战略实现多重经济、社会目标并获得环境效益。

154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图-1-2 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Fennel and Eagles,1990) 旅游者 资源管理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图 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Fennel and Eagles,1990) 旅游者 资源管理 旅游经营 市 场 旅游者管理 区域开发 旅游者态度 资源旅游 服务业

155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eiler, B.(1992). Ecotourism: Incorporating the Global Classroom. Canberra, Australia: Bureau of Tourism Research 该文献集中了各种与生态旅游有关的题目和观点,包括生态旅游的界定和范围确定;生态旅游者特征描述;确定生态旅游对环境和当地文化的影响;确定将生态旅游收益最大化的管理对策;建立生态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标准、方针和道德规范;确定生态旅游未来的问题。全书的内容主要涉及澳大利亚,为澳大利亚后来的研究和政策制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56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ight, P.A.(1993). Ecotourism: Ethics or Eco-Sell.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XXXI(3), 3-9 作者指出,生态旅游两个主流的观点来自于保护和市场营销两种不同的方法,后者利用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越来越强烈的兴趣进行,这些市场营销活动仅仅利用了生态的积极形象而没有考虑资源影响、社会收益、环境道德或者长期观点。并指出对生态旅游实施规范经营可以获得公共支持、可信度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好处

157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Cater, E.,& Lowman, G. (1994). Ecotourism: A Sustainable Option? Chichester,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本书由不同人员围绕生态旅游不同主题撰写而成,客观地分析了生态旅游这种正在增长的旅游形式,特别阐述了对于这种趋势的观点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本书的某些文章介绍了受到生态旅游正面和负面影响的经济、环境和文化方面的问题,并向读者展示了包括加勒比、澳洲、东欧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在内全球很多地方有关生态旅游的问题。本书是关于生态旅游的一个广泛的、平衡的、富有鼓动性的介绍。

158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Buckley, R. (1994) A Framework of Eco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1(3), 文章提出生态旅游行业有四种类别:基于自然的旅游(nature-based tourism)、可持续经营的旅游(sustainably run tourism)、支持保护的旅游(conversation-supporting tourism)和具有环境意识的旅游(environmentally aware tourism)。每个类别都在不同的背景下得到强调。因此确定一个精确的生态旅游的定义。

159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Brandon, K. (1996). Ecotourism and Conversation: A Review of Key Issues (1st ed).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本文回顾了作为保护工具的生态旅游和自然旅游的一些关键问题,指出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收益的旅游是存在于一定条件下的,即该地区必须是旅游者竞争很强的,当地管理者必须有能力实施可持续旅游政策,各种收费必须反映旅游管理和当地保护的成本,收费所得收入必要用于一定水平的公园管理,只有明确的规划和管理才能有合理水平的社会经济收益。尽管存在很多问题,生态旅游仍然表明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联系是清晰的、直接的。文章还对景点管理、当地社会发展、政府政策、使用者收费、非政府组织和大学的角色、国际机构规划等提出了建议。案例主要涉及澳大利亚、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尼泊尔、乌干达等国家的一些保护区和保留地。

160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Khan.Maryam M. (1997).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Dependency Theory: Mass Tourism vs. Eco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4(4), 本文探讨了大众旅游与生态旅游这两种旅游发展都会带来影响,没有什么“零影响”。很多推广大众旅游的国家不会逐步淘汰它的,因为涉及到很多利益相关者。尽管生态旅游在增长,但不是所有的旅游者都追求生态体验。大众旅游的需求总会存在,它的利大于弊,得大于失。如果规划和管理得当,生态旅游能够修正大众旅游所引起的某些问题,但是不可能代替它。

161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Jaakson, R. (1997). Exploring the Epistemology of Ecotourism. Journal of Applied Recreation Research, 22(1), 33-47 生态旅游是一个倍受围攻的字眼,它应用很广,滥用也很多。本文指出,生态旅游的实质是一种道德规范,正是这一点将生态旅游和其他形式的旅游区分开来。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生态旅游的含义和生态旅游的道德规范,认为修正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的道德观点与生态旅游有关。

162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all, G.(1997). Is Ecotourism Sustainable? Tourism Management. 18(4), 作者指出,如果旅游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那么它必须是经济上可靠、生态上敏感、文化上合理。生态旅游通常被当作一种可持续旅游方式来提倡,但是术语定义的不确定使得基本问题也不明朗,有很强的经济、生态和文化原因使我们相信(即使是最纯粹的形式)生态旅游可能为保护区带来很多挑战,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不是同义词,很多生态旅游可能不是可持续的,如果生态旅游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就需要做出谨慎的规划和管理。

163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Blamey, R.K.(1997)Ecotourism: The Search for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5 (2), 尽管对于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定义如何进行界定的疑问慢慢在减少,但是对于一个既有的定义如何对市场营销和研究具有操作功能仍然存在疑问。本文讨论了这个问题,并指出,需要对目的和结果进行区分,就像要对规范性和描述性观点进行区分一样。在市场研究中确定生态旅游经验的各种方法的正反两方面说明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方法,任何一个应用有可能需要各种不同衡量方法的结合。

164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eaver, D.B. (1998). Ecotourism in the Less Developed World(First ed). Wallingford, Oxon, UK: CAB International 本书介绍了中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亚洲欠发达国家生态旅游发展的状况。案例来自哥斯达黎加、肯尼亚、尼泊尔和泰国,之所以选择这些国家是因为有关这些国家的文献比较多,而且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地理、生态和政治区域。本文还对加勒比和南太平洋地区进行了介绍。重点对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章节讨论了未来欠发达国家生态旅游发展的超势。

165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Fennel, D.(1999). Ecotourism: An Introduction (First ed). London, UK: Routledge 本书作者有三个目标。第一,说明生态旅游理念基础的自相矛盾,提出私人部门介入是该行业的一个方面,另外还应包括政府、当地人利益、合作关系、培训和道德。第二,评述了大量的文献。第三,填补了生态旅游书籍市场的缺口。本书指出,生态旅游有四个支柱:自然环境、接待地文化、当地经济收益和旅游者满意度。本书深入地探讨了生态旅游的定义,还讨论了自然资源保护、公园、社会和生态影响、政策、企业、开发和道德,其中道德部分是其他同类著作较少涉及的。

166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Honey, M. (1999). 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o owns paradise?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本书评估了可持续旅游的规范性预期与实际上在南美和中美以及非洲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坦桑尼亚、桑给巴尔、肯尼亚、南非7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匹配程度,作者带着批评性的目光考察了旅游活动是否满足其所声称的可持续发展的角色。本书以一个专业作家的批评性的眼光,将有关生态旅游的很多问题都综合在一起。

167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Ross, S., & Wall, G. (1999). Ecotourism: towards congruenc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ourism Management. 20, 本文及其后续研究考察了文献中所反映的生态旅游理论和实地应用所表现出来的生态旅游实践之间的差距。作者指出,如果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一个好的理论框架将有助于通过推广自然区、当地人和旅游之间的协同关系实现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平衡。框架也能用来评估特定景点的生态旅游状况。

168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Sirakaya, E., Sasidharan, V., & Sonmez, S. (1999). Redefining Ecotourism: The Need for a Supply-Side View.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8(2), 本文提供了一个生态旅游的供给方观点。采用对在美国的282个生态旅游经营商进行调查的方法来创建生态旅游的定义。文章指出生态旅游就是人们访问那些没有受到干扰、访问者较少、充满了自然之美、并且具有文化和历史重要性的地区,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并欣赏目的地的自然和社会文化历史,而且旅游经营者对生态旅游具有相同的观点。

169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earing, S., & Neil, J. (1999). Ecotourism: Impacts, Potentials and Possibilities. Oxford; Boston: Butterworth-Heinemann 本书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基本情况,如果有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就可以确保生态旅游的收益,生态旅游就可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本书从促进产业的潜在积极社会和环境收益的角度考察了生态旅游,指出了解基本的保护问题、管理实践、经济考虑都是很重要的。本书重点分析了澳大利亚的情况。

