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題解 認識作者 趣聞軼事 一、二、三、四 課文講讀 一〜二、三〜四 課文欣賞 問題討論 一、二、三 延伸閱讀書目 應用練習 一、二、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題解 認識作者 趣聞軼事 一、二、三、四 課文講讀 一〜二、三〜四 課文欣賞 問題討論 一、二、三 延伸閱讀書目 應用練習 一、二、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題解 認識作者 趣聞軼事 一、二、三、四 課文講讀 一〜二、三〜四 課文欣賞 問題討論 一、二、三 延伸閱讀書目 應用練習 一、二、三
認識作者 趣聞軼事 一、二、三、四 課文講讀 一〜二、三〜四 課文欣賞 問題討論 一、二、三 延伸閱讀書目 應用練習 一、二、三 湖心亭圖片

2 ‧本文選自陶庵(ㄢ )夢憶。湖心亭,杭州西湖外湖中小島上的一座亭子。全文 記敘作者於嚴冬天將明時,遊歷此亭
所看到的雪景及一段偶遇,文筆簡潔,意趣深遠。 (1)庵:音ㄢ,一作圓頂的草舍如:「草庵」、「茅庵」。或指僧尼禮佛的小寺廟。如:「尼姑庵」。 (2)「奄奄」一息:音|ㄢ,氣息微弱將絕。 ﹏﹏﹏﹏﹏﹏

3 ‧張岱,字宗子,一字石公,號陶庵(音 ㄢ),明 浙江 山陰(今浙江省 紹興市)人。生於神宗 萬曆二十五年(西元一五九七年),卒年不詳,由資料推考,約以高壽卒於清聖祖 康熙年間。他精通詩文,擅長戲曲,喜好遊歷,生活多采多姿。明亡後,懷抱家國之痛,隱居避世,從事寫作,是晚明小品文的大家。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石匱書等。 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 ﹏﹏﹏﹏ ﹏﹏﹏﹏﹏﹏ ﹏﹏ ﹏﹏﹏﹏

4 趣事軼聞(一)善屬對 ‧張岱少年時聰穎,善屬對,曾以對語嘲謔當時隱士陳繼儒(眉公)。那年他六歲,祖父帶他見眉公,眉公正於錢塘作客,出入常須跨一角鹿。 一日,眉公向張岱祖父說:「聽說你的孫子會作對子,我來當面考考他。」於是指著紙屏上李白騎鯨圖說:「太白騎鯨,采石江邊撈夜月。」張岱回答說:「眉公跨鹿,錢塘縣裡打秋風(藉故向富人求取財物、當食客)。」眉公讚嘆不已,摸摸他的頭說:「真聰明啊,你是我的小知音!」 ﹏﹏﹏ ﹏﹏﹏﹏

5 趣事軼聞(二)年幼多病 ‧張岱幼年多痰疾,住在外祖母馬太夫人家養了十年。外太祖雲谷公在兩廣作官,藏了許多生牛黃丸(中藥),直到張岱十六歲,吃光了家中所有的生牛黃丸,他的病才好。

6 趣事軼聞(三)讀野史而止鬥雞 ‧張岱愛好鬥雞,一日看野史,讀到唐玄宗酉年酉月生,因好鬥雞而亡國。他想到自己也是酉年酉月生,有所警惕,便不再玩鬥雞了。(古人以十二生肖對應十二地支,酉屬雞。)

7 趣事軼聞(四)藏書世家 ‧張岱高曾祖三代積書有三萬多卷,祖父曾說:「我的孫子當中,只有你愛讀書,你想要看的書儘管拿去。」他便在書中選出有祖父親筆批點的書籍二千餘卷拿回去。等到祖父死的時候,三代藏書來不及整理,早就被其他親人、下人隨意處置,在愛書的他心中留下遺憾。

8 課文講讀 第一〜二段 崇禎五年(1)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2)。   是日,更定(3)矣,余拏(4)一小舟,擁毳衣(5)、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6)沆碭(7),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8)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9)、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9 課文講讀 第三〜四段 到亭上,有兩人鋪(補註1)氈(10)對坐,一童子燒酒,爐(補註2)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11)飲三大白(12)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13)人客此(14)。   及下船,舟子(15)喃喃曰:「莫說相公(16)痴(17),更有痴似相公者。」

