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症(头痛,漏肩风) 针灸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症(头痛,漏肩风) 针灸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症(头痛,漏肩风) 针灸教研室

2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头痛,漏肩风的概念、病因病机,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2.了解头痛,漏肩风的其他诊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头痛 一、头痛 概念 1 病因病机 2 辩证 3 治疗 4

4 概念 头痛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证,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病因复杂,涉及面广。
西医学的高血压、偏头痛、感染性发热、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脑外伤及五官科等病的头痛可参考本节治疗。

5 病因病机 内伤 病因病机 情志不遂→肝阳妄动→上扰清窍 肾阴不足 →脑海空虚→ 清窍失养 外感-风邪- 兼寒 饮食失节→痰湿内生→阻滞脑窍
头痛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情志不遂→肝阳妄动→上扰清窍 肾阴不足 →脑海空虚→ 清窍失养 饮食失节→痰湿内生→阻滞脑窍 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脑失所养 外感-风邪 兼寒 兼热 夹湿-上犯清窍,经络阻遏-头痛 内伤

6 辩证-外感头痛 主症:发病急,痛连项背,痛无休止,表证明显。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兼症:
风寒则恶风怕冷,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则发热,口渴欲饮,小便黄,苔黄,脉浮数 夹湿则痛如裹,肢体困重,苔白腻,脉濡。

7 辩证-内伤头痛 主症:发病缓,痛势绵绵,时作时止,遇劳或情志刺激则发作、加重。 兼症: 肝阳上亢则头胀痛,心烦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痰浊则头昏蒙,脘腹痞满,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 瘀血则痛处固定,痛如锥刺,舌暗,脉细涩。 肾虚则腰酸膝软,头晕耳鸣,乏力,遗精,舌红苔少,脉细弱; 血虚则头空痛,神疲,面色不华,遇劳则发,舌淡,脉细。

8 头痛 治疗—按部位 阳明 太阳 少阳 全头痛 厥阴 按部位 疏调经络,通络止痛。 局部+远端循经

9 头痛 治疗—按辩证-外感 祛风通络散邪止痛 治则 主穴 配穴 百会、太阳、风池、列缺 风寒+风门、合谷 风热+大椎、鱼际 风湿+偏历、阴陵泉

10 操作:毫针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刺络
头痛 操作及方义 操作:毫针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刺络 方义:百会、太阳疏导头部经气。风池足少阳阳维脉会穴,长于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为肺经络穴,可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学生王某案例

11 治疗—按辩证-内伤 疏通经络 百会、头维、风池 清利头窍 滋养脑髓 治则 主穴 配穴 头痛 肝阳上亢:太冲、太溪、侠溪
痰浊:太阳、中脘、丰隆、阴陵泉 瘀血:阿是穴、内关、血海 血虚:气海、膈腧、足三里 肾虚:太溪、肾俞、悬钟

12 操作:实证毫针泻法。虚证百会及配穴用补法,头维,风池平补平泻。瘀血头痛可在局部及膈腧行点刺出血。
操作及方义 操作:实证毫针泻法。虚证百会及配穴用补法,头维,风池平补平泻。瘀血头痛可在局部及膈腧行点刺出血。 李XX头痛 方义:百会位居颠顶,泻之可疏通头部经络气血,补之可升清阳、调气血以养脑髓。头维、风池疏通经络,活血通经,清利头目。 田光兴、夏婆婆医案

13 按语 1、针灸治疗头痛有较好的疗效,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2、治疗期间应禁烟酒,加强锻炼,避免过劳和精神刺激,注意休息。 3、配合中药。

14 Thank You ! 秀一把

15 漏肩风 漏肩风frozen shoulder 概念 1 病因病机 2 辩证 3 治疗 4

16 概念 定义: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多发于50岁左右 特点:局部常畏寒怕冷,后期有关节粘连 别名: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
漏肩风 概念 定义: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多发于50岁左右 特点:局部常畏寒怕冷,后期有关节粘连 别名: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

17 西医认识-肩关节周围炎 为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 与受凉外伤慢性劳损有关 弥散性疼痛 静止痛,日轻夜重,活动后可减轻
漏肩风 西医认识-肩关节周围炎 为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 与受凉外伤慢性劳损有关 弥散性疼痛 静止痛,日轻夜重,活动后可减轻 早期以疼痛为主;后期以功能障碍为主

18 病因病机 肩部脉络气血不利 风寒阻痹气血; 体虚、劳损、风寒侵袭肩部 过劳外伤损及筋脉; 气血不足,筋骨失养 不通/荣则痛 气滞血瘀
漏肩风 病因病机 不通/荣则痛 气滞血瘀 肩部脉络气血不利 经气不利 体虚、劳损、风寒侵袭肩部 风寒阻痹气血; 过劳外伤损及筋脉; 气血不足,筋骨失养

19 漏肩风 辩证 主症:肩周疼痛酸重,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或劳累而诱发或加剧;患者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主动和被动外展、后伸、上举等功能明显受限;后期可出现肌肉萎缩。 肩前压痛—手阳明经 肩外压痛—手少阳经 肩后压痛—手太阳经 有明显外寒史—外邪内侵 有外伤或劳累过度史—气滞血瘀 局部酸痛,劳累加剧—气血虚弱

20 治疗-基本治疗 主穴 配穴 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 通经活血祛风止痛 治则 手太阳经—加后溪、昆仑 手阳明经—加合谷、条口
漏肩风 治疗-基本治疗 主穴 配穴 治则 通经活血祛风止痛 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 手太阳经—加后溪、昆仑 手阳明经—加合谷、条口 手少阳经—加外关、阳陵泉 外邪内侵—加合谷、风池 气滞血瘀—加内关、合谷 气血虚弱—加足三里、气海

21 操作 足三里、气海用补法,余穴均用泻法 先刺远端配穴,做较长时间的手法,行针后鼓励患者运动肩关节 肩部穴位要求有强烈的针感 可加灸法 漏肩风
李某医案

22 其他疗法 皮肤针法:梅花针叩刺压痛点,使少量出血 刺络拔罐法:三棱针在压痛点点刺+拔罐
漏肩风 其他疗法 皮肤针法:梅花针叩刺压痛点,使少量出血 刺络拔罐法:三棱针在压痛点点刺+拔罐 电针法:电针仪 通电10-20分钟 强度以能耐受为 度(急性期过后) 物理疗法:红外线 超声波 磁疗等 (急性期过后) 穴位注射法:压痛点 当归注射液 5ml/次,1次/2日 *10次 小针刀疗法:局麻下小针刀剥离粘连

23 治疗本病时,应该排除肩关节结核、肿瘤等疾患 肩关节疼痛减轻、肿胀消失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关节功能锻炼
漏肩风 按语 治疗本病时,应该排除肩关节结核、肿瘤等疾患 肩关节疼痛减轻、肿胀消失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关节功能锻炼 肩关节部位应该注意保暖

24 小结 1.掌握头痛,漏肩风的概念、病因病机,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2.了解头痛,漏肩风的其他诊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5 漏肩风 病例讨论 1.张某,女,58岁,头痛绵绵3月余,遇劳则甚,伴心悸,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分析其病名,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2.王某,女,34岁,右尺桡骨远端骨折行内固定术后,外用石膏绷带固定20天左右,石膏解除后,发现右肩部疼痛,活动不利。肩部畏寒,三伏天空调及电扇皆怕。舌淡,苔白,脉细。请演示查体,分析病名,证型,治则,针灸处方及方义。


Download ppt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症(头痛,漏肩风) 针灸教研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