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GPS测量技术 工程测量教研室 鲁萌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GPS测量技术 工程测量教研室 鲁萌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GPS测量技术 工程测量教研室 鲁萌萌

2

3 1、 课程定位 课程基本情况 职业岗位能力 教学目标

4 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 基本学时 课程定位 1.1 课程基本情况 专业基础课 理论+实践 14级工程测量与监 理 4学时/ 周 2周实训
第一部分 课程定位 1.1 课程基本情况 《GPS测量技术》课程的基本情况是: 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 基本学时 专业基础课 理论+实践 14级工程测量与监 理 4学时/ 周 2周实训 GPS测量定位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并积极引领着测绘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代表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先进性和高科技性,在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 。

5 先导课程 同步课程 后续课程 课程定位 1.1 课程基本情况 GPS外业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的能力,GPS数据内业处理的能力 第一部分
地形测量 数字测图 测量平差 地形测量实训 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 摄影测量 地理信息系统 地籍调查与测量 地图学

6 课程定位 1.2 职业岗位能力 (1)大地测量员与GNSS相关工作任务 工作内容 工作任务 工作项目 静态数据 测量 控制网 数据处理
第一部分 课程定位 1.2 职业岗位能力 通过对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地图制图、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与房产测量等岗位进行调研,并对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对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工作任务,设置教学项目和任务。 (1)大地测量员与GNSS相关工作任务 工作内容 工作任务 工作项目 静态数据 测量 理解技术设计书,明确工作的具体要求; 各等级GNSS点的选取、强制对中标石的埋石; 静态、动态GNSS测量的外业操作; GNSS数据质量检测。 GNSS接收机认识与使用; GNSS静态控制测量; GNSS-RTK控制测量 控制网 数据处理 确定内业数据处理方案,明确工作要求; 能处理数据并给出数据处理报告; GNSS静态控制测量

7 课程定位 1.2 职业岗位能力 (2)工程测量员与GNSS相关工作任务 工作内容 工作任务 工作项目 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 第一部分
1.2 职业岗位能力 (2)工程测量员与GNSS相关工作任务 工作内容 工作任务 工作项目 控制测量 根据各种工程控制网的特点进行图纸、起算数据的准备; 各类工程测量施工控制网的选点与埋石;。 GNSS静态数据采集; GNSS-RTK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 圆曲线、缓和曲线的测设、记录; 线路工程中线测量的测设、验线和调整。 GNSS-RTK工程放样; 网络RTK。

8 课程定位 1.2 职业岗位能力 (3)地籍测量员与GNSS相关工作任务 态度型 优点 缺点 控制测量 控制网 数据处理 地籍图测绘 第一部分
1.2 职业岗位能力 (3)地籍测量员与GNSS相关工作任务 态度型 优点 缺点 控制测量 组织实测控制网 GNSS静态数据采集; GNSS-RTK控制测量 控制网 数据处理 控制网平差计算 GNSS静态数据处理 地籍图测绘 全野外数据化地籍测绘 GNSS-RTK地籍测量

9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态度目标 课程定位 1.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目标三部分: 第一部分
1.3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目标三部分: 知识目标 1)GNSS的RTK技术在图根级控制测量 和工程施工放样中的应用; 2)GNSS的软件操作和分析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3)操作GNSS接收机的能力、GNSS外 业作业能力 4)GNSS软件处理外业数据的能力。 技能目标 1)GNSS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工作流程; 2)GNSS测量的基本原理; 3)GNSS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影响及相应的 措施; 4)GNSS测量技术设计和外业实施的相关知识; 5)GNSS数据处理、精度评定的基本理论知识; 6)掌握GNSS-RTK系统组成、作用及影响 GNSS-RTK测量精度的因素; 7)掌握RTK流动站与CORS的连接及启动流程。 态度目标 1)不抄袭、不伪造测量成果的诚信 品质; 2)按规范和仪器操作流程作业; 3)具有保护小组人身和设备安全的 责任意识。

