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二十一世紀黑死病? 分享人:黃雅靖護理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二十一世紀黑死病? 分享人:黃雅靖護理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十一世紀黑死病? 分享人:黃雅靖護理師

2 世界名人都投入愛滋防治工作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出席2006加拿大舉行的國際愛滋會議上呼籲 :「我們希望喚起在場以及全世界人的注意,
一起協助快點完成,可以對抗愛滋的新突破。」

3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退而不休致力社會公益 柯林頓Bill Clinton 多次前往愛滋病肆虐的國 家宣導防治愛滋病的理念 。他認為許多開發中國家
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無法進 步,愛滋病是罪魁禍首。

4

5 本國籍HIV/AIDS個案通報數統計 (1984-2009年)
女性 男性 全部 累計HIV感染者通報人數 累計發病(AIDS)人數 累計死亡人數 1, , ,378 423(28%) 5,693(34%) 6,116(33%) 217(14%) 2,367(14%) 2,584(14%) After the first case reported in 1984, the cumulative number of native HIV cases reached 16,784 by the end of This figure included 5,183 persons developed full-blown AIDS and 2,199 patients have already passed away. The estimated HIV prevalence rate among adults aged between 15 to 49 years old in Taiwan was 0.16% in 2008(which was calculated using tools provided by UNAIDS). Relatively speaking, Taiwan remained at a low prevalence stage of the epidemic. The number of HIV infections surged in 2005, reaching a 124% increase from the previous year. Further analysis found that injecting drug users accounted for two thirds of all newly reported HIV cases. However, the annual reported case number dropped to 2,930 in 2006, which is our first reversal in the growing trend of annual case numbers since The declining trend continued till now. We believe this is due to the extensively implementation of harm reduction program resulted in reduced HIV-infected IDU case number. 5 5

6 本國籍HIV/AIDS通報個案與危險因子分析
( 年) 異性性行為 MSM 2462 1813 1051 This slide shows the changing of risk category among new reported HIV-infected patients. Before 2004, the majority of HIV/AIDS cases were transmitted sexually. Men who had sex with men (MSM)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followed by heterosexual contact. IDUs soared in 2004 and constituted the largest category in the next two years. IDUs proportion peaked in 2005 which reached 72% of all newly reported HIV cases, then declined rapidly and accounts only 11% in The major risk category return to MSM. 629 713 377 314 177 6 6

7 本國籍HIV/AIDS性別與危險因子統計 (1984-2009年)
This two pie charts presen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isk category for HIV transmission in different gender. In males, MSM accounted for 39.1%, followed by IDU with 36.8% and heterosexual contact with 22.1%. The rates for identified hemophiliacs, blood recipient and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were relatively low. As to females, IDUs accounted for 55.8%, followed by heterosexual contact with 41.4%. 個案數 16,862 個案數 1,516 男:女=11:1 男:女 2003(20:1) 2006(7:1)→藥癮擴大 2009(11:1)

8 台灣本國籍HIV感染者年齡層趨勢分析 15-24歲族群反升 (1984-2009)
This two pie charts presen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isk category for HIV transmission in different gender. In males, MSM accounted for 39.1%, followed by IDU with 36.8% and heterosexual contact with 22.1%. The rates for identified hemophiliacs, blood recipient and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were relatively low. As to females, IDUs accounted for 55.8%, followed by heterosexual contact with 41.4%.

9 台灣本國籍15-24歲HIV感染者男女別歷年趨勢圖(1984-2009)
個案數 年別

10 台灣本國籍15-24歲感染HIV危險因素趨勢分析 (1984-2009)
MSM感染持續上升

11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愛滋病(AIDS) Acquired 後天性 Immune 免疫 Deficiency 缺乏 Syndrome 症候群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2 2008年全球愛滋感染人數 2008年HIV感染者人數 總人數 3340萬人(3100多萬-3500多萬)
總人數 3340萬人(3100多萬-3500多萬) 成人 萬人(2900多萬-3300多萬) 婦女 萬人(1400多萬-1700多萬) 15歲以下孩童 萬人(120萬-290萬) 2008年新增感染HIV感染人數 總人數 270萬人(240萬-300萬) 成人 萬人(200萬-250萬) 15歲以下孩童 萬人( 24萬- 61萬) 2008年死於愛滋病人數 總人數 200萬人(170萬-240萬) 成人 萬人(140萬-210萬) 15歲以下孩童 萬人( 15萬- 41萬) UNAIDS : 09 AIDS epidemic update- Dec 2009

13 名詞定義 Young people年輕族群 :15-24歲的族群 HIV infected 感染者:泛指被愛滋病毒感染的個案
AIDS patient 愛滋病患:被愛滋病毒感染,並隨病程發展,呈現免疫力下降,或有伺機性感染疾病 HIV infected AIDS patient HIV infected AIDS patient

14 看不懂的警訊 沒有食慾? 間斷性發燒? 一連串類似感冒的症狀?    肺炎? 嘴巴破皮? 氣喘? 全身發癢? 疲憊沒有活力?

