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探訪伊森古今文明(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探訪伊森古今文明(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探訪伊森古今文明(下)

2 緬甸 寮國(老撾) 泰國 越南 柬埔寨(高棉) 泰國東北部(伊森)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一,人口近2,300萬人,佔全國三分之一;伊森是東北繁榮廣闊之意,北部疆界是以湄公河將泰國與寮國分開,而南面邊界是沿著Dong Rek山脈把泰國和柬埔寨分界.這裡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 仍保留著最傳統的泰國習俗,人民友善有禮,伊森充滿歷史魅力,當地建築,文化習俗及語言都受到寮國文化影響,下東北是吳哥王國其中的一部份,整個地區呈現高棉洗禮的痕跡,這裡遺跡留有207處高棉風格的神廟,是早期受婆羅門文化影響的建築.

3 大城王朝時期遺蹟~柴瓦塔那蘭寺 Wat Chai Watthanarm
1630年大城王國的巴薩通王(Prasat Thong)為了紀念居住在該地區的母親而下令建造.柴瓦塔那蘭寺又稱貴妃寺,它是大城府最雄偉,最美麗的寺廟之一.

4 坐落在昭拍耶河西畔,建築充滿濃厚高棉建築風格,佛塔的藝術建築源自印度,由高棉傳進泰國,佛塔的層層堆疊代表佛教中的33層天.

5 塔群中央有一座高棉式的大塔,像徵佛經中的須彌山,塔尖亦是33層圈造底,三層代表地獄、人間、天界,基底採凹面弧線傳達法船乘載眾人前往彼岸;四周有4個小塔,再外圍則有8個更小的塔及門.

6 13座高塔的周圍,圍繞著120尊坐佛,如今只剩下斷垣殘壁一尊尊失首的佛像.

7 8個小塔中另端坐著12尊大佛.

8 泰國佛教起源於公元前三世紀,泰國超過90%的人信奉塔娜娃達(南傳小乘)佛教,佛教是泰國道德禮教的「準則」,維繫社會和諧及推動藝術的原動力;多元化的寺廟通常是小鎮消息的集散地、勞工僱用中心、新聞發佈處、藥物分發站和社區中心,有時更用作學校及醫療所.

9 瑪哈泰寺 Wat Mahathat 大城最具有歷史年代的寺廟,大約建於巴洛瑪拉嘉一世(Borom Rachathirar I )的時期,主塔曾經高達165呎,現只剩下基座底部.

10 瑪哈泰寺有個佛像的頭被無花果樹根包圍著,旁邊豎立了警告標語,若想要拍照,請一定要蹲得比佛像的頭低才可以.

11 黃旗佛國 在泰國相當特別的是,星期重於星座的概念,黃旗是佛國的象徵,泰皇蒲美蓬是星期一出生,所以他的生日顏色是黃色,因此星期一每個人都會穿黃色衣服,代表我愛泰皇、泰皇萬歲.

12 一隻呈人身鳥翅形態的格魯達(Garuda),是印度教中三位主神之一的毗濕奴的座騎,相信泰皇是化身,金翅鳥的圖案就被用來裝飾國王的節杖和皇室旗幟,也用在政府機構的公文上,象徵著「受皇上御準」的意思 ,泰國國徽是由拉瑪六世在1910年啟用.

13 帕席桑碧寺 Wat Pra Si San Phet
帕席桑碧寺有許多古王朝時代的遺跡,原先是王宮的建地,目前僅剩3座灰白色巨塔,保留3個國王的骨灰.

14 混合古皇宮式建築的3座寶塔是當時的聖城,因遭到緬甸軍隊破壞,已不見往日氣勢雄偉,但依其的外觀來判斷,地位像曼谷玉佛寺般一樣崇高.

15 廣場上木造的王宮建築,因大城王朝滅亡而坍塌.

16 大城王朝時期主廟遺跡,相當現在的大雄寶殿.

