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华传统文化 ——天文、历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华传统文化 ——天文、历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华传统文化 ——天文、历法

2 天文

3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质护膊 1995年10月26日,在中国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的一座东汉末至魏晋时期的双人合葬墓中,由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所出土的一件织锦上护膊,光辉灿烂、耀人眼目,采用经线提花的织造方法制作,以宝蓝、绛红、草绿、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经织出星纹、云纹、孔雀、仙鹤、辟邪和虎纹。其花纹之间青底白色赫然织就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令世人震惊,被定为国宝级文物。护膊现收藏于新疆考古研究所,为国家一级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首。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1921、2040

4 生活在地球上,没有人能忽略日月星辰的运行,因为他们与季节和方向都有绝对的关系,而人们的活动又得配合季节性的变换。世界各民族都对神秘的天空想了很多神话,并发展成原始的宗教。

5 在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于是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等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

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我们可以说远在汉代我国的天文知识就已经相当丰富了。

7 古人的天文知识也相当普及。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

8 《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9 七政(或称七曜)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
中国古代有七曜日,在西方与之对应的就是Sunday,Monday,Tuesday……Saturday的七天。七曜之说影响颇广,直到现在,日、韩等国的日历上,还在使用日、月、火、水、木、金、土来表示一周的七天。

10 五纬 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木星古名岁星,径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

11 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谓今十月,定星昏而中,於是树板榦而兴作 ),就是一个例子。

12 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诗经》“七月流火”,就是一个例子。

13 二十八宿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14 古人对于二十八宿是很熟悉的,有些星宿由于星象特殊,引人注目,成了古典诗歌描述的对象。《诗经》“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这是指箕宿和斗宿说的。箕斗二宿同出现于南方天空时,箕宿在南,斗宿在北。

15 二十八宿中的参心二宿的传说也是常被后人当作典故引用的。《左传·昭公元年》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主祀大火),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即心宿);迁实沈于大夏(晋阳),主参(主祀参星),唐人是因,……故参为晋星(即参宿)。因此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16 又因为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辰或参商。杜甫《赠卫八处士》所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个意思。

17 北斗七星 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是中国的说法,“大熊”是西方的名称。面对同一个天空,可以产生不同的看法。正如面对同一个人体,西方人只能解剖出heart(心)、liver(肝)、spleen(脾)、lung(肺)、kidney(肾),而我国先民却从中看到了金(肺)、木(肝)、水(肾)、火(心)、土(脾)的五行生克。

18

19

20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21 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等份,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例如星纪有斗牛两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余皆仿此。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换句话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

22

23 外国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叫做黄道带,认为这是日月和行星运行所经过的处所。他们也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把黄道带分为白羊、金牛等十二个等份,叫做黄道十二宫。其用意和我国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讫界限稍有差异。

24 星占图,吐鲁番出土,现流失德国

25 我国古代创立的十二次主要有两种用途:第一,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例如说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等。第二,用来说明岁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据以纪年,例如说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岁在玄枵”,等等。

26 古人的天文知识虽然已经相当丰富,但是由于科学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天文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和宗教迷信的占星术相联系的。古人对于某些异乎寻常的天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在崇敬天帝的思想基础上,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例如日食,被认为对最高统治者不利,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说:“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礼记·昏义》也说:“日蚀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这是把日食看成是上天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

27

28 彗星 彗星(一名孛星,欃枪)的出现,被认为是兵灾的凶象,所以史书上常有记载。甚至行星运行的情况也被认为是吉凶的预兆。例如岁星正常运行到某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五谷昌盛,而荧惑运行到这一星宿,这个国家就要发生种种祸殃,等等。

29 中国古代彗星记录,马王堆汉墓出土

30 历法

31 阴历和阳历: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熟谷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

32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

33 置闰 《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1/4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1/4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就是这个意思。