170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eaver, D.B., Backman, K.F., Cater, E., Eagles, P.F.J.,& McKercher, R.(2001). The Encyclopedia of Ecotourism (First ed.). Wallington, Oxon, United Kingdom: CABI Publishing 本书由41章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各种主题组成,每章都是由世界知名的学者单独专门为本书撰写的。该书涉猎的范围较广:各大洲的情况;地区的规划、管理、企业、研究和趋势。本书是目前生态旅游研究领域最大、最综合性的一本工具书。

171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2.生态旅游者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2.生态旅游者 Eagles, P.F.J (1992) The Travel Motivations of Canadian Ecotourist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XXXI(2), 3-7 本文对三项有关加拿大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介绍,并将其与加拿大一般旅游者进行了比较。与一般旅游者相比,生态旅游者具有更强调体力活动、与相同兴趣的人聚会、在可能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更接触社会的动机,生态旅游者更喜欢那些包括野生环境、湖泊和溪流、乡村地区、公园、山脉和海滨目的地。文章指出,与一般旅游者相比,生态旅游者具有明显不同的吸引物和社会旅游动机。

172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Ballantine, J.L.,&Eagles, P.F.J.(1994)Defining Canadian Ecotourists.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1),1-5. 生态旅游者的界定是一个颇受争议的问题。很多人是在列举旅游者必须满足某些条件的基础上界定生态旅游者,如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本文的作者们提出,尽管这些特点可能在对生态旅游者进行一般性描述的过程中有些作用,但是未必就能够成为一个说明性的定义的基础。作者在有关已知生态旅游者群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社会动机(为了学习自然而旅游)、地方吸引动机(前往荒野或者未受干扰的地区)和时间因素(旅途的33%)三个标准来界定生态旅游者,并根据这些标准对前往肯尼亚的一群澳大利亚人进行了评估和确定。

173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Crossley, J.,& Lee, B.(1994). Characteristics of Ecotourists and Mass Tourists. Visions in Leisure and Business, 13(2), 4-12 作者从两家旅游企业的客户名录上选取了400个生态旅游者和400传统的“大众旅游者”作为样本,向他们邮寄问卷,了解社会人口统计变量和旅游特点。结果显示,这些生态旅游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大旅游者有很大不同:年龄、教育、收入、职业、旅游持续时间、旅游团人数、旅伴、旅游季节、住宿类型、旅游计划、交通支出占旅游支出的比例等。性别和总的每日旅游花费没有区别。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其抽样方法,其他旅游企业的客户或者散客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174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Blamey, R.K. (1995) The Nature of Ecotourism. Canberra, Australia: Bureau of Tourism Research 本书总结了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市场的状况。作者认真地建立了一个实用性的生态旅游者概念,然后将其应用于现有的澳大利亚市场。提供了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者的心理学特征,还列举了其他的生态旅游者特征,如环境价值、环境关注、参与、动机和其他市场细分。讨论了某些供给特征,提出了生态旅游者市场衡量需要进一步进行的总体发现和评论,在生态旅游实用性界定及其在市场分析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是目前已经发表的有关生态旅游者描述文章中最具综合性的。

175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Eagles, P.F.J.,& Cascagnette, J.W. (1995). Canadian Ecotourists: Who Are They?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20(1), 22-28 加拿大生态旅游者的首要旅游动机是目的地的自然特色,具有较高价值的野生环境、公园和野生动植物。相比较而言,一般旅游者是为了社会目的而旅游,重视家庭、朋友、安全和熟悉。生态旅游对其向往的吸引物显示出更高的兴趣。他们希望旅游有效率,在一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得多看。与一般旅游者相比,生态旅游者一般年龄偏大,教育程度更高,收入也更多。人口资料研究显示,未来随着更多的人完成了高等(post-secondary)教育,生态旅游市场会相应扩大。

176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ight, P. (1996). North American Ecotourists: Market Profile and Trip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4(4), 2-10 本文提供了有关北美生态旅游者的基本情况。数据来自阿尔伯特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加拿大政府资助的一个市场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市场、旅游特点、动机、产品偏好、需求。文章集中于市场和旅游特点,包括团队规模、花费、季节偏好以及旅游的时间长短等。

177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ight,P.A.(1996).North American ecotourism markets: Motivations, preferences, and destination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Summer), 3-10 本文集中介绍了一项说明生态旅游者和其他旅游者之间在追求收益方面动机差异的研究。

178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ight, P.A.(1998). Appealing and Marketing to the North American Ecotourist. M. Johnston, G.D. Twynam, & W. Haider (Editors), Shaping Tomorrow’s North: The Role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 (Chap. ISSN , pp ). Thunder Bay, Ontario, Canada: Lakehead University. 本章节提供了美国、加拿大某些城市生态旅游者的特点,他们的偏好和动机,特别集中阐述了如何成功地向这些群体进行市场推广。本文也介绍了生态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

179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Hvenegaard, G.T.,& Dearden, P. (1998). Ecotourism versus tourism in a Thai National Park.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5(3), 尽管人们认为生态旅游与一般旅游二者不同,但是很少对生态旅游者和同时间和地点的其他类型的旅游者进行过比较。而且,生态旅游定义本身就表明了对保护的支持。本研究区分了生态旅游者和其他类型的旅游者,比较了他们对保护的财务支持、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对自然跋涉活动的娱乐替代性。在对泰国Doi Inthanan国家公园的857个被访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5种主要的旅游者类型。生态旅游者比其他类型的旅游者年龄更大、教育程度更高。

180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Meric, H.J., & Hunt, J. (1998). Ecotourists: Motivational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 Case of North Carolina Traveler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6(4), 57-61 本研究报告分析了最近前往美国北卡罗莱纳州(North Carolina)的自然旅游者的动机和人口统计资料特点。这些生态旅游者大多为中年、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比一般旅游者和整个人口平均水平高。一般最喜欢参加的五项活动包括:观察野生生物、访问州公园、国家野生生态保护区和历史景点以及湿地。还提供了有关旅游信息源的信息。

181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oods, B.,& Moscardo, G.(1998). Understanding Australian, Japanese, and Taiwanese Ecotourists in the Pacific Rim Region. Pacific Tourism Review, 1, 本文从需求角度对生态旅游的界定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出境旅游者兴趣和动机的角度上分析生态旅游需求。本文提供了澳大利亚、日本、台湾出境旅游者,尤其是那些对生态旅游活动表示出特别兴趣的旅游者——研究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可以根据一个旅游目的地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活动类型和贡献来界定生态旅游者。尽管结果表明在生态旅游者和非生态旅游者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人口统计资料方面的区别,但是生态旅游者认为自然依赖性特征(nature-dependent attributes)对他们的旅游决策来说更重要。他们也认为很多非自然特征重要。这说明生态旅游者在获得生态旅游体验的同时有着很多其他丰富的体验。

182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Naito, N., Ito, T., Maita, A., & Miyagawa, H. (1999).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mong Ecotourists who participated in Sea-Kayak Tours at Iriomote.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Conference on the Protected Areas of East Asia: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and around the Protected Areas of East Asia (pp ). Seoul, Republic of Korea: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本文考察了日本Iriomote国家公园海上爱斯基摩人皮船(sea-kayak)旅游参与者,说明了生态旅游体验对生态旅游者的影响。参加完该旅行以后,这些人对野生生态阶层环境和生态旅游的兴趣更加浓厚。但是,他们的日常环境意识并没有变化。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城市的白领工人,户外经历很少。该旅行的花费非常高,作者得出结论,这样的旅行不大可能会重复发生。为了增强对野生生物和生态旅游的兴趣,作者建议向这些人提供近城市的体验。

183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市场)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市场) 3.生态旅游市场 Eagles, P.F.J., & Wind, E. (1994). Canadian Ecotours in 1992: A Content Analysis of Advertising,Journal of Applied Recreation Research. 19(1), 67-87 通过对加拿大生态旅游公司1992年广告内容的分析,揭示了旅游目的地、景点、社会吸引物和生态旅游的特征。347个导游带领的旅游团游览了50个国家,其中53%的旅游是在加拿大。生态旅游的吸引物范围很广,包括景观:河流、山脉、鸟类等自然特色。公园也是主要的吸引物,在加拿大之外特别突出。旅游团的规模很小。每人每天花费很高。因此,经济影响较高而环境影响较小。在广告中文化吸引物第二重要。本文预测了生态旅游市场的增长。分析显示加拿大生态旅游市场成熟很快。

