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项目六 城镇体系规划
2
第六章 城镇体系规划 任务一 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任务二 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任务三 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任务四 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任务五 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3
我国目前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与障碍 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 基础设施建设不全 城镇建设投入资金严重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人居环境恶化
集聚和辐射能力不强 历史文化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 乡镇企业全面萎缩,经营效益连年下降 在西部小城镇,以上问题更为突出,非农业收入与城镇化水平更低,与东部有明显的差距
4
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 ——“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稳步前进 ——50年代未、60年代: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小城镇
——1980年改革开放后: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建设小城镇 ■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 讨论焦点:大城市规模要不要控制? 发展小城市(镇)是不是中国城市化的唯一道路? ★小城市重点论 ★城乡一体化论 ★大城市重点论 ★中等城市重点论 ★大、中、小合理结构论
5
城镇体系规划的层次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省域(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市域(包括直辖市、地级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区、自治州、盟域)城镇体系规划 县域(包括县、自治县、旗域以及县级市)城镇体系规划
6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0—2020) 1、城镇化水平(总人口与城镇人口基数为“五普”前数据) 2、城镇发展总方针(一个推进,两个加强)
1998年30.4% 2005年38% 2010年43% 2015年47% 2020年52% 2、城镇发展总方针(一个推进,两个加强)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加强城镇规划设计建设管理。
7
3、城镇体系总体空间结构 逐步形成由东部沿海、长江沿岸、京广铁路沿线、新欧亚大陆桥、俄罗斯—中国西部—东南亚大陆桥构成的“中”字型城市空间轴带骨架,由国际性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密集区镶嵌其中的多层次、开放式、高效能的国家城镇体系。 形成全国三纵两横交通主骨架的城镇空间发展轴。
8
● 国家一级轴线 三纵:沿海岸线(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京广铁路(南、北联系) 包兰—宝成—成昆铁路沿线(西部地带大动脉) 两横:长江沿线(东部和西南地区的联系) 陇海—兰新铁路(联系东部和西北地区) ● 国家二级轴线 • 京沪—沪杭甬铁路沿线 • 哈大、京沈铁路沿线 • 京九铁路沿线
9
4、国家一级中心城市和重要中心城市 东北城市经济区 ——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沈阳为中心城市,大连、哈尔滨为副中心城市。 华北城市经济区 ——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四省(区)。北京—天津为中心城市,济南、青岛为副中心城市。 西北城市经济区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西安为中心城市,兰州、乌鲁木齐为副中心城市。
10
华东城市经济区 华中城市经济区 西南城市经济区 华南城市经济区
——包括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上海为中心城市,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城市。 华中城市经济区 ——包括湖北、湖南、河南三省。武汉为中心城市,郑州、长沙为副中心城市。 西南城市经济区 ——包括重庆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区)。重庆为中心城市,成都、昆明为副中心城市。 华南城市经济区 ——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区),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广州为中心城市,澳门、深圳、厦门为副中心城市。
11
5、重点培育和引导的城市密集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 ——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主要城市有无锡、苏州、常州、镇江、扬州、南通、宁波、湖州、绍兴等。 珠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 ——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主要城市有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顺德、惠州、肇庆等。 京津唐城市密集区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主要城市有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 辽中南城市密集区 ——以沈阳、大连为中心,主要城市有鞍山、抚顺、本溪、营口等。 山东半岛城市密集区 ——以青岛、济南为中心,主要城市有烟台、威海、淄博等。
12
江汉平原城市密集区 ——以武汉为中心,主要城市有荆州、宜昌、黄石等。 中原地区城市密集区 ——以郑州为中心,主要城市有洛阳、开封、新乡等。 湘中地区城市密集区 ——以长沙为中心,主要城市有株洲、湘潭等。 松嫩平原城市密集区 ——以哈尔滨为中心,主要城市有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佳木斯等。 四川盆地城市密集区 ——以重庆为中心,主要城市有成都、绵阳、自贡、内江等。 关中地区城市密集区 ——以西安为中心,主要城市有咸阳、宝鸡等。
13
6、总体等级结构框架 国际性城市——香港、上海、北京、 大经济区中心城市 Ⅰ类经济中心城市——天津(华北)、沈阳(东北)、武汉(华中)、广州(华南)、西安(西北)、重庆(西南) Ⅱ类经济中心城市——大连、哈尔滨、青岛、济南、南京、杭州、郑州、长沙、澳门、深圳、厦门、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 省域中心城市 大部分为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包括长春、呼和浩特、太原、石家庄、合肥、南昌、福州、南宁、海口、贵阳、拉萨、银川、西宁。另外还有对省内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大城市,如包头、唐山、宁波等。 地方中心城市 包括省内经济区中心和影响范围跨相邻省域的城市。
14
美国城市群
16
中国特大城市的分布
17
城市群落的形成
18
中国城市群与城镇体系分布图
19
长江三角洲城镇分布
20
京津塘地区城镇体系分布
21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包括广州、深圳为龙头的两个副省级市和珠海、佛山、江门、东芜、中山五个地级市以及惠州的惠城区、惠阳市、博罗市、惠东县和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 ● 佛山 江门 顺德
