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优秀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制作 主 讲:张 雪 清.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优秀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制作 主 讲:张 雪 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优秀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制作 主 讲:张 雪 清

2 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无论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离不开对课堂教学的研究。
关键词:案例 优秀教学案例 案例研究 选题 制作方法 素材来源

3 一、案例。案例是一个情境的故事,记录典型的事件。案例是事件,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事件的真实再现。也可以说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或者复杂情景的实际记录。
教学案例:典型的课堂教学的实际情景记录。 优秀教学案例:典型的优秀课堂教学的实际情景记录。 好的案例=一个生动的故事(事件)+精彩的点评。

4 二、案例研究 1、 事案例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事件的 产生、发展的历程+点评(反思,感悟)

5 2、主要类型:文本案例研究(传统)和视频案例研究(现代)
案例研究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从1986年开始就被卡耐基工作组推崇为教师教育的核心,成为“联结理论与实践,揭示教师在复杂的认知活动中如何运用高层次决策技能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传统的以文本为基础的案例是用艺术化的叙事形式去描述课堂事件,难以捕获与交流实际课堂情境的细微的差异,其可信性往往会受到怀疑。 视频案例以视频为手段的典型实例(例:焦点访谈)具体地说以视频为手段,以主题为核心(以解决课堂、教学、课改中问题)以多媒体超级链接为联系方式,构建而成的为教师教育发展和教本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平台或者工具。

6 3、案例与论文、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区别于论文之处在于,它是作为教学成果,包括论文,是以记录为目的的,它兼有议论和说明。而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先定论点再找例子来证明。)案例写作则是一种演绎为主的思维方式(先有例子即事件,再从中提取有用的典型观点)。案例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优势:其一是可以为教师提供直接观察课堂上所发生的事件的机会。其二有利于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平和教师理论反思的深度。 与设计教案不同之处:设计是在教学之前,而案例是写在教学之后。 与教学实录不同:案例研究与教学录像带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一项研究,而后者只是课堂的再现。有选择的描述,可以把一个活动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7 三、案例研究与教师成长 推动基础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无论在课程理念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在推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多数属于操作层面,镶嵌于实际的课堂之中而难以剥离,因此,只有通过案例分析才能真实地把它们展现出来,成为教学研究和理论反思的对象。

8 学会不同角度研究。以一个教师的眼光看问题和以一个研究者的眼光看问题往往是不同,只有当一个教师学会用研究者的眼光看问题的时候,才可能有质的变化。虽然有许多途径可以使一个人成为研究者,但对于教师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课堂。课堂上的许多故事、教学中的各种困惑,都可以成为案例研究的素材。(例如:一个学生教了许多次都不会,如果以一个教师的眼光看:这孩子这么怎么苯。以一个研究者的眼光看则是这孩子怎么总学不会呢?到底是什么原,会从多方面去分析。)

9 促进教师整体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是:课堂观摩、实践反思和专家引领。案例可以将这三条途径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它为教师提供了向别人(特别是优秀教师)学习的机会;它可以激发教师对自身实践的反思;它也为专家的介入创设了真实的环境。

10 建立案例库提高教师职业化水平。与一些成熟的职业(如医生、律师)相比,教师的职业化进程已经落后了许多。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案例库的建设。虽然在教育领域也不乏优秀教案和课堂录相,但它们的缺陷是:前者没有真实的背景,后者缺乏理论的链接。教师专业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实践性领域,这种领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基于案例的推理。因此,建立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案例库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化水平至关重要。

11 推动校研制度促进教师成长。案例对于校本研修活动有两重含义:一是案例研究本身就是校本研修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研究,学校可以逐渐积累一批高质量的教学案例;二是把案例作为教师讨论和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的一个平台。

12 推动教师个体的发展。提供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深刻认识工作重点和难点;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是教师分享经验、加强沟通的有效方式。

13 四、案例研究关键 (一)、选题注意点 案例是一个行动研究的产品,具有明确的计划和焦点。案例的制作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4 围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理解上仍存在着各种差异。教材组织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也必然会对教师的以往经验产生冲击。而这一些问题最终都会反映在具体的课堂上。因此,围绕新课程进行案例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5 聚焦教学中的疑难杂症。医学上的许多疑难杂症由于新药方的研制而手到病除,而课堂上教师却常常面临着孔子时代同样的困惑。案例能够直面一些长期困扰我国数学教育的问题。