10 2、 课程内容设计 教材选用 内容组织与安排 教学重点

11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 设计 2.1 教学资源 2 4 1 3 教学资源

12 课程内容 设计 2.2 教材选用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工学结合规划教材 选用教材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 设计 2.2 教材选用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工学结合规划教材 选用教材的基本情况: 名称:《GNSS定位测量》; 主编:周建郑; 出版社:测绘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特色:教材结构采用“项目导向”形式编写,每个单元为一个 具体的工作任务,使教学与具体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凸显系统 性、先进性和职业性。

13 课程内容 设计 2.3 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选取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如下: 模块编号 模块名称 学习单元 学时 模块一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 设计 2.3 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选取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如下: 模块编号 模块名称 学习单元 学时 模块一 GNS基本知识 GPS测量技术说课 1 GNSS发展及应用 GNSS定位系统 2 确定卫星运行轨道 计算与测定卫星位置

14 课程内容 设计 2.3 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选取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如下: 模块编号 模块名称 学习单元 学时 模块二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 设计 2.3 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选取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如下: 模块编号 模块名称 学习单元 学时 模块二 GNSS测量原理及误差 伪距定位 2 14 载波相位定位 GNSS坐标系统 坐标系统的转换 GNSS测量误差分类以及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卫星信号传播误差 接收设备误差与图形强度

15 课程内容 设计 2.3 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选取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如下: 模块编号 模块名称 学习单元 学时 模块三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 设计 2.3 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选取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如下: 模块编号 模块名称 学习单元 学时 模块三 GNSS静态测量 技术设计  16 外业观测 2 数据处理

16 课程内容 设计 2.3 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选取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如下: 模块编号 模块名称 学习单元 学时 模块四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 设计 2.3 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选取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如下: 模块编号 模块名称 学习单元 学时 模块四 RTK测量技术 RTK设置与操作 10 RTK控制测量 2 RTK地形和地籍测量 RTK施工测量  网络RTK

17 课程内容 设计 2.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GNSS接收机的认识与使用 GNSS技术设计与外业实施 GNSS RTK技术的应用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 设计 2.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GNSS接收机的认识与使用 GNSS技术设计与外业实施 GNSS 数据处理 RTK技术的应用 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 挑选和使用相应GNSS 接收机。 GNSS卫星定位网的布 测:设计方案、外业 观测作业流程。 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 行数据的加载、预处 理、基线向量的解算、 网平差和成果的输出。 设置RTK基准站和流 动站;使用RTK进行 测量;使用网络RTK 进行测量。

18 课程内容 设计 2.4 教学重点与难点 (2)教学难点: GNSS 定位原理 GNSS 坐标系统 GNSS 星历预报 GNSS 测量误差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 设计 2.4 教学重点与难点 (2)教学难点: GNSS 定位原理 GNSS 坐标系统 GNSS 星历预报 GNSS 测量误差 伪距测量、载波相位 测量原理;静态相对 定位原理;整周未知 数的确定。 地球坐标系、天球坐 标系及时间系统; WGS-84坐标与国家、 地方坐标的转换。 卫星运行及其轨道; 卫星星历及卫星位置 计算。 各种误差的来源、性 质、大小及对定位的 影响;消除 或减弱这 些误差的措施和方法。

19 3、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内容组织与安排 教学重点

20 第三部分 教学方法 3.1 教学手段 3.1.1 多媒体讲授 通过多媒体演示,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是针对观测方法,仪器设置与使用步骤说明等信息量大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接触更多的信息量。

21 第三部分 教学方法 3.1 教学手段 3.1.2 网络资源教学 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GPS测量定位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网站:

