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介紹登革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介紹登革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介紹登革熱

2 認識登革熱 1779年,大衛 拜勒在爪哇發現流行性關節熱或斷骨熱。 1869年英國皇家醫學會正式命名為「登革熱」。

3 認識登革熱 18-19世紀在各地區皆有流行的記載, 包括下列都市: 1.埃及的開羅 2.印尼的雅加達 3.美國的費城

4 認識登革熱 1906年, 發現埃及斑紋(Aedes aegypti) ,是因發傳染性登革熱的重要媒介。
1907年證實登革熱是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 屬於多加病毒科(Togaviridae) , 近來被歸類於黃色病毒科(Flaviridae)。

5 認識登革熱 1945年 sabin 和 schlesinger 由夏威夷和新幾內亞等地之登革熱病毒, 經人體交叉試驗定出第一及第二血清型。
1956年 Hammon 從菲律賓的登革熱病毒, 以補體結合效應(complement fixation)集中和反應(neutraligation)等方法定出第三及第四血清型。

6 認識登革熱 登革熱流行的三大要因: 有登革熱並毒血症的急性期病人。
具中間媒介, 包括埃及斑紋(ades aegypti 及白線斑紋 (ades albopictue) 需有易感性宿主(susceptible hoot) , 即是不具抗體的人。

7 登革熱的傳染途徑 傳染媒介:蚊, 包括埃及斑紋或 白線斑紋。 沒症狀(2-10倍) 發生症狀 可能發生: 登革熱 出血性登革熱
登革熱休克症候群 具登革熱病毒血症之病患。

8 登革熱的流行病學 環境中必須有大量之埃及或白線斑紋才會造成流行。 以登革熱的流行病學來看,人群越密集,盛行率越高。
易感宿主(無抗體者)越多,則發生流行之機會越大。

9 登革熱流行之地理分布狀況 北緯25度至南緯25度之間之熱帶至亞熱帶,有白線斑蚊及埃及斑紋分布之國家。
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菲律賓、印尼、 緬甸、越南,登革熱接為其地方性流行疾病,4種血清型之登革熱都有流行。 1970年代,太平洋島嶼及加勒比海發生流行,當時4種血清型同時存在。

10 登革熱之罹病率 接觸登革熱病毒後,若為新流行地,則約有 70﹪-80﹪之病毒接觸者會發病,期罹病率遠高於流行性感冒,因流行性感冒之罹病率約20﹪-30﹪。 罹患登革熱後痊癒之病患, 其免疫力具血清特異性,且為終身免疫。

11 登革熱之傳染流程 埃及斑紋 白線斑蚊 叮咬急性病毒血症病患 病蚊具8-12天體內病毒繁殖期 具傳染性斑蚊 叮咬易感宿主 5-8天潛伏期
發病: 典型登革熱 出血性登革熱 登革休克症候群

12 登革熱典型症狀 第1-2天,病患出現發燒、 寒顫、 頭痛、 眼窩後疼痛、 腰薦椎部疼痛、 全身肌肉痛及關節痛之情形。
第2-4天,持續高燒、 食慾不振、 味覺改變、 嘔吐、 並發生呼吸道症狀、 出現倦怠、 皮膚敏感、 心跳變慢及全身性淋巴腺腫大之情形,生化抽血值方面,會有嗜中性白血球減少、 血小板數目降低及肝功能異常。

13 登革熱典型症狀 第3-5天,病患體溫稍降、 而後退燒,但出現班丘狀或猩紅狀皮診,由臉部向四肢擴散。
有些病患會再發生發燒之情形,稱馬鞍狀熱型(saddle back diphasic fever) ,有些病患甚至發生出血的現象,有皮下出血或鼻出血的情形發生。

14 登革熱典型症狀 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大約再發病後一週開始逐漸消退,前後共約兩週後始可恢復工作。

15 出血性登革熱 Dengue hemorrhage fever
發生的原因可能為: 二次感染後,抗原抗體產生極劇之反映 病毒增強作用:埃及斑蚊有選擇較強病毒作用之情形。] 患者本身體質:1歲以下之嬰兒,HLA-A2