184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HLA Consultants and ARA Consulting Group. (1995) Ecotourism- Nature/Adventure/Culture: Alberta and British Columbia Market Demand Assessment: Main Report (1st ed).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Ministry of Small Business, Tourism and Culture 这是一个咨询公司集团发布的研究报告,深入分析了部分加拿大和美国市场的旅游市场需求。原报告共6个,本报告作为其中之一的主报告是所有研究结果的集合。研究发现,仅仅在7个大城市,就有1320万人的生态旅游市场。不列颠哥伦比亚和艾尔伯特省将有可能从这些市场吸引160万到320万旅游者。研究确定了北美生态旅游的市场需求,并为私人经营者、公园管理者、市场商提供了相关信息。这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有关生态旅游市场研究中最大的研究之一。

185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ight, P.(1995). Sustainable Ecotourism: Balancing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Goals within an Ethical Framework.,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20(1), 5-13 不是所有的生态旅游都是可持续的。可持续的生态旅游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作者强调体验的经济问题不能以牺牲体验赖以存在的资源为代价。文章利用ven diagram模型讨论了自然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叉,案例来自伯利兹、加拿大北极圈(Arctic Canada)。

186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4.生态旅游影响 (1)经济影响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4.生态旅游影响 (1)经济影响 Lindberg, K., & Enriques, j. (1994). An Analysis of Ecotourism’s Economic Contribution to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Belize. Washington, D.C.: World Wildlife Fund. 本文介绍了伯利兹生态旅游经济影响研究成果。对保护区利用生态旅游收入与当地公众对保护的态度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说明。旅游是伯利兹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估计每年旅游收入为21.1亿美元,其中支付给家庭的4.1亿美元。很多家庭表示,在与旅游者的接触中获得了积极的经历,包括那些没有直接得到经济收益的家庭。该研究所有的案例中,对保护区的支持日益提高,因为生态旅游对当地社会有益。在案例所研究的社区中,对旅游的支持越来越多。作者指出,社会收益看起来比家庭收益更重要,它加强了社会凝聚力。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发现,当生态旅游为当地社会带来收益时,积极的保护态度和对保护区的支持不断提高。

187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Filion, F.L.,Foley, J.P., & Jacquemot, A.J. (1994). The Economics of Global Ecotourism, in M. Munasinghe, & J. McNeely (Editors), Protected Area Economics and Policy: Linking Convers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 364 pages).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本文对全球的生态旅游经济影响做出了估计。作者指出,全球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大约为6600亿美元和1.2兆美元之间,这一差异是由于所使用的乘数和生态旅游的定义不同造成的。作者建议要采用标准的方法定义生态旅游,只有这样才能对其经济影响进行衡量。

188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Steele, P. (1995). Ecotourism: An Economic Analysis.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3(1), 29-44 本文指出很多生态旅游在经济方面都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管理模式有问题。建立了一个经济模型来说明开放对可更新资源景点的进入将造成经济和环境的无效率。文章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办法,重要的包括:景点所有权、限制进入所采用的政策、价格和质量的作用、租赁浪费的减少、总数量的限制、每位游客影响的限制。文章还列举了泰国皮皮(Koh Phi Phi) 珊瑚礁、厄瓜多尔加帕格斯(Galapagos)群岛、尼泊尔Annapurna保护区、哥斯达黎加蒙特佛得云雾森林(Montverde Cloud Forest)保护区的案例。

189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Kangas, P., Shave, M., & Shave, P. (1995). Economics of an Ecotourism Operation in Beliz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5), 对伯利兹Possum Point生态站 年间的经济投入和产出进行了描述,用以揭示生态旅游运行的状况。在研究期间59个团队、8054人来此进行雨林、河口和珊瑚礁旅游。这些团队对该生态站的投入从1990年的74552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166268美元。产出为执照费、商品和服务、劳动力、矿物燃料(fossil fuels)和一个历史糖厂景点的开发。还为当地的伯利兹学生提供年度奖学金。收入和产出的平衡余额从1990年的-6678美元增加为1992年的4811美元。该生态站通过将部分旅游收入返还到社会和环境支持方面,尤其是捐助糖厂景点和奖学金,从而满足了生态旅游的经济标准。该生态站的大部分产出(约80%)都通过就业和采购留在了当地的经济之中,这对当地的社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为伯利兹提供了重要的可持续发展机会。

190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2)环境影响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2)环境影响 Klein, M.L., Humphrey, S.R., & Percival, H.F. (1995). Effects of Ecotourism on Distribution of Waterbirds in a Wildlife Refuge. Conversation Biology, 9(6), 作者指出,人类对自然区域的造访通常会打扰野生生物,可能会把动物从适宜的栖息地撵走,管理者需要知道什么物种受到影响,以及它们在不同干扰程度下的反应水平。留鸟对干扰的敏感性低于候鸟。作者指出,为了降低干扰,公共教育和景点管理调整是必要的。限制旅游者的行为、功能分区、公共教育、限制旅游者流量、定期关闭等都是合理的管理方案。

191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3)生态旅游与当地发展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3)生态旅游与当地发展 King, D.A., & Stewart, W.P. (1996). Ecotoursim and commodification: Protecting people and places,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5(3), 生态旅游保护人和地方的能力是一个没有解决而且不断显现的问题。有关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商业化对社会影响的报道比较多。生态旅游开发的影响程度与当地社区内市场发达程度和对自然资源稀缺降低的情形有关。当地人和其他群体之间先前存在的权力的差异可能通过生态旅游开发而得以进一步扩大。为了保护人民和他们的土地,当地人的控制权应该通过保护和政府权威机构得到合法化,尤其是当地人在保护区的技术管理方面的角色。

192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esche, R.(1996). Developed Country Environmentalism and Indigenous Community Controlled Ecotourism in the Ecuadorian Amazon. Geographische Zeitschrift, 84(4), 厄瓜多尔亚马逊地区开展了当地人控制的生态旅游。这是通过将保护团体激励和当地人对土地权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的结合来进行的。发达国家的生态旅游行业正在该地区表现出较高的社会责任。当地人开始将由当地控制的生态旅游看作是环境和发展的灵丹妙药。当地人控制的生态旅游的扩张速度可能太高,超出了当地人和市场的吸收能力。

193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Stronza, A. (1999). Learning Both Ways: Lessons from a Corporate and Community Ecotourism Collaboration. Cultural Survival Quarterly, 23(2), 36-39 Keieway Association是一个在一个私人企业——Rainforest Expeditions和一个当地团体——the native community of Infierno之间生态旅游联合决策方面富有创意的概念。利润的60%归当地社会、40%归公司,二者平等管理。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土著人对他们的资源以及如何将资源资本化的认识已经日益加深,开始把眼光放得更远,权衡不同开发选择的优势和劣势。总的来说,他们越来越像商人一样思考问题了。同时公司人员开始越来越欣赏当地的技艺、传统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尊重当地文化,越来越留意以前没有倾听过的那些声音。

194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5.生态旅游与公共政策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5.生态旅游与公共政策 Parker, S. (1997). Tourism, eco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Western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 本文的重点是回顾有关旅游和生态旅游受到公共政策的影响和指导的文献,其中大部分内容是有关生态旅游的,回顾了政府采取什么方式来引导生态旅游的开发。在评估政府战略之前,考察了四种不同的旅游政策,然后分析了形成这些政策决策程序的特点。

195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Parker, S (1999).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D. Soden, & B.S. Steel (Editors), Handbook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First ed., Vol. Chapter 16pp ). New York: Marcel Dekker 本章与前一篇文章内容相同,个别地方做了调整,主要集中分析公共政策对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影响和引导。讨论了四种旅游政策:规范性的(regulatory)、分配性的(distributive)、自我规范性的(self-regulatory)、再分配性的(redistributive)。每种政策类型都有具体范例。政策程序有三个步骤:建立、调整和实施。并提供了采用该政策程序的案例。重点在于项目的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政策实施的障碍包括:财政、政治、资源的竞争和政府协调的欠缺。本文在讨论中强调了全球化。包含了对生态旅游政策程序的详实分析。

