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報告人:沈育霖 6/18/2013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製造業高風險作業危害解說.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報告人:沈育霖 6/18/2013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製造業高風險作業危害解說."—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報告人:沈育霖 6/18/2013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製造業高風險作業危害解說

2 簡歷 學歷: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 工學博士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研究所 碩士 83年全國公務人員高等考試 機械工程職系 經歷:台北捷運公司籌備處助理規劃師 81.06~83.12 臺灣菸酒公司(菸酒公賣局)技士 83.12~87.11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87.11~ 現任: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副研究員

3 101年製造業災害類型比較 災害類型 比率% 主 要 媒 介 物 被夾、被捲 25.81
主 要 媒 介 物 被夾、被捲 25.81 一般動力機械,動力傳導裝置,動力運搬機械,材料,其他設備,裝卸運搬機械之起重機械等。 被刺、割、擦傷 19.5 一般動力機械,材料,人力機械工具等。 跌 倒 12.48 營建物及施工設備,環境,裝卸運搬機械之交通工具,材料等。 不當動作 7.34 一般動力機械,材料,運搬物體,人力機械工具動力傳導裝置等。 其 他 5.89 一般動力機械,材料,環境動力搬運機械,無媒介物,危險物有害物等。 被 撞 5.24 動力搬運機械,裝卸運搬機械之交通工具,材料,一般動力機械等。

4 職業災害的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間接原因 不安全的行為 不安全的狀況 基本原因 雇主的安全政策和決心 人的因素

5 常見的危害類型 機械性危害 電氣性危害 異常溫度危害 噪音危害 振動危害 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的危害 使用材料或物質所引起的危害
人因工程性危害 聯鎖性危害 機械所產生的危害包括:機械性危害、電氣性危害、異常溫度危害、噪音危害、振動危害、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的危害、使用材料或物質所引起的危害、人體工學性危害、聯鎖性危害等,這些危害將在以下課程中詳細說明。

6 機械危害點 操作點/工作點 動力傳動系統 傳送能量到要工作的機器部分的機械系統中所有的零組件(自動力來源將動力傳到機器的工作機件之間)。
為擬加工或改變之物料、材料放置於機器上工作的地點 例如切割、剪裁、搪孔、衝壓成形等作業 動力傳動系統 傳送能量到要工作的機器部分的機械系統中所有的零組件(自動力來源將動力傳到機器的工作機件之間)。 例如皮帶輪、滑輪、連結器、凸輪、鏈條、齒輪、軸系等 其他移動機件 上述以外之所有工作中的機械會移動的零組件 包括往復、旋轉、直線連續運動的機件,以及送料機構和機器的輔助附屬裝置

7 危險之機械動作 動作 (action) 切割 衝壓 剪(裁)斷 彎曲

8 機械運動旋轉捲入點 機件以相反方向旋轉,其軸互相平行 旋轉機件與切線運動機件 旋轉與固定機件

9 危險之機械運動 運動 (motion) 旋轉 往復 直線運動

10 工作安全分析 藉觀察、討論、修正等方法逐步分析作業實況 將操作順序分解成若干步驟,從每一步驟中,分析工作場所可能發生意外事故之潛在危害的因素
謀求消除或控制潛在危害的方法,以建立安全作業程序或工作標準。 尋求消除或控制危害的方法 選擇需要分析的工作對 將工作分解成若干步驟 找出可能潛在危害因素

11 工作安全分析步驟(一) 項目之選擇 傷害頻率高的工作 傷害嚴重率高的工作 具潛在危險的工作 臨時非經常性的工作 新的設備或新程序的工作
經常性但非生產性的工作(維修) 選擇須分析的工作 傷害頻率高的工作 傷害嚴重率高的工作 具潛在危險的工作 臨時非經常性的工作 新的設備或新程序的工作 經常性但非生產性的工作(維修)

12 工作安全分析步驟(二) 將工作分解成若干步驟 找出可能潛在危害因素 將工作依動作、時間順序分解 機械設備的危害 有害物或危險物的危害
不安全操作方法或程序 容易引起傷害的媒介

13 工作安全分析步驟(三) 尋求消除或控制危害的方法 替代 改變工作環境或機械設備 改變工作程序 減少危害暴露

14 機械風險評估 目的: 可分定性及定量評估,知識與經驗是重要關鍵。
協助設計、製造、使用者等,決定最適當的安全防護措施。 安全改善資源作最佳的應用 可分定性及定量評估,知識與經驗是重要關鍵。 對機械的各項危險分別進行評估,再將各項的評估結果予以組合,成為機械整體的風險評估值。 1.機械風險評估的目的在協助設計者、製造者、使用者、安全工程師、或其他的相關人員,依據機械的各項限制與現有的技術水準,決定最適當的安全防護措施,以達到最高的機械安全的程度。 2.風險評估可分為定性及定量評估,然而不論採用何種方式,評估者的知識與經驗,是機械風險評估良窳的重要關鍵。 3.進行機械風險評估時,必須先行假設機械一定會故障,人員一定會犯錯,因此一定要進行機械的安全防護。

