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APTER 1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APTER 1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1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2 章節介紹 1.1 心理學的特質 1.2 心理學研究的目的與方法 1.3 心理學研究的偏誤與道德爭議 1.4 心理學發展的回顧與研究取向
CHAPTER 1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章節介紹 1.1 心理學的特質 1.2 心理學研究的目的與方法 1.3 心理學研究的偏誤與道德爭議 1.4 心理學發展的回顧與研究取向 1.5 如何學習心理學

3 CHAPTER 1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1.1 心理學的特質

4 心理學的定義 心理學(psychology) 是研究行為與心理歷程的一門科學。 行為(behavior):
心理學定義中的三個要素: 行為(behavior): 可觀察、可評量的外顯活動與言行 心理歷程(mental processes): 內在的認知活動,隱含的情緒活動與動機 科學(science): 強調對事實的觀察與評量,要求客觀、精確、實證、系統、與可重覆性的歷程與態度。

5 (社區、 法律、保健、復健、婦女、運動等)
心理學的門類 理論心理學 (關注理論的建立) 應用心理學 (關注問題的解決) 實驗心理學 生理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人格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 教育與學校心理學 臨床與諮商心理學 工業與組織心理學 其他心理學門類 (社區、 法律、保健、復健、婦女、運動等)

6 CHAPTER 1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1.2 心理學研究的目的與方法

7 心理學研究的目的 敘 述 解 釋 預 測 控 制 對於行為或心理歷程做正確地陳述,避免詞彙含糊造成溝通上的誤會
敘 述 對於行為或心理歷程做正確地陳述,避免詞彙含糊造成溝通上的誤會 解 釋 對於行為與心理歷程進行合理地解釋 預 測 由事物間的因果關係進行推測 控 制 根據已知的原理原則去改變行為與心理歷程,以維持理想的行為,改善、預防不合理的行為

8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一) — 研究態度 — 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特點: 合理的懷疑態度: 嚴謹的求知方法: 重視知識的系統性:
追求精確、實證、客觀、系統、可重覆性 嚴謹的求知方法: 將研究對象予以量化,以精確的數值代表屬性的有無或多少,避免主觀影響 重視知識的系統性: 要求個別知識在整個知識系統中有明確的意義與功能 在重複驗證中累積確定的知識

9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二) — 研究程序 — 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 建立理論或假設 蒐集與分析資料 證驗假設

10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三) — 常見研究方法 — 心理學研究常採用的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 (case study)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三) — 常見研究方法 — 心理學研究常採用的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 (case study) 觀察法 (observational methods) 調查法 (survey methods) 相關法 (correlational methods) 實驗法 (experimental methods) 依研究的目的與性質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研究方法

11 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 是對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的行為或心理歷程作深入研究之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的結果,能對被研究的個人行為或心理歷程可以作相當完整的敘述 由個案研究所獲得的知識只能作有限的類推

12 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s)
對欲研究的行為或心理屬性予以系統地觀察與記錄之研究方法 觀察法中的「觀察」活動應具備:清楚的目的、受過訓練的觀察與記錄技巧、明確的觀察對象、有系統的觀察程序及時間 觀察可以在「控制的」或「自然的」不同情境中進行

13 調查法(survey methods) 要求特定的研究對象報告其行為或意見的研究方法
選擇足以代表母群(population)的樣本作對象,使用設計良好的問卷,獲得高問卷回收率,採用適當的統計分析 使用調查法時,應該注意調查對象的報告真誠度,問卷文字本身的可能誤導程度,與樣本對母群的代表性

14 相關法(correlational methods)
以統計方法研究一變項與另一變項之間的相互消長或連帶關係 相關有正負之分與程度之別 兩變項上同具高分或同具低分為正相關;一高一低為負相關 相關的程度從0到1.0不等,由0代表完全無相關,由1.0代表完全相關 兩變項間的「相關關係」不可當作「因果關係」來推論

