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课标版 历史 第15讲 专题小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课标版 历史 第15讲 专题小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标版 历史 第15讲 专题小结

2 知识系统构建

3

4

5 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历程 时间 表现 原因 认识 构建完成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 (2)社会主义建设是崭新的事业,需要在探索中发展完善 (3)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警惕右,更要防止 “左” 严重破坏 “文革”期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左”倾错误 恶性发展 发展完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平反冤假错案; 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改革开放的进行;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 民主法制日益完善

6 二、新中国外交的阶段表现 阶段 特点 国际形势 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一边倒” (1)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
(2)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 巩固了新生政权, 有利于维护民族独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国的孤立、封锁政策 20世纪70年代 “一条线” “一大片” (1)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2)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中苏关系恶化 (3)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崛起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 改革开放以后 不结盟政策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两极格局逐步瓦解 (3)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1)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4)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7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 (1)根本原因:中美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 (2)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在中国“扶蒋反共”。 (3)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企图把 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实现正常化。 (1)从美国方面看: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②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 守势;③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

8 (2)从中国方面看: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需要和美国改善关系以牵制 和对付苏联的威胁;③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1)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矛盾、斗争乃至对抗在所难免。 主要表现在:统一与反统一、发展与遏制、西化与反西化、霸权与反霸 权,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2)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经济上相互需要,政治上互有所 求。为了各自的利益,双方可作出妥协。

9 学科能力提升 因果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因果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 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 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 的”“是为了”“是因为”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 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 词语有“影响”“结果”等。基本方法有:

10 (1)概念分析法: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 与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等。
(2)特征分析法: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 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 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 是因。 (3)理论分析法: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 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就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可以较为容易 地作出判断。

11 典题例证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从这届开始政协性质有 了变化。政协性质开始变化的原因在于 (     )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大已经胜利召开 D.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解析 1949—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故C项正确;1949年新中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胜 利完成,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 跟踪训练 1.对于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有学者认为:“中苏之间谈的不是利益问题,而 是原则问题,就是谁对谁错的问题。中国有一套解释中国共产党行为、政 策的理论,苏联另有一套理论,都说自己选择的道路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双方争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解释权。”该学者认为中苏关系破 裂的原因是 (     ) A.国家利益发生了冲突 B.双方对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领导权的争夺 C.中苏领导人之间关系恶化 D.对是否应该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看法不同  答案    B A项在题干中无法体现。中苏关系的破裂不是中苏领导人之间的问 题,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在当时,中苏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选B项。

13 2.“正是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 这一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其主要原 因是 (     )
A.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B.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  答案    B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中美关系以及中美两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是在1972年,A项错误。美国总统尼克松即 将访华表明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这对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 位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B项正确。美国承认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的说法与 史实不符,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14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 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 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 点。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史学方法,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 我国史学界坚持的主流史学方法。直至今天,这种史学方法与我国的主流 意识形态仍是一致的思想方法,仍是史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之一,也是必须了 解、掌握并用以分析历史问题的原则之一。

15 (1)熟悉掌握重要的唯物史观理论观点,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阶级斗争理 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方法, 如主客观两方面、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全面与片面的观点等。 (2)注意防止看待历史问题的偏差:①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 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历史的主宰;②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没有从生 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进程;③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某一历史 人物或历史现象。

16 典题例证 阅读下列有关中日关系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白银的赔款。 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 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 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 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 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 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 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 器……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

17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材料三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 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 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 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据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材料一认为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是日本“同样输得很惨”,请你结合材 料一和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18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民族 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 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材料三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 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  解析 第(1)问,应从中国和日本两个角度来回答。对中国来说,从《马关 条约》的影响来分析;对日本而言,结合其侵略战争来分析。第(2)问,“错 误估计”可以根据材料概括。材料中的“民族凝聚力”应该是指全民族 抗战,其在政治上表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在军事上的主要表现为国 共合作抗战。第(3)问,“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是指日本对中国采取敌 视政策。意义从对两国以及对世界和平的角度来思考。

19  答案    (1)中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
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日本: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 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自己战败投降。 (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其在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了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 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 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战略上相互配合。 (3)二战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 保持着“外交关系”。 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两国 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0 跟踪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 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 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 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 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其实中国历史上以 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 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1 (1)椐据材料一,归纳钱穆先生的主要观点。 材料二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 从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 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 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观点与所学关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论断 是否矛盾?为什么?

22 材料三    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四、五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54年、 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78年起每五年一届,至今(2015年1 月1日)已召开十二届。
全国政协:第一、二、三、四、五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49年、1954年、 1959年、1964年、1978年。1978年起每五年一届,至今(2015年1月1日)已 召开十二届。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 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 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 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3)根据材料三,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并 指出该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

23  答案    (1)观点:①学习外国制度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②民主政治要与民族文 化相融合;③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能全盘否定。
(2)不矛盾。孙中山的结论主要是基于人们对民主共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而“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论断是基于民主共和作为一股思想潮流而言的。 (3)成就:①民主机构有规律地运转(或全国人大、政协定期召开),切实保障 了人民民主权利;②宪法进一步完善;③法律法规更加健全。 趋势: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系统化。  解析 第(1)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归纳概括能力。依据“因此只想把外国现 成制度,模仿抄袭”得出钱穆认为学习外国制度,不能照搬,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表述的观点是民 主政治要与民族文化相融合,材料一最后是一个反问句,表示作者认为不能完全 否定传统政治。第(2)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 (3)问是对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的 考查,回顾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Download ppt "课标版 历史 第15讲 专题小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