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讲 政府间财政关系 政府间财政关系,即指同一国家内不同层次政府以及同层次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的划分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安排。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讲 政府间财政关系 政府间财政关系,即指同一国家内不同层次政府以及同层次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的划分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安排。"—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讲 政府间财政关系 政府间财政关系,即指同一国家内不同层次政府以及同层次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的划分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安排。
财政联邦制就是从财政的角度研究“各级政府的作用及其相互联系的方式”。

2 第一节 财政分权理论 一、分权的优点 1、使产出适合当地的偏好 2、鼓励政府间竞争 回顾一下蒂布特模型。
3、有利于地方政府提供物品和服务的创新。

3 二、分权的缺点 1、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 2、会导致不公平 比如外部性、物品提供的规模经济、征税的规模经济
比如一个地方可能要求向穷人转移收入,那么随着流动而来的穷人的增加,再分配性质的财政政策的成本也会增加,如果高收入者相继搬走,再分配计划可能最终不得不放弃。

4 第二节 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 中国政府间关系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目前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形成主要是源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5 一、分税制之后中央与地方间财权的划分 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消费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

6 地方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已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2000年已停征),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已停征),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7 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中央拿75%,地方拿25%;资源税,按不同资源品种划分,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其它资源税划为地方收入;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地方各得收入的50%。

8 随后的调整 1997年1月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分享比例调整为中央80%,地方20%;2000年10月起,调整为中央的91%,地方9%,并确定3年把该税分享比例调整为中央占97%,地方占3%。 1999年开征利息税后,将利息税全部作为中央税。2000年开征车辆购置税后,将车辆购置税也全部作为中央税。 2002年,改变了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办法,除铁路、银行等少数中央企业所得税仍归属中央外,对企业所得税税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个人所得税收入也由中央和地方分享,2002年,各占50%,2003年,中央60%,地方40%。

9 引发的问题 1、企业汇总纳税引发“税收”与“税源”的背离。 2、跨区经营税收属地管理造成“背离”。 比如西气东输
3、资源性初级产品定价导致“背离”。 比如天然气价格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可能翻几倍,但由此产生的利润,销售企业占了大头。 4、增值税也造成了的确之间贫富差距扩大,有利于东部等发达地区。

10 二、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的划分 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防、武警经费,外交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经费,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中央安排的农业支出,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的还本付息支出,以及中央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等各项事业费支出。

11 地方财政主要承担地方行政管理费,地方公检法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农业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以及其他支出。

12 三、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转移支付 (一)转移支付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1、概念:转移支付是指一部分资金的使用权转让给他人所形成的支出,政府间转移支付指的是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事权、支出范围和收入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相互转移。 一种是上下级政府间的资金转移,即纵向转移支付,另一种是同级政府间的资金转移,即横向的转移支付。

13 2、理论依据 (1)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的宏观调控。 转移支付是对实行分税制以后财政收入分配格局进行再次调整。中央政府有意识地使地方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留有缺口,而后再通过财政补助或转移支付予以弥补。这样做,中央政府可以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进行控制和调节,以实现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目标,维护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 (2)实现政府间纵向财政平衡 纵向财政不平衡是由于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划分不相匹配造成的。在分税税制下,为了不扭曲市场机制,中央集中了大量的收入,这就造成了纵向的财政不均衡。

14 (3)实现政府间横向财政均衡 由于历史及自然条件的差别,各地财政收入能力和财政支出需求相差悬殊,造成公共服务水平的极大差异,在一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甚至连最低的公共服务标准也难以达到,比如普及初级教育、初级卫生保健、保障安全饮水等也存在困难。中央政府应该通过转移支付消除财政净利益差别,达到最低公共服务标准,以实现横向财政平衡。 (4)外部效益 存在外部效应却无法弥补成本时,地方政府公共产品的提供水平将低于最佳提供水平,导致资源不合理配置。外部效益如果只涉及少数地区,则可以由这几个地区协调。但如果涉及许多地区,则相互协调成本很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应由中央政府采取配套转移支付,以激励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15 (5)规模经济 有些公共产品和服务,如供水、供电等,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即使用者越多,人均成本越低,当产出达到相当规模时才能获得成本节约带来的利益,如果由特定的地方政府独立供应,由于财力限制,难以达到合适水平。 (6)实现中央政府特殊目的 中央政府帮助地方政府应付非正常事件。比如自然灾害。其它特殊社会目的,如我国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性补助。 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到2019多亿元,年均增长近12%。 新疆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也有60%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

16 是指未规定资金用途,又不要求地方政府承担自有资金的拨款。
3、转移支付的类型 (1)无条件拨款 是指未规定资金用途,又不要求地方政府承担自有资金的拨款。 例如2005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1070亿元中,对革命老区转移支付16.52亿元,对边境地区转移支付9.41亿元。分地区看,中部505.71亿元,西部515.13亿元,东部(山东、辽宁、福建)49.16亿元。人均享受转移支付较多的省区分别为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 注意: 以解决横向财政不平衡为目标的转移支付通常称为“均等化”转移支付”。

17 目前我们国家的均等化转移支付主要有以下这些
(1)一般性转移支付 (2)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3)调整工资转移支付 如1999~2006年五次增加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中央财政增加了“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对财政困难的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自行解决) (4)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主要向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少数民族地区一级财政困难地区倾斜。 (5)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 从2005年起,对财政困难县政府增加税收收入进行奖励,对县乡政府精简机构和人员给予奖励,对产粮大县给予奖励,对以前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工作做得好的地区给予补助。 (6)其他。比如义务教育补助。

18 A、非配套拨款(Non-matching Grants) 指规定了资金用途,但不要求地方政府提供配套资金的拨款。
(2)有条件拨款 有时也称专项拨款。中央政府指定这些拨款的用途,地方政府必须按指定用途使用这些资金。这种拨款主要用来解决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很重要,而被地方政府认为并不特别重要的问题,比如有溢出效应的项目。有条件拨款又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A、非配套拨款(Non-matching Grants) 指规定了资金用途,但不要求地方政府提供配套资金的拨款。 比如为支持西部地区的健康教育工作,2005年中央转移拨付50万专款用于2006年度中西部22个省的健康教育与烟草控制项目。该项目的主题是“健康生活,健康社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健康、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质。

19 B、无限额配套拨款 是指规定了资金用途,但未规定限额,并要求地方政府承担一定比例自有资金的拨款。例如,中央政府每拨给地方政府1元教育经费,则要求地方政府同时配套提供1元教育经费,不论地方支出多少,中央将按此比例规定给予补助,不设上限。这是纠正外部效益的一种方法,拨款的目的是鼓励地方政府提供更多具有外部效益的公共产品。 C、有限额配套拨款 指规定了资金用途和最高限额,并要求地方政府承担一定比例自由资金的拨款。例如,中央政府每拨给地方政府1元教育经费,则要求地方政府同时配套提供1元教育经费,但中央的拨款以1亿元为限,超过这一限额,不再增加补助。


Download ppt "第八讲 政府间财政关系 政府间财政关系,即指同一国家内不同层次政府以及同层次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的划分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安排。"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