15 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s)
系統地探索變項間因果關係的研究方法 實驗法的兩大任務: 系統地操縱自變項,以觀察它對依變項所施的影響 將無關因素予以控制,以突顯操縱變項的效果

16 實驗設計: 避免「實驗者的偏誤」影響實驗效度 取樣所得個體隨機分派至實驗組與控制組
實驗組接受自變項的操縱,控制組則接受無關但類似自變項的操縱 實驗後兩組在依變項上的比較便成為估計實驗結果的依據 避免「實驗者的偏誤」影響實驗效度 可採「雙掩法」(double-blind method)

17 CHAPTER 1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1.3 心理學研究的偏誤與道德爭議

18 1.3.1 心理學研究的偏誤 抽樣偏誤: 實驗者偏誤: 反應偏誤: 導致研究結果失去信、效度的常見研究偏誤:
心理學研究的偏誤 導致研究結果失去信、效度的常見研究偏誤: 抽樣偏誤: 抽取的樣本不足以代表該樣本的母群 實驗者偏誤: 實驗者對受試者的預期,影響受試者行為反應 反應偏誤: 受試者因個人習慣或過去經驗而有固定模式的行為反應

19 1.3.2 心理學研究的道德爭議 為避免研究的道德爭議,美國心理學會於1953年 起發表並陸續修訂《心理學家倫理準則》 其重要內容有:
心理學研究的道德爭議 為避免研究的道德爭議,美國心理學會於1953年 起發表並陸續修訂《心理學家倫理準則》 其重要內容有: 避免受試者遭受身心傷害 保障受試者個人隱私權利 實驗前讓受試者簽署同意書 避免對受試者隱瞞研究目的 將研究結果與受試者分享

20 CHAPTER 1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1.4 心理學發展的回顧與研究取向

21 1.4.1 心理學發展的回顧 心理學原是哲學的一支,偏重對心靈與意識的主觀研究
心理學發展的回顧 心理學原是哲學的一支,偏重對心靈與意識的主觀研究 直到1879年,馮德於德國創建首座心理實驗室,心理學才踏進科學的領域裡 心理學百餘年來的發展回顧: (一)結構論的創立 (二)功能論的反響 (三)行為論的興盛 (四)完形心理學的警惕 (五)心理分析論的震撼 (六)人本論的啟示 (七)認知論的崛起 (八)演化心理學的新興

22 (一)結構論的創立 馮德認為人的意識包括感覺、意象、感情三部分,主張以自我內省法分析意識結構
弟子鐵欽納將馮德的主張介紹至美國,並且繼續研究意識的構成元素

23 (二)功能論的反響 美國哈佛大學的詹姆斯在1890年提出「功能心理學」
主張研究持續的意識流在適應環境中的功能,堅決反對將意識分析成不同的個別元素 受到達爾文演化論的啟示,功能論將意識看作力求「適者生存」的心理「工具」

24 (三)行為論的興盛 史金納更以「行為的實驗分析」為研究主軸,強調「增強」對學習的重要性,主張心理學家的主要任務是提供行為塑造與修正的最佳條件
■ 美國心理學家華森於1913年在動物研究的基礎上,開創只研究可觀察與可測量「行為」的新學派,強烈反對主觀的內省法與無法被客觀觀察的心靈或意識。使心理學躍進為「行為的科學」,研究「刺激與反應的關聯」 史金納更以「行為的實驗分析」為研究主軸,強調「增強」對學習的重要性,主張心理學家的主要任務是提供行為塑造與修正的最佳條件

25 (四)完形心理學的警惕 意識不是許多構成因素的總和,整體行為也不是個別行為的聯結
人的知覺是有組織的,其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人的行為是內外貫通的,只瞭解外顯行為是不完整的 學習不是盲目的嘗試與錯誤,而是意義的發現與領悟

