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主要内容 学校相关传染病聚集疫情 猩红热 水痘 手足口病 流行性感冒 聚集性和暴发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
2
学校相关传染病疫情 2013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大学流腮暴发事件 聚集性疫情: 猩红热疫情1起 十九幼儿园中班
猩红热疫情1起 十九幼儿园中班 手足口病聚集16起 小学1起 幼儿园11起 家庭聚集4起 2014年至今: 手足口病聚集疫情 幼儿园1起 家庭聚集1起 猩红热聚集疫情 小学
3
猩红热——时间
4
猩红热——职业
5
猩红热——年龄
6
猩红热 病原学:A群溶血性链球菌 临床表现:高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 皮疹、疹后脱屑。四种特异性表现,即杨梅舌、帕氏线、环口苍白圈和手套、袜套样脱屑。
7
猩红热
8
猩红热 潜伏期:1-12天,一般为2-5天 高发季节:春季的4-5月、冬季的11-12月多见
易感人群:以3-8岁为主 ,托幼机构和小学易发生疫情。 传染源:患者和健康带菌者
9
猩 红 热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直接接触
10
猩 红 热 防控措施: 晨午检:学校有晨午检记录可查 隔离治疗:正规医院就诊 病人自发病日起10天,且症状消失。医院开健康诊断证明复课。
猩 红 热 防控措施: 晨午检:学校有晨午检记录可查 隔离治疗:正规医院就诊 病人自发病日起10天,且症状消失。医院开健康诊断证明复课。 通风消毒:含氯消毒剂 疫情上报:联系电话填加,医院填写准确 健康宣传:卫生课、板报、宣传单、校讯通
11
猩红热 暴发定义为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聚集性疫情: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猩红热病例。一周内,同一班级、宿舍或办公室内,发生3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猩红热病例。
12
水 痘
13
水 痘 病原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
14
水 痘
15
水 痘 潜伏期:10~21日,一般为14日左右 高发季节:冬、春季 易感人群:任何年龄,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
水 痘 潜伏期:10~21日,一般为14日左右 高发季节:冬、春季 易感人群:任何年龄,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 传染源:患者,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16
水 痘 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14 天。 晨午检:体温、皮疹 疫苗:最有效预防措施
17
水 痘 消毒通风:含氯消毒剂 疫情上报 暴发疫情: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和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
18
水 痘 健康宣传
19
手足口病
20
手足口病 病原学:肠道病毒EV71,CoxA16 。其他肠道病毒 临床表现: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
重症: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
21
手足口病
22
手足口病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高发季节:5-7月份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托
幼机构、小学易发生聚集性病例疫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23
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 粪-口 呼吸道 接触传播
24
手足口病 防控措施: 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卫疾控发[2012] 80号,以下简称《规范》。 天津市卫生局和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文件《转发《卫生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津卫疾[2012]295号
25
手足口病 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暴发疫情是指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26
手足口病 规范要求: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和小学等单位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疫情发生地的卫生、教育、宣传、广电等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加强舆情监测和风险沟通,密切配合,联防联控。
27
手足口病 具体措施: 隔离治疗:14天 停课:14天 晨午检 消毒、通风 食堂卫生 避免集会
28
手足口病 健康教育: 勤通风 洗净手 喝开水 吃熟食 晒衣被 不扎堆
29
流行性感冒
30
流行性感冒 病原学:流感病毒(甲型、乙型) 临床表现:发热(≥38℃)、头痛、肌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干咳、胃肠不适等症状。
31
流行性感冒 潜伏期:1-7天,平均1-3天 高发季节:冬春季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托幼机构易发生暴发疫情 传染源:患者
32
流行性感冒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33
流行性感冒 防控措施: 最有效: 疫苗 晨检 隔离 :7天 通风 消毒:物体表面消毒为主 空气消毒为辅 用含氯消毒液
34
流行性感冒 健康教育:带口罩 勤通风 洗净手 多饮水
35
流行性感冒 疫情上报:发生暴发疫情及时上报上一级教育部门和南开CDC并配合疫情调查处置
聚集性: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10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 暴发标准:一周内,在同一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或5例及以上住院病例
36
学校传染病防控要点 勤通风,1天至少4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勤洗手,各学校应在洗手处放置肥皂或洗手液,饭前便后要洗手,活动后要洗手,特别是要养成习惯,老师有责任督促学生洗手; 做好 晨午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 发现病例后学校要做好消毒和人员隔离工作。 健康教育宣传:做好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情绪稳定工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