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四章 清代臺灣的社會文化變遷 第二節 文藝表現與宗教發展
第四章 清代臺灣的社會文化變遷 第二節 文藝表現與宗教發展
2
學習目標 了解清領時期臺灣教育系統 知道清領時期臺灣文藝的發展及特色 明白原鄉信仰的移植及祭祀圈的形成與擴大
3
清領臺灣之官學發展 官 學 定 義 內 容 儒 設在各府 州縣廳 1.管理、指導生員,定期考試,兼掌文廟祭典
2.為地方最高學府與教育行政機構 3.以育賢儲才為主要目的 社 設於鄉堡 坊里 漢人 社學 朱一貴事 件後漸廢 1.清初原為地處偏僻學童所設 2.後擴及臺灣中南部。 原住民 嘉慶年間 漸廢
4
清領臺灣之私學發展(一) 書院 義學 (義塾) 介於官學與私學間 ◎設立目的在延聘品德高尚老師,聚集清寒生童,使其勵志讀書。 普設於
性 質 內 容 介於官學與私學間 書院 普設於 臺灣各地 1.負有振興地方文風使命,士人相當重視,主持臺政的地方官員也大力倡導,親訂學規作為學生治學為人準繩。 2.主講書院者,具相當學識,亦有不少淡泊名利、以教育為終身職志者,如主講「明志書院」的鄭用錫;「學海書院」的院長陳維英等人皆是。 義學 (義塾) ◎設立目的在延聘品德高尚老師,聚集清寒生童,使其勵志讀書。
5
清領臺灣之私學發展(二) 1.定義:由私人興辦的學校。 2.性質:兼具普通教育及預備教育性質。
性 質 內 容 地方初等教育輔助機構 書房 1.定義:由私人興辦的學校。 2.性質:兼具普通教育及預備教育性質。 3.源起:多半由地方善心人士合資聘請教師在公眾地方開館,教授清寒子弟。若是教師自身在家開課者,則另稱為「私塾」。 4.教育目的:培養學生讀書識字能力,預備他日應考之所需。 書塾 學堂
6
清領時期書院的昔與今 臺灣自清領時期開始設立書院,推行儒學教 育。圖為清乾隆時所建的「澎湖文石書」。左圖為舊景,右圖為新景。 圖源出處
7
學海書院舊照 學海書院是目前臺北市僅 有的一座書院建築,舊名 「文甲書院」, 建成於 道光23年(1843)。道光
27年(1847)閩浙總督劉 韻珂巡視臺灣,易名學 海,並題額曰學海書院。 圖源出處
8
崇文書院 崇文書院址在臺灣 府東安坊,創建於 清康熙43年(1704), 是臺灣最早的書 院。乾隆年間曾經 修建府署東側,至
嘉慶23年(1818)重修 而存此門額傳世。 圖源出處
9
鄭用錫進士第 鄭用錫字再中,號祉 亭,生於1788年,自 幼聰慧不凡,1810年 一試而中秀才,取進 彰化縣學附生,1818
年為恩科舉人,1823 年中進士,又因他是 第一個用臺灣本籍赴京考中的進士,所以稱他為開臺進士,又稱「開臺黃甲」。 圖源出處
10
清領臺灣之科舉發展 一、科舉定義:士子讀書目的為獲取功名,而進身之階即為科舉。 二、發展概況:
1.初期:文教不發達,清訂有保障名額,但大陸各省士子卻冒籍應試,故臺人考上科舉者不多。 2.後期:臺灣商業發達,書院林立,文風漸興。 3.南臺灣:乾隆22年(1757)出現首位進士王克捷。 4.北臺灣:道光3年(1823)出現首位進士鄭用錫。 5.總計清代全臺共有29位進士,其中文風鼎盛的鹿港,便出現6位進士和9位舉人。
11
傳統文藝之背景與文學發展 一、背景--臺灣各文化,均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因: 1.臺灣與中國大陸地理位置相近。
