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语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语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语言

2 世界上最难学的十大语言

3 引 言 人类行为中最复杂的是思维活动,而思维是要借助于语言或符号来进行的 语言的重要性在于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符号或词汇都各自代表了某种意义,它对人成为社会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 第一节  言语概述 一、 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符号代表着一定的事物,它是由人们共同约定创造出来,并为大家所认同的。 具体地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5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语音和语义相统一的人类交际工具
言语是个体运用某种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或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 语言心理学主要研究言语过程: 个体掌握和使用语言的过程和机制 研究人在交际时怎样产生言语以及怎样感知和理解别人的言语 研究言语同其它心理活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等

6 语言和言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人的心理现象 二、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言语是交际的过程 三,语言和言语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7 二、语言的功能与特征 (一)语言的功能 1.交流功能 人与人之间通过言语活动传递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过程 2.符号功能
语言中的词总是标志着一定对象或现象 3.概括功能 语言不仅标志个别对象或现象,还可以标示某类事物的许多对象 类借助词才有可能进行抽象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8 (二)语言的特证 1、创新性 言语活动是生动性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创造过程 2、规范性
言语具有创新性,但人绝不能随便而任意地去用它来表达思想和感情 3、意义性 言语活动中应用的词和句子,包含着有意义的思想与感情内容 4、交际性 言语活动总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起着交流思想与感情的作用

9 三、语言的结构 (一)音位(phoneme) 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二)语素(morpheme)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 (三)词(word) 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四)句子(sentence) 句子是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10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指人们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或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用的书面形式;而深层结构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意义。

11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同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体现,即表达同一意义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个表层结构也可包含两个或更多的深层结构。

12 人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交际是由言语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联合所完成的,表层结构规范了人的言语活动的框架或基本模式,全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人均必须遵守;深层结构从主题和态度两方面结合起来为句子赋予意义。

13 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要通过一定的规则来实现。这些规则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等。

14

15 运用短语结构规则可以把某些表面结构相同而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区别开来。
转换规则是说明句子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转换关系的规则。通过转换,相同的深层结构就可用不同的表层结构表达出来了。 乔姆斯基的理论不仅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16 四、言语活动的特性 (一)言语的定义:一个人在交际和活动中运用语言的过程,称为言语。 (二)言语活动的特性 1、言语活动经常具有创新性;
2、言语活动严密的按照语言规则进行; 3、言语活动的核心特性是富于含义; 4、言语活动更多在人际间进行,也在个体内部展开。

17 (三)言语的功能 1、言语借助于语言保存和传递社会历史经验。 2、言语可实现人际间的信息交流。 3、言语辅助个体完成思维与认知加工。

18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言语是使用语言交际的过程。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有较大稳定性;言语是人的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形。 研究语言的科学是语言学;言语活动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联系: 语言是言语的工具,言语离不开语言;语言在言语中产生,并在言语过程中体现价值,语言也离不开言语。

19 五、言语的种类 言语活动分两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包括口头言语(对话和独白言语)和书面言语。 对话言语 口头言语 独白言语

20 (一)对话言语 对话言语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言语活动,如聊天、座谈等。 对话言语的特点是: 1.对话言语是一种情境性言语。 2.对话言语是一种简略的言语。 3.对话言语是对话双方的直接交际。 4.对话言语常常是一种反应性言语。

21 (二)独白言语 独白言语是个人独白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它表现为报告、讲演、讲课等形式。 独白言语的特点是: 1.独白言语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言语话动。 2.独白言语是一种开展的言语。 3.独白言语是有准备、有计划进行的言语活动。

22 (三)书面言语 书面言语指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借助阅读来接受别人言语的影响。 书面言语的特点是: 1.随意性。书面言语在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它允许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在阅读别人写出的东西时,它允许反复阅读难懂的地方。 2.开展性。书面言语要求用精确的词句、正确的语法和严密的逻辑进行陈述,既要避免词不达意,又要力戒“言过其实”和“空话连篇”。 3.计划性。书面言语的计划性常常以腹稿、提纲等形式表现出来。

