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发动机冷却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发动机冷却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发动机冷却系

2 一、冷却系的功用 使工作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3 不正常冷却对发动机的影响 冷却程度 后 果 过冷
后 果 过冷 热量散失过多,增加燃油消耗,冷凝在气缸壁上的燃油流到曲轴箱中稀释润滑油,磨损加剧。零件强度降低。 不足 发动机过热,充气量减少燃烧不正常,发动功率下降润滑不良,加剧磨损。排放恶化,工作粗暴。

4 二、冷却系的类型和组成 类型:水冷和风冷

5 1、水冷 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为水冷系统。组成:散热器,水管,水泵,水套,分水管,风扇,节温器,百叶窗。一般发动机的冷却系的正常温度为80℃~90℃。 2、风冷: 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统称风冷系统;风冷却系的特点:结构简单,使用和维修方便。主要缺点:冷却不可靠,功率消耗大、噪音大、对气温变化不敏感。

6 水冷却系的工作演示

7 三、冷却水和防冻液 1、冷却水 :汽车发动机中使用的冷却水应是清洁的软水,如雨水,自来水等。
2、防冻液:为防止在冬季寒冷地区,因冷却水结冰而发生散热器、气缸体、气缸盖变形或胀裂的现象,在冷却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防冻液以达到降低冰点、提高沸点的目的。 3、冷却液:水与防冻剂的混合物。水最好是软水防冻剂是乙二醇。防冻剂中通常含有防锈剂和泡沫抑制剂。

8 冷却水和防冻液影视

9 第二节 水冷系主要部件的构造 水冷却系的组成:水套,水泵,散热器,水管,水温表,感温器,节温器,百叶窗等。

10 散热器(dissipation heater ; radiator):又名水箱,其作用是利用冷风冷却被加热的冷却液。
冷却风扇(fan):风扇旋转送风辅助散热器进行热交换。 散热器盖(radiator cap):散热器盖具有较高的密封性。其作用是使冷却系保持一定的压力,提高冷却液的沸点。 节温器(thermostat) :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路的开关阀,从而使冷却液保持适当的温度。 水泵(water pump) :水泵的作用是使冷却水循环。

11 一、散热器 组成:一般由上、下贮水室和散热器芯(包括冷却管和散热带)等。 材料: 黄铜、铝 散热器

12 1、散热器芯有多种结构形式 管片式:由散热管和散热片组成。优点是散热面积大、气流阻力小、刚度好承压能力强。管带式:由散热管及波形散热带组成。优点是散热能力强,制造简单,质量轻,成本低,但结构刚度差。 板式:由成对的金属薄板焊合而成。优点是散热效果好,制造简单,但焊缝多不坚固,容易沉积水垢且不易维修。

13 散热器影视

14 2、散热器盖 可自动调节冷却系内部压力,提高冷却效果。 密封垫 散热器盖 压力阀弹簧 真空阀弹簧 空气阀 蒸汽阀 空气——蒸汽阀

15 发动机热态正常时,两阀门关闭,将冷却系与大气隔开。因水蒸气的产生使冷却系内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提高了冷却水的沸点,改善了冷却效能。当散热器内部压力达到126~137Kpa时,蒸汽阀开启而使水蒸汽从通气孔排出;当水温下降,冷却系内部的真空度低于10~20Kpa时,空气阀打开,空气从通气孔进入冷却系,以防散热器及芯管被大气压瘪。

16 散热器盖工作演示 ①闭式水冷系可使系统内的压力提高冷却液的沸点相应地提高,提高了散热器的换热效率。 ②闭式水冷系可减少冷却液外溢及蒸发损失。

17 3、补偿水桶 功用:补偿冷却液 损失消除水冷系中的所有气泡。 当冷却液受热膨胀时,部分冷却液流入补偿水桶;而当冷却液降温时,部分冷却液又被吸回散热器。冷却液不会益失。

18 材料:塑料

19 作用:通过改变吹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来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以保证发动机经常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4、散热器百叶窗 感温器 作用:通过改变吹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来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以保证发动机经常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20 二、风扇 功用:当风扇旋转时吸进空气使其通过散热器,以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加快冷却液的冷却速度。
影响风量的因素:风扇的直径、转速、叶片形状、叶片安装角、叶片数目 横断面形状:弧形、翼形

21 风扇 发电机 皮带 曲轴

22 2、硅油风扇离合器

23

24

25 3、蜡式节温器 功用:根据发动机负荷大小和水温的高低自动改变水的循环流动路线,从而控制通过散热器冷却水的流量。 构造:

26 蜡式节温器安装位置:将节温器布置在散热器的出水管路中或发动机汽缸盖上的出水口处。
至散热器 低温时 高温时 至小循环管 来自发动机

27 工作原理

28 当发动机水温升高时,石蜡逐渐变成液态,其体积膨胀,迫使胶管压缩,而对推杆锥状端头产生向上举力,但推杆上端固定,因此其反作用力迫使胶管、节温器外壳向下移动,主阀门逐渐开大,副阀门逐渐关小。当发动机水温高于76ºc时,主阀门开启,水温超过86 ºc时,主阀门完全打开,副阀门完全关闭。此时来自气缸盖出水口的冷却水沿出水管全部进入散热器,称为发动机的大循环冷却方式。