196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6.生态旅游与道德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6.生态旅游与道德 Fennell, D.A.,& Malloy, D.C.(1995). Ethics and ecotourism: a comprehensive ethical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Recreation Research, 20(3), 本文指出,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考虑制定一个潜在的道德框架来更好地理解生态旅游者、经营者、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建议对每一方使用一个三分的道德方法(目的论,“好的”行为;道义论,“对的”行为;存在主义论,“美的”行为)作为其自己行为、其他方行为、组织准则的基础。该框架在现有的清单、指南、行为准则之外有关道德和生态旅游的文献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

197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Malloy, D.C., & Fennell, D.A. (1998). Ecotourism and Ethics: Moral Development and Organiazational Culture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6(4), 46-56 本文的目的在于展示生态旅游中所使用的道德组织文化类型模型和层级。文章说明,具有道德文化的组织倾向于提供鼓励雇员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工作环境,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比那些具有不良道德实践有的组织更加有效的高效率产出的企业成果。该框架用来帮助确定生态旅游组织道德文化的特点。该框架也可能提供提高或者转变生态旅游组织的发展结构。

198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7.生态旅游战略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7.生态旅游战略 Allcock, A.,Jones, B., Lane, S.,&Grant, J.(1994),Australia’s national ecotourism strategy. Australia,Commonwealth Department of Tourism 《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战略》是第一个国家生态旅游战略,它勾勒出澳大利亚生态旅游的基本状况以及特定的目标,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框架来指导生态旅游经营者、自然资源规划者和各级政府。战略的目标是赚取外汇,通过利用澳大利亚的自然风景、植物和动物、文化遗产的竞争优势来获得社会收益。国家政府斥资1000万澳元用于实施该项战略。

199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Johnston, J (1994). The Evolution of Commonwealth Ecotourism Policy. Australian Journal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4(4), 45-50 本文讨论了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战略的沿革。作者考察了政府不同类型的决策模型,对这些模型的讨论使人们了解生态旅游战略是如何制定的,还综合地讨论了影响战略发展的各种因素。

200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Jones, B.,& Tea, T.(1995). Australia’s national ecotourism strategy.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Quarterly---Including APWLL Newsletter, 18(1), 56-58 全世界都认识到生态旅游是旅游业一个主要的增长部分。访澳旅游者数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对其独特自然环境认识的不断加深。澳大利亚政府认识到生态旅游潜在的经济、社会、环境收益。全国生态旅游项目(The National Ecotourism Programme)为那些改善地区规划和目的地管理的项目提供了支持,还试图帮助企业的发展和产品开发。

201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8.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 (1) 总体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8.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 (1) 总体 Tourism Queensland. (1999). Queensland Ecotourism Plan (2nd ed.) Brisbane, Australia: Tourism Queensland. 昆士兰生态旅游规划分析了昆士兰生态旅游的现状、生态旅游发展预期结果与方法。该规划是综合性的,它是根据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战略、和其他州的政策公告以及大量的公众咨询制订的。该规划的目的是为昆士兰生态旅游的规划、开发、经营和市场营销建立一个框架。该规划包括了36个需要采取的行动,从确定具有较高自然和文化价值的地区到管理规划建议和市场营销方案。这是最完全的政府生态旅游政策战略规划。

202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Lindberg, K., & Hawkins, D. (1993). Ecotourism, 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 North Bennington, Vermont, U.S.: The Ecotourism Society. 本书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实践,为生态旅游规划、低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参与、经济收益最大化、降低旅游者影响和游客管理方面提供解决方案的案例。本书广泛地运用了案例研究,各章节作者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

203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The Ecotourism Society.(1993). Ecotourism Guidelines for Nature Tour Operators. North Bennington, Vermont, U.S.: The Ecotourism Society 本书是生态旅游学会编辑的就20世纪90年代一流保护学家、旅游经营者、学术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它详细分析了自然区域内的生态旅游经营者所应该遵循的方针、服务提供方式、追求的目标和受益主体等问题。这是目前为止最具有综合性的一本专著。

204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Commonwealth Department of Tourism. (1995) Best Practice Ecotourism: A Guide to Energy and Waste Ministration. Canberra, Australia: Commonwealth Department of Tourism 这份报告介绍了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和自然旅游影响研究的成果,并对垃圾产生和能源消耗的负面经济成本进行了讨论。编撰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助生态旅游和自然旅游的经营者达到“最佳做法(best practice)”。换言之,它认为考虑环境并保护环境对企业是有好处的。全书分为三部分,首先提供了启动建议(对能源和废物的自我审计、能源和废物最小化、利用能源和废物的原则等)。其次,列举了照明、厕所、烹饪、玻璃、陆地交通等项目的参照数据。最后,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提出了建议。

205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Boyd, S.W.B.R.W. (1996). Managing ecotourism: an opportunity spectrum approach. Tourism Management, 17(8),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人们建立了游客管理框架和程序来强调旅游和娱乐所引发的问题。这包括娱乐机会图谱(ROS 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旅游机会图谱(TOS ,the Tourism Opportunity Spectrum)、可接受变化的限制(LAC,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游客活动管理规划(VAMP, Visitor Activities Management Planning)、游客影响监控程序(VIMP, Visitor Impact Monitoring Process)。本文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可以设置旅游机会。它将ROS和 TOS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并予以修正,来特别强调生态旅游,称之为生态旅游机会图谱(ECOS Ecotourism Opportunity Spectrum)。文章最后指出,在一个地区给与生态旅游相对的优先权是比较困难的,要评估环境影响的严重性也不容易。

206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Manidis Roberts Consultants. (1997). Developing a Tourism Optimisation Model (tomm): A model to monitor and manage tourism on Kangaroo Island South Australia 本报告指出,将旅游影响等同于旅游者数量是不对的,因为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会产生影响。因此,采用承载力方法对于袋鼠岛(Kangaroo Island)来说是不合适的。其他模型,如旅游者影响管理模型(the Visitor Impact Management Model)、可接受变化限度(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也都被否定了。代之以旅游最佳化管理模型(the Tourism Optimisation Management Model )来监控旅游活动和影响,以便更好地做出旅游决策。该模型在地区生态旅游规划方面显示出希望,并已经在几个国家得到使用。

207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Villemaire, A., & Murray, J. (1997). Adventure Travel and Ecotourism Implementation Workshops: Summary Report. Ottawa, Ontario, Canada: Canadian Tourism Commission 这是加拿大旅游委员会制订《加拿大探险旅游与生态旅游:开发战略框架》后举办的研讨会的综合报告。该报告总结了生态旅游的优先选择和需求、开发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的战略建议。另外还对企业发展和产品开发、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包价旅游、市场营销与促销、培训和企业管理等提出了建议。

208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Lindberg, K., Epler Wood, M., & Engeldrum, D. (1998). Ecotourism: 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 Volume 2 (1st ed.) North Bennington, Vermont, U.S.: The Ecotourism Society 本书是一本有关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的应用书籍。本书共有10章,每章都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写成的。第一章,由Paul F.J. Eagles 和 Bryan R. Higgins撰写,勾勒了发展中的全球生态旅游市场和生态旅游产业的结构,以肯尼亚和哥斯达黎加作为案例。第二章,由Megan Epler Wood撰写,回顾了1993年该书第一卷出版以后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Simon McArthur在第三章在讨论了解说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Kreg Lindberg所撰写的第四章是有关生态旅游的经济分析,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的回顾。Jill Grant 和Alison Allcock负责第五章,介绍了澳大利亚全国生态旅游战略。本章很重要,阐述了这一开拓性的国家政策所使用的方法。William T. Borrie, Stephen F. McCool和George H. Stankey在第六章讨论了公园规划娱乐所遵循的原则,采用美国所创立的可接受变化限度概念(the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第七章由Jeffery L. Marion and Tracy A. Farrell撰写,回顾了娱乐对公园土地所造成的影响及如何管理等问题。第八章是自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案例。在第九章中,Ary Drumm讨论了厄瓜多尔CBE管理。第十章由Keith W. Sproule 和Ary S. Subandi撰写,介绍了印度尼西亚的CBE项目。