23 (四)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自问自答的语言活动,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 它的特点是: 1.隐蔽性。内部言语是一种不出声的言语,它以语音的隐蔽性为特点。 2.简略性。内部言语不是一种直接用于交际的语言,它不存在别人是否理解的问题,因而常常以十分简略、概括的形式出现。在内部言语中句子的大量成分常常被省略,例如只保留主语和谓语。它可以用一个词或词组来代表一系列完整的陈述。

24 六、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 (一)语言的表征
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 语言的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如“狗”的表征或许是“狗”的表象,或许是一个关于狗的命题。 语言表征具有不同层次,既可以是词语的表征、也可以是句子的表征、课文的表征。

25 (二)语言的加工过程 语言的加工过程就是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 根据语言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资源参与的程度,语言的加工可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控制的加工两种形式。 根据语言加工时,各种成分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语言的加工又可分为模块化的加工和交互作用式的加工。

26 谢谢!

27 第二节   言语的产生 一、 言语的生理机制 (一) 言语的发音机制 1.呼吸系统 2. 喉头和声带 3.口腔、鼻腔和咽腔

28 (二)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 (布洛卡中枢) 表达性失语症: 2、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中枢) 接受性失语症
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没有毛病,而且病人还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字、认字 2、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中枢) 接受性失语症 能听到声音,听觉器官正常,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能力 3、视觉性言语中枢 失读症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含义 4、书写性言语中枢 失写症 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

29

30 语言运用中枢:人类的语言及使用工具等特殊活动在一侧皮层上也有较集中的代表区(优势半球),也称为语言运用中枢。它们分别是:①运动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45区,又称Broca区)。②听觉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42、22区皮质,该区具有能够听到声音并将声音理解成语言的一系列过程的功能。③视觉语言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即39区。该区具有理解看到的符号和文字意义的功能。④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8、6区,即中央前回手区的前方。

31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认为,语言的加工不仅限于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语言的加工可能分布在脑的更广泛的区域内。

32 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言语活动 失语症的研究发现,失语症更多与大脑左半球某些脑区的病变相联系。 60年代,斯佩里(Sperry)对癫痫病人进行了切断胼胝体的外科手术。这就产生了所谓割裂脑。

33 割裂脑的研究 割裂脑的研究发现,手术后病人的视力、听力和运动能力均正常,而命名和知觉物体空间的能力、语言的理解力出现了选择性障碍。例如,把单词“戒指”呈现在病人右视野中,由于它的视觉信息投射左半球上,病人可以正确地读出来;如果把单词“钥匙”呈现在左视野中,由于信息投射到右半球,病人读不来。这些事实都说明,言语活动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 但有研究表明,大脑右半球也参与言语活动。

34 二、言语产生的过程 又称为言语表达,主要包括说话和书写过程,但也与听话和看字有关。言语产生是由思想到说话或书写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复杂 言语产生过程一般概括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动机与意向阶段 第二个阶段,内部言语阶段 第三个阶段,深层句法结构阶段 第四个阶段,以表层句法结构为基础的外部言语阶段

35 第三节 言语的发展 一、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 儿童言语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一) 咿呀学语阶段 婴儿从出生始,就会发出一些声音 (二) 单词句阶段 儿童在1周岁左右,开始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 (三) 双词句阶段 儿童从1.5~2岁开始,单词句被双词句取代 (四) 完整句阶段 随着言语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绝大多数4岁儿童,已经知道在常见情境下应如何调节自己的言语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 大约到五岁时,儿童开始使用具有成人语句特点的句子:“修饰句”和“反义疑问句”

36 二、言语发展理论 (一)言语发展经验说 1.条件反射说 以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来解释儿童言语的形成过程 2.学习强化说
斯金纳(B.F.skinner)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把言语看成是一种个体行为 3.言语的模仿说 摩尔(O.H.Mowror)提出儿童学习言语主要是通过模仿的观点 (二)先天言语生成说 乔姆斯基认为儿童生下来就具有支配人类语言结构的普遍原则的天赋知识,这种知识体现在“语言获得装置” (三)关键期理论 儿童获得语言具有“关键期”,也称最佳敏感期