17 眾多的無首坐佛,圍繞著佛塔,可見當時王宮的雄偉壯觀.

18

19

20

21

22 右邊的佛塔因水災而傾斜,所以又被戲稱為「大城比薩斜塔」.

23

24 帕蒙空博碧寺 Wihan Phra Mongkhon Bophit
寺廟內供奉一座15世紀,原本立於戶外的青銅製的坐佛.

25 佛像經過多次的修復,才被發現在佛身內部,有好幾百尊的小佛像,因此受到前來大城朝拜的佛教徒們更加尊崇與景仰.

26 儂開戶外大佛公園 Sala keo Kou 建於1978年,雕塑公園的主人Luangpu Bunluea Surirat 原是寮國人,寮國赤化後逃到泰國,來到泰國由於思念家鄉,在泰國也蓋了一座和寮國一模一樣的雕塑公園.

27 公園裡的雕塑主題以宗教為主,闡述理念強調以所有各種宗教的和平融合.

28 園內有許多以印度教、佛教的神話故事或民間傳說的人物為主,還有出現基督教的代表象徵,所有宗教齊聚在園內,是一座令人驚奇的雕塑公園.

29 「善財」意謂具備天賦智慧資財,「童子」則指純真活潑的求道之心.
觀世音菩薩與隨侍的善財、童子 「善財」意謂具備天賦智慧資財,「童子」則指純真活潑的求道之心.

30 釋迦牟尼佛

31

32

33

34

35 生命輪迴雕像

36 吞史明公園 Thung Si Muang Park
由拉瑪五世王賜作名為草地廣場,以供民眾休息及舉行各種節日活動之場所.

37 公園內的 Candle Sculpture to Honor His Majesty The King 於2000年完工,高達22公尺的臘燭雕刻,用以紀念國王72歲生日.

38 每年的泰曆8月15日位於泰國東北部的烏東府寺廟前,會舉辦臘燭雕刻藝術比賽,有幾百支高達數尺,雕刻極為精緻的臘燭,將寺廟妝點的色彩繽紛.

39 精雕細琢,微妙微俏的臘燭藝術.

40

41 在1957年為慶祝佛教邁入25世紀所建的佛塔,白色四角錐狀的外觀,塔身沒有佛眼的象徵,也沒有圓形的底座,相當的特殊.
儂菩寺 Wat Nong Bua 在1957年為慶祝佛教邁入25世紀所建的佛塔,白色四角錐狀的外觀,塔身沒有佛眼的象徵,也沒有圓形的底座,相當的特殊.

42 地基石為寺廟建造完成時,選個黃道吉日,放在基部底座.

43 位在Roi Et府,被視為泰國最金碧輝煌的佛塔之一,造價30億銖,目前尚未完成.
偉大勝利吉祥佛塔 Phra Maha Chai Mongkol Chedi Temple 位在Roi Et府,被視為泰國最金碧輝煌的佛塔之一,造價30億銖,目前尚未完成.

44 Roi Et 泰文是101之意,整個建築採101概念,長寬高都是101尺.

45 整個建築以白色和金色構成,共分五層,佛塔內藏有佛陀的骨頭及舍利子.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藍、白孔雀站在屋頂陽台上,展開華麗的尾羽,歡送我們離開偉大勝利吉祥佛塔,

55

56 丹奎安陶藝村 Dan Kwian 村落有80%的人依賴陶藝為生,他們利用這裡含有極高鐵質的陶土,遵循傳統手工作法,以柴燒燒製出的陶呈現迷人的磚紅色.

57 泰國政府推廣一村一物(One Town One Product,簡稱OTOP)助力下,丹奎安不僅將陶藝精緻化,甚至還推向國際化.

58 笑臉陶娃娃是丹奎安的一大代表作

59 THE END 生命變化無常 歡笑的敞開心胸 創造更寬廣的未來
/01


Download ppt "探訪伊森古今文明(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