209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2)国家公园和保护区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2)国家公园和保护区 Thresher, P. (1972). African National Parks and Tourism: An Interlinked Future. Biological , Conservation, 4(4), 作者指出,应该尽快抓住机会在非洲发展中国家建立国家公园,否则这些机会将要消失。旅游能够提供建立一个国家公园直接的经济理由。作者在潜在旅游者收入、对国家经济的收益的基础上勾画了旅游业的经济收益,提出了建立新的国家公园时间和成本框架。详细的财务案例表明(除了其他原因以外),国家公园对非洲发展中国家可以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

210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Dixon, J.A.,&Sheerman, P.B. (1990). Economics of Protected Areas: A New Look at Benefits and Costs.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人们一致同意维持保护区的重要性,但是现有的保护区的状况差强人意,管理所用的资金经常不足,这本综合性的书说明了经济学如何能够提高保护区规划和管理决策水平。作者回顾了保护区的历史和类型,阐述了一些管理问题,同时选择非洲、拉美、亚洲的案例,尤其是泰国Khao Yai国家公园的实例加以证明。

211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allace, G.N. (1993). Wildlands and Ecotourism in Latin America: Investing in Protected Areas. Journal of Forestry, 91(2), 37-40 本文指出美国要向拉美的公园和保护区提供资金。拉美的大部分公园资金匮乏,因此经营也不善。本文提供了美国一些航空公司提供管理援助的例子,并简单讨论了很多提供资金的办法,如增加门票收费和特殊的航空税等。

212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ells, M.P.(1993). Neglect of Biological Riches: The Economics of Nature Tourism in Nepal. Biodiversity and Conversation. 2(4), 尼泊尔风景秀丽的公园和保护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旅游者。这些保护区应该成为宝贵的、不可替代的经济资产。但是,它们正在越来越严重地退化着,政府提供用于管理的资金不足。由于旅游通过尼泊尔保护区收费获得的经济价值非常小。据估计,1988年2700万美元的旅游者花费投入到保护区中。管理这些公园的费用大约是500万美元,但是收费只有100万美元。作者还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来帮助尼泊尔提高自然旅游的经济和环境收益。

213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Harmon, D. (1994). Coordinating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to Enhance Protected Areas. Cambridge, U.K.: 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本书讨论了公园和保护区的研究问题,阐述了自然和社会科学问题。其主题包括:研究者和管理者的关系、研究协调、财务效率、出版、成果使用的关系。阐述了斯里兰卡、加拿大的两个国家公园和加拿大the Greater Fundy Ecosystem Project。

214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Eagles, P.F.J. (1995). Tourism and Canadian Parks: Fiscal Relationships. Managing Leisure, 1(1), 16-27 在过去二十年里,加拿大联邦和省一级公园的数量和范围都有明显的增加。与此同时,政府用于管理的资金分配却在减少。结果很多公园没有钱来进行合理的资产维护,实施承载力决策,阻止贬值活动。加拿大的公园纷纷开始转向提高公园使用者经营成本。安大略省近期成立了一个安大略公园集团公司(Parks Ontario)。如果管理机构良好运行,旅游者希望体验高质量自然环境的愿望就会促进这些环境的保护。本文讨论了这种公园保护管理和财务自足之间联系。

215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Eagles, P.F.J. (1996) Issues in Tourism Management of Parks: The Experience of Australia. Australian Leisure, June, 29-37 自然旅游是全球旅游市场中一个增长迅速的部分。很多目的地都是国家公园和其他类型的保护区。这种增长的规模和速度带需要复杂的管理方法的。本文讨论了世界性的主要管理问题:环境质量管理、可接受的变化的限度和分区、旅游者使用管理、进入的位置、市场专门化、娱乐冲突的管理、强制和监控、消费者质量保证、设施设计、公园财务的可靠性、社区发展。还讨论了澳大利亚在这方面取得的经验。

216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Federation of Natural Regional Parks of France. (1997). European charter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 Paris, France: Pracs naturels regionaux de France 本宪章是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中高质量、可持续旅游的一个标准和纲领。旨在在保护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之间实现平衡。对象是对公园管理部门、私人旅游企业、旅游/交通公司。建议是一般原则性的,但提供了最合理的政策方向。本宪章是多个国家在欧洲公园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

217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Eagles, P.F.J. (1998) Ecotourism and Parks: Do or Die. J.S.Marshm,&B.W.Hodgins (Editors), Changing Parks: The History, Future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Parks and Heritage Landscapes (First ed, pp ). Toronto, Ontario: Natural Heritage/Natural History Inc. 本章介绍了加拿大和安大略湖国家公园近期的财务管理过程,记录了过去20年里公园土地的增长和参观人数的增加,也记录了同时期公园资金的绝对和相对减少。公园管理能力的降低的确比较麻烦,需要予以阻止和扭转。本文指出,需要建立使用者收费、相应的财务管理和新的管理结构。由于生态旅游依赖于高质量的环境,应该对现有公园的财务和行政管理进行调整,从而使得高质量的环境得以保护。如果环境质量下降,生态旅游就会受害,收入也同样会减少。因此,在生态旅游发展中,保护管理和财务充足之间存在自伺服联系。有了一个合理构建的公园行政管理体系,生态旅游就具有保护敏感的环境与提供户外娱乐机会的潜力。本文指出,新管理方法中的关键概念包括资源保护、高质量旅游满意度、旅游中服务收费和财务自足。

218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Eagles, P.F.J (1999) Nature-based Tourism in Terrestrial Protected Areas. S. Stolton, & N. Dudley (Editors), Partnerships for Protection: New Strategies f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for Protected Areas (First ed., pp ) London, United Kingdom: Earthscan Publications. 该书的本章讨论了对陆地公园旅游的理解和管理。介绍了在自然旅游(nature-based tourism)中确定motive-based sectors的问题。在公园旅游和环境质量维护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公园需要建立一个框架来决定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影响的可接受程度。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可接受变化限度(The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是很有用的。世界上的大部分公园体系在旅游用途管理方面是有效的。考虑到旅游需求的增加,对于稀缺公园资源的进入位置就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由于公园旅游的复杂性,市场专门化开始变得明智。高水平的使用会带来冲突,公园管理者必须准备好处理冲突的程序。很多公园已经建立了用户感受质量原则(customer experience quality guidelines)。很多公园正在采用专门的程序用于旅游设施的设计。旅游促进社会发展在很多公园中是一个重要问题。近些年,公园部门从政府那里获得的以税收为基础的预算分配越来越少,政府制定了政策确保旅游收入的增加,这往往会改善公园旅游方面公私部门的合作。

219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Butler, R.W., & Boyd, S.W. (2000) Tourism and National Park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1st ed). Xhixhwarwe: John Wiley & Sons 本书由19章组成,每章介绍公园旅游一个方面。作者都是该领域面的知名学者。其内容主要介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的国家公园。并不局限于国家公园,还包括保护区。专章涉及土著人介入、当地社会、私人土地、环境敏感地区、极地和野生生物。还有一章介绍管理问题,这是公园旅游方面很重要的一本书,但是这一领域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220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Eagles, Paul F.J., Bowman, Margaret, & Tao, Taresa C. H.(2001). Guidelines for Tourism in Parks and Protected Areas of Eastern Asia. Gland, Switzerland: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 本书为东亚公园和保护区的旅游规划和管理提供了一个大纲。本书主要是写给公园和保护区的管理者和规划者的。有效的规划能使不同利益集团将旅游潜在的积极影响最大化,同时将各种潜在的消极影响最小化。