23
优 势 条 件 毗邻港澳,改革开放起步早,经济发展速度快,目前已形成一个比较集中而且发达的大、中、小城市群,市场化程度高,人才、产业链、外经贸环境都具优势,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前沿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4
发 展 目 标 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最终形成以广州、深圳两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正在加强同香港、澳门两特区的协调,这对于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甚至是大华南经济圈,将起重大作用。
25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即苏南地区),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即浙东地区),共计15个城市。 ● 镇江 南通 常州 苏州 舟山 宁波 无锡 泰州 杭州 上海 南京 扬州 绍兴 嘉兴 湖州 120° 122° 30° 32° 120°
26
优 势 条 件 经济基础深厚,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达,长江流域腹地深广。龙头市上海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便捷的高速公路和沪甬跨海大桥把江浙的城市群与上海衔接起来,使之起到长三角核心驱动作用。
27
发 展 目 标 长三角将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约5000 万人)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 市场一体化 信息一体化 资源一体化 环境一体化
发 展 目 标 长三角将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约5000 万人)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 市场一体化 信息一体化 资源一体化 环境一体化 交通一体化 制度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 形态一体化 走经济一体化的道路
28
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实力,以及该地区在世界背景中的地位,首先要衡量该地区中心城市的实力、地位和影响力。
同一个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不是“平权关系”,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上海是这个地区的中心城市,具有非常鲜明的带动、引领、辐射作用。
29
环 渤 海 城 市 群 大北京城市群: 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石家庄。
环 渤 海 城 市 群 ● 济南 廊坊 沈阳 承德 唐山 张家口 沧州 青岛 淄博 潍坊 朝阳 锦州 东营 烟台 日照 石家庄 保定 大连 秦皇岛 天津 北京 鞍山 抚顺 115° 125° 120° 35° 40° 大北京城市群: 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石家庄。 辽中南城市群: 沈阳、抚顺、鞍山、大连、锦州、朝阳。 鲁东、鲁北城市群: 济南、淄博、潍坊、东营、烟台、青岛、日照。
30
优 势 条 件 § 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
优 势 条 件 § 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 §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是中国对外开放口岸最集中的地区。 §是最大的粮食、煤炭、原油等进出口物资中转基地。
31
发 展 目 标 ● 要积极发展企业联合,不失时机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开放的市场体系等主要环节上取得突破,求得经济发展的更高速度和更高效益。
发 展 目 标 ● 要积极发展企业联合,不失时机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开放的市场体系等主要环节上取得突破,求得经济发展的更高速度和更高效益。 ● 要充分利用本地区高科技人员集中的优势,进一步发展跨区域、跨国际的科工贸、科工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 ●要充分发挥本地区港口群的优势,扩大国内外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 ●在跨世纪的经济发展中,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依托这个地区中心城市功能的提高和完善,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联合发展,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32
任务一 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一、域镇体系的概念 二、 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三、域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和工作方法
33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一)概念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理解: 1、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 2、核心是中心城市; 3、一定数量组成; 4、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
34
整体性 等级性或层次性 (二)基本特征 动态性 开放性 ◆城镇体系规划 国土规划 区域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 城市分区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35
(三)域镇体系的发育阶段 (四)城镇体系的类型 城镇体系的演化和发展阶段,因侧重点不同有多种划分方式。
按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后期至后工业化阶段(信息社会) 按照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可划分为: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等。 (四)城镇体系的类型 1.以中心城市数量多寡组合方式可以分为:单中心体系类型、多中心城镇体系类型。 2.按区域的经济类型,可以分为矿区型。农业区类型体系,以及流域型、铁路公路沿线型体系等。 3.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可以分为全国、省域、市域、县域城镇体系类型,此外,还有以特殊的地理区域和经济区域为对象的,如沿海,沿江。边境地区城镇体系类型等。
37
二、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霍华德《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 格迪斯《进化中的城市》 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一)兴起 霍华德《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 格迪斯《进化中的城市》 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38
(二)城镇体系研究的发展 (三)城镇体系研究的提高与深化 (四)新时期城镇体系理论 维宁、邓肯首次提出“城镇体系”一词。
数学方法、动态模拟技术得到应用。 (四)新时期城镇体系理论
39
