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解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 GB/T 29490-2013 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 2016年6月 北京 www.zgrzbj.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解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 GB/T 29490-2013 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 2016年6月 北京 www.zgrzbj.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解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 GB/T 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 2016年6月 北京

2 讲师介绍 马 圆 IP+ 知识产权+标准化 Mobile:13581973020 QQ:956529126
中美欧日韩五国知识产权局合作项目 - 半导体领域检索手册 国知局专利分析人才培训教学小组 - 组长 (开发全国专利分析人才选拔题库) ● 8年专利实质审查经验,审查领域:新能源/半导体/通信/计算机; ●审结600多件发明专利,PCT审查/翻译等; ● 丰富的大型企业专利分析项目经验:京东方、同方等。 有趣的事情,四个地方都跟知识产权认证有关 广核的上市子公司获证 北大开展试点,讲王恩哥等,注意小圈子示范效应 国知局开展 知标委 知识产权指标考核的重要性: 华三上新闻联播 央企总裁打一分 深圳市奖励100万,后续钱不能少 中规认证

3 贯标简介 什么是贯标 贯标,指“知识产权贯标”,即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GB/T )。 ISO9001:产品质量 ISO14001:环境保护 OHSA18001:职业健康 SA8000:社会责任 GB/T 29490:知识产权 企业管理体系 顾名思义,贯标就是贯彻标准 追求的是一定范围之内的最佳秩序 这个范围可以是质量、环境、健康等等 贯标是标准化手段的一种 中规认证

4 标准属性 国家推荐性标准 GB/T 29490-2013 国际标准(ISO)、区域标准、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中规认证

5 标准构成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前言 引言 正文 --制定者基本信息 --编制原因及内容的相关说明 --对实施规范的要求 中规认证

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雷筱云、… 中规认证

7 引言 0.1 概述 本标准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的得到期望的结果。 中规认证

8 引言 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体系 ISO9001:产品质量 ISO14001:环境保护 OHSA18001:职业健康 SA8000:社会责任
GB/T 29490:知识产权 企业管理体系 中规认证

9 引言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种。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框架设立 突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规认证

10 引言 0.2 过程方法 PDCA模式 持续改进原则 中规认证

11 引言 过程输入输出的关系 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创运保管” 输入需求: a) 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 b) 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c) 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 d)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创运保管” 输出: a) 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 b) 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 c) 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持企业持续发展; d) 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规认证

12 引言 0.3 原则 一、战略导向 二、领导重视 三、全员参与 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
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最高管理者应全面负责 知识 产权管理。 二、领导重视 知识产权涉及企业各业务领域和各业务环节,应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三、全员参与 中规认证

13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共性要求(标准)+个性需求
引言 0.4 影响因素 企业实施本标准应考虑一下因素: a)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法律和政策要求; b)企业的发展需求、竞争策略、所属行业特点; c)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产品及核心技术。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共性要求(标准)+个性需求 中规认证

14 问题&解答 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否需要企业拥有一定量的知识产权基础?
企业内只有知识产权部门员工才属于体系覆盖范围,其他比如制造、销售等都与知识产权体系无关? 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主要就是建立统一的体系结构、编制统一的体系文件? 中规认证

15 正文 GB/T 29490-2013 正文: 范围 规范化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管理职责 资源管理 基础管理 实施和运行
审核和改进 总体要求:建立、有效性、文件化 最高管理者的要求 配备资源 从知识产权角度提要求 从产品或项目角度提要求 持续改进的要求 中规认证

16 正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愿望的企业: a)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b)运行并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c)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评价。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组织,可参照本标准相关要求执行。 中规认证

17 正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中规认证

18 正文 3 术语和定义 知识产权 客体无形性、权利专有性、法定性、地域性、时间性
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发明者、创造者等对自己的创造 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其范围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及相关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记、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传统知识、遗传资源以及民间文艺等。 客体无形性、权利专有性、法定性、地域性、时间性 中规认证

19 正文 客体无形性 地域性 时间性 法定性 权利专有性 中规认证

20 正文 3 术语和定义 管理体系 知识产权方针 知识产权手册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知识产权工作的宗旨和方向。
规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文件。 中规认证