221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3)经营者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3)经营者 Finucane, S.J., & Dowling, R.K. (1995). The Perceptions of Ecotourism Operators in Western Australia.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20(1), 14-21 本文对西澳大利亚州的生态旅游经营者进行了调查,收集了1992年该州30个经营者中19个企业的数据。虽然经营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生态旅游定义,但却都各种集中于享受和欣赏自然环境。丛林徒步旅行和荒野生态旅游与生物观赏是最常见的活动。根据经营者的报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负面影响包括植被的破坏、干扰野生动植物、土壤侵蚀、 水污染、噪音。作者建议制定道德和实践规范来引导生态旅游的开发者和经营者。

222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Sirakaya, E. (1997). Attitudinal Compliance with Ecotourism Guidelin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4(4), 本文设计了一个说明生态旅游经营者对遵从行业原则态度的概念框架,并对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对生态旅游原则的遵从是很多涉及生态旅游经营者、包括社会和经济认可、被访者的性别、道德责任、生态旅游收入等在内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函数。提高遵从率的主要战略在于教育生态旅游经营者,唤起他们的良知。

223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4)社区及当地人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4)社区及当地人 Wearing, S., & McLean, J. (1997). Developing Ecotourism: A Community Based Approach. Newport, Victoria, Australia: HM Leisure Planning Pty Ltd. 本手册是写给那些对参与生态旅游项目感兴趣的社会/区的。本书以简洁的语言说明了以社区为基础的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规划。列举了旅游经营商、食宿供给商、自然区管理者的案例。

224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Beeton,S.(1998)Ecotourism: A Practical Guide for Rural Communities(1st ed)Collingwood, Australia: Landlinks Press 本书的目的在于为那些希望涉足生态旅游的农村地区的个人和社会提供综合性的参考。本书指出生态旅游/农村旅游能够成为目前现有农村生意的伴随产业。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第二部分讨论有关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可持续问题,第三部分涉及商业和财务问题。本书案例集中于澳大利亚,专门有一部分介绍一个叫做“关爱土地(Land care)”特别的项目。该项目的目的在于让当地社会在农村地区设计并实施环境保护,本书包括45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案例。这本实用指南非常适合那些对开发生态旅游感兴趣的农村人。

225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5)设施建设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5)设施建设 National Park Service. (1993). Guiding 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Design. Denver, Colorado, U.S.: National Park Service, Denver Service Center. Also available at: 本书为规划者、建筑师、景观建筑师、管理者提供了与自然相结合的公园设施建设政策指南。它在解说、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景点设计、建筑设计、能源管理、供水、废物处理、设施维护等。本书提供了很多图表和范例。

226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9.生态旅游经营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9.生态旅游经营 Healy, R.G. Tourist Merchandise as a Means of Generating Local Benefits from Ecotourism,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3), 作者指出,如果不能使当地人收益,要长期保护公园是很困难的。本文考察了能为当地带来收益的手工艺品和其他商品销售得出结论,市场开发和创造新的、可持续的、从文化角度可以接受的产品是非常有可能的。最著名的是那些提供可持续供给的农产品和林产品,利用手工艺品来促销开发教育产品。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可能成为旅游业中比旅馆、交通和导游等占更大比例的部分。

227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Hawkins, D.E., Epler Wood, M., & Bittman, S. (1995). The Ecolodge Sourcebook for Planners and Developers. North Bennington, Vermont,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The Ecotourism Society. Notes: In U of W library. 本书探讨了有关生态旅馆开发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选址、融资、规划、设计、替代能源应用、保护教育、经营方针、以及生态旅馆的建筑计划。书中列举了世界各地正在实施的生态旅馆项目。

228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ight, P.A.(1997). Ecotourism accommodation spectrum: Does supply match the demand? Tourism Management. 18(4), 本文通过对那些对一般生态旅游感兴趣的消费者和那些有亲身经历的生态旅游者进行的调查显示,很多住宿设施很受欢迎,从固定屋顶到非固定屋顶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住宿设施。尤其是,生态旅游者似乎对更加私密的、探险型的设施更感兴趣。他们也寻找那些对环境敏感的。但是,此类设施地方,供给并不能满足需求,一些地方朝着更大、更国际化、豪华饭店式的、由大的连锁集团管理的或者在郊野建的度假村发展似乎成为一种趋势。作者认为在更自然的地区禁止建设任何形式的固定屋顶食宿设施。应当增加规模更小、更富有乡村气息和探险型的住宿设施,如小屋、农舍、旅馆、客栈或早餐加床位类设施。

229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McKercher, B. (1998). The Business of Nature-based Tourism. Elsternwick, Victoria, Australia: Hospitality Press 自然旅游,包括生态旅游、探险旅游、户外旅游等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旅游增长最快的部分。但是自然旅游企业的倒闭率是很高的,很多得以幸存的企业应该比现在盈利更多。本书详细分析了影响私人自然旅游企业经营生存能力的原因。本书涉及公司计划、经营的法律问题、认证、预算和财务、定价、市场营销、产品界定、产品分配、促销、产品开发、景点开发和管理系统等问题。这是目前唯一一本详细介绍私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的专著。

230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Halpenny, E., & Sanders,E.(2001). The Business of Ecolodges (First ed.). Burlington: Vermont, USA: 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本书记录了有关120个自然旅舍(nature-based lodge)的调查结果,说明生态旅游生态旅馆的经营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开房率、投资回报、替代成本、项目融资方法、盈利或者损失、盈利的障碍等。

231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10.生态旅游教育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10.生态旅游教育 Jacobson, S.K., &Robles, R. (1992).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r a tour guide-training program in Tortuguero, Costa Rica.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6(6), 这是一篇关于哥斯达黎加托土古尔罗(Tortuguero)国家公园附近的农村社会开展导游培训项目介绍文章。开展这一项目主要是适应该国在过去十年中旅游者急剧增加的新形势,以便更好地加强资源管理,提供环境教育。培训课程涉及对科学家、公园管理者的调查来确定资源管理需求、信息传递时序与重点、旅游对资源的影响。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导游进行了调查来确定他们的信息需求、恳求他们介入培训项目、确定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对400个旅游者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来确定他们的活动和环境信息需求,对12个托土古尔罗住户进行的有关当地导游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的调查显示,导游项目能够:(1)帮助减轻旅游对该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的负面影响;(2)向那些一般难以通过学校或者政府开发项目达到的当地社会中重要的部分提供环境教育;(3)向旅游者提供环境信息,从而促进他们的来访;(4)通过盈利性的兼职工作来向当地人提供经济利益,允许当地人更完全地参与到旅游体系中来。这一项目计划进行更大范围的培训,提供更进一步的环境教育项目,提高导游这一项目的就业机会。

232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11.生态旅游评估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11.生态旅游评估 Lindberg, K., Enriquez, J., & Sproule Keith. (1996). Ecotourism Questioned: Case Studies from Beliz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3), 生态旅游成为旅游、环境保护和农村发展领域一个热门词汇。人们为生态旅游投入了大量的经济和政治资源,认为生态旅游具有保护和发展的双重目标。本文评估了伯利兹旅游景点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三个生态旅游目标:为保护区管理提供资金支持、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赢得了当地对保护的支持。当使用正净经济影响作为一个标准的时候,旅游不能满足第一个标准,但是如果实施使用者收费,就能够满足。旅游满足了第二个和第三个目标。另外还介绍了所使用的方法论来鼓励对其进行完善和推广。

233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allace, G.N., & Pierce, S.M. (1996). An Evaluation of Ecotourism in Amazons, Brazi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4), 本文通过观察和访问旅游者、雇用者、当地人对注册的生态旅舍进行了研究,根据提议的生态旅游原则对结果进行了评估。文章指出,除了提供就业、旅舍也提供了方便并激发新的服务项目(健康、效用等)。生态旅舍对保护教育、自然保护和当地人的参与和授权没有太大贡献。旅游者希望看到并且愿意支持保护和社会发展项目,不管是通过财务方面还是他们未来对生态旅游经营者的选择。作者还讨论了亚马逊的很多保护区管理、当地参与等问题。