1984年公布的我国《城市规划条例》第一次提出: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合理部署城镇体系。
三、我国城镇体系概念的提出背景和过程 (一)从行政和法律的角度看 1984年公布的我国《城市规划条例》第一次提出: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合理部署城镇体系。 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明确规定: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分别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
40
(二)从学术的角度去看 国内外众多学者和专家都对城镇体系规划做过研究。在国内对城镇体系的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是南京大学顾朝林教授提出的“三结构一网络”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即: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和城镇网络系统)这一理论目前被城市规划、区域规划所广泛应用。有人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规模结构”这一概念,他认为空间结构和等级规模结构是高度相关的,应当结合起来考虑,建立二者的耦合概念。
41
(三)主要研究成果 1、城镇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2、城镇体系的发展机制 3、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 4、城镇吸引辐射作用与城市经济区 5、城镇体系理论基础 6、城镇群体及都市圈发展研究
42
四、 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 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 历史基础 ● 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分析 区域基础 经济基础 城镇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
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 ● 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分析 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 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重点城镇或分区专论 ● 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43
五、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镇体系基础条件分析 城镇体系规划的工作内容
44
六、域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和工作方法 (一)规划工作准备阶段 (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和访问座谈阶段 (三)调查内容的分析研究阶段
(四)规划方案的构思阶段 (五)与当地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和编制规划图件阶段 (六)组织专家评审和上报审批阶段
45
★ 注意调查研究,上下结合 ★ 宏观、中观、微观分析相结合 ★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文字表达和地图表达相结合
■ 城镇体系规划工作方法 ★ 注意调查研究,上下结合 ★ 宏观、中观、微观分析相结合 ★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文字表达和地图表达相结合
46
城镇体系规划流程 明确区域范围 收集基础资料 城镇发展条件的分析 分析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 制订规划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否 制订规划方案
方案是否合理 提出实施措施 选择合理的模型 模型是否合理 编制报告图件 是 否
47
七、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理念 1、由自上而下强制型规划转向比向互动协调型规划
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各种利益集团(政府、部门、社团、企业等)参与规划的全过程,以寻求解决区域发展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方法与途径。 2、由经济单目标型转向综合目标型规划 传统的城镇体系规划,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甚至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它较少考虑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要求。 现代城镇体系规划中,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最佳化成了未来规划的新方向。表征生活质量的“3E”(Economy, Environment, Equity)成为评判规划的标准 3、由单方案刚性规划转向多方案弹性规划 保证弹性和调控程度的平衡是衡量城镇体系规划的有效标准。
48
任务二 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一、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三、城镇体系演变的历史基础与现状特点
四、人口与社会经济条件 五、生态环境条件 六、域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49
一、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 (一)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 (二)区位与地理位置 (三)影响区位条件的要素
在以各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开展城镇体系规划时,必须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以确定所规划区域城镇体系是否完整。如果中心城市吸引范围明显小于或大于所辖区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地域,因而也不能规划完整的城镇体系,在规划工作中必须说明其不完整性。规划中还可以提出调整行政区划的建议,提出跨行政区域或若干行政区协调规划城镇体系的建议。 (二)区位与地理位置 作为城镇发展区域条件之一的区位条件,包括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和各城镇的区位。既有与周围山川,水域等的空间关系,更重要的是与周边区域位置对城市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三)影响区位条件的要素 1.自然要素。 2.运输要素。 3.吸引辐射影响因素。 4.边缘区位效应。
51
在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不同位置引力场强的差异模型”, 即:
据认为,距某城市距离为d处的城市“场强”与该城市的规模(通常以人口衡量)和经济发达程度(通常以工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乘积的平方根成正比,而与距离d的平方成反比: 式中s为场强,P为人口数,V为工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d为距离,此即距城市任意一点的城市“场强”计算公式。
52