2.清代移臺人口又多源自閩粵各地。 二、文學發展概況: 1.鄭氏降清後 A.背景:臺灣本土文人尚未出現,文學創作仍以中國大陸內地宦遊人士為主。 B.特點:描繪政治現狀外,也開啟臺灣風土人物景觀的描寫。 C.實例--以流利文筆及精確的寫實主義風格著稱: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及巡臺御史黃叔璥所撰的《臺海使槎錄》。 2.乾、嘉時期:因宦遊來臺人數增多,采風觀光的詩作和散文大為興盛。
12
清領時期之繪畫發展(一) 一、沿襲--江南「吳派」畫風:
1.原因:移臺者多為閩粵人士,此區又緊鄰江浙一帶,因此屬蘇州「吳派」的江南繪畫,除以中國文人畫正統自居外,也成為臺灣書畫家沿襲的主要依據。 2.19世紀以後:臺灣豪族巨紳多喜附庸風雅,使此等書畫藝術品更加發展。
13
清領時期之繪畫發展(二) 二、創新--「臺灣味」美感: 1.代表:林朝英、林覺及謝琯樵。
2.特質:在正統文人畫外,摻雜自我觀點而呈現兼具閩省畫風的「臺灣味」美感。 3.實例: A.林朝英:字畫中有急促、勁挺、縱逸之風,這種風格在當時畫壇並無師承關係。 B.林覺:人物畫的「狂態邪學」真性情與正統文人畫有別。 4.意義:兼具中國取向與擺脫傳統風格。
14
林覺《鴨》 作 品 名:鴨 作 者:林覺 媒 材:水墨 尺 寸: 20.3 x 28.5 cm 創作年代:不詳 圖源出處
15
林朝英《荷花》 作 品 名:荷花 作 者:林朝英 媒 材:紙本、水墨 尺 寸:94.0 x 46.5 cm 創作年代:1810
作 者:林朝英 媒 材:紙本、水墨 尺 寸:94.0 x 46.5 cm 創作年代:1810 <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圖源出處
16
謝琯樵《竹石》 作 品 名:竹石 作 者:謝琯樵 媒 材:水墨、宣紙 尺寸:110.5 x 33.0 cm 創作年代:1854
作 者:謝琯樵 媒 材:水墨、宣紙 尺寸:110.5 x 33.0 cm 創作年代:1854 <國立臺灣美術館藏> 圖源出處
17
歲時節慶 一、與原鄉習俗相同:先民多來自大陸閩、粵二地,因此臺灣各種年節活動與閩、粵二省多具同質性。
二、內容:由除夕開始,經新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冬至以迄尾牙,各個節日多有特殊祭儀及活動。 1.新春:大掃除、貼春聯、分壓歲錢,圍爐吃團圓飯和守歲迎新。 2.元宵:吃湯圓、點花燈。 3.端午節:門前掛菖蒲、插艾草以求平安。 4.中元節:普渡祭祀。 5.年末:尾牙聚餐。
18
歲時節慶—尾牙 一、由來:據清代臺灣文獻相關記載,農曆12月16日,雇主舉行土地公祭典外,尚須犒賞員工。 二、習俗:
1.祭典中牲禮需用公雞象徵生意興隆。 2.犒賞員工則有助僱傭關係和諧。 三、意義:就現代社會看來,「尾牙」仍有其重要社會功能與意義。
19
臺灣獨特的節慶儀式 一、由來:隨移民來臺日久,也逐漸發展出臺灣獨特的節慶儀式,與原鄉內容漸為區隔。 二、實例:
1.臺南地區針對十六歲青少年所做的成年禮,頗具地方特色。 2.各種進香與廟會活動:如大甲媽祖繞境,是臺灣特有的文化活動。 3.民間有祭拜「地基主」的信仰,則為攙和原住民祭拜「阿立祖」信仰之例。
20
傳統建築的移植 一、背景:隨漢人移民來臺,中國傳統建築式樣也隨之東遷。 二、建築風格:
1.中軸對稱:三合院、四合院等民宅及各地廟宇、城池、祠堂與牌坊等,多採中軸對稱布局。 2.強化樑柱:為防範地震,特別強化樑柱結構。 3.強調天地人三者間的關係:尊重自然及推崇陰陽五行觀,如選擇依山傍水之住所及重視「風水」。
21
傳統建築的移植--城池建造 一、風格形式:承繼中國南方傳統。