10 注釋(1)崇禎五年 ‧崇禎,明思宗的年號。崇禎五年(西元一 六三二) ,時作者三十六歲。

11 注釋(2)絕 ‧消失。 (1)「絕」了氣:斷,動詞。 (2)實在奇「絕」:極、非常,副詞。 (3)嘆賞不「絕」:斷,動詞。
(4)天下獨「絕」:舉世無雙的、獨一無二的,形容詞。 (5)百叫無「絕」:停止,動詞。 (6)竟是淒「絕」的哀樂:甚、極,副詞。(淒絕,非常淒涼) (7)「絕」不自視非凡:絕對、必定,副詞。 (8)「絕」不撿便宜:必定的,副詞。 (9)「絕」類彌勒:極、甚、非常,副詞。

12 注釋(3)更定 ‧夜晚報更之聲已定,即天將明的時候。 更,古時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為五 更,一更為兩小時。 一夜分「五更」:每一更2小時
第一更為戌時,晚上19時~21時。 第二更為亥時,晚上21時~23時。 第三更為子時,晚上23時~凌晨1時。 第四更為丑時,凌晨1時~3時。 第五更為寅時,凌晨3時~5時。

13 注釋(4)拏 ‧音ㄋㄚˊ,持,這裡指「撐著」。

14 注釋(5)毳衣 ‧毛衣。毳,音ㄘㄨㄟˋ,鳥獸的細毛。

15 注釋(6)霧凇 ‧霧氣因冷而結成的白色結晶,常凝結於 樹上,或飄散到地面。凇,音ㄙㄨㄥ, 水氣遇冷凝結成的水珠。

16 注釋(7)沆碭 ‧音ㄏㄤˋ ㄉㄤˋ,白濛濛的樣子。 (1)坐在「炕」上:音ㄎㄤˋ,北方各地用磚或泥坯在屋裡砌成的臥榻。下有孔道,與煙囪相通,可生火取暖。 (2)「沆」瀣一氣:音ㄏㄤˋ,比喻氣味相投。沆瀣,夜間的水氣。唐時崔沆為主考官,錄取了崔瀣,人們因此笑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3)引「吭」高歌:音,ㄏㄤˊ,咽喉。 (4)「伉」儷情深:音ㄎㄤˋ,配偶。 (5)不卑不「亢」:音ㄎㄤˋ,高傲。

17 注釋(8)長堤 ‧指橫亙在湖中的蘇堤。 堤潰蟻孔 :隄防的崩潰往往從細小如蟻穴的地方開始。語出後漢書。後以喻不注意細微的事就會鑄成大錯。

18 注釋(9)芥 ‧音ㄐㄧㄝˋ,小草,這裡用作量詞。 (1)纖芥不遺:形容非常詳盡,連最微小的部分都沒有遺漏。 (2)鍼芥相投:磁石吸引鐵針,琥珀黏取芥子。比喻人的性情相契合。 (3)視如草芥:看成像小草一般卑賤。比喻輕蔑,藐視。 (4)殺人如芥:殺人如割草。比喻輕視人命,任意殘殺。

19 注釋(10)氈 ‧音ㄓㄢ,毛毯。如坐針氈。 (1)「顫」抖:音ㄓㄢˋ,身體因受寒或驚恐而抖動。 (2)「擅」自:音ㄕㄢˋ ,一味以自己的意思行事。 (3)「擅」長:精於﹑善於。 (4)花「壇」:音ㄊㄢˊ ,用土堆砌成的矮臺子。 (5)天「壇」:古代用來舉行祭祀的高臺。 (6)文「壇」:某種團體的總稱。

20 注釋(11)強 ‧音ㄑㄧㄤˇ,勉強。 (1)「強」人所難:音ㄑㄧㄤˇ,逼使盡力,勉強。 (2) 「強」大:音ㄑ|ㄤˊ,健壯、盛大、有力。 (3) 「強」占:音ㄑ|ㄤˊ,橫暴。   (4),頑「強」:音ㄑ|ㄤˊ,剛毅、堅毅。   (5)倔「強」:音ㄐ|ㄤˋ,固執、任性、不順從。

21 注釋(12)三大白 ‧三大杯。白,指酒杯。 浮一大白 :浮,罰。浮一大白本指罰酒。後引申為滿飲或痛飲。

22 注釋(13)金陵 ‧今南京市。 即今南京市及江寧縣地。戰國楚時為金陵邑,秦時稱秣陵,三國吳建都於此,改名建業。唐時稱昇州,南唐建西都,改為江寧府,宋時又改為建康府。明初定都於此,稱應天府,清時改為江寧府。