16 出血性登革熱 Dengue hemorrhage fever
通常發生出血的時間,大約在症狀產生後的3-5天,以下為相關觀察表徵: 壓脈帶陽性反應 自然出血 血小板數目小於100000 血比容率增加大於20%(表有血液濃縮現象)

17 登革休克症候群 發病後2-5天出現 表徵:燥動、 腹痛、 四肢濕冷、 出汗、 發紺、 循環障礙、 低血壓、 出血、 瘀血、 肝脾腫大。
實驗室檢查:有低血蛋白、 低血納、 GOT、BUN升高、纖維蛋白酶原及凝血因子 降低、 DIC症狀、 C3.C4下降、 及代謝性酸中毒。

18 登革熱的其他症狀 罹患登革熱除以上症狀外,上有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包括心肌炎、腦炎、腦病變、甚至可能造成死亡

19 免疫反應 病毒性特異性免疫 次發性病毒型免疫反應

20 病毒型特異性免疫 依抗原不同而分為1-4型 感染其中任何一型後,都會產生血清交互反應,在3-6星期內,會產生對四種病毒分型都具有功能之抗體,但此期間一過,則對曾感染過此種病毒分型具永久之抗體,而對其他三型病毒之抵抗力消失。

21 次發性病毒型免疫反應 第一次感染之病患: 產生典型的原發性病毒型抗體反應 IgM不具補體結合力
過去感染過之病患又得到不同型之登革熱病毒感染,即所謂發生二次感染,則此時過去感染之抗體會表現出記憶性抗體反應,因而產生免疫加強的現象。

22 實驗室診斷方式 血清學檢驗方式: 病毒學檢驗方式:

23 實驗室診斷方式-血清學 血球凝集抑制試驗(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HI)
酵素連結免疫吸附測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蝕斑減少中和試驗(plague reduation neutralization test,PRNT)-診斷低濃度抗體時,敏感度高,初次感染時可區分各血清型,但二次感染時會有四個血清型交互反應之現象。

24 實驗室診斷方式-病毒學診斷 抗原捕捉酵素連結免疫吸附測定(antigen capture ELISA,AgC-ELISA)
間接免疫螢光抗體試驗(indirect immunofluorescerce antibody assay,IFA)

25 需鑑別的其他疾病 其他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發疹傳染病(如麻疹、 風疹、 或東南亞地區的clikmagunga fever) 。
細菌感染:敗血性引起的內毒素休克、 腦膜炎球菌血症。 立克次體感染:恙蟲病

26 感染登革熱病患之預後 與病患年齡及基本之身體狀況相關 死亡率: (A)典型登革熱:0.1-1%
(B)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症候群,無治療下死亡率50%,早期發現並治療:小於5%

27 治療 1.典型登革熱—症狀治療 (A)臥床休息 (B)解熱及鎮痛-Acetaminophen類退燒劑,不要使用Salicylate,以免加劇出血症狀 (C)補充適當體液

28 治療 2.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症候群-加強治療 (A)輸液療法-維持正常生命跡象 (B)必要時使用氧氣 (C)矯正電解質和血液氣體酸鹼的異常
(D)DIC時,早期可能需要注射Heaparin (E)類固醇的使用效果尚未有定論

29 登革熱在台灣的回顧 (A)又稱斑痧、出斑、著痧、出丹、睏蛇 (B)1870年開始有報告 (C)10至20年左右發生大流行
(D)由南部地區開始,往中北部延伸 (E)流行季節在夏季(6-9月份) (F)年齡層:16-40歲之青壯年 (G)症狀:發燒、皮膚疹、淋巴腺腫大、關節痛、肌肉痛、眼窩痛 (H)出血徵像:經過幾次流行後,病患有增加現象

30 登革熱之防治 (A)疾病之管理: 1.靜態監測(passive surveillance)
2.動態監測(active surveillance) (B)環境衛生之改善 (C)減少斑蚊之孳生源

31 防治原則 滅蚊 維持環境整潔 避蚊 早期發現 疫情調查 加強出國前預防


Download ppt "介紹登革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