22 第三部分 教学方法 3.1 教学手段 3.1.3 仪器辅助教学

23 04 05 02 03 01 教学方法 3.2 教学方法 3.1.1 任务驱动教学 教师引导评价 学生实施任务 学生设计方案 学生收集资料
第三部分 教学方法 3.2 教学方法 3.1.1 任务驱动教学 学生按照设计的布设方案,将控制点及GNSS网形标绘到图中,并将联测方案进行说明。 05 教师引导评价 学生收集相关规范资料;设计方案中应考虑的测站、仪器等因素,GNSS布网原则等资料。 04 学生实施任务 03 学生设计方案 02 学生收集资料 01 教师给出任务 教师引导各各组学生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各组进行相互评价,并总结控制网布设的相关问题。 学按照任务要求结合收集资料获取信息,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分析,最终确定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D1和D2两点为国家三等三角点,距离为8.37km,设计图片范围内首级GNSS平面控制网。

24 第三部分 教学方法 3.2 教学方法 3.1.2 案例教学

25 教学方法 3.2 教学方法 3.1.3 现场教学 教师演示 学生操作 教师指导 第三部分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播放仪器操作视频进行演示
3.2 教学方法 3.1.3 现场教学 教师演示 学生操作 教师指导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播放仪器操作视频进行演示 学生在旁细看后动手操作;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练习 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指导,进行并评价和总结

26 4、 教学设计 课程构建 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教学单元设计 单元教学方法选择 实践教学做法

27 教学设计 4.1 课程构建 课程构建的思路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实践技能课程 课程调研 分析讨论 工程测量技术 工作领域 岗位 提取
第四部分 教学设计 4.1 课程构建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实践技能课程 课程构建的思路 课程调研 分析讨论 工程测量技术 岗位 工作领域 提取 典型工作任务 归纳 职业岗位能力 行动领域 转换 学习领域

28 教学设计 4.2 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实用性 与职业技能 学生为主体 进行任务训练 教学设计的原则 技能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岗位能力
第四部分 教学设计 4.2 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实用性 与职业技能 学生为主体 进行任务训练 教学设计的原则 技能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岗位能力 实践教学 第一条:课程效果的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教师为主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行动起来,动手动脑学习操练,不是看老师“表演”) 第二条:课程应突出能力目标。知识与能力之间不等同,只有通过“实训”来填平。课程更注重的是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本身)。 第三条:知识可以传授,能力无法传授,用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训练。做哪些任务,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上的事。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熟悉学生的就业岗位,认真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去完成这些任务,让学生练出办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出自学的能力,学到相关的知识,获得实际成果,产生由衷的成就感和自信。 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序化内容 工作任务衔接

29 教学设计 4.3 教学单元设计 需求 或回顾 行动 计划 训练 指导 要点 演绎 问题 引入 总结 交流 课堂 内容 进入学习状况 问题
第四部分 教学设计 4.3 教学单元设计 需求 或回顾 行动 计划 训练 指导 要点 演绎 问题 引入 总结 交流 课堂 内容 进入学习状况 问题 需求 回顾 重点内容讲解 训练与行动计划 收获 要点 教学 方法 案例 问题 提问 引导 讲授 视频 研讨 指导 总结 提升 学生 活动 参与 教学 活动 问题 需求 回顾 学习与思考 参与研讨与训练 收获 要点 教学 活动 视频 案例 引导文 课件 视频 仪器 任务书 指导书 报告

30 第四部分 教学设计 4.4 单元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 与教学对象匹配 与教学目标匹配 与教学内容匹配

31 第四部分 教学设计 4.5 实践教学做法 5 4 3 顶岗实习 2 技能鉴定与考证 1 技能竞赛 课程综合技能训练 课堂单项技能训练

32 5、 实验实训 项目设置 实训条件 综合实训

33 实验实训 5.1 项目设置 合 格 测 绘 工 作 者 GNSS静态测量 RTK测量 单项技能培养 核心技能培养 生产技能培养 第五部分 顶
5.1 项目设置 接收机的认识与使用 静态控制网设计 静态外业观测 静态数据处理 RTK认识与安装 RTK外业测量 RTK施工测量 GNSS静态测量 RTK测量 单项技能培养 核心技能培养 生产技能培养