23 注釋(14)客此 ‧到這裡作客。客,在此作動詞用。

24 注釋(15)舟子 ‧船夫。即舵手、船夫、梢公、水手 。

25 注釋(16)相公 ‧古時對年輕讀書人及富貴人家 子弟的尊稱。 (1)拗相公:拗音ㄠˋ,固執己見、自以為是的人。 (2)篾片相公 :專門沾取別人利益的人。

26 注釋(17)痴 ‧音ㄔ,因愛戀某事物而沉迷不返。

27 ‧本文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寫出一個雅愛山水的遊客置身冰雪湖中的所見所聞。文中第一段點明遊賞時間、地點,情境,第二段交代看雪時間、裝備及地點,並描繪雪景,第三段則記敘一段賞雪的偶遇,末段借舟子之嘆,道出自己愛好山水的痴情。

28 ‧全篇前半著重寫景之奇,後半轉而寫遇人之奇。從「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總寫西湖在隆冬大雪時的寂寥寧靜,順勢導出冒酷寒獨往湖心亭看雪的「奇」事,接著作者運用三個「與」字,生動的寫出天空、雲層、山巒和湖水之間,上下皆白、渾然一片的景象,又巧妙運用「痕」、「點」、「芥」、「粒」等量詞摹寫出湖上影子,形成天地間白與黑、大與小的強烈對比,此為寫景之「奇」。

29 ‧文章後半從雪景轉而寫賞雪雅士,作者運用敘事、對話,巧妙烘托出這段「奇」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點出彼此雪中相遇的驚喜之情,金陵客的熱情邀飲,顯示了彼此因志同道合的相知相惜之情。最後藉舟子之語,反襯出作者與金陵客執著遊賞的雅興,更表現出作者執著於山水自然的情懷。

30 問題討論(一) ‧本文描寫雪景的技巧有什麼特色?

31 問題討論(二) ‧第二段所用的量詞:痕、點、芥、粒,能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32 問題討論(三) ‧「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這句話中所說的「痴」,是什麼意思?

33 問題討論(一)參考答案 答:本文一開始寫大雪三日後的西湖「人鳥聲俱絕」,與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江雪)的名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兩人都寫活了雪景的寂靜,但柳宗元是從視覺寫,作者是從聽覺寫。 其後,「霧凇沆碭」以下到「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一段,既寫出了遠眺所見的湖山全貌,也描繪了俯視所看到的湖中景物。作者的視 ﹏﹏﹏

34 角先是由上而下,從「天與雲、與山、與水」,再暈染成「上下一白」。再來,取景從「長堤一痕」,一直到「舟中人兩三粒」,是由大而小,透過不同景色的描摹,作者讓我們看到了湖中精選的視覺焦點,使上下一白的湖山全貌與湖中影子,形成了白與黑、大與小的強烈對比,令人印象深刻。(請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35 問題討論(二)參考答案 答:痕、點、芥、粒四個量詞有輕而小的意涵,對照上下一白的雪景全貌,增加了全文空靈的感覺。而且痕、芥長而細,點、粒圓而小,這樣的量詞又具形象化,安排錯落有致,使文章意象生動。

36 問題討論(三)參考答案 答:這句話中的「痴」是「傻」的意思。就舟子而言,撐船載客是他的工作,西湖只是他工作的地點,自然美景對他而言是沒有太大意義的,而一般人遊西湖則喜歡在春夏、在花朝、在清明,文中作者和金陵客與常人不同,竟然在隆冬嚴寒的清晨,冒著大雪出遊,這當然是很「傻」。

37 但作者這樣寫,正是借舟子之口,道出愛好山水自然人士的高雅情懷,是直抒胸臆。由全文看來,作者真的「痴」,但作者的「痴」,是對西湖的痴,對大自然的痴,所以他能欣賞不同季節、不同氣候,各有特色的西湖之美。(請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38 一、雨後遊六橋記 袁宏道 選自山水幽情 李小萱選注 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八十一年
一、雨後遊六橋記 袁宏道 選自山水幽情 李小萱選注 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八十一年 二、甲行日注選 葉紹袁 選自晚明小品選注 朱劍心選注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八十八年 三、山水幽情 李小萱選注 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 民國八十一年 ﹏﹏﹏﹏﹏﹏﹏﹏﹏﹏ ﹏﹏﹏﹏﹏ ﹏﹏ ﹏﹏﹏﹏﹏﹏ ﹏﹏﹏ ﹏﹏﹏﹏﹏﹏

39 ◤ 陶庵夢憶書影

40 ◤ 山水幽情書影

41 一、字義異同辨析:請比較下列各組文句中「 」內字義的異同,相異者在( )內打ˇ。
 (  )1.是日,「更」定矣/「更」有癡 似相公者 (  )2.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 「白」/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ˇ ˇ

