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正確的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歷史,只有傳記。 ~(R.W.Emerson,1830)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正確的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歷史,只有傳記。 ~(R.W.Emerson,183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正確的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歷史,只有傳記。 ~(R.W.Emerson,1830)
故事敘說~ 生涯諮商的另類範典 正確的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歷史,只有傳記。 ~(R.W.Emerson,1830) 指導教授:陳斐娟 老師 學 生: 莊惠如 陳怡伶 黃惠文

2 故事序說~ 生涯諮商的另類範典 後現代社會認識論的典範轉移 後現代紀元的生涯諮商 敘說治療的世界觀 故事敘說的認知心理學基礎
「生涯即故事」的生涯諮商歷程

3 後現代紀元的來臨 (一)時代的嬗遞:「現代」→「後現代」 (二)社會建構主義的影響:「客觀性」→「主觀性」

4 後現代社會認識論的典範轉移 ~從實證論到觀點論
(一)個體主義v.s.集體主義 (二)客觀性v.s.觀點性 (三)普遍性v.s.客觀性 (四)驗證性v.s.客觀性 (五)本質v.s.脈絡 (六)概念v.s.建構

5 後現代紀元的生涯諮商 (一)不再有專家 (二)「授權」取代「適配」 (三)重寫「總體敘事」 (四)生涯是專屬於這個人的
(五)生涯發展理論並非諮商理論 (六)故事取代分數

6 故事敘說的認知基礎 一、敘說治療的世界觀 二、故事敘說的認知心理學基礎

7 敘說治療的世界觀 敘說治療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治療者的態度。這種態度的具體表微顯現於對現實(reality)的看法。

8 Pare’指人類對這世界先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
將焦點集中在可觀察到的世界,視之為客體(OBJECT) 將將焦點集中在可觀察到的人,視之為主體(SUBJECT) 將焦點集中在客體與主體之間,是一種互為主體的層次。(intersubjective domain)。

9 三個人圍著啤酒閒聊。 甲先開口:「那裡有一些球,也有一些桿子,我這樣稱呼它們,是因為它們原本如此。」 乙接腔著說:「那裡有一些球,也有一些桿子,我這樣稱呼它們,是因為我看到的是如此。」 丙最後說:「那裡有一些球,也有一些桿子,我這樣稱呼它們,是因為我這樣叫它們;在這之前它們什麼也不是。」

10 人類三種認識論的演進 現實是可知的(knowable) 我們是知覺的囚犯
知識誕生於知者(knower)的社群-我們所棲息的現實,係我們與他人共生協商的產物。---敘說治療的世界觀

11 現實係由社會所構成 現實係透過語言而彰顯 現實係透過而得以組織與維繫 沒有根本的真理

12 故事敘說的認知心理學基礎 基模與主模 「主模」內涵的探究-故事敘說的生涯諮商

13 基模與主模 基模 (schema) 範典方式 (paradigmatic mode) 追尋階遍的真理。 適用於邏輯推理,運用基模與心向。
(thema) 敘說方式 (narrative mode) 用尋繹事件之間特殊的關連。 適用於故事編敘,運用主模與故事。

14 「主模」內涵的探究-- 故事敘說的生涯諮商
生涯信念係一種邏輯推理,運用到「範典方式」的思維模式。如果我們能改變當事人這種自我基模,就能改變他的世界。

15 這種思維所衍生出來的諮商方式有: Krumboltz的生涯信念諮商 Lent ,Brown與Hackett的生涯自我效能諮商
Nevo應用理情治療在生涯諮商 Sampson, Peterson, Rearedon與Lentz等人發覺生涯決不良想法等。 上述的諮商方式只強調生活故事的結構,卻不甚重視故事的內容。

16 故事敘說的生涯諮商方式特別重視敘說方式的認知功能,以及探討主模的內容。人能夠從故事中消化經驗,理解經驗中的獨特意義,進而在事件中創造故事。
故事能建構故事敘說者的自我認同。

