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国培计划”(2014) —通化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能力提升培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国培计划”(2014) —通化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能力提升培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培计划”(2014) —通化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能力提升培训
“国培计划”(2014) —通化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能力提升培训 主编:李彩霞 设计制作:吴文静 通化县“国培计划”远程培训 操作指南

2 本期导读 卷首寄语 ………………………2 培训总目标 ………………………3 培训具体目标 ……………………4
卷首寄语 ………………………2 培训总目标 ………………………3 培训具体目标 ……………………4 培训模式 …………………………5 研修活动 …………………………6 活动流程 …………………………7 研修测评 …………………………8 特色创新 …………………………9

3 卷 首 寄 语 现代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比如师生交往的方式已经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 从以前的纯粹的现实世界,变成了现实与虚拟世界同步进行,从 以前的线下交流到线上与线下交流同时进行, 以前师生交往主要在课堂上,现在的课堂与课 外已经很难分辨。许多人并不知道这种情况的变化, 还在用老标准衡量现在的教育与现在的老师和学生。

4 培训对象:中小学学科教师 培训人数:1205人 培训时间:2014年10月15日 —2014年12月15日
培训对象:中小学学科教师 培训人数:1205人 培训时间:2014年10月15日 —2014年12月15日 培训总目标 依据教育部与吉林省2014年国培的 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吉林省一线教师 实际,会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培项 目办,通过课程学习、主题活动和诊断 测评、培训测评、发展测评,提升教师 优化课堂教学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利用 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普及其常态化应用,生成和积累一大 批高质量的教师应用成果,提高教育教 学质量。

5 培训具体目标 参训学员 (1)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培训,拓宽中小 学教师的信息化视野,更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 学理念,培养教师对信息化软硬件的使用习惯。 (2)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培训,强化 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融入教与学的意识,提升融入能 力。 (3)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掌 握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方 法。 (4)通过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模式的培训, 帮助教师形成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校本教研的研 修意识,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5)通过信息化环境下的开放式培训,帮助教师 学会获取、利用和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以此增 强专业发展的底蕴;同时生成和积累一大批高质量 的教师应用成果。 教师工作坊坊主 (1)通过教师工作坊的主持工作,提升坊主设计、组织工作坊工作的能力。 (2)通过教师工作坊研修活动的开展,提升坊主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其学用结合的能力。 (3)通过教师工作坊任务的实施与完成,提升坊主以任务带队伍、指导他人专业成长的能力。 (4)通过教师工作坊以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行动研究,提升坊主指导教师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参训学校校长 (1)通过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提升校长制定、实施校本研修规划的能力。 (2)通过对校本研修活动的指导,提升校长设计、组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能力。 (3)通过基于信息技术提升的校本研修指导,强化校长建设数字化智慧校园的意识,提升其帮助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4)通过对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模式学习的指导,提升校长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建设学习共同体、加强队伍建设的能力。 (5)通过对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资源整合的指导,提升校长开发、整合、优化海量资源,高水平建设校本资源的能力。 区域管理员 (1)通过区域研修活动的开展,提升区域管理员策划与组织区域各项研修活动的能力。 (2)通过区域研修成果的汇集和展示,提升区域管理员整合、优化本土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区本资源库的能力。 (3)通过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提升区域管理员帮助、指导当地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能力。 (4)通过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提升区域管理员指导帮助当地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形成利用研修社区组织、管理研修活动常态化运行机制的能力。

6 培训模式 采取“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区域研修”相整合的混合培训模式,在测评 诊断的基础上,针对学员的能力水平,提供分层分类的培训课程,强调课 程的自主选学和活动的任务驱动,以教师工作坊为核心组织,按照“个性 化课程学习——线上线下的研修活动——资源整合与成果展示”的线索, 开展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实践、展示与交流三个角度的研修活动,实现个 性化学习、团队协作实践、社区交流提升三个研修层次的整合。 网络研修的核心是课程学习。课程学习把27个主题的课程进行了重新组 合,形成四个课程维度,分别从开阔视野、掌握技术、促进应用、学科案例 的维度给参训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补充和积累。 校本研修是在教研组或工作坊的组织下,结合成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 平层级,确定统一的研修主题,用“线下活动——线上呈现”的方式, 把 所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和实践,通过团队协作,共同 完成研修任务。 社区研修是对校本研修过程的优秀成果和作品进行汇总和评价,学员在 社区的范围内观摩、学习、评论其它学校的研修成果,交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促进更大范围内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7 研修活动 项目安排五个模块的研修,如下:

8 研修活动 研修活动流程 各模块研修流程如下图所示:

9 学员研修考核满分为100分,总计达60分即为合格。
研修测评 培训测评 学员考评 序号 考评内容 考评标准 分值 1 课程学习 依据研修任务选择学习网络课程,累计学习时间大于等于40小时即2400分钟时,记40分。若实际学习时间小于2400分钟则此项考核成绩=实际学习时间/2400(分钟)×40分。 40分 2 个人校本 研修计划 根据本地区或本校提出的校本研修规划,在平台上制定并提交关于个人的校本研修计划,按照提供的工具提交(工具表单另附)。若未提交或者提交的内容有抄袭现象此项考核记0分,提交得8分。 8分 3 阅读简报 培训过程中,阅读不少于2期简报(项目简报、学科简报、区域简报、工作坊简报等),学员每点击观看1个简报得1分。 2分 观看专家 视频答疑 培训过程中,观看不少于2次的专家视频答疑活动,学员每点击观看1个专家视频答疑活动得1分。 4 校本主题活动 根据培训任务要求,完成1个校本主题活动(具体要求见平台),完成记40分 。 5 研修总结 完成培训之后提交体现反思性的个人研修总结一篇,按照提供的工具提交(工具表单另附)。若未提交总结或者提交的总结有抄袭现象此项考核记0分。总结提交记5分,被坊主批阅为优秀加3分,良好加2分,合格加1分 。 奖励加分 根据学员是否积极参加项目各类研修活动,主动参与社区交流,论坛研讨活动、撰写研修日志和作业、上传精彩资源质量、对工作坊社区做出贡献等情况,奖励加分。 每位学员加分最高不超过10分。(由坊主评定) 10分 备注 学员研修考核满分为100分,总计达60分即为合格。

10 特色创新 方式方法创新 活动连成路径 递进合理有序 技术支持步骤 学习符合规律 强化对标检测 严把培训质量 无缝对接当地 信息传递快捷
活动设计与开展贯穿始终,学员以“测、建、思、选、学、做、研、享”八字研修路径,在活动链上步步递进,呈现出任务驱动的导引线,既能帮助学员把握研修的方向性,又能帮助其合理有序地完成网络研修任务。 活动连成路径 递进合理有序 依托先进的技术平台,在完成并提交作业的设计上,采用了抽屉化的管理办法,上一个抽屉的任务完不成,下一个抽屉就打不开,实际上为研修规定了“先做上一步,再做下一步”的学习步骤,以引导学员尊重学习规律,扎扎实实学习。 技术支持步骤 学习符合规律 培训全程的质量监控都要以研修目标相对,学员每一个模块的学习、工作坊的每一个活动都要进行对标检测,根据研修目标,通过问卷检测、作业检测、案例分析检测、互动研讨检测、实践体验检测、交流分享检测等形式,敦促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既达到鞭策之效,又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强化对标检测 严把培训质量 继教网平台与当地省份平台无缝对接,做到信息传递快捷方便,学员和管理者信息可在当地平台及时查询,并可进行数据分析。 无缝对接当地 信息传递快捷


Download ppt "“国培计划”(2014) —通化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能力提升培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