34 古人很重视置闰。《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

35 四季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些名称,古人常用作相应的月份的代称。《楚辞·九章·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就是指夏历二月说的。

36 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 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这是因为“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或“冬春夏秋”。

37 二十四节气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3651/4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等二十四个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38 古人最初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节气和中气相间,其余由此顺推。

39 我国人民为了方便记忆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二十四节气歌”,下面这一首流传较广: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0 古人很早就掌握了二分、二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尚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做宵中,《吕氏春秋》统名之曰日夜分,因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尧典》把夏至叫做日永,冬至叫做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所以《吕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至。《左传·僖公五年》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吕氏春秋》则明确提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到《淮南子》我们就见到和后世完全相同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了。

41

42 古代纪日之法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43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注:干支的组合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所以不可能有“甲丑”、“乙寅”之类。 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

44 古人纪日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例如《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这种情况在甲骨文时代也已经有了。用地支纪日比较后起,大多限于特定的日子如“子卯不乐”(《礼记·檀弓》)、“三月上巳”之类。

45 从一个月来说,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所以《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初三叫做胐 (fěi),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做望,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就是指望日的明月说的。近在望后的日子叫做既望。所以苏轼《前赤壁赋》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46 朔晦两天,一般既称干支又称朔晦,例如《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左传·襄公十八年》“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其他日子一般就只记干支,但是人们可以根据当月朔日的干支推知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根据后人推定的春秋长历可以知道辛丑是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47 一天之内的记时法 一般地说,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暮昏晚 。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或作餔)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说:“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先后相继的两个时段。昧旦又叫昧爽,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外古书上又常常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48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序数纪时 天色纪时 夜半 鸡鸣 平明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地支纪时 子 丑 寅 卯
现代纪时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49 古代纪月之法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等;作为岁首的月份叫做正月。在先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定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等等。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二月为建卯之月,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如此周而复始。至于以天干配合着地支来纪月,则是后起的事。

50 十二月别称 中国 一月:正月,元月,新正,陬月,孟陬,端月,孟春,岁首,正岁;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 三月:寎月,桃月,季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槐月,梅月,孟夏;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瓜月,巧月,霜月,孟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 九月:玄月,菊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小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冬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腊月,除月,嘉平月,季冬,暮冬,暮岁。 日本 一月 睦月 二月 如月 三月 弥生 四月 卯月 五月 皋月 六月 水无月 七月 文月 八月 叶月 九月 菊月 十月 神无月 十一月 霜月 十二月 师走

51 古代纪年之法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 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三年,也是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过去史家所用的传统纪年法。

52 年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53 岁星纪年法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份,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假如某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记为“岁在玄枵”,其余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左传·襄公三十年》“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犹在乎?’于是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54  十二次 十二辰 1.星纪 丑 2.玄枵 子 3.诹訾 亥 4.降娄 戌 5.大梁 酉 6.实沈 申 7.鹑首 未 8.鹑火 午 9.鹑尾 巳 10.寿星 辰 11.大火 卯 12.析木 寅

55 太岁纪年法 太岁纪年法。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

56 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纪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其余由此类推 。

57

58 太岁年名 太岁位置 岁星位置 摄提格 寅(析木) 星纪(丑) 单阏 卯(大火) 玄枵(子) 执徐 辰(寿星) 诹訾(亥) 大荒落 巳(鹑尾) 降娄(戌) 敦牂 午(鹑火) 大梁(酉) 协洽 未(鹑首) 实沈(申) 涒滩 申(实沈) 鹑首(未) 作噩 酉(大梁) 鹑火(午) 阉茂 戌(降娄) 鹑尾(巳) 大渊献 亥(诹訾) 寿星(辰) 困敦 子(玄枵) 大火(卯) 赤奋若 丑(星纪) 析木(寅) 单阏音chan2 yan1, 执徐音zhi2 chu2 牂音zang1 涒音tun1

59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60 三正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

61


Download ppt "中华传统文化 ——天文、历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