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课题培训 教育叙事研究和教学设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课题培训 教育叙事研究和教学设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题培训 教育叙事研究和教学设计

2 教育研究的新取向 研究目的:求真 —— 求善 研究范式:科学 —— 多元(解释、现象) 研究方法:重视实验量化—— 强调质性情景
研究目的:求真 —— 求善 研究范式:科学 —— 多元(解释、现象) 研究方法:重视实验量化—— 强调质性情景 研究主体:研究人员 —— 教师、校长、研究人员 共同的合作 研究重心:理论 —— 实践 研究态度:被动 —— 主动

3 为行动而研究 对行动的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
研究理念: “草根”研究 为行动而研究 对行动的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

4 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比较适切的方式 1、课例研究 2、叙事研究

5 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 研究课是以研究的态度准备和实施的课,是提供给合作伙伴一起反思和研究的课,研究课不是示范课,不是为了展示和示范而是为了反思、研究和改进。

6 叙事研究 所谓“教育叙事研究” ,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

7 叙事研究 相对于以往的科学化研究而言,它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在研究过程中,它所致力的不再是抽象的、普遍的原理性概括,而是在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生活现实基础上,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来逼近人们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本身。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的描述,去追寻教育参与者的足迹,在倾听教育参与者内心声音的过程中,发掘教育个体或者群体行为中的隐性知识并揭示其蕴涵的价值和意义。

8 叙事研究的意义 目的是通过写“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要以新的教学理念的眼光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叙事的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生实质性变化。即便是对错误的反思也能使自己知道问题出在那里,成为以后的借鉴,从而达到教学行为转变的目的。

9 叙事的基本类型 1、随笔 2、日记 3、自传 4、案例

10 叙事研究的特征 (1)教育叙事研究是行动者直接融入实际生活体验并成为研究主体,在叙事研究中,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通过自身长期在教育教学的实际生活体验中,在与对象的直接互动与实际交往中,发生了各种生活故事和教育教学事件,对这些事件,教师们通过观察、分析、反思,而获得一些见解或解释性的意见,这就是行动者自身作为主体并直接介入其中的行动研究。

11 叙事研究的特征 (2)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事实性、情境性、过程性的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从教育实践出发,从校园生活出发,从真实教育事实出发,从自然教育情境出发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显著特征在于“实”,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观察和探究,从而获得对事实或事件的解释性意见

12 叙事研究的特征 (3)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叙事研究的根本特征在于反思。教师在叙事中反思,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或事件的认识。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经验,在反思中修正行动计划,在反思中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理念和思想。离开了反思,叙事研究就会变成为叙事而叙事,就会失去它的目的和意义。

13 叙事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⑴ 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的教育事件, 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
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育者的主观想像。 重视叙事者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叙事者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14 叙事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⑵ 叙述的故事中必然有与所叙述的教育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
关注叙述者亲身经历,不仅把作者自己摆进去,而且把写作的对象从知识事件转换为人的事件。 采用“心理分析”技术,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想像。

15 叙事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⑶报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比如:在某个教育问题或事件中遭遇困境时,就要思考和谋划解决问题、定出困境的出路,这里面就会涉及很多曲折的情节。

16 叙事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⑷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 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17 叙事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⑸叙事研究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实”字
它是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实事、实情、实境和实际过程所作的记录、 观察和探究,从而获得对事实或事件的解释性意见。

18 叙事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之叙事研究重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和内在情节,不以抽象概念或符号压制教育教学生活的情节和情趣。
是让自己说话或让历史印记自己显露出它的意义,它面向事实,不过多地用外来的框架歪曲或滥用事实。 在撰写叙事研究报告时,要体现细腻情感的叙事风格,既要有细致的故事性描述,又要有基于事实的深刻分析; 既要展现真实现象,又要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真实,使故事焕发出理性光辉和智慧魅力。