15 風險評估考量因素(一) 生命週期 使用限制 使用範圍及人員背景 訓練的程度 人員的可能暴露 進行風險評估時應至少考量下列因素:
1.機械設備生命週期的各個層面 2.機械設備的使用限制,包括使用範圍與方式(正確的使用方式和合理可預見範圍之內的誤用或機械故障) 3.機械在所有範圍內可預見的使用包括工業用、非工業用或家庭用;可能的使用者的性別、年齡、慣用左/右手和生理能力的障礙,如體型、體力、視障或聽障等 4.可預見使用者的能力、經驗和接受訓練的程度,如操作者(包括受過訓練的維修人員及技術人員)、正在受訓的學員、生手或是一般大眾 5.可預見的範圍內其他人員可能暴露在機械設備的危害下

16 風險評估考量因素(二) 決定 ”危害發生的可能性” 的因素: 風險 = f (可能性,嚴重性) 人員暴露在此危害下的頻率和時間
發生危害事故的可能性 避免或限制危害發生的技術及人為因素,如降低操作速度、緊急停機裝置、警告標示和訊息、人員操作狀態和注意力、訓練程度等 風險 = f (可能性,嚴重性) 1.當各項危害因子都已鑑別時,即可針對各別的危害因子進行風險估算。 2.風險是危害發生可能性與危害發生後嚴重性的函數,即   風險=f(危害發生的可能性,危害發生後的嚴重性)。 3.危害發生的可能性通常由下列三項因素決定: -人員暴露在此危害下的頻率和時間 -發生危害事故的可能性 -避免或限制危害發生的技術及人為因素,如降低操作速度、緊急停機裝置、警告標示和訊息、人員操作狀態和注 意力、訓練程度等 4.上述考量通常無法準確的定義,只能大致估算,尤其是對危害發生的可能性。有時危害發生後的嚴重性也無法計算,例如因為毒性物質或生理壓力造成人員的健康危害等。

17 國際勞動組織(ILO)的公約 國際勞動組織(ILO)的公約 a)禁止流通無適當防護裝置之機械 b)勞動者不應使用無安全裝置之機械
119號公約 118號建議 (1963年) a)禁止流通無適當防護裝置之機械 b)勞動者不應使用無安全裝置之機械 Safetech Lab. By 許宏德

18 國際標準降低風險流程 國際標準降低風險流程 開始 意圖的使用及合理可預 見的錯誤使用之明確化 降低風險 風險分析 危害源 查核與確認
風險評估 風險推估 No 風險可 否被容許 風險評價 Yes 結束 Referred from ISO/IEC Guide 51 Safetech Lab. By 許宏德

19 防護方策與風險的降低 防護方策與風險的降低 風險評估 製造者(設計者)採取安全方策 本質安全設計 安全防護及附加保護方策 製造者採取
(依據機械的限制與意圖的使用) 風險 製造者(設計者)採取安全方策 本質安全設計 ISO 12100範圍 安全防護及附加保護方策 製造者採取 安全方策後 殘餘的風險 使用上的資訊警告標識 警示裝置使用說明書 製造者提供 使用者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安全管理(組織等) 追加安全防護物 個人防護具 殘餘風險 訓練 Safetech Lab. By 許宏德

20 維修作業安全指引 維修作業常發生之災害類型主要依序為「高處墜落」、「感電」、「機械捲夾」及「火災爆炸」

21 感電的常見原因 接觸到正常狀況下帶電的裸露導線 接觸到絕緣已破壞的帶電導線及金屬外殼 設備損壞造成開路或短路現象 靜電放電 雷擊

22 哪些工作場所(設備)有類似災害 機械設備高處工作場所邊緣未設置護圍及安全之上下設備,作業人員未使用安全帶、安全帽等防護具,或使用不合格之移動梯及合梯,或直接攀爬本體。 機械設備維修作業未斷電,並於電源開關處掛牌標示或上鎖致遭人誤動,或使用之電動機具未設置漏電斷路器,及交流電焊機未裝設自動電擊防止裝置。 機械設備維修作業未停機,或控制作動之系統(如氣壓、油壓或彈簧裝置)未管控致被誤操作。 輸送、儲存危險物之設備、管線之切割、電焊等作業,未確實清除內部之殘留危險物,或相關閥門未確實關閉而洩漏,高溫引發氣爆燃燒。