(四)区位分析与区位图编绘 1.以区域地形图和行政区图为工具,同时掌握区域内部及周边地区的资源、城镇、交通线路和港站。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布局状况等基础资料; 2.通过客流,货流、金融流,信息流以及经济技术协作关系等的调查,摸清区域内城镇之间以及与相邻区域和中心城市之间的现状经济联系,分析这些联系对城镇体系发展带来的影响; 3.调查掌握区域内和周边地区规划期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和主要城市发展规划情况,分析其对区域城镇体系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4.一般地级市市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图主要农示这个市域在全省及周边地区的位置及联系,并附上市域在全国的位置示意图;县(县级市)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图主要表示这个县域在所在地区及相邻地区的位置及联系,并附上县域在全省及至更大范围的位置示意图(图12-2)。
54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二)水资源 (三)矿产和森林资源 (四)旅游资源 (五)自然资源条件分析评价图的编绘
55
三、城镇体系演变的历史基础与现状特点 (一)域镇体系的历史演变 1.划分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 2.主要城镇职能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3.在历史演变的分析中,要重视历史遗件,保留和挖掘城镇特色。
56
(二)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 1.城镇体系的现状,包括:概述城镇的数量(一般包括乡镇政府驻地集和分布;城镇常住人口(包括城镇建成区范围的在册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外来常往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镇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中心城市在区域内外的地位作用,城镇之间的相互联系等; 2.城镇体系结构的特色,主要分析城镇现状的职能、等级规模、空间三大结构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情况; 3.城镇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城镇建设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情况、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城镇的生态环境。城镇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等方面找出问题及其原因。
57
四、人口与社会经济条件 (一)人口和劳动力 分析区域和主要城镇人口数量近10年来的变动,人口年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情况,人口密度、人口的城乡分布,人口的素质(学历年限);劳动力数量及占总人口的比重,近10年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主要是农村劳动力)。 (二)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 农业方面要分析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商品率,主要农产品的基地数量、分布、类型等;工业方面要分析主要工业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产业主要了解商贸。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主要是区域的铁路、公路干线及水运航线和快速交通的基本情况;区域供电和电信设施情况;区域与各城镇的自来水普及率。气化率等。 (四)教育和科技情况 主要是在区域内分布的大专以上高等学校的数量、学生数,还要调查了解中小学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等;了解专业科研单位的数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数,万人拥有的大专以上人员数,高级职称比重等。
58
五、生态环境条件 (一)区域生态环境 (二)城镇环境的污染情况
需要调查分析的指标有:森林覆盖率及森林分布,气象灾害的类型、频度及危害程度,水资源丰度及水旱灾害情况,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肥力退化等情况。对一些乡镇企业数量多、分布散的地区也要分析评价区域的三废污染情况。 (二)城镇环境的污染情况 主要调查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情况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失情况,污染源、污染物类型、污染范围、污染的程度、污染的历史、污染造成的危害、经济损失和后果等是主要调查指标,还可调查城镇的绿化率、公共绿地情况、噪声污染、酸雨、垃圾处理等。
59
六、域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一)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选择综合评价模型 (三)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四)计算确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 (五)按照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后分级编绘评价图
60
任务三 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城镇发展战略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61
一、城镇发展战略 (一)指导城镇体系规划的区域发展战略 (二)区域城镇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主要是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包括规划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其指标为城镇体系规划提供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依据。 (二)区域城镇发展战略 1.城镇发展战略方针 2.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首先,要与本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和高层次的城镇发展战略目标相协调;其次,战略目标不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类同,也不同于单个城市(镇)的目标,应当从城镇体系的整体考虑,所以指标不宜过多;第三,战略目标应当是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柏结合。 3.城镇发展战略阶段 一般以近、中、远规划期作为战略阶段划分,提出每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省域,也需提出不同的战略方针和目标以及战略重点。
62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一)城镇化水平的定义 城镇化水平一般理解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二)区域总人口增长预测
预测规划期的区域城镇化水平,首先要从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预测区域总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按照计划生育的要求;机械增长参照近10年人口的迁入迁出情况可采用趋势外推法。 (三)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预测 以近10年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统计为预测参考,进一步考虑农业走向现代化和耕地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和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将使人均可承担耕地的数量逐步增长,劳动力从种植业不断地被转移到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上来。
