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地球在發燒?! 黃炳蒼、許聖迪 環境教育融入教學 國民中學社會領域地理三下第4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地球在發燒?! 黃炳蒼、許聖迪 環境教育融入教學 國民中學社會領域地理三下第4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地球在發燒?! 黃炳蒼、許聖迪 環境教育融入教學 國民中學社會領域地理三下第4章

2 氣候異常 梅花長苞櫻花開 「氣候忽冷忽熱,也打亂植物的生長週期、正常梅花在冬天綻放、凋謝,春天長出枝葉結果,但南投信義鄉的梅樹,卻同時開花結果,還長出花苞、尤其梅花還沒凋謝,櫻花就已經開始盛開,百花齊放,讓很多賞梅的遊客大開眼界 (民視2012年2月9日 下午4:01)

3 氣候異常-地球在發燒 近代工業發展,加劇溫室效應,全球暖化速度加快。 平均大約每十年,溫度上升0.06℃ p.41圖1-4-1

4 溫室效應停看聽 (1) 地球接受來自太陽的熱,會在釋放回太空, 而空氣中的溫室氣體就像一條厚厚的被子, 吸收輻射能量,讓地表保持較暖的溫度,如 同溫室一樣,因此稱為「溫室效應」。 圖片來源:綠色生活網

5 溫室效應停看聽 (2)

6 溫室氣體知多少 京都議定書中文版裡面提及溫室氣體,包括: 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

7 【學生活動1】溫室氣體你我他 請同學想一想,有哪些東西在製造的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甲烷、氫氟碳化物這三種的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 製造途徑
溫室氣體 製造途徑 二氧化碳 甲烷 氫氟碳化物 大量燃燒化石燃料、煤、天然氣、廢棄物、木材 家畜、沼澤、垃圾場排放 冷媒、滅火器、噴霧劑化學成份

8 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 2002年排放量為3.53億公噸,約為1990年的2.7倍,二氧化碳佔74% ,甲烷佔17%,鋼鐵業最多,石化業次之。
1998年平均每人排放5公噸,2005年躍升為11.4公噸,全球排名第16名 2005年,台灣被列入全球排放量第22名。

9 各區域氣候變遷、高山冰河、兩極冰原不斷消退、海平面上升、生態改變
全球暖化的影響 全球暖化對生態環境可能的影響有? 各區域氣候變遷、高山冰河、兩極冰原不斷消退、海平面上升、生態改變

10 【學生活動2】 台灣的海平面上升模擬 如果今天海平面上升了6公尺 ,你發現台灣哪些地方會被 淹沒?為何這些地點容易被 淹沒?其地形特性如何?

11 地球在發燒的因應對策 1.京都議定書 1997年12月,條約在日本京都通過,條約於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個國家通過了該條約(超過全球排放量的61%),引人注目的是美國並未簽署該條約。條約規定,它在「不少於55個參與國簽署該條約且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規定標準,該國家在達到1990年總排放量的55%後的第90天」開始生效。

12 地球在發燒的因應對策 2.節能減碳 減碳指的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節能指的是節約能源。
以吃素救地球這個活動來說,「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指出,如果改吃蔬菜不吃肉,每人每天就可以減少4.1公斤的CO2,等於 棵樹一天的CO2吸收量,若長期吃素,即可完全抵銷家庭水電與瓦斯的平均CO2排放量。

13 節能減碳小撇步。。。 1.拒絕奇珍異果誘惑 遠方的食材在運送過程中耗費很多能源,食本土當季食材好吃最青。 2. cool 涼一夏
開窗通風真舒服,綠化植栽添涼意,冷氣26-28最適宜,善用風扇更節能。 3.隨手關電 養成隨手關電好習慣,長時間不使用電器設備時亦拔掉插頭,減少待機時耗電。 4.健步鐵馬保健康 短程距離多雙腳步行或騎腳踏車,長程距離多搭公共運輸工具。 5.戶外活動多健康 少作手指運動,多接觸大自然活動,體內環保多注意。 (資料來源

14 【學生活動3】排碳算算算(1週) 想知道您們家生活一個月,因家中使用電與瓦斯,以及一家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會讓大氣中增加多少CO2 嗎?
請連到下列網站算算看 這個網站詳列了如何計算碳足跡,目的就是要讓大家知道自己排了多少,比例多少,然而從中去節能減碳。

15 【學生活動4】身體力行大減碳 承上個活動,你知道哪些部份排碳量偏多, 就要試著找方法解決或改善,老師在這裡要
大家列舉三個排碳量高的活動或項目,然後 簡述一下你大概要如何改善。 產品項目 二氧化碳排放量 改善方法

16 最後叮嚀 這份學習單,下次上課老師要收回來批改,請大家要記得完成。


Download ppt "地球在發燒?! 黃炳蒼、許聖迪 環境教育融入教學 國民中學社會領域地理三下第4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