23 綜合加工機 危害 災害類型:夾傷、燙傷、捲傷及切割傷等 身體接觸機器的移動部分; 被夾於工具及工件之間、工件及機器之間;
機器移動及固定部分之間; 搬運工件不當; 及被彈射的切削屑或工件割傷等 災害類型:夾傷、燙傷、捲傷及切割傷等 危害 綜合加工機主要的潛在危害來自於勞工身體接觸機器的移動部分;被夾於工具及工件之間、工件及機器之間、或機器移動及固定部分之間;搬運工件不當;及被彈射的切削屑或工件割傷等。災害類型以夾傷、燙傷、捲傷及切割傷等傷害為主。應將機台接地,並配置適當的安全防護裝置,使用綜合加工機時,不可以穿寬鬆的衣物,以防止捲入的危險。

24 非電動手工具 危害原因:誤用或使用方式不當所造成 傷害:眼睛、手腳、肌肉的傷害,扭傷、骨折及環境所引起的傷害 防護以個人防護具為主
適當的訓練、正確選用工具及正確使用 錯誤使用會造成工具的損傷及使用者的傷害 置放於固定且安全的地方(5S) 非動力驅動的手工具具有方便輕巧的特性,為作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手工具的種類繁多,依其加工型式及特性不同,可以概略分為鋸切類、研磨類、衝擊類、旋轉類等各種型式。其優點為攜帶方便,操作簡便,造價低廉。 非動力驅動的手工具由於攜帶方便,操作簡單,因此適用於大多數的工作場所及不同的行業。 非動力驅動的手工具潛在的危害來自誤用或使用方式不當所造成。其傷害主要可分為:眼睛的傷害、手腳肌肉的傷害、扭傷或骨折及環境所引起的傷害。使用非動力驅動的手工具時,操作者應穿著應穿戴個人防護具,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非動力驅動手工具的安全防護裝置,主要是個人防護具,其主要目的在於將危險隔離在防護具之外,避免危害與人員接觸,屬於隔離危險型式的安全防護。 非動力驅動手工具的使用環境應保持清潔乾燥,以避免絆倒和感電的危害。若是在具有易燃易爆性物質的環境下作業時,應採取必要之防範措施,以避免火災爆炸的危險。 非動力驅動手工具的使用者,應接受適當的訓練,使其具有正確選用工具的判斷能力及正確使用方法。 選用手工具時,應考量其所設計的用途。錯誤的使用手工具會造成工具的損傷及使用者的傷害。 使用手工具之前,應檢查其完整性及堪用性。使用損壞的手工具會造成傷害。 應建立手工具的自動檢查及保養計畫,以確保其安全性。 手工具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及保養,以免造成遺失或損壞俊依然被使用的情形發生。 手工具應置放於固定且安全的地方,以免因掉落地面或將而受損。 使用手工具時,應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具,例如手套、安全眼鏡、防塵口罩及安全靴等。

25 手工具

26 衝壓機械 常見災害原因 作業中的誤動作 機械的故障與缺陷 使用不當 供料時誤動操作鈕或腳踏開關 作業中失誤將手伸入模具中
修正材料位置時誤動操作按鈕或腳踏開關 因忘記或麻煩而不使用安全裝置 機械的故障與缺陷 離合煞車器故障(過度磨耗、電磁閥故障等) 安全裝置故障 機器構造或使用材料的缺陷 使用不當 機器調整不良 擅自修改機械機構或電氣回路

27 車床 主要危害 來自於勞工身體接觸機器的轉動部分;被夾於工具及工件之間、工件及機器之間。 搬運工件不當;及被彈射的切削屑或工件割傷等。
災害類型以夾傷、燙傷、捲傷及切割傷等傷害為主。 應將機台接地,並配置適當的安全防護裝置,使用車床時,不可以穿寬鬆的衣物,以防止捲入的危險。

28 鑽床 危害: 加工工件掉落,砸傷/壓傷人員。 被飛射的物體、殘料、碎屑、切削屑或粉塵擊傷。 接觸旋轉或靜止的銳利鑽頭,造成人員割傷。
與高溫鑽頭或其碎片或切削屑接觸。 衣服或手套等被旋轉中的機械捲入。 鑽孔機未接地或接地不良,造成人員感電。 人員因操作姿勢不當或舉重物不當,造成身體疼痛。

