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医学分子生物学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医学分子生物学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医学分子生物学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
绪论 Introduction 2014

2 一、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3 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核酸与蛋白质)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生命科学的发展过程: 整体水平 细胞水平 分子水平 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核酸与蛋白质)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4 由于分子生物学以其崭新的观点和技术对其他学科的全面渗透,推动了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向分子水平的方向发展,使这些学科已不再是原来的经典学科,而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

5 (二) 医学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6 (一) 核酸分子生物学: 核酸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是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形成了分子遗传学。

7 1. 核酸的发现 1869年,F.Miescher从脓细胞中提取核素
1885—1900年,Kossel、Johnew、Levene 确定核酸的基本单元是核苷酸 1929年又确定了核酸有两种:DNA和RNA。

8 自核酸被发现以来的相当长时期内,对它的生物学功能几乎毫无所知。
2.核酸功能研究的重大进展 自核酸被发现以来的相当长时期内,对它的生物学功能几乎毫无所知。 发现DNA的遗传功能,始于1928年格里菲斯(F.Griffith)所做的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 Frederic Griffith 1879—1941

9 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 S型 菌体包有多糖类荚膜,菌落光滑(smooth),有毒性,可以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
R型 不具荚膜, 菌落粗糙(rough),无毒性,不致病 R型实际上是S型的突变类型,二者属于同一个物种。

10 S型 R型 S型 R型 S型 死而复活: “格里菲斯之谜” In 1928, an experiment of Frederick Griffith using pneumonia bacteria and mice.

11 R型肺炎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球菌的现象,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 。 导致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因子,其化学本质究竟是什么?
●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似乎存在某种导致细菌类型发生转化的物质。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人们尚不知道,暂时叫做“转化因子”(transforming principle)。 R型肺炎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球菌的现象,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 。 导致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因子,其化学本质究竟是什么? 在美国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工作的Avery立刻敏感地抓住了这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2 艾弗里等人的实验证据: 分离S型死菌的提取液→分别检测各分离组分(蛋白质、类脂、多糖、RNA和DNA)的转化活性

13 Polysaccharide-extract
S strain DNA-extract RNA-extract Polysaccharide-extract Protein-extract R strain S strain R strain R strain R strain R strain

14 死去的S型菌并未复活,而是S型菌的DNA进入了R型菌,使其转化为新的S型致病肺炎双球菌。
艾弗里等人的实验揭开了“格里菲斯之谜”。 他们的试验和结论是DNA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彻底改变了DNA在生物体内无足轻重的传统观念。 Oswald Theodore Avery ( 1877~1955 )

15 但当时的主流观点并不接受艾弗里DNA是遗传物质的观念,认为提取的DNA无论如何纯净,仍然可能有残余的蛋白质,蛋白质才是有活性的转化因子。

16 针对学术界的否定意见,艾弗里于1946年用蛋白酶、RNA酶和DNA酶分别处理肺炎球菌的细胞抽提物。
结果: (1)用蛋白酶处理后,转化活性无影响; (2)用RNA酶处理后,转化活性无影响; (3)用DNA酶后,转化活性丧失。 进一步证明了D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功能。

17 发现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DNA,这是基因研究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8 更具说服力的实验证据 1951年,赫里奥特(R·Herriott)提出一个十分富有魅力和启发性的假说:
“病毒的作用可能像一个充满着转化因子的注射针。这样的病毒本身不会进入细胞,但它不仅用尾部接触寄生细胞,并可能通过酶的作用在细胞外膜上钻一小孔,然后病毒头部的DNA就钻入细胞。”

19 当人们为艾弗里的实验而激烈争论时,研究噬菌体的美国微生物学家赫尔希等人在考虑,能否将蛋白质和DNA完全分开,单独观察DNA的作用呢?
他们设计了一个精巧的噬菌体感染实验。 Alfred Day Hershey (1908~1997)

20 噬菌体感染实验 35S标记蛋白质外壳的噬菌体感染细菌细菌无放射性 32P标记DNA内芯的噬菌体感染细菌细菌有放射性

21

22 赫尔希与德布吕克和卢里亚一起,获196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奖。
1952年,赫尔希(A.D.Hershey)和蔡斯(M.Chase)证明了噬菌体DNA能携带遗传信息到后代中去以后,科学界才终于接受了DNA是遗传信息载体的理论。 赫尔希与德布吕克和卢里亚一起,获196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奖。

23 人们彻底摒弃蛋白质是基因的化学本质的概念,是在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著名的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之后。
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Nature》刊登了沃森和克立克的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天是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日。

24 1953年Watson 和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25 富兰克林拍摄的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照片,这张照片正是发现DNA结构的关键
罗沙琳德·弗兰克林 (Rosalind Franklin,1920-1958)英国 DNA的X光衍射照片 1952年5月拍摄 富兰克林拍摄的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照片,这张照片正是发现DNA结构的关键

26 稀缺的想像力,胜于艰苦的实验 Watson(JD)-Crick(F) ·Pauling: 蛋白质alpha螺旋结构
·威尔金斯与富兰克林:DNA的 X射线衍射照片。 ·威尔金斯将照片给沃森、克里克看。 ·沃森、克里克顿悟:双螺旋模型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 稀缺的想像力,胜于艰苦的实验

27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是生物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为DNA复制提供了构型上的解释,使人们对DNA作为基因的物质基础不再怀疑 ●DNA双螺旋模型在科学上的影响是深远的

28 DNA如何储存并表达遗传信息?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物理学家的兴趣,1945年,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提出了遗传密码的概念。
1954年,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三联体密码的概念。 1961年,尼伦伯格和马太利用三联体密码合成了由苯丙氨酸组成的多肽长链。 到1966年,64种遗传密码的含义全部得到了解答,形成了一部密码辞典。