16 挖掘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一个好的案例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而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常常凝聚着许多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挖掘这些宝贵的经验是案例的一个重要任务。

17 提炼有深度的案例问题。案例不是范例,案例的灵魂在于它蕴含着许多能够发人深省的案例问题。高水平的案例问题不仅可以激发教师对自身实践的反思,而且可以起到联结理论与实践的作用。

18 保持课堂的原汁原味。案例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真实可信,案例所展示的是一个真实的课堂。一个真实的课堂更能激发教师探究的热情。

19 展示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不仅仅表现为流利的言谈、自然的教态、漂亮的板书,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一些常常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上: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启发引导的火候、小组讨论的适时介入、教学机会的把握等等。对这些细节的捕捉与拓展,也同样是案例的一个重要任务。

20 (二)、制作方法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案例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法也是五花八门的。但也有一些基本的模版。

21 四个大块:案例片段、案例评价、案例问题、相关素材。
A、视频完整模版包括四个大块、七个文件夹 四个大块:案例片段、案例评价、案例问题、相关素材。 七个文件夹: 案例片段:背景介绍、课后反思、课堂片段。 案例评价:同行点评、学生反馈、专家访谈。

22 案例问题:课前作业单、学科问题(变式问题、拓展问题)教学法问题、认知水平问题、情感态度问题、背景问题。
相关素材:教学设计、课件、相关网站、相关研究。 步骤:1、确定主题2、教学设计3、视频要求设计(与技术人员商量)4、选择教师、教室、学生5、邀请专家、同行听课6、实际拍摄课堂实录7、拍摄同行交流(2—5人)或专家点评(2人左右)、教学反思、学生反馈、背景介绍8、编辑剪辑9、基本合成:案例片段、案例评价10、案例问题、相关资料

23 B、 文本案例:最主要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
背景介绍、课后反思、课堂片段(例: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案例写真、反思、案例问题(例:有趣的对话) 案例写真、案例评价、案例问题(例:换瓶子)

24 C、素材来源 公开课。比较大型的公开课(例:点击本色课堂,寻找别样风景)自己执教的公开课(例:生活中的统计)
自己执教的常态课(例:都是求异思维惹得祸) 随堂听课(例:《容学生差错,促健康成长》、《老师您悠着点》)

25 平时积累。听课中收集典型例子,有感触时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来源。(例: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前互动显精彩、有效的对话)
录象、杂志、书刊、网络。提取主题,优势可以反复观看,寻找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动笔写。(例:不敢收兵、于质朴中找寻文化的张力——因数和倍数)

26 四、本次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的要求: (一)、文本+视频(以文本为主) A、纸质文稿:(一式3份)
(1)教学设计方案:版本、册别、课题、教学目标、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重难点、教学环境(背景)、教学媒体使用。教学过程(导入、应用、延伸——课前、课中、课后)体现实效、体现教法、学法、教具创新。 (2)教学设计说明:主题——案例问题,分析教学目的、教学策略和评价,2000字。

27 (3)教学反思:对课例现象进行反思分析,要求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和问题性。正反两面都行,可以全面也可以片段,字数1000。
(4)格式要求 B、电子文稿:内容同(以下均一式2份) C、视频光盘:全程实录 D、课件及相关资料:课件参评

28 (二)步骤: 1、确定主题 2、教学设计 3、视频要求设计(与技术人员商量) 4、选择教师、教室、学生 5、邀请专家、同行听课(为反思做准备并提取案例问题即主题)

29 6、实际拍摄课堂实录 7、写出教学反思及背景介绍 8、编辑合成:课件与相关资料(课件参评) (申报表即附件一一式三份9月30号前寄送至福建省普教室林维超教研员收 地址:福州事五四路217号

30 网络学习:博客 我的博客 畅想课堂 教研散记 撼诚博客 一丘平台 梅花新居 沧海孤舟 博客首页

31 “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能够从纷繁复杂的论争中有信心接受正确的观点并付诸实施,有勇气摒弃错误的言论并走出误区,而首先要做的则是有能力辨别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Download ppt "优秀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制作 主 讲:张 雪 清."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