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詞牌:《聲聲慢》 《填詞名解》:「宋蔣捷賦《秋聲》,俱用『聲』字收韻,故名。案詞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裊娜,不欲輒盡。」原名《勝勝慢》,後蔣捷用此調詠秋聲,全詞以「聲」字押韻,改稱《聲聲慢》。九十七字,為慢曲。以慢聲宛訴、優柔不盡為主。有平韻、仄韻兩體。 《聲聲慢》原來的曲調,押平聲韻,調子較徐緩。而這首詞改押入聲韻,並屢用疊字和雙聲字,變舒緩為急促,變哀惋為淒厲。蓋以豪放縱恣之筆寫激動悲愴之懷,既不委婉,也不隱約,不能列入婉約體。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詞牌:《聲聲慢》 《填詞名解》:「宋蔣捷賦《秋聲》,俱用『聲』字收韻,故名。案詞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裊娜,不欲輒盡。」原名《勝勝慢》,後蔣捷用此調詠秋聲,全詞以「聲」字押韻,改稱《聲聲慢》。九十七字,為慢曲。以慢聲宛訴、優柔不盡為主。有平韻、仄韻兩體。 《聲聲慢》原來的曲調,押平聲韻,調子較徐緩。而這首詞改押入聲韻,並屢用疊字和雙聲字,變舒緩為急促,變哀惋為淒厲。蓋以豪放縱恣之筆寫激動悲愴之懷,既不委婉,也不隱約,不能列入婉約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詞牌:《聲聲慢》 《填詞名解》:「宋蔣捷賦《秋聲》,俱用『聲』字收韻,故名。案詞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裊娜,不欲輒盡。」原名《勝勝慢》,後蔣捷用此調詠秋聲,全詞以「聲」字押韻,改稱《聲聲慢》。九十七字,為慢曲。以慢聲宛訴、優柔不盡為主。有平韻、仄韻兩體。 《聲聲慢》原來的曲調,押平聲韻,調子較徐緩。而這首詞改押入聲韻,並屢用疊字和雙聲字,變舒緩為急促,變哀惋為淒厲。蓋以豪放縱恣之筆寫激動悲愴之懷,既不委婉,也不隱約,不能列入婉約體。 李清照身當兩宋之交,歷國破、家亡、夫死之苦,顛沛 流離。個人不幸與國家興亡相激盪,發而為詞,精工巧麗,遂化成永恆哀愁,千古絕調。

2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戚戚。 到處尋尋覓覓,找到的卻只是一片冷冷清清。 似乎什麼往日的痕跡都未曾留下,我的內心不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到處尋尋覓覓,找到的卻只是一片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戚戚。 似乎什麼往日的痕跡都未曾留下,我的內心不 禁湧起一陣陣的悽慘酸楚。

3 開頭連用十四個疊字,細寫她「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的心理過程。
「尋尋覓覓」,可以想見其空虛失落,百無聊賴,或東張西望,彷彿想抓點什麼寄託,或尋思失墜的記憶,追念如煙的往事。 「冷冷清清」,是「尋尋覓覓」的結果。只見滿眼的秋景,不但找不到什麼寄託,反而是一陣孤寂清冷襲來,竟使心境更加悽慘憂戚。於是緊接著遞出一句「悽悽慘慘戚戚」。 「冷冷清清」,先感於外;「悽悽慘慘戚戚」,後感於內,如此陷入愁境而不得解脫。僅此三句,一種由愁慘而淒切的氛圍已籠罩全篇,使讀者不禁為之屏息凝神。

4 前人一致贊賞作者創造性地運用了這麼多的疊字(略引二則如下)。後來有不少詞曲倣傚這種寫法, 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勝而又自然生動。
羅大經云:「近時李易安詞云:『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起頭連疊七字,以一婦人乃能創意出奇如此!」(《鶴林玉露》) 梁紹壬:「李易安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連上十四疊字,則出奇制勝,真匪夷所思矣。」(《《兩般秋雨庵隨筆》》)

5 乍暖 還寒 時候,最難將息。 忽然回暖 一會兒又冷 譯:又是將暖猶寒的時節,   真令人難以靜下心來調養、休息。 「乍暖還寒時候」這一句也是此詞的特點之一。此詞作於秋天,這是寫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陽初出,故言「乍暖」;但曉寒猶重,秋風砭骨,故言「還寒」。 「最難將息」句則與上文「尋尋覓覓」句相呼應,說明從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6 三盃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 譯:三杯兩盞的薄酒,怎抵得住早晨時的急風呢? 「曉」,通行本作「晚」,誤。「曉來風急」,與上文「乍暖還寒」相合。古人晨起於卯時飲酒,又稱「扶頭卯酒」。這裡說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

7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譯:雁兒飛過了,正傷心處,卻發現這雁又是舊日相識 ,(令人更覺難堪)。
譯:雁兒飛過了,正傷心處,卻發現這雁又是舊日相識   ,(令人更覺難堪)。 雁足傳書典故,見《漢書蘇武傳》:「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繫帛書。」 雁過也三句:雁兒飛過時,正好託它帶信,但丈夫已死,無人可寄,已覺黯然。再一看,這雁兒原來是替她帶過書信的「舊時相識」,昔雁猶在,人事已非!這使她更加難受。 「雁過」之「雁」,意謂這南來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所見,故云「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而《唐宋詞選釋》云:「雁未必相識,卻云『舊時相識』者,寄懷鄉之意。趙嘏《寒塘》:『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詞意近之。」其說是也。

