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 回顾与思考: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何影响?
  面对列强侵华之时,中国军民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民族的尊严,维护国家的主权。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举例说明。

3 三元里的怒吼 1841年5月29日,三元里村民聚集庙前商议抗击英国侵略者,是处为三元里人民抗英誓师的地方。1958年11月辟为纪念馆。 馆内陈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文物史料,系统地介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有三星旗、大刀长矛、缴获的英军军服、伍紫垣印章等文物与资料。另外,村口山岗上有纪念碑一座,该馆1997年被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 “三元里之战,以区区义兵,围夷酋,斩夷师,歼夷兵,以欵开网之而逸,孰谓我兵陆战之不如夷者?” ——《海国图志》
  查尔英夷素习,豺狼成性,抢夺为强……尔前日所占炮台,所用火箭等物,全不中用,……其时我乡义民,约齐数百乡村,同时奋勇,灭尽尔等畜类,尔若果有能,就不该转求广州府(指知府余保纯)苦劝我们义民,使之罢兵。……况且于今……即用我等义民,便足以灭尽尔等畜生……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报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 申谕英夷告示  “三元里之战,以区区义兵,围夷酋,斩夷师,歼夷兵,以欵开网之而逸,孰谓我兵陆战之不如夷者?” ——《海国图志》 思考: 1、发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用官兵,不用车帑,自己出力”?  2、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有什么特点和历史意义?  3、参观了三元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思考

5 一、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原因: (1)列强侵略,清政府屈膝。 (2)人民自发组织,抗击侵略者。 (3)导火线: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2、经过: 1841年5月,两次包围四方炮台 3、意义: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2)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6 甲午海战馆

7 —— ——《再论中国和日本》猛犸的BLOG
当年的北洋舰队亚洲排第一,世界排第八,更有着远东绝无仅有的排水量七千多吨、300多毫米主炮的铁甲巨舰——定远、镇远(要知道,之后整整一百年,中国再也没有过如此的巨舰,直到买了俄罗斯的现代级驱逐舰才算勉强追平)。 ……结果呢,不可思议!海陆军无一胜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丢掉了朝鲜、台湾,并赔了两亿六千万两白银!那可是日本六年的国民收入呀,那笔钱足够把全世界的铁甲舰都买回来了! —— ——《再论中国和日本》猛犸的BLOG N 思考:   1、这一材料反映了近代史上的哪次战斗?   2、这次斗争涌现了哪些令人敬佩的人物?   3、这次战争给你哪些启示?

8 二、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 (1)原因: 中国北洋舰队遭日本舰队的偷袭 (2)经过: 黄海海战中杰出的民族英雄 人 物 职 位 事   迹

9 黄海海战中杰出的民族英雄 人物 职 位 事   迹 丁汝昌 海军提督 身受重伤仍坐在甲板上激励将士 刘步蟾 “定远”舰管带 代为指挥,英勇奋战 邓世昌 “致远”舰管带 率舰奋力撞击日舰“吉野” 林永升 “经远”舰管带 船体下沉仍坚持作战到最后 叶祖珪 “靖远”舰管带 代替旗舰集队,继续战斗

10   甲午海战前, “致远”舰部分官兵合影(图中央双手交叉站立者为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奋勇战斗,遭日舰围攻,仍毅然指挥已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猛冲,决计与其同归于尽,不幸在冲击中被击沉,与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

11 (3)结果: ①日舰队率先逃离战场,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②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12 春 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阅读与思考   在2004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 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台湾人民除了“同一哭”以外还有什么行动?概况如何? N   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台湾人民进行的反割台的斗争反映什么精神?

13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经过:1895年5月—10月 ①义军:丘逢甲、徐骧 ②黑旗军:刘永福 (3)意义:   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4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场怎样性质的运动?
阅读材料思考: 义和团民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斯萧然。”    ——义和团揭贴 N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场怎样性质的运动?

15 三、义和团反帝运动 1、兴起原因 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2、兴起和发展 (1)起源于义和拳,进行反清斗争。 (2)袁世凯围剿,发展京津地区。 3、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1)廊坊阻击战 (2)包围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 4、失败: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16 义和团和清军在东郊民巷与外国军队发生激战

17 材料阅读与思考  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1)材料中“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指的是什么?   (2) “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说明义和团的作用是什么?这给你有什么启示?

18 5、意义: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作用: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  (3)认识:中国军民抗御外敌,是列强没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19 中国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侵华 中国军民的斗争 特点 第一次人民自发的斗争 鸦片战争(英) 三元里人民抗英 英俄侵略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 黄海海战、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 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中日甲午战争 人民群众反帝爱国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反帝运动

20


Download ppt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