42 (  )3.湖中人鳥聲「俱」絕/風煙 「俱」淨,天山共色 (  )4.天與雲、與山、與水,上 「下」一白/及「下」船 ˇ

43 二、字義分析:「手」部的字變化繁多,如本文中「余拏一小舟」的「拏」字,有「持」的意思。請判斷下列有「手」部的字及其用法,將適合的選項連起來。

44 1.( )本逐末 ‧   ‧拭,揩、擦抹 2.( )目以待 ‧ ‧拱,雙手相合 3.( )手作揖 ‧    ‧捨,放棄 4.提綱( )領 ‧    ‧挈,提、舉 5.( )拳擦掌 ‧   ‧捫,撫、摸 6.浮光( )影 ‧ ‧摩,兩物接觸後,來回擦動 7.( )心自問 ‧ ‧掠,輕拭、輕拂而過

45 三、詞語分析:「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句中「而已」相當口語中的「罷了」。習慣說中,「已而復然;又久而後安之」,句中「已而」則是「過了一會兒」的意思;兩個字顛倒後意思改變了,下列各組詞語何者也有相同情況?請在( )內打ˇ 。 ﹏﹏﹏﹏

46 (  )1.故事/事故 (  )2.阻攔/攔阻 (  )3.千秋/秋千 (  )4.象形/形象 (  )5.心窩/窩心 (  )6.覺察/察覺 (  )7.友好/好友 (  )8.親近/近親 (  )9.識相/相識 (  )10.妒嫉/嫉妒 ˇ ˇ ˇ ˇ ˇ ˇ ˇ

47 翻譯: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遷往西湖。大雪下了三天,湖中完全聽不到人聲鳥聲。那天晚上初更的時候,我牽了一隻小船,穿上毛衣,提著爐火,一個人到湖心亭去看雪。天地之間,瀰漫著白霧,天空和雲和山和水,上下一片白色。西湖上的影子,只有蘇堤一條長痕,湖心亭一個小點,加我這艘像一根小草的船,船上像兩三顆米粒大的我們而已。到了湖心亭,有兩個人鋪著氈毯面對面坐著,一個童子在溫酒,酒爐正滾沸著,看到我非常高興的說:「湖上那裡還有這兩的人?」他們拉我一起喝酒,我勉強喝了三大杯,就告別而去。問他們的姓氏,原來是金陵人客居在這裡。等我下了船,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癡狂,還有人像相公這樣癡狂的。」

48 補注釋(1)鋪 (1)「鋪」綴:音ㄆㄨ,鋪排、陳設,動詞。 (2)「鋪」好座位:音ㄆㄨ,攤開,動詞。 (3)錢「鋪」:音ㄆㄨˋ,商店,名詞。 (4)城「鋪」:音ㄆㄨˋ,巡查的崗位,名詞。 (5)床「鋪」:音ㄆㄨˋ,床位。

49 補注釋(2)爐 (1)「廬」山:音ㄌㄨˊ山名。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雲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或稱為 廬阜 、 匡盧 、 匡山 。 (2)夏「鑪」冬扇:音ㄌㄨˊ夏天進用火鑪,冬天進用扇子,物用與環境所需相違逆,用來比喻事與時違,所為無用。 (3) 傳「臚」:音稱科舉會試二甲、三甲第一名的進士。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補注釋(2)爐 (4)「蘆」葦:音ㄌㄨˊ,植物名。禾本科蘆屬,多年生草本。花穗呈紫色,下有白毛,可隨風飛散,將種子傳到遠方。多生長於溪流兩岸或沼澤、溼地等水分充足的地方。莖細緻光澤,可編織蘆簾、蘆蓆。 (5)頭「顱」:音ㄌㄨˊ,頭骨。亦泛指頭部。 。 (6)「鱸」魚:音ㄌㄨˊ,一種常見的食用魚。肉質肥美,切成細塊煮食,自古即為江南地區的一道名菜,當地人稱為「鱸膾」 。而清燉的鱸魚,能使傷口儘早癒合,是手術後病人極佳補品。 。 (7)過「瀘」:音ㄌㄨˊ河川名。位於今四川省的金沙江。三國時,諸葛亮曾渡過瀘水,深入南蠻,七擒七縱孟獲,平定亂事。 。


Download ppt "題解 認識作者 趣聞軼事 一、二、三、四 課文講讀 一〜二、三〜四 課文欣賞 問題討論 一、二、三 延伸閱讀書目 應用練習 一、二、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