21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4.1 总体要求 企业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施、运行并持续改进,保持其有效性,并形成文件。
理解要点: (1)按本标准要求 (2)文件化要求 (3)建立、实施、运行、改进、有效性 对审核提出要求 中规认证

22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理解要点:体系文件构成 文件审核对象 注解:形成文件的程序 方针目标 手册、程序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 b)知识产权手册; c)本标准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手册、程序 记录文件 理解要点:体系文件构成 文件审核对象 注解:形成文件的程序 中规认证

23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4.2 文件要求 4.2.2 文件控制 审核实例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依据,应确保:a)发布前经过审核和批准,修订后再发布前重新审核和批准;b) 文件中的相关要求明确;c) 按文件类别、秘密级别进行管理;d) 易于识别、取用和阅读;e) 对因特定目的需要保留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记。 审核实例 中规认证

24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4.2 文件要求 4.2.3 知识产权手册 编制知识产权手册并保持其有效性,具体内容包括:a) 知识产权机构设置、职责和权限的相关文件;b)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或对程序文件的引用;c)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述。 中规认证

25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4.2 文件要求 4.2.4 外来文件与记录文件
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和处置所需的控制。对外来文件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记录文件应予以控制并确保:a) 对行政决定、司法判决、律师函件等外来文件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其来源与取得时间可识别;b) 建立、保持和维护记录文件,以证实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有效运行;c) 外来文件与记录文件完整,明确保管方式和保管期限。 中规认证

26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4.2 文件要求 4.2.4 外来文件与记录文件 形成记录 中规认证

27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问题&解答 文件的作用? 沟通意图、统一行动 文件通常是纸件形式,电子形式可以么? 中规认证

28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2 知识产权方针 5.3 策划 5.4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 管理评审
5.3.1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策划 5.3.2 知识产权目标 5.3.3 法律和其他要求 5.4 职责、权限和沟通 5.4.1 管理者代表 5.4.1 机构 5.4.1 内部沟通 5.5 管理评审 中规认证

29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通过以下活动实现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a) 制定知识产权方针;b) 制定知识产权目标;c) 明确知识产权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有效沟通;d) 确保资源的配备;e) 组织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的几类工作? 中规认证

30 示例方针:激励创造、灵活运用、全面保护、系统管理
5 管理职责 5.2 知识产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批准、发布企业知识产权方针,并确保方针:a) 符合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要求;b) 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相适应;c) 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运行;d)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f) 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 方针:宗旨和方向 最高管理者的知识产权方向组织化、文件化 示例方针:激励创造、灵活运用、全面保护、系统管理 中规认证

31 示例方针:激励创造、灵活运用、全面保护、系统管理 示例方针:以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合作为辅,激发产品创新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5 管理职责 5.2 知识产权方针 示例方针:激励创造、灵活运用、全面保护、系统管理 示例方针:以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合作为辅,激发产品创新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中规认证 31

32 5 管理职责 5.3 策划 5.3.1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策划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 体系策划≠制度编写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a)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策划,满足知识产权方针的要求;b) 知识产权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活动得到有效运行和控制;c)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 体系策划≠制度编写 中规认证

33 5 管理职责 5.3 策划 5.3.2 知识产权目标 针对企业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 可考核=可量化?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抢占未来发展至高点
最高管理者应针对企业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知识产权目标,并确保:a) 形成文件并且可考核;b) 与知识产权方针保持一致,内容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针对企业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 可考核=可量化?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抢占未来发展至高点 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测量型、保持型、改进型) 中规认证

34 5 管理职责 5.3 策划 5.3.3 法律和其他要求 合法性、合规性要求 实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最高管理者应批准建立、实施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以便:a)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法律和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渠道;b) 及时更新有关法律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并传达给员工。 合法性、合规性要求 实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规认证

35 5 管理职责 5.4 职责、权限和沟通 5.4.1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在企业最高管理层中指定专人作为管理者代表,授权其承担以下职责:a) 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知识产权管理绩效和改进需求;c) 确保全体员工对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的理解;d) 落实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和改进需要的各项资源;e) 确保知识产权外部沟通的有效性。 中规认证