29 鉋床 潛在危害 身體與機器移動部分的接觸 被夾於 搬運工件不當 及被彈射的切削屑或工件割傷等。 工具及工件之間 工件及機器之間
機器移動及固定部分之間 搬運工件不當 及被彈射的切削屑或工件割傷等。 龍門鉋床為鉋切大尺寸工件平面最經濟的金屬加工機器,它也是最大的專用加工機械,廣泛用於機器製造業、模具製造業以及一般金屬加工業。 構造、形式種類、優點 龍門鉋床是使用類似車刀之單鋒刀具,加工時,鉋刀保持不動,工件與其進行相對直線運動。其切削面主要為平面,水平、垂直或任一角度之平面加工皆可。龍門鉋床除可加工大尺寸或沉重工件以外,亦可將多個小工件排列成縱行,裝置於工作台上予以加工。 構造包括基座及工作檯,基座上裝有直立之機柱。橫滑軌及位於此機柱上。橫軌上裝有刀具頭,鉋刀沿橫軌,進給到工件上。操作時,鉋刀不斷的橫向移動,橫過工件的行徑,產生平坦的加工表面。 龍門鉋床之分類可分為雙柱式、敞邊式、落坑式及鉋邊或鉋板式龍門鉋床。 使用場所(作業)、行業、職種、相關作業環境 龍門鉋床廣泛用於處理金屬加工作業,加工時,工件固定於工作台上,刀具移動,產生切削作用,由於切削的過程當中,會產生切削屑以及油污,因此作業環境的整理整頓工作,變的非常重要。 潛在危害、災害類型、災害防止對策(安全設施) 龍門鉋床主要的潛在危害來自於勞工身體接觸機器的移動部分;被夾於工具及工件之間、工件及機器之間、或機器移動及固定部分之間;搬運工件不當;及被彈射的切削屑或工件割傷等。災害類型以夾傷、燙傷、捲傷及切割傷等傷害為主。

30 研磨機 危害 危害預防 主要來自於砂輪片破碎時,可能造成之傷害 加工時造成之粉塵、噪音及火花 選用適當之研磨輪,且嚴格遵守最高轉速
安裝適當之防護罩加以防護 穿戴適當之個人防護具及正確的操作 重視環境的整理整頓工作 ,防止火災 選擇適當的砂輪片為安全使用研磨機的第一項要務,最好是參考砂輪製造廠商所提供的說明書。 研磨機拆箱時,應檢查其完整性,確認機身及砂輪片未受損之後,方可使用。 砂輪片是由適當大小的研磨晶粒,經接合材料結合在一起所組成。一般而言,其型式可分為︰平直型研磨輪(STRAIGHT WHEELS) 、杯型研磨輪(CUP WHEELS) 、契型研磨輪(CONES AND PLUGS)及盤型研磨輪(DEPRESSED CENTER WHEELS)

31 塑膠射出成型機 主要危害 災害防止對策 合模區部分所夾傷、撞傷,或彈射之物件擊傷、燙傷。 操作員的不安全動作或機器未做適當維修所造成。
噪音、粉塵及熱等,造成的危害 災害防止對策 安全護圍及安全門之裝設 操作員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射出成型機的主要危害肇因於操作機器時,操作員工或其他員工的不安全動作或機器未做適當維修所造成。潛在危害可能發生在機器被操作時,員工被機器移動部分所撞傷或彈射之物件擊傷或燙傷。 主要之災害防止對策為操作員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及安全護圍及安全門之裝設。

32 塑膠射出成形機 調模區 鎖模機構區 合模區 塑化區

33 離心機械 危害:人員捲入,內容物飛出 離心機械應裝置覆蓋及連鎖裝置。 (勞安則 73-1)
離心機械應裝置覆蓋及連鎖裝置。 (勞安則 73-1)   連鎖裝置,應使覆蓋未完全關閉時無法啟動。 (勞安則 73-1) 自離心機械取出內裝物時,除置有自動取出內裝物之機械外,應規定勞工操作前,應使該機械停止運轉。 (勞安則 74-1) 離心機械之使用,應規定不得超越該機械之最高使用回轉數。 (勞安則 75-1)

34 滾胴及滾軋機械 災害類型:夾捲為主 危害主因︰ 防災對策:防止捲入 安全裝置:護圍、護罩及緊急煞車裝置 皮帶、齒輪及滾筒間的捲入點
滾筒高度不高,護圍或護罩有時裝設不易 轉速快,人員反應時間不足 噪音、粉塵及熱等,造成的危害 入料具黏性 防災對策:防止捲入 安全裝置:護圍、護罩及緊急煞車裝置 其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傳動方式及滾筒數目的不同。 滾筒機械主要的危害來自傳動機構的皮帶、齒輪及滾筒間的捲入點,造成危害的主要因素為︰  1.轉動的部位,非常容易將操作員的手捲入,一旦捲入的情形發生,操作員不容易脫離。  2.入料具有黏性,更增加員工於操作過程中被捲入的機會。  3.因入料操作的關係,因此滾筒的高度一般而言皆不高,且不易加裝護圍或護罩,增加員工手接觸的機會。  4.機器運轉速度相當快速,造成人員的反應時間不足。  5.噪音、粉塵及熱等,造成的危害 員工於操作過程中,錯誤的作業程序,例如︰於機器運轉時攫取滾筒間的異物、以手進料時過度接近滾筒、切割橡膠片時手指被快速移動的物料捲入、手置於膠料上隨膠料進入滾筒、以手推送膠料入滾筒、切割樣品不小心、調整滾筒或切刀不小心等。機器運轉時,使用有機溶劑所造成的危害亦有可發生。