37 第四节 言语的感知和理解 一、言语的感知 (一) 口头言语感知
第四节 言语的感知和理解 一、言语的感知 (一) 口头言语感知 语音是口语的物质外壳或形式,对发话者而言,是作为物质刺激而被感知的。要对口语正确理解,应当正确地感知口语的语音 影响口头言语感知的具体因素有: 第一,音位的语音特征 第二,语音的强度 语音强度会影响对口语的感知 第三,上下文语境和预期作用

38 言语感知是指人们对语音和词形、词义的识别过程。
言语感知包括语音识别和书面词的识别。

39 语音的物理性质 语音具有某些物理属性,如音调、音强、与音色。 语音高低决定于声带的长短、厚薄和松紧程度。 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这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就短。 语音的音色由声波的波形来决定。

40 音位及其区别性特征 音位是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元音和辅音。辅音又可分为清音和浊音。 根据语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和发音体的不同(清浊音),可以确定每个音位的一些特征。

41

42 影响语音知觉的各种因素 1.语音类似性 2.语音强度 3.噪音掩蔽 4.语境 5.句法、语义的作用

43 二、言语的理解 言语的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 言语理解可以分为三个水平。
①词汇理解或者词汇识别 ②句子的理解 ③语篇或话语的理解

44 言语理解的过程: 第一阶段:音响或书面信息原始编码的感知过程。 第二阶段:分析阶段,即把信息转换成词的组合意义的心象阶段。 第三阶段:使用阶段,是听话人对心象的实际应用。

45 词汇的识别与再认 词汇的识别与再认是指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 影响词汇识别的因素有:

46 影响词汇识别的因素有: 1、词的部位信息 2、正字法规则 正字法规则是使文字的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 3、字母长度或笔划数量 4、字形结构 5、字词的使用频率 6、语音的作用 7、语境的作用 8、语义的作用

47 总之,对词的再认不仅决定于字词的物理特征,而且决定于读者头脑中已经存储的知识与经验。
人对词的识别是由直接的感觉信息和各种非感觉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

48 句子的理解 句子理解是在字词识别和再认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
句子理解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它首先要求对组成句子的词语进行加工,以便获得词语的确切意义。其次,句子的理解还要进行句法分析。句法分析是指从语法上分析词或句子,将句子分成不同的语法成分。语义分析也是句子理解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人们利用句子中的内容词的意义及它与其它词语的关系来分析句子的意义。 句子的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有:

49 句子的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有:
1、句子的类型 2、词序 3、语境 4、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

50 句法分析决定着人们怎样对句子的组成成分进行切分,因此它对句子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1 句法分析策略 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可采用一定的句法分析策略来帮助理解句子。 常见的策略有: 1.标准句策略;在汉语和英语中,名词-动词-名词组成了常见的句子结构,人们在理解时,常常把第一个名词理解为句子的主语、动词理解为谓语、结尾名词理解为宾语。这种分析句子的策略就是标准句策略。这种策略在理解较长和较复杂的句子时也很常用。

52 2.最小依附策略: 它是指人们倾向于采用最简单的句子结构来理解句子,例如,把动词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看成是它们的直接宾语。例如,“董事长解雇了李经理十分信任的一个工人”,根据最小依附的原则,人们容易把李经理看成是动词解雇的直接宾语,但是这种理解在句子中并不正确。

53

54 语篇和话语的理解 语篇和话语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最高级水平,语篇和话语的理解除有赖于正确理解词汇和句子外,下列因素还影响着话语的理解:

55 (一)推理 推理可以在话语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信息,可以在话语不同成分之间建立联结。 (二)语境 语境能使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当前话语的信息很好地整合起来,促进对话语的理解。语境既包括文字形式,也包括图画等其它形式。

56 (三)图式的作用 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也有人把图式看作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57 总之,言语理解不仅依赖于对语言材料的正确感知,而且还依赖于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各种形式的知识经验。
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接受、加工所获得的语言信息,通过推理建立材料之间的联系,补充所缺少的信息,最后达到对语言材料的合理解释。 因此,言语理解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根据所获得的语言材料去建造意义的过程。

58 谢谢!


Download ppt "语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