二、築城目的--防止亂事:遇有民變時,官府可據城以守。清初臺灣城少,多為刺竹,日後民變頻傳,方大量築城。 三、建築樣式: 1.形狀不規則:今各地城池多建於清末,形狀屬不規則。 2.城門數量:視該城規模大小及交通而定。 3.城樓造型:各異其趣。 4.城牆: A 「版築」:此施工法多以初期為多。 B磚砌及石材構築:後因軍事武器發展與建築術進步,亦開始出現。
22
傳統建築的移植—寺廟 一、風格形式:屬中國南方系統。 二、特色:
1. 「月樑」:樑架使用虹形的月樑(閩南稱為束木),對穩定屋架頗有助益。 2.「斗栱」:以平均分散屋頂重量於各柱子上。 3.崇尚精細的雕琢:亦為閩粵寺廟建築特色。 三、建材考究:如泉州石、漳州磚、福州木與潮汕陶瓦等。 四、建築技巧: 1.寺廟建築所用材料既碩且大,建築技巧亦較深奧。 2.聘請經驗豐富的老匠師來主持設計,以表敬神。
23
傳統建築的移植—庭園建築(一) 一、代表: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建材講究,裝飾華麗,並有閣樓、花園等設計。 二、特色:
1.燕尾:為屋脊兩端的飛躍裝飾,並雕刻鯉魚、花鳥等圖案,有鎮宅、闢邪之意。 2.山牆:位於屋頂側面,有單弧、三弧、多邊、平頭等造型。 3.牆身:多為砌造整齊之磚牆或土埆牆,外壁塗成紅色或黃色,或用石灰做成各種浮雕或鑲以陶磚。
24
傳統建築的移植—庭園建築(二) 4.窗戶:材料有石頭、磚塊、木柱、竹子者,做成幾何圖形或其他圖案窗櫺,有的以木雕方式呈現。
5.窗框:有寶瓶型、蝙蝠型、蝶型等各種設計。 三、庭園景觀設計:強調不規則、不對稱、波浪起伏與曲線,重視隱密性、創造力與自然景緻的模仿。
25
月樑 在中國南方寺廟建 築中比較普遍的是 將梁架做成彎曲的 形式(叫做月 樑),此種作法, 既美觀又可承受屋 頂的重量。 圖源出處
26
各式各樣的山牆(一)—五行 左:「金」行的山牆,有一個大弧線,有如馬鞍 中:「木」行的山牆,弧線窄而高
右:「水」行的山牆通常有三個或五個弧線組成 圖源出處
27
各式各樣的山牆(二)—五行 左圖:「火」行的山牆,造型突出,有如光芒四射 右圖:「土」行的山牆,上端切平,方正剛勁 圖源出處
28
傳統建築的移植—民居型態 一、特色: 1.中軸對稱:受儒家思想影響,強調中庸持平之道,故民居平面傾向中軸對稱。
2.風水地理:住屋通常會考慮風水地理。 3.通風採光:由於臺灣之開拓始於西岸平原,所以住屋多為「坐北朝南」或「坐東朝西」方位,其實是顧及通風及採光。 二、常見格局:一條龍、三合院、四合院、多護龍及街屋式等。
29
傳統建築的移植—農村住家 一、特點:多為單獨式,與農田接壤,村莊用刺竹叢環繞以防敵人。 二、格局:
1.一般農家:多以竹木為柱,土埆為壁,再覆茅草為頂,房屋四周圍以竹籬,飼養雞鴨。 2.「埕」:在正廳庭院或屋前空地所保留的一塊空地,作為晒穀之用。 三、缺點:窗戶少又小,採光、通風不足,衛生條件較差。
30
閩粵原鄉信仰 一、水神: 1.神祇:清水祖師、定光古佛等。
2.原因:來臺先民多源自閩粵,該地山多田少,山坡地常闢為梯田,灌溉水源常仰賴天雨,所以恐懼缺水。 二、海神: 1.神祇:玄天上帝、媽祖與水仙尊王等。 2.原因:閩粵臨海,泛海捕魚者,終年在海上謀生,對性命有朝不保夕之感。 三、醫療之神: 1.神祇:保生大帝、五顯大帝。 2.原因:環境衛生不佳,人畜常有疾病。
31
定光古佛 定光古佛是中國南方客家人的信 仰,臺灣目前僅有兩座寺廟供奉 定光古佛(淡水鄞山寺、彰化定 光庵)。定光古佛生於唐末宋
初,俗家姓鄭名自嚴,11歲通佛 法,17歲到汀州傳法為當地除蛟 患。在他逝世多年後,汀州城遭 賊寇圍攻,相傳他顯靈退敵,被 尊為「定光佛」,成為閩西汀 州人的守護神。 圖源出處
32