35 木材加工用圓盤鋸 危害: 對策: 感電;切割傷害;衣物捲入;鋸片破裂、飛射。 絆倒;粉塵和火災等。 將圓盤鋸接地
加適當的安全防護裝置,如固定式護罩、移動式護罩等 裝置撐縫片、導板等 名詞解釋 固定式護罩:以永久固定的方式連結在馬達上的護罩,以防止人員接觸導板平面上方的鋸片。 移動式護罩:通常設置在導板平面的下方,防止人員接觸固定式護罩無法保護到的鋸片部份。 撐縫片:與鋸片同平面的金屬零件,當鋸片鋸切後防止加工件密合而夾住鋸片,造成圓盤鋸卡住或鋸片破裂。 木竹加工業及室內裝潢業最常使用電動圓盤鋸。 馬達驅動的電動圓盤鋸潛在的危害主有感電,應將圓盤鋸接地,以防止人員感電的危害。 電動圓盤鋸大多高速旋轉,且鋸片非常鋒利,極易造成人員的切割傷害;而鋸片在高速旋轉下產生很大的離心力,若鋸片本身有缺陷,即容易發生鋸片破裂,碎片飛射的危害。 因此電動圓盤鋸應配置適當的安全防護裝置,如固定式護罩、移動式護罩等,同時人員應穿戴個人防護具,以避免碎片飛射危害的發生。 使用電動圓盤鋸進行合板的鋸切時,切開的合板會有復合的現象,將高速旋轉中的鋸片夾住,使得鋸片破裂、飛射,或是使得鋸片瞬間減速或停止,造成電動圓盤鋸及加工件的跳動或逆轉,因而產生人員的危害,因此電動圓盤鋸應裝置撐縫片,以防止切開的合板發生復合現象。 使用電動圓盤鋸時,不可以穿寬鬆的衣物,以防止捲入的危險。 若是使用電動圓盤鋸時有產生大量粉塵的可能時,應加裝集塵設備。 安裝方法: 1.固定側緣盤以收縮配合、壓入等方法或使用銷、螺栓等方式固定於圓鋸軸。 2.圓銜軸之夾緊螺栓,應為不可任意旋動者。 3.使用於緣盡之固定用螺桿、螺帽等施有防鬆措施,以防止制動器制動引起鬆動。 圓盤鋸之緣盤: 1.使用具有中國國標準二四七二「灰口鐵鑄件」所定二號鑄鐵品之抗拉強度之材料,且無變形者。 2.緣盤之直徑在固定側與移動側均應等值。

36 木材加工用鉋床 危害: 對策: 轉動性零組件如皮帶輪、齒輪、滾輪等,引起夾捲的危害; 木材反跳、反撥或翹曲,造成人員夾傷;
木屑或碎片飛射,造成人員受傷。 對策: 轉動性零組件應加裝防護罩; 加裝防反彈爪以防止物體飛射; 順著木材的紋理進料,避免一次鉋削過深 整齊堆放木材,以避免跌倒或絆倒; 使用集塵設備避免木屑、粉塵的危害。 轉動性零組件應加裝防護罩;加裝防反彈爪以防止物體飛射;加工前先去除木材內的鐵釘 等雜質,加工時順著木材的紋理進料,避免直接加工過於翹曲的木材,加工時避免一次鉋削過深,以避免木材的反跳或反撥;定期清理環境,整齊堆放木材,以避免跌倒或絆倒;使用集塵設備避免木屑、粉塵的危害。

37 木材加工用帶鋸機 危害: 對策: 手或身體與鋸片接觸造成切、割、夾及捲入傷害 ; 鋸片斷裂、碎片飛射傷害; 鋸條彈射傷害及木材屑飛射危害
粉塵、噪音和火災等。 對策: 安全裝置 安裝警示裝置 佩帶個人防護具 訂定標準作業程序及實施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堆高機作業之危害性 災害類型主要為: 「被堆高機撞擊」 「物料倒塌」 「堆高機翻覆」 「站於貨义、托板墜落」 「誤觸操作桿被夾」
「堆高機維修被壓」

