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课程标准: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表现 (二)原因、特点和影响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表现 (二)原因、特点和影响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3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原因: 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2、概况: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阶 段 表 现 服 饰 特 征 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 (20世纪上半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 独立自主 巩固独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异彩纷呈 美观大方 彰显个性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子:宽松肥大→旗袍、上衣下裙 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并存 男子: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 女子:列宁装、连衣裙 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3、变化趋势: 由拘谨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方便、平民化转变。

4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3)居室建筑的演进 (4)习俗风尚的变革
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 : A、传入时间: 19世纪40年代 B、 原因: 西方人来华 (3)居室建筑的演进 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四合院→中西合璧(租界)→全欧式住宅(高级公寓、别墅式洋房) (4)习俗风尚的变革 A、原因: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B、表现: 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葬礼——厚葬→殡仪馆、公墓、火葬(文明、简洁、卫生) 见面——跪拜、作揖→点头鞠躬、握手 剪辨易服、迫令放足、破神权、反迷信、公历、思想观念

5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的结果
(1)探讨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的结果 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世变迭起,重以沧桑,由同治视嘉庆时,其见闻异矣。由今日视同治时,其见闻尤异矣。更阅数十年,人心风俗之变幻必且倍甚于今日。 ——清《上海县续志·序》 A、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势力传入中国)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推进社会风习的改良。与此同时,宋教仁,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了社会改良会,力主“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在章程中更把它具体化为三十六条。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B、革命思潮的推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的影响) (2)变迁的主要特征: 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 (3)影响: ①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冲破原有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②促进了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

6 二、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更新 1、古代交通工具---轿子、马车、木船。 2、近代交通工具
(1)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2)政府的大力提倡; (3)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5)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 A、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近代落后的交通工具) 人力车、三轮车、马车、自行车(19C中后期传入中国---20C初,出现在大街小巷---50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 B、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电车(1906)、公共汽车(1924)、汽车、火车(19C末20C初)、轮船(1865)、飞机(20C20年代初) ★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技术:引进→自制自研; 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进程:先慢后快; 种类:海陆空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7 (2)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时间 邮政通信事业成就 二次鸦片战争后 1866年 1896年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正式办理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2、电信事业发展——电报、电话 A、电报: 时间 电报发展成就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8 B、电话 时间 成就 1882年 民国成立后 20世纪80年代后 截止2003年 电话传入中国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各占一半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①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及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 ②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信息的传递,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9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大众报业的发展
如何评价西人办报? A、促进西方文化在华的传播,加强了列强对华文化侵略; B、把近代报刊带来中国,国人办报,人们思想观念改变。 (1)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公元887年,《邸报》世界上现在最古老的报纸。 2、近代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①物质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社会急剧变化,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③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近代大众报业的兴起和发展: A、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B、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C、辛亥革命后,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 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影响? ①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 ②宣传教育,启迪民众; ③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通俗性报刊);

10 (2)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产生与20世纪20年代初
A、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上海)。 B、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C、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D、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2、电影: A、发展过程:P62 B、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快速发展(导演、明星、优秀作品) 3、电视:20世纪30年代问世 A、发展过程:1958年、1978年 B、现状(特点):P63

11 (3)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原因: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2、出现: 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3、发展: 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 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P63 A、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B、互联网在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C、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D、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12 1.(2008宁夏,29)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2.(2008宁夏,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3.(2008江苏,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B D A

13 (1)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
4.(2008年山东文综,27)(25分)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札记》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 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1)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 (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 (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 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如果笼统回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最多给 2 分) 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 (4)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4分)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5分)

14 清代官服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我国古代 服饰有何感触? 等级森严 礼治规范

15 清朝 长袍马褂 西装

16 中山装 关于“中山装”,《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说:“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  中山装的造型特征 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17 满族妇女衣着(特点:宽袍大袖) 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 旗袍的演变 改良旗袍(民国初年) 特点:短袍窄袖,曲线美 民国上袄下裙

18 近代服饰:中西合璧、多元化与新旧并存

19 不爱红妆爱武装 干部装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 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 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 不爱红妆爱武装 干部装

20 开吃啦: 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 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营养成分,搭配合宜。 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

21 反映了日常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后,人们的饮食变化还有:吃西餐、抽烟卷喝咖啡等饮料。
阅读下列材料: “从前亲友礼尚往来所 馈赠者以茶食肆中鸡蛋糕、 眉毛饺为通常品,近则此 等食品已不合时宜,而以 外国糖果及罐头为主。” 思考 反映了日常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后,人们的饮食变化还有:吃西餐、抽烟卷喝咖啡等饮料。 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该现象最早出现在何时?除此之外,人们的钦食还有什么变化?

22 老北京的四合院 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内向性和封闭性)

23 传统民居 江南水乡民居 福建土楼

24 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 上海早期洋房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

25 婚姻法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民国时期北京某周姓女,“自幼游学欧美,染一种西洋习 气,去岁回国,即在宣武门内某学校充任教务,为出嫁 计,未行禀明父母,即在门前挂一招夫广告牌,上书女学 士周××,现年28岁,久寓北京,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 校。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 国8年1月止,各学士如有与××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 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剧情: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 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 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 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逼 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于小芹抛弃家庭包办婚姻, 与小二黑喜结良缘,冲破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 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 ——徐珂《清稗类钞》

26 蒋介石与宋美玲 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 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穿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 蒋介石与宋美玲 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五四前 清末传统婚礼 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许穿白色衣服的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

27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婚照 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1939.9 建国初: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28 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29 见面礼:跪拜、作揖— —鞠躬、握手 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30 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

31 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比一比 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图二:时髦的高跟鞋 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 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

32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33 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
有轨电车(1906年,天津) 汽车(20C初) 公共汽车(1924年)   1902年3月,上海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轮怪物。这就是汽车。 1897年德国生产的本茨汽车

34 晚清中国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1865年建成中国自行设计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
轮船招商局 冯如和他的飞机 冯如

35 沪淞铁路(1876) 詹天佑 京张铁路全长200多公里,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他设计了“人”字形路线。 1876年,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沪淞铁路(中国最早的铁路)。但不久即被拆毁并掷入大海。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这是第一条中国人(詹天佑)自行设计的铁路。 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②政局动荡;③传统思想的束缚; 根本原因: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36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它从1872年4月30日刊,直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

37 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38 赵丹 阮玲玉 朱飞 胡蝶 孤儿可救祖记 这部抒情心理片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世界声誉。
中国第一部武侠神怪片   时间:1928年   编剧:郑正秋   导演:张石川 孤儿可救祖记

39 渔光曲 《渔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海引起轰动,连映3个月,主题歌《渔光曲》哀婉动人,成为传唱一时的流行歌曲。1935年2月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本片根据张乐平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成。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之际,该片被评为“我最难忘的百部中国电影”之一,王龙基扮演的三毛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形象”之一。该片在海外也同样受到欢迎,例如1981年在巴黎6家电影院连演60天,轰动巴黎。该片荣获葡萄牙第12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意大利第14届季福尼国际青少年电影节荣誉奖。

40


Download ppt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