15 愛滋病有別於其他其他疾病的幾個特性 愛滋病的潛伏期長達5~10年。 潛伏期間沒有發病,不會有徵兆
就算發病,因破壞的是免疫系統,會產生很多小毛病,所以很容易忽略。 全世界唯一能確診愛滋病的方法只有一個— 驗血

16 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愛滋病統計資料 ★每11.68秒,有一人感染。 ★全球感染者中 40%是15-24歲之年輕人。

17 愛滋病是蝦米? ?? 哦~~ 原來愛滋病是一種叫做HIV的病毒, 當它進入人體之後逐漸破壞人類的 免疫系統(抵抗力)直到無法抵抗 任何的疾病。 ★醫學命名「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18 愛滋病毒侵犯人類的免疫系統 病毒感染 急性症狀 潛伏期 空窗期 感染者 全身淋巴腫大 初期症狀 發病期 愛滋患者 後期症狀 伺機性感染

19 空窗期 愛滋病毒感染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血 液才會產生愛滋病毒抗體,因此在感染的 早期,可能因抗體尚未產生,而檢驗抗體 呈陰性反應,但此時已具有傳染力。(約 6-12週,也就是三個月) 潛伏期:5-10年。

20 臨床潛伏期 – 典型病程:約感染後十年左右發病, 大多數患者屬於 這一型 – 快速病程:感染愛滋病毒後二、三年內發病
• 感染愛滋病毒後病程 – 典型病程:約感染後十年左右發病, 大多數患者屬於 這一型 – 快速病程:感染愛滋病毒後二、三年內發病 – 慢速病程:感染愛滋病毒超過十五年以上,仍維持較 低病毒量、正常免疫球數目、無臨床症狀 • 潛伏期內通常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如常人般生活起居 與工作. • 免疫系統持續被愛滋病毒破壞,直到抵抗力不足,出 現伺機性感染發病 • 具傳染力

21

22 會感染的行為 不安全的性行為 血液交換(ex共用注射器具) 母子垂直感染

23 愛滋病的傳染途徑(體液交換) 愛滋病毒有三大傳染途徑: 性行為傳染:和感染愛滋病毒者發生口腔、肛門、陰道等方式的性行為。
血液傳染:輸進被愛滋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液製劑,與愛滋病毒感染者共用針頭、針筒、刮鬍刀、牙刷等有可能被血污染之物品,刺青及穿耳洞之不潔針頭亦可能。 母子垂直感染:母親受愛滋病毒感染會傳染給嬰兒。

24 台灣愛滋病毒感染者危險因子分佈

25 台灣年輕族群愛滋病毒感染者分析 (1984-2009) 16-18歲感染者 19-24歲感染者
其中94%為因不安全性行為感染,故應確保年輕族群在學校教育中能夠接受到愛滋預防教育(UNAIDS)

26 年輕族群愛滋疫情小結 感染人數隨年增加 感染人數以男性為主要 危險途徑為男性間性行為者 母子垂直感染人數控制得宜

27 愛滋病治療方法 以雞尾酒療法( HAART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治療,至少三種抗病毒藥物同時服用,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已有不少患者在規則的服用雞尾酒療法一段時間後,目前的健康狀況幾乎與常人無異。 但目前仍沒有根治的辦法的原因是: 病毒一但進入人體就無法完全消滅, 只能減低數量,達到控制 預防重於治療

28 真人真事改編,被前華盛頓郵報記 者李瑞艾倫斯(Leroy Aarons)寫成書, 也拍成《為巴比祈禱》一片。這是一部 關於篤信基督教的母親和同志兒子之間 的掙扎與對話的故事。 男主角巴比原本在家中是集眾人寵 愛於一身的孩子,但在他出櫃後全變了 樣,母親試遍各種方法要讓他變回原樣 ,並堅持同志不被允許、會下地獄而無 法上天堂。巴比努力與母親對話卻徒勞 無功,在感情、家庭、同儕壓力的多重 推擠下,選擇以「死」作為最後的抗議 ,帶給家庭無法撫平的傷痛,卻也為他 的母親開啟了一道截然不同的道路

29

30 目的:從校園出發,勿用捐血驗愛滋 檢體來源 感染者數※1 2009年1至12月(資料來源:CDC) 累積檢體件數 累積 個案數 陽性率 (十萬分之四) 本署指定醫院※2 174808 1125 643.56 捐血中心篩檢 83 4.42 役男體檢 119522 65 54.38 監所收容人員篩檢 127487 110 86.28 其他※3 705876 268 37.97 篩檢件數 1,651 54.96 台灣98年1-12月1,876,042位愛心捐血袋,其中83袋血液是 HIV(+) ,陽性率4.42/100000 48%的高危險群捐血人對於高危險行為的自我意識不足 26%是礙於捐血車至學校或軍隊受同儕邀約而捐血 篩檢資源的可近性不足,學生為感染族群的大宗

31 台灣血液基金會98年的資料中有幾個重要的訊息:
‧98年源自捐血中心檢出之新通報愛滋陽性個案共計80名,佔捐血人比率約 十萬分之4.3。過去捐血中心通報愛滋個案以軍人最多(約18%上下) 去年學生族群首次超越軍人,學生32.50%>軍人 %。 .99年1月至3月源自捐血中心檢出之新通報愛滋陽性個案共計22名。個案之 職業類別學生族群(9/22)佔40.91%,服務業(5/22)佔22.73%。年齡層 分佈仍以17-29歲年輕族群佔最多數(86.37%)。 此數據符合HIV主要攻擊年輕族群的世界潮流。


Download ppt "二十一世紀黑死病? 分享人:黃雅靖護理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