39 堆高機作業危害源 被撞:使用堆高機作業,操作人員未接受特殊作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未妥善規劃堆高機行車動線及人員作業活動區域,搬運物品堆疊太高致妨礙駕駛視線,造成勞工被堆高機撞擊。 墜落:使勞工搭載於堆高機之貨叉所承載之托板、棧板,從事高度2公尺以上處所進行作業,又未使勞工確實使用安全帶、安全帽及其他必要之防護具。 被夾:堆高機操作勞工於離開駕駛座時,未將堆高機熄火,又將身體暴露於桅桿後傾與頂篷橫桿之間,此時有人誤觸堆高機操作桿,造成勞工身體被夾;停車時未拉緊刹車,或停於斜坡處未設輪擋,造成堆高機逸走。 翻覆:堆高機超載或下坡或轉彎車速過快,造成堆高機翻覆。 維修被壓:維修堆高機時,未確實固定,人員鑽入堆高機下部,滑動之堆高機壓傷維修勞工。

40

41 堆高機作業安全對策 不得使勞工搭載於堆高機之貨叉所承載貨物之托板、撬板及其他堆高機 (乘坐席以外) 部分。

42 堆高機作業安全對策 停車時手剎車要拉緊,貨叉要置於地上,原動機熄火制動,如停於斜坡處要放置輪擋。

43 堆高機作業安全對策 下坡或轉彎時車速應減慢,下坡時應以倒車方式行駛,以免車輛翻覆與物品飛落。

44 輸送帶 危害:操作及維修不當 災害類型:以夾捲、墬落及火災爆炸為主 傷害原因: 被咬合部分夾傷或捲入 被墬落的物料擊中
移動輸送帶時,被固定物體擠壓 維修運轉中的輸送皮帶而被捲入 越過未加跨橋的輸送帶,因跌倒而受傷 物料移動,產生靜電火花、過熱而引起火災 散裝貨物用輸送帶(BELT CONVEYORS FOR BULK MATERIALS)是利用在兩端的滑輪之間架設循環皮帶,前進部份用前進滾子(CARRIER),退回部份用退回(RETURN)滾子支持,皮帶上載運貨物而輸送物料的裝置。此種輸送裝置,可用於處理任何只要能載於皮帶上的物料搬運工作。 組成移動或搬運面的皮帶、支撐皮帶移動的滾子、維持皮帶張力及提供皮帶移動動力的滑輪、帶動滑輪的驅動裝置及維持滾子或滑輪位置固定的架構。此種輸送裝置已經有超過150年的使用歷史,由於其具有相當好的經濟性及效率,因此在工業界中,使用的相當普遍。其形式種類可以依照所使用的皮帶材質劃分成布皮帶、繩式皮帶及鋼繩皮帶。輸送帶能處理大部分的物質搬運工作同時具有可執行大容量、長距離且連續定量輸送物料的優點。 輸送帶被廣泛的使用於製造業、營造業或礦業及土石採取業中。 輸送帶的潛在危害主要來自於操作及維修不當所造成,災害的類型以夾捲、墬落的傷害及火災爆炸為主。傷害發生的直接原因有︰  被機器咬合的部分夾傷或捲入。  被墬落的物料擊中。  移動輸送帶時,人員被固定物體擠壓而受傷。  人員伸入運轉滑輪的護圍內,而被運轉中的滑輪捲入。  維修運轉中的輸送皮帶而被捲入。  人員嘗試越過未加跨橋的輸送帶,因跌倒而受傷。  因物料移動,摩擦皮帶產生靜電火花、電線走火或過熱而引起火災。  搬運爆炸性物質,未留意產生塵爆。  因粉塵所造成健康或視力的傷害。  機器未接地而造成觸電的傷害。

45 起重危害分析(一) 常見災害原因 傷害類型: 過負荷 吊掛的方式錯誤 基礎強度或支撐強度不足 安全裝置不足、失效或人為抑制
操作員的知識或訓練不足 未實施危險區域管制。 傷害類型: 人員墜落 夾擊 壓擊 撞擊 感電 造成災害的直接原因為不適當的昇舉起重機、吊掛的方式及負荷不對、固定起重機的基礎強度或支撐強度不足、支撐起重機的方法不對、操作員的知識或訓練不足、安全裝置或極限開關的干擾、未能提供易於了解的使用說明書及在強風的情況下操作機械。災害類型主要為墬落災害。災害防止對策為依規定實施各項檢查作業及確實遵守操作程序。 傷亡的原因,區分為人員墜落、夾擊、壓擊、撞擊、感電等五種類型。 人員墜落為自高處摔落至低處; 人員在移動物與固定物之間或因起重機具運動造成的擠壓在固定物上稱為夾擊; 吊荷物、吊具或其他物體的掉落自上而下撞擊人員上方稱為壓擊; 人員受吊荷物擺動或其他物體飛落或機具高速運動衝擊稱為撞擊; 人員因起重機不當的操作或檢修不慎觸擊感電稱為感電。