36 5 管理职责 5.4 职责、权限和沟通 5.4.2 机构 企业知识产权机构是否必需?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或委托专业的服务机构代为管理,承担以下职责:a) 制定企业知识产权发展规划;b)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c) 参与监督和考核其他相关管理机构;d) 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工作。 其他管理机构负责落实与本机构相关的知识产权工作。 企业知识产权机构是否必需? 中规认证

37 5 管理职责 5.4 职责、权限和沟通 5.4.3 内部沟通 建立沟通渠道,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内部沟通的意义
内部沟通的方式:内审、会议等 中规认证

38 5 管理职责 5.5 管理评审 领导重视、持续改进 5.5.1 评审要求 最高管理者应定期评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5.5.2 评审输入 评审输入应包括:a) 知识产权方针、目标;b) 企业经营目标、策略及新产品、新业务规划;c) 企业知识产权基本情况及风险评估信息;d) 技术、标准发展趋势;e) 前期审核结果。 5.5.3 评审输出评审输出应包括:a) 知识产权方针、目标改进建议;b) 知识产权管理程序改进建议;c) 资源需求。 领导重视、持续改进 中规认证

39 5 管理职责 问题&解答 能否有多个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一个人?或一组人? 中规认证

40 6 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人) 6.2 基础设施(物) 6.3 财务资源(财) 6.4 信息资源(信息) 中规认证

41 6 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1.1 知识产权工作人员 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在知识产权机构任职的人员??? 任职条件,保障措施
明确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任职条件,并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满足相应的条件。 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在知识产权机构任职的人员??? 任职条件,保障措施 中规认证

42 6 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1.2 教育和培训 覆盖广、分层次、进阶性 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包括以下内容:
a) 规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求,制定计划并执行; b) 组织对全体员工按业务领域和岗位要求进行知识产权培训,并形成记录; c) 组织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知识产权培训,并形成记录; d) 组织对研究开发等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的岗位人员进行知识产权培训,并形成记录。 覆盖广、分层次、进阶性 中规认证

43 6 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1.3 人事合同 通过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等方式对员工进行管理,约定知识产权权属、保密条款;明确发明创造人员享有的权利和负有的义务;必要时应约定竞业限制和补偿条款。 中规认证

44 6 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1.4 入职 6.1.5 离职 对“密切岗位、核心知识产权”的理解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适当的知识产权背景调查,以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对于研究开发等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的岗位,应要求新入职员工签署知识产权声明文件。 6.1.5 离职 对离职的员工进行相应的知识产权事项提醒;涉及核心知识产权的员工离职时,应签署离职知识产权协议或执行竞业限制协议。 对“密切岗位、核心知识产权”的理解 中规认证

45 6 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1.6 激励 明确员工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奖励和报酬;明确员工造成知识产权损失的责任。 注意法律法规要求 中规认证

46 6 资源管理 6.2 基础设施 6.3 财务资源 根据需要配备相关资源,以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运行:
a) 软硬件设备,如知识产权管理软件、数据库、计算机和网络设施等; b) 办公场所。 6.3 财务资源 应设立知识产权经常性预算费用,以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运行: a) 用于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登记、维持、检索、分析、评估、诉讼和培训等事项; b) 用于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运行; c) 用于知识产权激励; d) 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立知识产权风险准备金。 中规认证 46

47 6 资源管理 6.4 信息资源 信息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 知识产权信息包括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 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建立信息收集渠道,及时获取所属领域、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信息;b) 对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分析加工,并加以有效利用; c) 在对外发布前进行相应审批; d) 有条件的企业可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并有效维护和及时更新。 信息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 知识产权信息包括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 中规认证

48 7 基础管理 创造 管理 保护 7.1 获取 7.2 维护 7.3 运用 7.4 保护 7.5 合同管理 7.6 保密
7.3.1 实施、许可和转让 7.3.2 投融资 7.3.3 企业重组 7.3.4 标准化 7.3.5 联盟及相关组织 7.4.1 风险管理 7.4.2 争议处理 7.4.3 涉外贸易 创造 管理 保护 中规认证

49 7 基础管理 7.1 获取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根据知识产权目标,制定知识产权获取的工作计划,明确获取的
方式和途径; b) 在获取知识产权前进行必要的检索和分析; c) 保持知识产权获取记录; d) 保障发明创造人员的署名权。 中规认证

50 7 基础管理 知识产权类型 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商业秘密 …… 中规认证