63
(四)区域域镇化水平预测 1.以时间序列趋势预测 即根据近些年城镇人口的变动情况,外推至规划近远期。 2.自下而上预测法
一种方法是将各城镇总体规划中的人口预测进行汇总平衡,另一种方法是对主要城市分别进行预测,再对其它城镇分类进行预测,然后进行汇总平衡,得到城镇总人口。 3.剩余劳动力转化法 在依据城镇和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基础上,通过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估计规划期的剩余劳动力资源,预测城镇可能吸纳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考虑一定的带眷率,并根据历年区外迁入人口状况等因素,预测区域城镇人口数。
64
任务四 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一、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规划 二、域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三、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规划和域市经济区划分
65
一、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规划 (一)域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层面 (二)城镇职能分类 第一层面 是从区域城镇体系总体职能这一层面进行分析研究。
第一层面 是从区域城镇体系总体职能这一层面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层面 是从较大的规划区域内划分出次一级的分区进行分析研究。 第三层面 是具体研究确定每一个城镇的职能类型与组合。 (二)城镇职能分类 1.具有多种职能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凡是县城及县以上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是这种类型,具体又可分为全国性的、大区域的(省际),省域、地级市域、县域中心城市。 2.某种或某几种职能较突出的专业化城镇。 在省域和跨省的城镇体系规划中,往往把一些专业化职能突出的城市,规划为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城市,而作为地域中心的作用则退居次要地位。
66
1.分析各城镇的现状职能类型组合,分别计算各城镇的三次产业结构(包括产值和就业结构,下同)、工业部门结构、第三产业部门结构。
(三)规划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基本方法 1.分析各城镇的现状职能类型组合,分别计算各城镇的三次产业结构(包括产值和就业结构,下同)、工业部门结构、第三产业部门结构。 2.对主要城镇,进一步分析其职能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 3.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还要分析在高一层次区域以至在全国的地位作用。比较上述2的指标在省域、省际或全国的位序,一些拳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规划期发展条件变化分析。 5.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基本思路: 一是要针对职能结构的特点和问题,根据区内外劳动地域分工的原理和区域发展战略,建立起新的城镇职能分工体系。 二是要完善城镇的职能层次分级。 三是进一步确定规划期各城镇的职能类型组合。
67
二、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一)规划城镇人口规模的依据
1.预测的区域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总量,城镇人口的总量,规划的城镇化水平目标。特别要注意近些年来外来人口的流入和本地人口的流出情况; 2.各城镇的现状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近些年来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变化趋势; 3.各城镇总体规划说明书提出的规划期人口规模指标,注意论证的论据; 4.各城镇的发展条件综合评价,注意一些城镇今后发展可能的突变因素 。 5.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成果。
68
(二)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现状分析 1.城镇现状人口的资料收集。 2.资料整理,划分城镇人口现状等级规模,编图。 3.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现状分析。 (三)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规划思路 1.自上而下的城镇总人口分配。 2.自下而上的城镇规划人口汇总。 3.数据调整平衡,确定等级规模规划方案。 4.分析论证,揭示规划实现后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新特点。
69
三、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规划和域市经济区划分
(一)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地域差异 我国各省市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进程差异很大,在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上表现为两大方面的差异:一是因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空间布局演化的阶段性差异;二是受区域资源、环境、生产力布局影响而形成的空间布局类型差异。 1.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发展的阶段,一般情况下,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低水平均衡阶段。 (2)极核发展阶段。 (3)集聚-扩散阶段。 (4)高水平网络化发展阶段。 2.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类型,我国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按照城市作用和区域性质不同,大体有以下四大类型: (1)大城市地区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类型,以大城市为中心,与郊区工业区和中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集镇共同组成有机联系的城镇体系。(2)多中心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类型。 (3)以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类型。 (4)行政一经济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类型。
70
(二)影响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因素分析
需要分析的因素包括:在规划期内,区域优势资源如矿产、水电、旅游、森林、海洋等资源分布和大规模开发利用;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大中型港口、水利工程、电力电信等设施的空间分布建设;大中型工业项目的选点布局,工业区及各种类型开发区,商贸区的发展布局;城镇发展建设条件的影响。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规划也要参考城镇体系职能与等级规模结构规划的成果。