46 起重危害分析(二) 荷重墜落: 起重作業發生頻率最高的危險類型 原因: 吊(鋼)索或吊具損壞斷裂 荷重物脫離吊具 荷重脫鉤 過捲
失壓-自由降落 荷重墜落為發生頻率最高的危險類型,造成嚴重的傷亡及財物的損失。其危險類型可以歸納成1.吊索或吊具損壞斷裂,2.荷重物脫離吊具,3.荷重脫鉤,4.過捲,5.失壓-自由降落。 (一)吊索或吊具損壞斷裂的預防對策為:  1使用過負荷防止裝置。  2吊掛用具及物體捆綁用具,宜使用經過強度及硬度測試的鋼鏈及鋼索,以避免負荷物破壞吊具或吊具被吊升物體銳緣割斷。  3滑輪直徑不足或輪槽不正,造成鋼索斷裂或加速磨耗,因此按照製造商規定選用正確的鋼索匹配滑輪組,並適當的潤滑鋼索。  4每日目視鋼索糾結(kink)。  5每日目視檢查斷絲及吊掛用具狀況。捲揚用鋼索及吊掛用具使用過久發生斷線、裂縫、潛變等現象時均應加以更換。  6每日目視檢查吊鉤變形及裂縫狀況,當鉤喉開口超過正常15%,或鉤端扭角超過,或有明顯可見裂縫存在時均應廢止使用。 (二)荷重物脫離吊具的預防對策為:  1使用額定荷重及安全係數足夠的吊掛用具。  2吊運作業前執行捆綁作業及吊運程序規則,及吊運路徑檢查等項工作。  3各種形狀的荷重物及其吊掛用具以及起重機吊桿,車身基礎構成吊運系統,其靜態力平衡及動態力學宜加以深入探討,以建立標準吊掛用具之吊運作業操作規則。 (三)荷重脫鉤,其預防對策為:  1使用防脫鉤裝置。  2使用水平旋轉樞軸。保持吊鉤垂直,防止吊具從翹起吊鉤中滑落。 (四)過捲:預防對策為使用安全確認型的過捲預防裝置。 (五)失壓自由降落:其預防對策為:  1起重機降低吊重物動力操作被設計成fail-safe系統。  2捲揚筒之人員操作煞車與捲揚動力操作依開關腳或手兩種控制方式。  3加裝自由掉落發生時的自動煞車系統。

47 起重危害分析(三) 起重機翻覆 起重機車體重心不穩 吊掛過負荷 外支撐架支撐地面不穩固 外支撐架使用不當 外支撐架故障 人為疏忽
安全裝置故障 起重機翻覆的危險災害常造成人員重大傷亡和機具設備嚴重損壞。其危險類型可區分為1.起重機車體重心不穩,2.吊掛過負荷。 造成起重機翻覆之危險成因,其細節及預防對策如下: (一)起重機車體重心不穩: 起重機外支撐架的使用為確保在吊掛作業時整個車體重心之穩定。如果外支撐架的使用不當或故障會造成起重機車體無法僅由輪子或履帶支撐,重心不穩定而使起重機翻覆傾倒發生危害。此外外支撐架支撐的地面不穩固也會造成因地盤軟弱崩塌連帶使起重機重心不穩而翻覆,原因細分為(1)外支撐架支撐地面不穩固,(2)外支撐架使用不當,(3)外支撐架故障。因此預防對策為:  1吊掛作業時應確實使用外支撐架,切勿因作業方便或吊掛輕型荷重物時而省略不使用。  2使用外支撐架時須避免其張開不足,如受地形影響時外支撐架的張開須均衡足以維持車體重心穩定。  3外支撐架支撐地面應選擇堅固的地盤並加上較大枕木緩衝分散支撐力。  4外支撐架裝置須於吊掛作業前檢查是否正常,避免機件受碰撞及鎖緊處鬆動,防止油壓系統漏油,定期維修保養。 (二)吊掛過負荷:當起重機發生吊掛過負荷時會造成吊桿無法支持而偏向,吊掛失控,起重機因而傾倒翻覆。據此,將此危險的形成原因為(1)人為疏忽,(2)安全裝置故障。其預防對策為:  1過負荷預防裝置中的各項檢測器、計算機、開關和警告裝置等安全裝置應在吊掛作業前檢查是否正常並應定期保養維修。  2於吊掛作業時安全裝置應確實使用,切勿因作業方便而省略不使用,並依檢測安全指示操作規則作業。  3起重機控制動作應謹慎緩慢操作,防止吊桿制動過猛而產生動態荷重作用力衝擊。  4荷重物重量不可超過或接近起重機吊掛之額定荷重極限,並避免碰撞障礙物。