51 7 基础管理 7.2 维护 推荐知识产权分级管理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建立知识产权分类管理档案,进行日常维护; b) 知识产权评估; c) 知识产权权属变更; d) 知识产权权属放弃; e) 有条件的企业可对知识产权进行分级管理。 推荐知识产权分级管理 中规认证

52 7 基础管理 7.2 维护 因维护原因而影响了上市的典型企业 中规认证

53 7 基础管理 7.3 运用 7.3.1 实施、许可和转让 专利价值化的关键点 环节薄弱点 专利运营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促进和监控知识产权的实施,有条件的企业可评估知识产权对企业的贡献; b)知识产权实施、许可或转让前,应分别制定调查方案,并进行评估。 专利价值化的关键点 环节薄弱点 专利运营 中规认证

54 7 基础管理 7.3 运用 7.3.2 投融资 知识产权金融 专利资本化
投融资活动前,应对相关知识产权开展尽职调查,进行风险和价值评估。在境外投资前,应针对目的地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进行风险分析。 知识产权金融 专利资本化 中规认证

55 7 基础管理 7.3 运用 7.3.3 企业重组 7.3.4 标准化 7.3.5 联盟及相关组织
企业重组工作应满足以下要求:a)企业合并或并购前,应开展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根据合并或并购的目的设定对目标企业知识产权状况的调查内容;有条件的企业可进行知识产权评估。b)企业出售或剥离资产前,应对相关知识产权开展调查和评估,分析出售或剥离的知识产权对本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影响。" 7.3.4 标准化 参与标准化工作满足以下要求:a)参与标准化组织前,了解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将包含专利和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向标准化组织提案时,应按照知识产权政策要求披露并作出许可承诺;b)牵头制定标准时,应组织制定标准工作组的知识产权政策和工作程序。 7.3.5 联盟及相关组织 a)参与知识产权联盟或其他组织前,应了解其知识产权政策,并进行评估;b)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时,应遵循公平、合理且无歧视的原则,制定联盟知识产权政策;主要涉及专利合作的联盟可围绕核心技术建立专利池。 中规认证

56 7 基础管理 7.4 保护 利润=收入-支出-风险开支 7.4.1 风险管理 知识产权风险:侵犯他人、被他人侵犯 案例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采取措施,避免或降低生产、办公设备及软件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 b) 定期监控产品可能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状况,分析可能发生的纠纷及其对企业的损害程度,提出防范预案; c) 有条件的企业可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对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识别和评测,并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 知识产权风险:侵犯他人、被他人侵犯 案例 中规认证

57 7 基础管理 7.4 保护 7.4.2 争议处理 争议处理预案 经营思维 Vs 法律思维 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及时发现和监控知识产权被侵犯的情况,适时运用行政和司法途径保护知识产权; b)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时,评估通过诉讼、仲裁、和解等不同处理方式对企业的影响,选取适宜的争议解决方式。 争议处理预案 经营思维 Vs 法律思维 案例 中规认证

58 7 基础管理 7.4 保护 7.4.3 涉外贸易 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 实例:337调查、海关扣留等 涉外贸易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工作包括:
a)向境外销售产品前,应调查目的地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及执行情况,了解行业相关诉讼,分析可能设计的知识产权风险; b)向境外销售产品前,应适时在目的地进行知识产权申请、注册和登记;c)对向境外销售的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可采取相应的边境保护措施。 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 实例:337调查、海关扣留等 中规认证

59 7 基础管理 7.5 合同管理 合同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工具和手段 加强合同中知识产权管理:
a) 应对合同中有关知识产权条款进行审查,并形成记录; b) 对检索与分析、预警、申请、诉讼、侵权调查与鉴定、管理咨询等知识产权对外委托业务应签订书面合同,并约定知识产权权属、保密等内容; c) 在进行委托开发或合作开发时,应签订书面合同,约定知识产权权属、许可及利益分配、后续改进的权属和使用等; d)承担涉及国家重大专项等政府支持项目时,应了解项目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规定,并按照要求进行管理。 合同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工具和手段 中规认证