71
(三)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的总体框架构思
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国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的总体框架构思从长远来看是“点——圈——区(带)——线”相结合,区域经济增长级、重点发展城镇、促进发展城镇和一般发展城镇相结合。 1.“点”——指每一个具体的城镇。 首先 ,明确区域的若干经济增长极核城市,这类城市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可能出现的新城市(发展潜力大的开发区)。其次, 是选择一部分重点发展的城镇。在地市级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县级市市区和县城是当然的重点发展城镇。 2.“圈”——指中心城市圈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副中心城市圈。 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都有明显的城市圈,今后,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水平提高,规划为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也会有一个城市圈。
72
4.“线” ——指沿着交通线形成的区域产业带和城镇发展轴线。
3.“区(带)”——指城镇密集区(带)。 这样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密区也较大,地域范围要超出上述城中圈(事实上,大城中圈也是一种城镇密集区),可有若干个大中城市在其中起核心作用,城镇密集带的发展壮大对整个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有重大作用。 4.“线” ——指沿着交通线形成的区域产业带和城镇发展轴线。 一般省域和地市域都可以划出2~3个级别的城镇发展轴线。一级发展轴线(如已有城镇密集区作力一级发展地域,就可以下划一级发展轴)以区域内最重要的国道、高等级公路、铁路、铁路、重要的内河航道等为轴线。二级发展轴线多以省道、一二级公路、内河航道等为轴线,包括部分重点发展和促进发展城镇,二级发展轴线大多是县域内城镇发展轴线,主要以二级公路为轴线。
73
划分城市经济区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城市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提供依据 。
(四)城市经济区划分 1、概念 关于城市经济区的概念,多数人的观点是以经济比枝发达的中心城市及其吸引辐射范围为依据的“城市经济圈”,类似的概念还有“城市经济共同体”、“城市地域生产综合体”。 2、目的 划分城市经济区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城市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提供依据 。 3、依据 一般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以城市影响区为重要依据。 4、基本原则方法 (1)依托中心城市。(2)确定适宜的经济腹地范围。 (3)确定区域经济专业化发展方向。 (4)兼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 (5)城市经济区的规划与组织。
74
任务五 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一、重点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 二、主要城镇发展战略规划
任务五 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一、重点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 二、主要城镇发展战略规划 城镇体系发展的重点地区是指大城市圈、城镇密集区(带)、城镇一级发展轴线。这些地区或地带的城镇群体发展对整个区域的城镇体系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有必要作深入一步的规划。
75
一、重点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 (一)大城市圈 大城市圈城镇群体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7个大的方面:
1.中心城市(主城区)的城市性质、职能,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产业结构,在区域内外的地位作用等规划论证; 2.中心城市(主城区)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规划论证,还要揭示城市建成区在规划期的空间扩展形态,城区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城市化地区; 3.大城市圈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网、电力电信网、供水排水网等,要比市域范围的基础设施规划更详细些; 4.进一步揭示近、中、远郊向外围延伸扩展的动态变化,由此引起各层次郊区职能变化和城镇发展格局变化状况; 5.重点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和前景展望; 6.中心城市和郊区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协作关系; 7.大城市圈的远景发展展望。
76
(二)城镇密集区(带) 这类重点地区城镇群体的发展规划除了要论证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各个方面外,重点要规划城镇群体共享的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城镇之间的联系网络。前者包括交通、供电、电讯、防洪排涝、供水、供气、排污等,后者包括协作关系。市场体系、一体化进程等。
77
(三)城镇一级发展轴线 在规划区域,可以根据区域交通主干线和城镇分布情况,确定若干条城镇一级发展轴线,沿轴线分布的城镇得交通等条件之利将有较快的发展速度,是重点发展城镇的主要分布所在。 (四)潜在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发展热点地区 这类地区主要围绕着规划期内将建成的一些大型项目,如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大中型矿床开发,大型水电站。大型基础工业、加工项目选点布局等等。在此基础上,今后有可能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以此带动项目所在地及周围地区的城镇发展。对这类地区,要在尽可能掌握已有资料和项目进展的情况下,进行一些规划构想。可以构想几个轮廓性方案。
78
二、主要城镇发展战略规划 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拟定论证城镇的发展性质,规模和方向,一般可从7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1、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2、城镇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范围; 3、城镇现状性质和职能; 4、城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现状和规划; 5、城镇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城镇规划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城镇空间形态的预测论证; 7、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79
(一)区域中心城市 (二)区域副中心城市 (三)县域中心城市 (四)重要的交通枢纽城镇、工贸城镇和旅游城镇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