水仙尊王 水仙尊王,亦稱「水仙 王」,是為海神。由於 早期與大陸之間的往來 都靠商船航行大海,所 以對於能化解海上危難 的神明都敬之至誠。
圖源出處
33
臺灣民間信仰背景 一、求平安:清初由於移民禁令及航海技術不佳,移民橫渡臺灣海峽時,有生死未卜的恐懼感,因此早期來臺先民常攜神像或香包,祈求平安抵達。 二、守護神:到臺後,往往同鄉群居,沿用原鄉地名,並建廟供奉共同信仰的神明,作為當地守護神。 三、凝聚意識:臺灣開發晚,原漢衝突嚴重,械鬥頻繁,官府力量有限,人民為求自保,只好透過廟宇的祭祀活動,凝聚休戚與共的祖籍或地緣意識。
34
臺灣民間宗教信仰 原鄉信仰 祖籍 神明 漳州 「開漳聖王」 泉州 「保生大帝」 客家移民 三山國王」 共同信仰 1.職司航海的媽祖
2.以忠義著稱的關公 3.掌管人間善惡的城隍 4.土地公及王爺信仰也很普遍
35
三山國王 三 山 指 的 是 廣 東 潮 州 地 區 的 獨 山 、 巾 山 和 明 山 。 三 山 國 王 是 廣 東 潮 州 地 區 的 地 方 保 護 神 。 圖源出處
36
祖師爺 相傳清水祖師 俗姓陳,名應 (一說為陳昭 或陳昭應)宋 朝人士,又稱 為「蓬萊祖 師」、「烏面 祖師」、「落 鼻祖師」。 圖源出處
37
清領時期籍貫與信仰神明一覽表 祖籍 泉 州 安 溪 同 惠 和 平 漳 汀 客 家 廣 東 潮 信仰 廣 觀 澤 音 尊 佛 王 祖 清 保
水 儀 祖 尊 師 王 保 生 大 帝 靈 尊 王 玄 壇 元 帥 開 聖 定 光 古 佛 三 山 國
38
民間宗教團體 一、以寺廟為中心:組成各種宗教團體,如「神明會」、「轎班會」及「莊儀團」等來供奉神衹。
二、無財力建廟:採輪流供奉神明,直至有能力建廟後再合祀神明。 三、組織各種同業團體:目的在希望各行業互助互律,故藉由奉祀神靈組織各種同業團體。
39
宗族組織—唐山祖 一、背景:來臺移民除廟宇所組之地緣組織外,也透過血緣關係,形成各類宗族組織。 二、臺灣漢人宗族組織可分唐山祖、開臺祖兩種:
唐 山 祖 組成分子 1.一群居住在附近同姓之人 2.成員彼此間不一定有血緣關係 祭祀對象 大陸原鄉較顯赫的同姓祖先 組成方式 志願入股 社會性質 移墾社會 組成目的 1.凝聚情誼,以求互助團結 2.有共同投資開墾內涵
40
宗族組織—開臺祖 開 臺 祖 組成分子 1.一群有血緣關係同姓之人組成 2.成員率皆開臺祖之後代,彼此間有清楚的系譜關係 祭祀對象
開 臺 祖 組成分子 1.一群有血緣關係同姓之人組成 2.成員率皆開臺祖之後代,彼此間有清楚的系譜關係 祭祀對象 來臺第一代祖先或其後裔 組成方式 撥出部分祖產為祭祀費用 社會性質 定居社會 組成目的 凝聚同姓情誼,以求互助團結
41
開臺祖祠堂 蕭唯天(出生於1715 年)為蕭家開臺祖, 祖籍廣東省惠州府, 務農為主,兼作糖業 買賣,後成為屈指可 數的富翁。清嘉慶年
間建立屏東書院。 圖源出處
42
清領時期臺灣的富有人家 漢人來臺初期,在生活方式及社會結構上, 仍延襲原居地而呈現「內地化」的型態。圖 為臺北永樂町富人家庭。 圖源出處
43
好站連結 國立臺灣美術館/打開臺灣美術話匣子 http://sql.tmoa.gov.tw/taiwanart/c/image-1.htm
臺灣建築史-清代初期/中期/末期之臺灣建築
44
圖源出處 清領時期書 院的昔與今 左: 右: 學海書院舊照 崇文書院 鄭用錫進士第 林覺《鴨》 林朝英《荷花》 謝琯樵《竹石》 月樑 金行山牆 木行山牆
45
水行山牆 火行山牆 土行山牆 定光古佛 水仙尊王 三山國王 祖師爺 開臺祖祠堂 清領時期臺灣的富有人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