29 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
美国生物学家尼伦伯格等人在1961~1966年期间成功破译了遗传密码,以无可辩驳的科学依据证实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正确性。人们对遗传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6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 ( 1927~)

30

31 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如何转达到细胞质中呢?
mRNA和tRNA的发现给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1958年Crick提出的“中心法则”很快得到了证实。

32 中心法则阐述了基因两大基本属性: 复制:DNA→DNA; 表达:DNA→mRNA→蛋白质;

33 1970年,Temin和Baltimore从鸡Rous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RSV)颗粒中发现了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酶,进一步补充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34 3.DNA序列分析技术: 双脱氧末端终止法:1977年,剑桥大学Sanger F等发明。 化学裂解法:
美国Maxam I和Gilbert W发明。

35 3.DNA序列分析技术 基因的一级结构是指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解析一级结构最精确的技术就是DNA测序(DNA sequencing)。

36 两种经典常规的DNA测序方法 Sanger双脱氧测序(dideoxy sequencing)法

37 Maxam-Gilbert化学降解测序法

38 在Sanger双脱氧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自动激光荧光DNA测序技术
1. 四色荧光法: 采用四种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同一引物或4种不同的终止底物ddNTP,最终结果均相当于赋予DNA片段4种不同的颜色。因此,一个样品的4个反应产物可在同一个泳道内电泳。 2. 单色荧光法: 采用单一荧光染料标记引物5′-端或dNTP,所有产物的5′-末端均带上了同一种荧光标记,一个样品的四个反应必须分别进行,相应产物也必须在四个不同的泳道内电泳

39 循环芯片测序被称为第二代测序技术 循环芯片测序(cyclic-array sequencing) 优势: ① 可实现大规模并行化分析
② 不需电泳,设备易于微型化 ③ 样本和试剂的消耗量降低,降低了测序成本 技术平台:454测序、Solexa测序(Illumina测序)、SOLiD测序等。

40 单分子测序技术被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 主要策略:
① 通过掺入并检测荧光标记的核苷酸,来实现单分子测序,如单分子实时技术(single molecule real time technology,SMRT); ② 利用DNA聚合酶在DNA合成时的天然化学方式来实现单分子测序; ③ 直接读取单分子DNA序列信息。

41 1. 断裂基因(split gene)的发现,证明真核细胞的 基因不是连续的DNA片段;
2. 前体mRNA分子的拼接,去除内含子序列,连接成 成熟mRNA; 3. 发现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结构的变异; 4. 从cDNA序列推导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5. 根据DNA序列合成基因,并与载体连接,使之在细 菌中表达,合成活性蛋白质,开创了基因工程。

42 4.分子生物学技术: 由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应用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各专业技术的渗透、综合而成,并在此基础上发明和创造了一系列新的技术。 例如:DNA及RNA的印迹转移、核酸分子杂交、基因克隆、DNA 测序、PCR等,形成了独特的重组DNA技术及其相关技术。

43 5.基因组研究 基因组(genome): 一个物种遗传信息的总和。
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已经从单个基因发展到生物体整个基因组。基因组研究已从简单的低等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多细胞生物到人类。

44 6.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1961年,Jacob和Monod提出操纵子学说,认识了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些规律。
8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认识到真核基因组结构和调控的复杂性。 真核基因的顺式调控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核酸与蛋白质间的分子识别与相互作用。 小分子反义RNA、核酶、siRNA等。

45 改变细胞内的某些代谢过程,或改变生长速度,或改变细胞迁移或进入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行为
7. 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外信号 受体 细胞内各种分子数量、分布或活性变化 改变细胞内的某些代谢过程,或改变生长速度,或改变细胞迁移或进入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行为

46 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二)蛋白质分子生物学:  DNA →储存生命活动的各种信息。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执行者。 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47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1956年,Anfinsen和 White根据对酶蛋白的变性和复性实验,提出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是由其氨基酸序列来确定的。 1958年,Ingram证明正常的血红蛋白与镰状细胞溶血症病人的血红蛋白之间,在其亚基的肽链上仅有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别。 1969年,Weber开始应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20世纪60年代先后分析了血红蛋白、核糖核酸酶A等一批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中国科学家在1965年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 1973年又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测定了牛胰岛素的空间结构(1.8埃)。

48 三、分子生物学与医学

49 现代分子生物学已经对医学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以分子冠名的交叉学科。
如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血液学、分子肿瘤学、分子病毒学、分子流行病学等。 由于生命本质的高度一致性,使得这些学科可以使用同一套理论、同一套技术,来解释和研究不同的病理、生理现象,甚至治疗不同的疾病。

50 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渗透,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都可能从基因水平找到答案。
肿瘤发生与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开展是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典范。 药物的耐药性与抗药基因。

51 本课程教学安排 1.绪论、基因与基因组 2.基因表达与调控 3.细胞信息转导(1) 4.细胞信息转导(2) 5.染色质的结构与表观遗传学
6.分子生物学技术(1) 印迹技术;DNA测序 7.分子生物学技术(2) PCR技术 8.分子生物学技术(3) 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9.基因克隆 10.基因的体外表达与纯化 11.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12.基因与疾病;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13.考查

52 参考书 查锡良主编,《生物化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冯作化主编,《医学分子生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吴乃虎主编,《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版)(上、下册). 科学出版社. 1998 [美]J.莎姆布鲁克,《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上、下册),科学出版社 ,2002 卢圣栋主编,《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第二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


Download ppt "医学分子生物学 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