19 叙事的写作方式 以“叙述”为主。是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
要尽可能地”描写” 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 ”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句子。 这样的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个人教育理念,渗透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体现了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的教育思想。

20 有解决问题的情境性、冲突性、过程性、复杂性 以及师生角色变化等的描述; 有解决问题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反思;
叙事研究的基本要素 有鲜明的主题或引人入胜的问题; 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有解决问题的情境性、冲突性、过程性、复杂性 以及师生角色变化等的描述; 有解决问题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反思; 有理性反思中所获得的经验或教训,所蕴含的 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升华或启发。

21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事实叙述+理论分析) (l)要勤于学
(3)要善于。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事实叙述+理论分析) (l)要勤于学 教师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提高理论素养,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准备和基础。虽然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不必像大学教授或教育理论专家那样要求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并直接运用理论开展教育研究,但是不等于说叙事研究不需要理论,理论的价值在任何方式的研究中都是不可忽视的,因为理论可以启迪人们的思维和智慧,可以熏陶人们的气质和精神,可以提高人们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可以升华人们的思想和理念。

22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事实叙述+理论分析) (2)要敏于事
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感慨找不到可说的话题,可做的课题,可写的东西。这种现象是由于教师长期忙于超负荷的教学工作,为各种事务所困,对各种问题缺乏敏感性,甚至变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缘故。 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教师事事处处留意身边的问题,关注身边的事情,就可以找到很多可以用于开展探讨的话题。教育教学活动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可成为叙事研究的话题。

23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事实叙述+理论分析) (3)要善于思
勤于思考,善于反思是教师在进行叙事研究中的根本要求,因为当教师试图“发现”和“讲述”自己所遇到的某个教育问题或教育事件时,需要认真的思考:当问题或事件发生后,教师又用什么方式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的思考;对问题或事件的解决过程、解决到什么程度、方式方法如何、总体效果如何等,需要深刻的反思。 思考和反思是叙事研究的灵魂,教师通过叙事研究中的思考和反思,不仅可以深刻地领会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24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事实叙述+理论分析) (4)要得于法 叙事研究的过程要围绕三个事件展开:现场、现场经验文本和研究文本。
现场工作是叙事研究者亲身体验生活和获得现场经验的过程。 现场经验文本是指研究者所获得的现场资料,形成现场经验文本有多种方法,如讲述或撰写故事、研究访谈、日记、自传和传记、书信、谈话、现场笔记等。 研究文本是指叙事研究的格式,叙事研究文本可以用文学、诗歌、科学等各种不同的风格撰写,可以形成描述的文本、解释的文本、讨论的文本、叙述的文本等多种格式。

25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26 教学设计的共性要素 第一,学习者及其需要的分析. 包括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学习风格,学习者的认知与发展特征,学习者的学习起点水平,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等; 第二,教学内容的分析,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内容的层次结构,教学内容的编排与组织,教学内容展示的程序和方式等; 第三,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包括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分析,教学目标的行为、条件、标准等要素的确定与表述等; 第四,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27 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指导性:对教师和教学活动而言,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师为有效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而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
整体性:教学设计过程就是在系统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对诸多要素进行系统安排和统整组合的过程。整体性要求教学设计活动,要对教学活动诸多构成要素进行综合与整体的规划与安排。 操作性:教学设计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提供了现实的结合点,它能指导并服务于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设计必须体现可操作性。 创造性: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机械性劳动,而是一项发挥教师才智、焕发生命活力的一种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创造性活动。

28 教学设计的一般任务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作为规定教学活动方向的重要指标体系,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首先要考虑和研究的任务。 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是对教学目标所要达成的教学活动的终点目标、学生在学习开始时的起点能力转化化终点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学生特点与需要:全面分析和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相关措施的研究与分析:教学过程实际效果如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教学措施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一般来说,教学措施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等。

29 共勉: 真正研究问题 研究真正问题 人人做真学问


Download ppt "课题培训 教育叙事研究和教学设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