234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Wight, P.A.(1993). Sustainable Ecotourism: Balancing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Goals Within an Ethical Framework. The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4(2), 54-65 公众和旅游业内部都在对旅游业进行审视,评估其如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如果实施9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基本原则的话,那么生态旅游就不是被描述为大众旅游的替代品,而是旅游需求、资源供给具有潜力的可持续形式。本文还介绍了生态旅游的限制,探险旅游、自然旅游和文化旅游,并列举了一家北极探险旅游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做法。

235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12.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12.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 Tobias. D., & Mendelsohn, R. (1991). Valuing Ecotourism in a Tropical Rain Forest Reserve. Ambio. 20(2), 91-93 本研究使用旅行成本方法衡量了哥斯达黎加Montverde Cloud Forest Preserve生态旅游的价值。通过观察旅游行为,本研究表明哥斯达黎加的旅游者非常支付旅游费用。生态旅游比目前购买新的保留地的价格要高1到2倍。还不包括其他潜在的保护价值,如商品的收益(水果、橡胶等)、分水岭保护或者野生栖息地和稀有物种。

236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Menkhaus, S., & Lober, D.J. (1996).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and the Valuation of Tropical Rainforests in Costa Ric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47(1), 1-10 热带雨林除了所拥有的木材以外还有很多价值。本研究考察了将热带雨林作为生态旅游的价值。本研究确定了美国旅游者对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价值评估,使用蒙特佛得云雾森林保护区(Montverde Cloud Forest Reserve)作为哥斯达黎加保护区的一个样本。所采用的评估方法为旅行成本模型,一种非市场的评估方法,使用旅行费用作为公园价值的代表。对240个美国旅游者进行了调查。该研究发现美国生态旅游者对前往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旅游的价值估计为每次旅行1150美元。可以以此来制定政策,更好地利用土地。

237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Tisdell, C., & Wen, J. (1997). Total Economic Evaluation of Protected Area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4(4), 生态旅游越来越多地使用总经济评估方法(TEV Total Economic Evaluation)来评估保护区的价值,它提供了保护区市场化和非市场化的价值。本文讨论了使用该方法来衡量保护区经济价值中的优点

238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Lee, C. –K., Lee, J. –L., & Han, S. –Y. (1998). Measur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The Case of South Korea.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6(4), 40-46 本文试图量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使用二选一的问卷调查,采用随机(contingent)评估方法对南韩Minju山生态旅游资源用作娱乐用途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衡量。经验结果显示,在假设的市场情况下,使用参量方法和非参量方法,每位客人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分别为20792韩元(24美元)和23306韩元(27美元)。使用旅游者数量乘以每人经济收益就可以估计出总的经济收益。结果显示,生态旅游资源作为非市场资产具有经济价值和收益。这说明如果在环境敏感地区建造高尔夫球场和滑雪度假村的话,就会失去经济收益。当他们推广生态旅游开发而不是提出一个会降低自然环境的替代开发方案的时候,政策制定者需要估计自然资源的经济收益。

239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13.生态标识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13.生态标识 Vinod Sasidharan,Ercan Sirakaya, Deborah Kerstetter (2002)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ourism Ecolabels, Tourism Management, Vol.23 No.2 本论文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生态标识计划可行性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标识过程中潜在的障碍和关键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对在这些国家进行旅游标识有效性的未来研究指出了方向。

240 五、经典案例与重要文献 --重要文献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1998). Ecolabel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1 ed). Paris, France: UNEP 讨论了在旅游业志愿自我规范背景下生态标识的角色。生态标识既是一个市场营销工具,又是一个环境管理这些要素工具。本出版物描述了有效、可信、有效益地进行旅游生态标识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包括建立资格标准的框架、评估申请者表现的客观程序、监控系统。使用现有的方案来证明每种情况下可能的解决办法。对旅游生态标识的结构框架进行了检验,包括:所需的财务和人力资源、会员费高低、所提供技术帮助的数量、在什么方式下提供市场营销帮助。讨论了评估有效性的方法。这是目前有关生态标识的最综合性的一个文献。

241 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 2002年5月19日到22日,来自132个国家的公有、私有及非政府部门的1000多名代表聚集在加拿大魁北克,出席了根据联合国2002年国际生态旅游年的活动计划,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和世界旅游组织(WTO)发起、魁北克市旅游局和加拿大旅游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世界生态旅游峰会。

242 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 在2001和2002年期间共召开了18次预备会议,共有3000多名来自旅游、环境与其他管理部门的国家与地方政府、私营生态旅游企业及其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及咨询部门、政府间组织以及土著人(indigenous)及地方社区的代表出席了会议。魁北克峰会则是这一系列会议的最高潮。

243 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 本文件既考虑到整个准备过程,也考虑到峰会期间所进行的讨论。虽然它是众多利益相关群体之间对话的结果,但并不是一份通过谈判所形成的文件。其主要目的是确定一个初步的议事日程,就生态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的建议。 与会代表确认,将于2002年8~9月份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WSSD)是今后十年中确定国际政策基础的盛事。同时还强调,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旅游的可持续性应该是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优先讨论的问题,因为它对摆脱贫困和濒危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有着潜在作用。因此在这次峰会上,与会者请求联合国、联合国组织及所代表的成员国在世界可持续峰会上分发下面的《宣言》及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其它成果。

244 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与会者意识到这一磋商过程在体现众多利益相关群体——尤其是非政府组织和地方及土著人社区——的意见方面所存在的局限性, 确认旅游有着重要且复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 考虑人们对到自然区域旅游的兴趣与日俱增; 强调旅游应该通过增加东道社区的经济收益、积极促进自然资源和东道社区文化完整性的保护、以及通过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来促进整个旅游业更加可持续发展;

245 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 承认与自然区域相关的文化多样性,尤其是由地方社区的历史遗存所形成的文化多样性,一些社区一直保持着他们自己的传统知识、用途及实践,而其中许多是在数百年中已经被证实是可持续的; 重申据文件证明,用于保护与管理生物多样化和文化丰富的保护区域的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普遍不足;

246 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 认识到可持续旅游可以成为保护区域的重要收入来源;
进一步认识到许多这类保护区往往是贫困农民的家园,他们经常缺医少药、缺乏教育设施、通讯系统以及其他真正发展机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确信不同形式的旅游,尤其是生态旅游,如果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那么对当地居民及其文化,以及对为子孙后代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自然来说,是一种宝贵的经济机遇;

247 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 同时强调,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是在自然区域和乡村的旅游规划、开发与经营不当,那么便会导致自然景观的退化、对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水质下降、贫困、土著人和地方社区的转移,使文化传统受到侵蚀;   确认生态旅游必须承认和尊重土著人和地方社区的土地所有权,包括他们的保护区、敏感地区及宗教场所; 强调为了从生态旅游和其它形式的自然区域旅游中取得公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参与式的规划机制,允许地方和土著人社区以透明的方式规定和调整其区域的用途,包括退出旅游开发的权利;

248 魁北克生态旅游宣言 注意到,寻求实现社会和环境目标的小型和微型企业往往是在一种不能为这一特殊的新市场提供适当的财政和营销支持的发展环境下进行经营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一步了解生态旅游市场,包括对目的地的市场调研、专门用于旅游业的信用工具、外部成本补贴、激励使用可持续能源和创新性技术方案,不仅在企业里,而且在政府内和那些试图支持企业决策的人们当中,重视技能的开发; 根据以上各点,峰会的与会代表对政府、私有部门、非政府组织、以社区为基础的协会、学术和研究机构、政府间组织、国际金融机构、开发援助机构以及土著人和地方社区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些建议均列在本宣言的附件中。

249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与会者于2002年5月19日至22日在魁北克市聚会,提出以下建议: A. 对政府的建议 1、制订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相一致的全国、区域及地方的生态旅游政策和开发战略,并要通过和那些可能参与、影响生态旅游活动或可能受到生态旅游活动影响的人们进行广泛咨询来制订。而且,用于生态旅游的原则应该放宽到涵盖整个旅游部门; 2.与地方社区、私有部门、非政府机构以及所有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群体协作,保证对大自然、地方文化、以及特殊的传统知识和原创性资源进行保护;