34 第五部分 实验实训 5.2 实训条件

35 第五部分 实验实训 5.2 实训条件 南方灵锐S82测量仪器一套(3台) 科力达K9测量仪器一套(3台)

36 第五部分 实验实训 5.3 综合实训

37 6、 课程考核 考核方法 教学效果评价 评价方法

38 课程考核 6.1 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评价 第六部分 1、工作任务评价(平时成绩) (1)能力目标(检测、报告、综合实训的评价)50%;
6.1 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评价 1、工作任务评价(平时成绩) (1)能力目标(检测、报告、综合实训的评价)50%; (2)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课堂发言、讨论、作业等)30%; (3)其它(出勤、表现)20%。 2、综合评价 (1)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50%)+ 期末成绩(50%); (2)平时成绩(100%)= 各单项成绩(60%)+ 综合实训成绩(40%) (3)各单项成绩根据其在课程中的地位分别占6~12%; (4)期末成绩(100%)为期终考试成绩。

39 课程考核 6.2 教学效果评价 “专业技能”层 “通用技能”层 “知识面”层 第六部分 层次 是个人核心竞争力所关注的区域
6.2 教学效果评价 层次 是个人核心竞争力所关注的区域 “专业技能”层 针对性强的实习,注重实习效果 “通用技能”层 理论知识够用 “知识面”层 数量

40 第六部分 课程考核 6.3 评价方法 01 自我评价 02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03 岗位标准评价 04

41 GPS测量技术 谢 谢 工程测量教研室 鲁萌萌

42 一、请输入您的标题

43 谢谢 商学院 张老师

44 第四节 培训的实施原则 一、战略性的原则 培训要服务组织战略,拥有长期的目标和系统的规划并形成制度; 二、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原则
第四节 培训的实施原则 一、战略性的原则 培训要服务组织战略,拥有长期的目标和系统的规划并形成制度; 二、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原则 培训的内容务必要与实践相结合,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要务实、有效; 三、主动性的原则 要引导员工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员工的学习意愿,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思想为先原则原则 要首先注重对员工思想观念等的培训,要有真正打动人心的思想、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才更有可能引起预期的行动; 五、效果评估的原则 培训后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以促进培训工作的持续提升; 六、效果反馈的原则 培训后要巩固所学,强化应用,并定期检查,及时纠正错误和偏差。

45 课程基本情况 1、学员在上课时随便进进出出怎么办? 确定培训对象的基本原则是: 开课之前,有约在先; 声明“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
规定,可以出去,但必须等下一节课再进来,将此规定张贴在教室门外侧; 在公司内培养“封闭式学习”的习惯和文化氛围。

46 3.2 教学方法 3.1.2 案例教学 1、学员在上课时随便进进出出怎么办? 开课之前,有约在先; 声明“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
3.2 教学方法 3.1.2 案例教学 1、学员在上课时随便进进出出怎么办? 开课之前,有约在先; 声明“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 规定,可以出去,但必须等下一节课再进来,将此规定张贴在教室门外侧; 在公司内培养“封闭式学习”的习惯和文化氛围。

47 知识培训 技能培训 态度培训 第一节 培训的类别划分概述 (2)按培训内容来分:
第一节 培训的类别划分概述 (2)按培训内容来分: 知识培训 技能培训 岗位专业知识培训,使员 工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 需的知识并不断学习和掌 握所需的新知识。 岗位职责、工艺流程及相 应操作规范的培训,使员 工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 需的技能。 态度培训 企业文化、行为规范、人 际关系、价值观、职业道 德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

48 课程定位 (1)培训是为了胜任 第一部分 我们对培训的重要性或必要性总结如下:
美国培训专家吉格勒(Giegler)讲,“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 在目前的中国,人才的职业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很难直接寻找到最适合企业的员工,其替代方案就是,接受有潜力的人进入企业,提供必要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胜任工作。


Download ppt "GPS测量技术 工程测量教研室 鲁萌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