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巨细胞病毒.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巨细胞病毒."—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巨细胞病毒

2 人巨细胞病毒(HCMV) 也称人疱疹病毒5型,属疱疹病毒β亚科,为线状双链DNA病毒。
直径为230nm,内核为CMV-DNA(病毒核心),其外是立体对称20面体,称衣壳,最外是由糖蛋白和类脂组成的囊膜。

3 发病机制 人一旦发生CMV感染,常终身带毒,可侵入肺、肾、肝、肠道、视网膜等脏器及唾液腺、乳腺其他腺体和多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可长期或间隙地自唾液、乳、汗、血液、尿液、精液、子宫分泌物多处排出病毒。免疫正常时可无症状,但病毒仍潜伏持续存在,主要潜伏部位是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此外也潜伏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多形核白细胞、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 CMV(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CMV感染对胸腺发育及脾细胞、单核吞噬细胞、NK细胞及CTL细胞的功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4 临床症状 H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广泛,我国成人感染率达95%以上,通常呈隐性感染,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侵袭多个器官和系统可产生严重疾病。病毒可侵入肺、肝、肾、唾液腺、乳腺其他腺体,以及多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可长期或间隙地自唾液、乳汗血液、尿液、精液、子宫分泌物多处排出病毒。通常口腔,生殖道,胎盘,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多途径传播。 (一)先天性感染   妊娠母体CMV感染可通过胎盘侵袭胎儿引起先天性感染,少数造成早产、流产、死产或生后死亡。患儿可发生黄疸,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性紫斑及溶血性贫血。存活儿童常遗留永久必性智力低下,神经肌肉运动障碍,耳聋和脉络视网膜炎等。

5 (二)围产期感染   产妇泌尿道和宫颈排出CMV,则分娩时婴儿经产道可被感染,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脏器。围生期感染者很少有后遗症(早产儿和高危足月儿发生后遗症危险性增加);生后感染者不发生后遗缺陷。 ①HCMV肝炎;为最常见的表现类型。可呈黄疸型或无黄疸型,轻~中度肝大,常伴脾大和不同程度胆汁瘀积,血清肝酶轻~中度升高。部分婴儿呈亚临床型。 ②HCMV肺炎;多无发热,可有咳嗽、气促、肋间凹陷,偶闻肺部罗音。X线检查多见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可有支气管周围浸润伴肺气肿和结节性肺浸润。部分病儿同时伴肝损害。 ③输血后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可有发热、黄疸、肝脾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常见皮肤灰白色休克样表现。可有肺炎征象,甚至呼吸衰竭。该病虽是自限性,但在早产儿,特别是极低体重儿病死率可达20%以上。 ④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6 (三)儿童及成人感染   通过吸乳、接吻、性接触、输血等感染、通常为亚临床型,有的也能导致嗜异性抗体阴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于妊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器官移植,肿瘤等因素激活潜伏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病毒,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炎、脑炎等。 (四)细胞转化和可能致癌作用   经紫外线灭活的CMV可转化啮齿类动物胚胎纤椎母细胞。在某些肿瘤如宫颈癌、结肠癌、前列腺癌、Kaposis肉瘤中CMV DNA检出率高,CMV抗体滴度亦高于正常人,在上述肿瘤建立的细胞株中还发现病毒颗粒,提示CMV与其疱疹病毒一样,具有潜在致癌的可能性。

7 疾病诊断 1. 病毒分离 (是最可靠、特异性最强的方法 ) 2. HCMV标志物检测 ①用光镜直接在样本中寻找典型病变细胞或包涵体
②电镜下检查病毒颗粒 ③免疫标记技术检测病毒抗原 ④分子杂交试验或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HCMV DNA或HCMV mRNA 3. 血清学诊断,主要指血清抗HCMV IgG和IgM的检测  ⑴抗HCMV IgM 是原发感染或活动性感染的标志 ⑵抗HCMV IgG 感染后终身存在。

8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和水平传播,婴幼儿期高感染率和高排病毒率 3.易感人群
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可长期或间歇地自鼻咽分泌物、尿、宫颈及阴道 分泌物、乳汁、精液、眼泪及血液等排除病毒。 CMV感染可常年发生,无季节性。 2.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和水平传播,婴幼儿期高感染率和高排病毒率 3.易感人群 ①机体对巨细胞病毒的易感性取决于年龄、免疫功能状态、社会经济情 况等因素 ②一般年龄越小,其易感性越高、症状也愈重。 ③病毒往往以潜伏感染的形式持续终生,只有当宿主免疫状态失去平衡,潜伏的病毒才复活。 4.流行状况 我国一般人群抗体阳性率86%~96%,孕妇95%左右,周岁时已达80%左右

9 疾病预防 易感孕妇应避免接触已知排病毒儿童的分泌物。使用冰冻去甘油血制品或洗涤细胞可减少输血后感染。有报导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在移植前后预防性用药能减少移植者HCMV疾病的发生,但亦有不支持的报告。有人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加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HCMV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某些高危移植患者的HCMV疾病。减毒活疫苗的疫苗病毒潜伏和潜在致癌性的问题尚未解决,其免疫原性亦需进一步研究。亚单位疫苗如gB亚单位疫苗研究正在进行之中,gH包膜糖蛋白和pp65基质蛋白亦被考虑用于制备亚单位疫苗。 1. 一般预防 2. 阻断母婴传播:带病毒母乳的处理:已感染HCMV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无需处理;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需处理带病毒母乳后喂养。带病毒母乳-20℃冻存1~3天以上可明显降低HCMV滴度,再加巴斯德灭菌法(62.5℃)可消除病毒感染性 3. 药物预防:伐昔洛韦(Valacyclovir)、缬更昔洛韦和更昔洛韦 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患者的预防:伐昔洛韦、缬更昔洛韦和更昔洛韦   有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加IVIG或高效价HCMV免疫球蛋白预防某些高危移植患者的HCMV疾病,100~200mg/kg,于移植前1周和移植后每1~3周给予,持续60~120天   有建议对严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需用激素治疗的HCMV感染早产儿应考虑GCV预防 。

10 治疗 丙氧鸟苷(更昔洛韦) 膦甲酸钠:能抑制疱疹病毒的DNA聚合酶和HIV-l的逆转录酶。膦甲酸钠对耐受更昔洛韦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有效,但因膦甲酸钠有肾毒性、电解质失衡、抽搐、恶心等副作用,病人不易耐受。

11 谢谢


Download ppt "巨细胞病毒."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