29 节温器工作演示

30

31 一般水冷系的冷却水都是由机体流进,从气缸盖流出。大多数节温器布置在气缸盖出水管路中。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排除水冷系中的气泡。其缺点是节温器在工作时会产生振荡现象。易增加汽车的燃油消耗量。
节温器的振荡现象:在冬季起动发动机时,由于冷却水温度低,节温器关闭。冷却水在进行小循环时,温度很快升高,节温器开启。与此同时,散热器内的低温冷却水流入机体,使冷却水又冷了下来,节温器重新关闭,等到冷却水再度升高,节温器又再次打开,节温器这种反复开闭不稳定的现象叫节温器的振荡现象。

32 4、水泵 作用:对冷却水加压,促使冷却水在冷却系统中运动,以加强冷却效果。 结构:离心式水泵 水泵壳体 出水管 叶轮 进水管

33 水泵的典型结构 1-水泵外壳;2-叶轮; 3-夹布胶木密封垫圈; 6-水封皮碗;7-弹簧; 8-衬垫;9-泵盖; 10-水封座圈;
11-球轴承;12-水泵轴; 13-半圆键;14-凸缘盘(安装风扇带轮) 15-轴承卡环;16-隔离套筒; 17-滑脂嘴;18-水封环;19-管接头。

34 离心式水泵特点 结构简单,尺寸小排量大,当水泵停止工作时并不妨碍水在冷却系中自然循环。 水泵的驱动 由曲轴通过V带驱动

35 水泵影视

36 大循环(水温高): 节温器 水 泵 小循环(水温低): 节温器 水 泵

37 分水管:使多缸发动机各缸冷却强度均匀一致
冷却液在水冷系统中的循环路径 气缸盖水套 分水管:使多缸发动机各缸冷却强度均匀一致 顺(逆)流式水冷系统 机体水套

38

39

40 一根冷却管置于散热器的出水室,由冷却液对机油进行冷却。
变速器附加冷却器 5、变速器机油冷却器 一根冷却管置于散热器的出水室,由冷却液对机油进行冷却。

41 第二节 风冷系 风冷系是利用高速空气流直接吹过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外表面,把从气缸内部传出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以保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为保证有足够的散热面积,气缸休和气缸盖的表面均布满了散热片。散热片与气缸体或气缸盖铸成一体。为便于铸造,风冷发动机的气缸和气缸盖都是单个铸出,然后装到整体的曲轴箱上。

42 1、四缸发动机风冷系示意图

43 2、风冷发动机的特点 1)对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强 2)热负荷高 3)冷起动后暖机时间短 4)维护简便

44 冷却风扇有轴流式和径流式两种 轴流式风扇工作时,叶片推动空气以轴向流动。径流式风扇工作时,叶片推动空气以与轴相垂直的方向(即径向)流动。
多缸发动机轴流式

45 4、冷却强度的调节 当负荷增加时,排气温度升高,温控阀开度增大,进入液力耦合器的油量增多,风扇转速高,风量大, 冷却强度增强。反之,冷却强度随之减弱。

46 5、加强气缸盖冷却 风冷发动机气缸盖都用导热性良好的铝合金铸造,而且气缸盖和气缸体上部的散热片也比气缸体下部的长一些。在某些多缸发动机中,为了缩短发动机的总长度,将气缸上下部分的散热片都做成一样长,但需用加大 流经气缸上部的空气流量的方法加强冷却。一般都装有导流罩,并设有分流板,保证各缸冷却均匀。

47 6、风冷系优缺点 风冷系与水冷系比较、其结构简单,使用和维修方便;
风冷系的散热能力对气温变化不敏感,冷却不够可靠。消耗功率大和噪声大等缺点。由于风冷发动机表面空气通道阻力较水冷系为大,因此凡冷系中的风扇要求有较高的压力。

48 作业思考题 1.冷却系统的功用是什么?发动机的冷却强度为什么要调节?如何调节?
2.若发动机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会发生什么现象? 3.为什么在汽车空调系统运行时,电动风扇需连续不停地工作? 4.如果蜡式节温器中的石蜡漏失,节温器将处于怎样的工作状态?发动机会出现什么故障? 5.风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有何特点?其冷却强度如何调节?

49 答案是:发动机的冷却强度可以通过改变流经散热器芯部的水流量和 空气流量的方法进行调节。
改变水流量。当冷却水的温度低 于70度时,进行小循环,不流经散热器,从而防止了内燃机过冷,同时也可以使冷态的内燃机很快热起来;当水温超过80度后节温器侧孔逐渐关闭, 冷却水流经散热器后进入水泵, 进行为大循环。此时高温零件的热量为冷 却水带走并通过散热器散出,内燃机不会过热。 改变空气流量。在散热器前装百叶窗。借助于风扇传动装置中的离合器来改变冷却风扇的转速,调节流经热器芯部的空气流量。


Download ppt "第六章 发动机冷却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