26 (五)心理分析論的震撼 奧國精神醫生佛洛伊德根據自己對精神病患者的診療經驗與分析,認為影響個人行為的最主要動力是來自潛意識
研究個人行為必須使用自由聯想或夢的分析,以找出早期壓抑在潛意識裡的真正動因

27 (六)人本論的啟示 美國心理學家羅哲斯與馬斯洛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必須「以人為本」
欲瞭解人的行為,必須從個人的主觀知覺經驗、需求、自我觀念、自我實現潛能等著手 人本論的興起,促使心理學家的研究透度徹底轉變,不把研究對象視同於動物或病人

28 (七)認知論的崛起 認知論由科學實證的立場研究個體的「內在」心智活動,使認知成為可以觀察與實證的研究對象
近年來,行為論與認知論的合作,已在理解行為及心理治療方面邁進一大步

29 (八)演化心理學的新興 近年來,功能論與演化論巧妙地配合成一嶄新的演化心理學,以解釋人類與動物的普遍行為
演化心理學認為,凡有助於天擇(指優勝劣敗)的功能性屬性(如講究認知策略),會世代相傳

30 1.4.2 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當前重要的心理學研究取向有: (一)行為觀點 (二)心理分析觀點 (三)人本觀點 (四)認知觀點
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當前重要的心理學研究取向有: (一)行為觀點 (二)心理分析觀點 (三)人本觀點 (四)認知觀點 (五)生物觀點 (六)社會與文化觀點

31 (一)行為觀點(behavioral approach)
研究可觀察的外顯行為 將行為看作「反應」,將引起反應的環境因素或安排看作「刺激」 相信人一切行為都是對外在刺激的反應 希望透過對刺激與反應關係的探究,找到能夠安排適當學習情境、改善人的行為之道

32 (二)心理分析觀點(psychoanalytic approach)
對「與生俱來的本能」有深入探索的興趣 相信「潛意識衝突」與「早期兒童的發展經驗」可以充分解釋個人的行為及其異常現象 認為「自我」的各種行為不外是調解「本我」與「超我」間彼此衝突的結果

33 (三)人本觀點(humanistic approach)
關心人內在真實經歷著的經驗與感受,而不光是外在行為 相信人天生具有「自我實現」的需求,追求「自我決定」的自由,與保持「積極向善」的取向 人的行為決定於上述人類獨有的特質 心理學便應揚棄環境控制行為的行為觀點,應研究個人的「自我需求」、「主觀經驗」、「自我瞭解」、與「自我實現」

34 (四)認知觀點(cognitive approach)
重視認知歷程對個人適應環境的作用 研究選擇性注意、概念的形成、知覺經驗、資訊處理、思考、創新、解決問題等 認為個人對外界的認知是主動的,是根據既有認知系統而進行的,也是富含意義的

35 (五)生物觀點(biological approach)
相信遺傳、基因、生理運作對人的心理與行為有決定性的影響 強調遺傳的影響,關注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與內分泌的功能,並探討情緒與動機(如飢、渴、性慾等)的生理基礎 近年來的研究不僅發現心理異常與遺傳的關聯,也證實藥物對行為的影響

36 (六)社會與文化觀點 (sociocultural approach)
將個人的行為與心理歷程看作社會文化的產物 社會文化不僅塑造其成員的基本行為特性,社會文化也為個人行為賦予意義 關注全球化趨勢衝擊下,個人如何適應社會文化的變遷,與不同社會文化間的衝突

37 CHAPTER 1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1.5 如何學習心理學

38 對心理學學習者的建議 理解與熟悉文義 使心理學與自己的人生相關聯 具有批判的思考與勤於證驗的習慣

39 想想看 與面相學、手相學、星相學相比較,心理學的優點在哪裡? 如果你要研究減肥的成敗因素,應該採用什麼研究法?為什麼?
你認為誰應該多瞭解心理學?父母、老師、或自己?為什麼? 你認為哪一個心理學的研究取向最能代表你的研究興趣?為什麼?


Download ppt "CHAPTER 1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