250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3.确保国家、省和地方一级所有相关的公共机构(包括在适当的时候成立跨部的工作组)在生态旅游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适当参与和必要的协调,同时促使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参与生态旅游的相关决策。另外,要建立适当的预算机制和立法框架,以便实现这些多元利益相关群体机构所确定的目标; 4.在上述框架中要包括国家、区域、地方各级必要的法律和监测机制,包括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和环境影响评估研究所公认的目标可持续性指标,以避免产生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区或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监测结果应该对广大公众公开,因为这些信息可以使旅游者选择那些贯彻而不是不贯彻生态旅游原则的经营者;

251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5.培养地方运用像分区等发展管理工具以及在保护区、缓冲区和其它生态旅游开发区域参与式土地使用规划方法的能力; 6.利用国际上认可的原则制订认证方案、生态标识(ECOLABELS)以及旨在保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自愿性活动,以鼓励私有经营者参与这些活动,促进消费者对他们的认知。不过,认证制度应当反映区域和亚区域的标准、提高能力,并提供财政上的支持,使中小企业可以参与这些活动。为实现这些计划的使命,需要一个立法框架;

252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7.确保对作为生态旅游核心的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财政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支持,其目的是使他们的企业能够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起步、增长与发展。同样,具有生态旅游潜力的地区要建造适宜的基础设施以促进地方企业的涌现; 8.确定适当的政策、管理计划以及对游客的解说方案,同时要为自然保护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以管理迅速增加的游客、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有效地避免对保护热点的利用。这些计划应该包括清晰的准则、直接和间接的管理战略,以及对资金的控制以确保对所有在保护区经营生态旅游的企业以及愿意造访这些地方的旅游者进行社会和环境影响的监测;

253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9.在国家旅游管理机构针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整体促销战略和活动中,要包括中小型生态旅游公司以及以社区为基础的和以非政府机构为基础的生态旅游经营活动; 10.发展在国内外促销生态旅游产品的区域性网络与合作;

254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11.对旅游经营者采取激励措施(如市场促销优惠)以便使他们采纳生态旅游的原则,使其经营活动在环境、社会和文化方面更加负责任; 12.确保在所有的生态旅游开发中——哪怕是在最地道的农村以及在国家和地区公园中——制订详细的基本环境和卫生标准,使之起到试点的作用。这应该包括选址、规划、设计、固体垃圾的处理、污水和集水区的保护等方面。还要确保在没有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地方上对这些方面的控制和监测能力没有得到加强的情况下,政府便不要实施这些生态旅游发展战略; 13.投资或支持那些投资进行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研究项目的机构。着手进行基础研究与调查,记录动植物尤其是濒危物种的生活状况,并作为对任何一项提议开展的生态旅游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一部分;

255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14.支持进一步制订关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国际准则、指南和道德规范(如那些由生物多样性大会、联合国环境开发署和世界旅游组织(WTO)制订的准则和规范等),以改进在旅游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国际和国家级的立法框架、政策及总体规划; 15.作为一种选择,在那些可能会改善相关社区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纯收益的地方,考虑公用土地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从采掘型或集约型生产部门移交给与保护相结合的旅游部门; 16. 促进和发展针对儿童和年轻人的教育计划以增强其对自然保护、可持续利用、地方与土著文化及其与生态旅游的关系的认识; 17.促进目的地的出、入境旅游经营者、其他服务的提供者及非政府机构之间的合作,以便进一步教育旅游者并影响他们在目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目的地的行为。

256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B. 对私有部门的建议 18.构想、发展和经营其业务,使之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敏感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总体环境的负面影响,积极促进其保护,使地方社区直接受益; 19.牢记要使生态旅游经营做到可持续,他们必须使所有利益相关群体受益,包括项目的所有者、投资者、管理者和雇员,也包括开展生态旅游的社区和自然区域的保护组织; 20.采纳一个可靠的认证制度或其他自愿性的规范制度,比如生态标识制,以便向潜在客户表明其坚持可持续原则和他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可靠;

257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21.与负责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化保护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确保生态旅游的经营是按照在那些地区实施的管理计划和其它规定进行的,从而可以在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做出财力贡献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其可能产生的任何负面影响; 22.在经营中越来越多地利用当地原料和产品以及物力和人力资源,以便保持生态旅游产品的总体真实性,扩大留在目的地的财政和其他收益的比例。为实现这一目的,私有经营者应该在当地员工的培训方面进行投资; 23.确保在发展生态旅游的活动中使用的供应系统是完全可持续的,并与向顾客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可持续水准相一致;

258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24.积极地与土著人领导共同合作以确保土著人文化和社区能够得到准确的描述与尊重,同时要向企业的员工和客人提供有关土著人的场地、风俗和历史的充分而准确信息;  25.在顾客、旅游者中间,促进在所造访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行为更加符合道德规范,向旅游者、专业工作者进行环境教育,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同时鼓励支持地方社区或保护倡议的自愿贡献; 26.通过在某一特定目的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和将其经营扩大到不同目的地的做法使所提供的产品多样化,以便扩大生态旅游的潜在利益,避免一些生态旅游景点的过度拥挤而对其长期的可持续性造成威胁。在这方面,迫切要求私有经营者尊重生态旅游目的地已有的游客影响管理制度并为其做出贡献;

259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27.创建为行业协会或合作性组织活动的筹资机制,这些机构能够帮助解决生态旅游培训、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研究和融资的问题; 28.鉴于以上各点,制订和实施公司关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政策,其目的是在生态旅游经营的每一个部分都要落实这些政策。

260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C.对非政府组织、以社区为基础的协会、学术和研究机构的建议 29.向生态旅游目的地、东道社区组织、小企业和相应的地方当局提供技术、财政、教育、能力建设及其他方面的支持,以确保贯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适宜的政策、开发和管理原则及监测机制; 30.监测和从事关于生态旅游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化、地方土著文化的实际影响以及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研究; 31.公营与私营组织合作,确保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数据和信息能够用于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的支持决策过程; 32.与研究机构合作以制订出解决生态旅游开发问题的充裕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61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D.对政府间组织、国际金融机构和开发援助机构的建议 33.制订和参与实施国家和地方政策及规划指南、生态旅游的评估框架及其与生物多样化的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尊重人权、脱贫、自然保护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并要强化这些技能向所有国家的转让。要特别关注处在发展阶段或最不发达状态的国家、发展中小岛国,以及一些山地国家,因为联合国将2002年也定为国际山脉年; 34.以国际准则为基础,增强区域、国家及地方组织制订和实施生态旅游政策和计划的能力; 35.制订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国际标准和金融机制,这要考虑中小企业的需要,方便它们进入这些程序;

262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36.将在多元利益相关群体间进行对话的方法列入全球、区域和国家一级的政策、指南及项目当中,以便在参与生态旅游的国家和行业之间进行经验交流; 37.努力加强识别全世界生态旅游企业成败的决定因素,以便通过出版物、实地考察、培训性研讨会和技术援助项目等方式将这些经验和最佳做法传授给其他国家;此次峰会后,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旅游组织(WTO)应该继续组织关于可持续生态旅游问题的国际间对话,例如,通过国际和地区性的论坛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定期的评估;

263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38.有必要调整其金融手段和贷款条件及程序以适应那些作为这一产业核心的中小型生态旅游公司的需要,作为确保其长期的经济可持续性的条件; 39.开发内部人力资源能力来支持可持续旅游以及作为其中一个发展子部门的生态旅游,确保内部的专长、研究和文件编制到位,以监督作为可持续发展工具的生态旅游的利用。

264 附件1 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建议 (2002年5月22日于加拿大魁北克)
E.对社区和地方组织的建议 40.作为社区开发观念一部分,它可以包括生态旅游,制订并实施一种战略,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包括人文、实体、金融和社会资本的开发及改进对技术信息的可得性,提高社区的集体收益; 41.加强、培育并鼓励社区对与生态旅游相关传统技能保持与利用的能力,尤其是那些以家庭为基础的艺术与工艺、农产品以及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以可持续的方式建造传统的房屋和景观。


Download ppt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张玉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