60 7 基础管理 7.5 合同管理 中规认证

61 7 基础管理 7.6 保密 保密与知识产权管理密切相关 明确该条款保密的范围: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国家安全相关保密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 明确涉密人员,设定保密等级和接触权限; b) 明确可能造成知识产权流失的设备,规定使用目的、人员和方式; c) 明确涉密信息,规定保密等级、期限和传递、保存及销毁的要求; d) 明确涉密区域,规定客户及参访人员活动范围等。 保密与知识产权管理密切相关 明确该条款保密的范围: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国家安全相关保密 中规认证

62 8 实施和运行 8.1 立项 8.4 生产 8.2 研究开发 8.5 销售和售后 8.3 采购 中规认证

63 8 实施和运行 8.1 立项 知识产权方面的可行性分析:防止重复研发、预控风险 立项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包括:
a) 分析该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信息,包括各关键技术的专利数量、地域分布和专利权人信息等; b)通过知识产权分析及市场调研相结合,明确该产品潜在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 c) 进行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防范预案作为项目立项与整体预算的依据。 知识产权方面的可行性分析:防止重复研发、预控风险 中规认证

64 8 实施和运行 8.2 研究开发 怎么检索?怎么分析?怎么做规避设计? 研究开发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包括:
a) 对该领域的知识产权信息、相关文献及其他公开信息进行检索,对项目的技术发展状况、知识产权状况和竞争对手状况等进行分析; b)在检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知识产权规划; c)追踪与监控研究开发活动中的知识产权,适时调整研究开发策略和内容,避免或降低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d)督促研究人员及时报告研究开发成果; e) 及时对研究开发成果进行评估和确认,明确保护方式和权益归属,适时形成知识产权; f) 保留研究开发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并实施有效的管理。 怎么检索?怎么分析?怎么做规避设计? 中规认证

65 8 实施和运行 8.3 采购 风险控制 采购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包括:
a) 在采购涉及知识产权的产品过程中,收集相关知识产权信息,以避免采购知识产权侵权产品,必要时应要求供方提供知识产权权属证明; b) 做好供方信息、进货渠道、进价策略等信息资料的管理和保密工作; c)在采购合同中应明确知识产权权属、许可使用范围、侵权责任承担等。 风险控制 中规认证

66 8 实施和运行 8.4 生产 生产:获取、保护 自我保护方式:合同管理、记录 (举例:OBE公司诉康华眼镜案) 生产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包括:
a) 及时评估、确认生产过程中涉及产品与工艺方法的技术改进与创新,明确保护方式,适时形成知识产权; b) 在委托加工、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等对外协作的过程中,应在生产合同中明确知识产权权属、许可使用范围、侵权责任承担等,必要时应要求供方提供知识产权许可证明; c) 保留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并实施有效的管理。 生产:获取、保护 自我保护方式:合同管理、记录 (举例:OBE公司诉康华眼镜案) 中规认证

67 8 实施和运行 8.5 销售和售后 销售:风险规避(侵权、被侵权) 展会及宣传(知识产权风险多发地) 销售和售后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包括:
a) 产品销售前,对产品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全面审查和分析,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规避方案; b) 在产品宣传、销售、会展等商业活动前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或风险规避方案; c)建立产品销售市场监控程序,采取保护措施,及时跟踪和调查相关知识产权被侵犯情况,建立和保持相关记录; d)产品升级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跟踪调查,调整知识产权策略和风险规避方案,适时形成新的知识产权。 销售:风险规避(侵权、被侵权) 展会及宣传(知识产权风险多发地) 中规认证

68 8 实施和运行 8.5 销售和售后 商标全方位注册 驰名商标注册给予跨类保护 中规认证

69 8 实施和运行 8.5 销售和售后 大自然莫干山 莫千杉 中规认证

70 9 审核和改进 9.1 总则 9.2 内部审核 持续改进 体系策划重点之一 9.3 分析和改进 审核重点
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控、审核和改进过程: a)确保产品、软硬件设施符合知识产权有关要求; b)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 c)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性。 9.2 内部审核 持续改进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确保定期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体系策划重点之一 9.3 分析和改进 根据知识产权方针、目标以及检查、分析的结果,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 审核重点 中规认证

71 谢谢! 中规中矩 高效务实 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 (+86) http://


Download ppt "解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 GB/T 29490-2013 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 2016年6月 北京 www.zgrzbj.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