48 起重危害分析(四) 伸臂折損或解體: 不超過或接近額定荷重的強度極限 伸臂解體工作,應輔以足夠支撐物,以防墜落 高處作業應繫安全帶
起重機機具由於吊掛巨大重物相對體積也非常巨大且重,在維修拆卸和組立安裝過程中常會因不慎而造成墜落之意外災害,或因荷重超過其強度容許範圍,造成伸臂的折損而危及鄰近的作業人員。 其預防對策如下:  1荷重物重量不可超過或接近起重機吊掛之額定荷重的強度極限  2起重機吊臂解體工作中,連結梢與固定梢的拆卸須先以強度足夠支撐物固定解體下的吊桿機件,防止其失控墜落。  3拆卸起重機作業中其動力源必須停止,避免誤觸操作開關。  4作業人員於高處作業時應繫上安全帶與安全帽以防不慎墜落。  5拆卸機件之吊掛控制應緩慢避免過猛搖晃而失控。  6連接機件之銲道強度須足夠,避免強度不足裂痕斷裂墜落。

49 起重危害分析(五) 人員進入有碰撞之虞的空間 吊掛荷重物應緩慢進行避免過度搖晃 設指揮人員,注意有無障礙物,防止碰撞
禁止進入起重機機具運行範圍和吊掛物下方或移動區域內 防止吊荷物未穩定時解開固定繩索 起重機吊掛作業時,作業人員在機具與吊掛物運行的區域內活動常有遭機具與吊掛物碰撞夾擊的危害發生。其危險類型可區分為1.荷重物吊放排列不當,2.人為疏忽,原因共分成四項,由近年意外災害實例分析的統計結果如表5-4所列。 由表5-4所示,造成起重機翻覆之危險成因,其細節及預防對策如下: (一)荷重物吊放排列不當:荷重物吊放排列時由於搖擺晃動常因不慎而碰撞障礙物,造成已排列好荷重物翻滾移動或吊掛中荷重重心失控傾覆而擊傷人員,排列於下層的吊荷物如不穩固,將因無法承受上層堆積而滑動,堆積排列吊荷物的地基強度如不足夠將產生崩塌。其原因為(1)荷重物吊放排列失誤,(2)基地強度不足崩塌。因此,預防對策為:  1控制吊掛荷重物應緩慢進行避免過猛搖晃而失控墜落。  2吊掛作業應設指揮人員,注意吊荷物周遭有無障礙物,防止碰撞。  3排列於下層的吊荷物應牢固,以承受上層堆積之荷重物重量。  4堆積排列吊荷物的地基強度應足夠防止無法承受荷重而崩塌。 (二)人為疏忽:吊掛作業時人員常因方便作業而進入有碰撞之虞危害之區域,如起重機機具運行範圍和吊掛物下方或移動區域內,發生人員不慎遭致起重機機具夾擊和吊掛物撞擊的意外事件發生。其原因為(1)起重機操作員疏忽,(2)人員進入危險區域。其預防對策為:  1人員應避免進入起重機機具運行範圍和吊掛物下方或移動區域內。  2鬆解吊荷物時須注意其穩定性,防止吊荷物未穩定時而解開固定繩索。  3人員於高處或危險區域作業時應繫上安全帶或安全帽等防護器具

50 起重危害分析(六) 感電 應避免在高壓電線附近進行吊掛作業 在高壓電線或電源附近作業,應關閉電源或確認線路有否絕緣包覆
在高壓電線附近作業時,應緩慢並設置指揮監視人員。 作業員應穿戴皮手套等絕緣器具 裝設高電壓衰減裝置 起重機在有架空的高壓電線或電源線路附近進行吊掛作業時,常因電路線絕緣破損而發生機具或吊荷物碰觸高壓電線或電源時,發生人員受到電擊的危害。 在強無線電波之都市區或近郊,或鄰接強電波送訊天線附近,進行起吊作業時,作業人員碰觸到吊鉤而被電擊之事情常常發生。 調查結果,建築工地中之大型起重機,就像效率非常好之巨大受訊天線一樣,在某些高度,變成共振狀態,產生高電壓,約為1000Vp-p。由於高頻率之關係,產生表皮效應,其電流都流入人體之表面,雖被電擊時不致危及生命,仍會引起輕微灼傷,大都自行處理就醫,因此在重大傷亡的災害實例通報中無此有關案例,但如在高處作業高壓感電將引起不慎而墜落的事故,此為強波感電。 預防對策如下:  1起重機應避免接近有架空的高壓電線附近進行吊掛作業。  2在有架空的高壓電線或電源附近作業時應關閉電源或檢查電源線路有否絕緣包覆。  3起重機在有架空的高壓電線附近作業時制動須緩慢並設置指揮監視人員。  4於高高度作業時起重機吊臂及吊鉤應接地避免吊臂受信共振產生高電壓感電。  5作業員應穿戴皮手套等絕緣器具。  6大型高度化之起重機機具上應裝設高電壓衰減裝置。  7起重機吊臂、吊索及吊鉤等易感電處可安裝披覆或插入絕緣物。


Download ppt "報告人:沈育霖 6/18/2013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製造業高風險作業危害解說."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