17 故事能建構故事敘說者的自我認同。 在故事敘說的過程當中,故事的主角就是自已,而這個自己出現的型態是經過選擇的,讓自己所認同的特質,鋪展在交錯的故事情節中。因此,bruner認為主模即是自我的「文本」。透過主模的分析,諮商師可以在一連串的故事中幫助當事人確定其主模,進而釐清匍富其下的職業認同。

18 故事敘說的生涯諮商就是在認認個個敘說主模,從中尋求當事人生涯困境的解決之道。

19 「生涯即故事」的生涯諮商歷程 故事敘說的心理功能 故事敘說的諮商技術 刺激問句 故事敘說的諮商歷程 諮商實例

20 「生涯即故事」的生涯諮商歷程 意涵: 諮商師是運用故事敘說的故事發展,來類推生涯發展,屬敘說治療的一種。
採取這種「生涯即故事」的觀點,生涯諮商的歷程即是一種讓當事人對其生涯(職業)經驗之說故事、編故事的歷程。 諮商師的角色類似於一同寫書的作者或編者,幫助主要撰文者------ 當事人去 (1)描述一個緊湊、連續與可信的故事,貫穿其生涯 (2)在故事線索中找出主題與衝突點 (3)學習到下一個故事情節中的表現技巧 (Savickas,1991)

21 故事敘說的心理功能 自我知識係儲存於事件記憶的認知結構中,以故事敘說的方式可喚起相關事件,讓個體產生自我意識。
故事敘說者必須運用相當程度的組織能力與統整能力,將這些素材做有秩序的鋪敘,此鋪敘能力,是一種組型確認(pattern recognition)的能力。 故事敘說的過程中,當事人會覺察到: (1)對生活片段所取者為何?所捨者為何?→反映出生命的重心 (2)所取者之核心意義即生涯之主題 覺察 → 改變 → 故事的重新編寫 → 新的生涯規劃 → 新的生命故事

22 故事敘說的諮商技術 為了讓故事敘說的功能發揮出來,諮商師必須採取若干引導的措施,協助當事人進行故事敘說與編纂(Savickas,1991):(參閱課本P448〜449) 從當事人的角色偶像、書刊雜誌、學校課程、座右銘、對未來的預測等過去所偏好的生活經驗中,引發出故事的內容。 從崇拜的英雄偉人、好友、仇人,以及章節、工具、目的與場景等來考慮故事的元素。 在敘事中鼓勵採用以「我」為開頭之陳述句。 以未來的自傳建構明日的我。

23 刺激問句 故事敘說的生涯諮商開始於刺激問句,可以刺激當事人思考相關的經驗內容,帶入故事情節中。這些刺激問句包括:(參閱課本P449〜451)
角色楷模 書籍 雜誌 休閒活動 學校課程 座右銘 企圖心 決定

24 故事敘說的諮商歷程 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從當事人所敘說的刺激答句中,尋找出當事人的生命主題。 諮商師將這個主題再敘說給當事人瞭解。
共同討論當事人所遭遇到的生涯困境,及其與生命主題關連的程度。 將此主題延伸至未來,從興趣與職業中提取第一要務(preoccupation),以此定義生命主題(life theme)。→發展讓第一要務實現的故事情節,就是行動綱領(projects)。在連結第一要務與行動綱領的過程中,諮商師也看清楚了當事人的生命主題與自我認同,並將生命主題明確的傳達給當事人。 演練生涯決定所必須具備之行為技能。

25 生涯猶豫 故事敘說的諮商視「生涯猶豫」是一個有目的的休止符,是為了跨入新的人生樂章作準備,以下列步驟處理之: 在什麼情況下看到了自己的猶豫?
對未來生涯的猶豫不決,使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這個感覺使你聯想起哪些事情? 將這些事情明確的說出來。 是哪些東西對你糾纏不休? 在你的生命故事中,有哪些部份對你現在的猶豫是最重要的?


Download ppt "正確的說,這個世界上沒有歷史,只有傳記。 ~(R.W.Emerson,1830)"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