8 上片從一個人尋覓無著,寫到酒難澆愁;風送雁聲,反而增加了思鄉的惆悵。
於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轉入自家庭院。

9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譯:滿地儘是堆積著的黃花,那殘留在枝上的,看來 都已受損憔悴,如今又有誰忍心去摘它?
譯:滿地儘是堆積著的黃花,那殘留在枝上的,看來 都已受損憔悴,如今又有誰忍心去摘它? 「憔悴損」有二解: 一說指花。花容憔悴殘損,下句「如今有誰堪摘」,即沒有甚麼能摘的。(一說或解為「有誰堪與共摘」。) 一說指自己因憂傷而憔悴瘦損,因此雖值菊堆滿地,卻無心摘花賞花,所以說「如今有誰堪摘」。 後說以為詞人鬱悶無心摘花,又惜花將謝,紓曲深遠,可供參考。不論是人無心摘花,還是花損不堪摘折,這黃花終將枯萎凋損,詞人藉花寫人,以景寫情,極寫「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之痛。

10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此句以下,寫獨坐無聊,內心苦悶之狀,比「尋尋覓覓」三句又進一層。「守著」句依張惠言《詞選》斷句,以「獨自」連上文。
譯:獨自守著窗兒,怎樣挨到日暮天黑? 此句以下,寫獨坐無聊,內心苦悶之狀,比「尋尋覓覓」三句又進一層。「守著」句依張惠言《詞選》斷句,以「獨自」連上文。 秦觀(一作無名氏)《鷓鴣天》下片:「無一語,對芳樽,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與此詞意境相近。但李清照從反面說,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來,而使人分外難熬。

11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譯:點點滴滴的細雨,打在梧桐葉上,到黃昏還下個不停。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譯:點點滴滴的細雨,打在梧桐葉上,到黃昏還下個不停。 「梧桐」兩句兼用溫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詞意,筆更直而情更切。

12 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此情此景,光一個「愁」字,怎麼訴說得盡!
 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一連串的情況 譯:此情此景,光一個「愁」字,怎麼訴說得盡! 以此句作收,也是蹊徑獨闢之筆。自庾信以來,或言愁有千斛萬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別見李煜、秦觀詞),極言其多。此處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繁複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而「愁」字之外更有什麼心情?她卻戛然而止,似是欲說還休,但實際上「這次第」的心情已在全詞的景致中,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 篇末托出「愁」字,這愁遠非易安前期詞中那種輕淡的春愁、離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國之痛、孀居之悲、淪落之苦,而顯得格外深廣與厚重。在她個人晚年淒涼的苦楚中,可以窺見山河破碎、家國苦難的巨大縮影。

13 寫作技巧 善用口語白描:「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等語,幾乎純屬白話,寫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卻典型地表現了作者晚年孤獨無依之狀。
形象飽含情感:全詞除結句外,俱未直接寫愁,而是從刻畫冷清蕭索的環境,來烘托慘慘悲切的心境。上片從天氣著眼,飲淡酒、臨急風,空見雁過,寫清冷寂寥之情。下片見黃花,聞細雨,轉成濃郁的愁思。作者透過動作和景象,表現了人物深邃的心情。

14 音律抑揚頓挫:全篇以口語入音律,抑揚頓挫處,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除開頭十四疊字外,更用許多雙聲疊韻字,增強抒情的效果。如將息,傷心,黃花,憔悴,更兼,黃昏,點滴,都是雙聲;冷清,暖還寒,盞淡,得黑,都是疊韻。夏承燾《唐宋詞欣賞》稱:「『聲聲慢』,是李清照詞中特別講究聲調的一首名作。」

15 輯 評 張端義云:「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用文選諸賦格。後疊又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又使疊字,俱無斧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許第二人押,婦人中有此文筆,殆間氣也。」〈《貴耳集》〉 天地間難得一見的氣數

16 萬樹云:「此遒逸之氣,如生龍活虎,非描塑可擬。其用字奇橫而不妨音律,故卓絕千古,人若不具才而故學其筆,則未免類狗矣。」(《詞律》)
劉體仁云:「易安居士:『最難將息』『怎一個愁字了得』深妙穩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絕句,真此道本色當行第一人也。」(《七頌堂詞繹》) 周濟云:「雙聲疊韻字,要著意布置,有宜雙不宜疊,宜疊不宜雙處;重字則既雙又疊,尤宜斟酌。如李易安之『淒淒慘慘戚戚』,三疊韻,六雙聲,是鍛鍊出來,非偶然拈得也。」(《介存齋詞選序論》)

17 許昂霄云:「易安此詞,頗帶傖氣,而昔人極口稱之,殆不可解。」(《詞綜偶評》)
陳廷焯云:「後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白雨齋詞話》) 陸鎣:「《聲聲慢》一詞,頓挫淒絕。」(《《問花樓詞話》》) 吳灝:「易安以詞專長,揮灑俊逸,亦能琢煉。其《聲聲慢》一闋,其佳處在後又下『點點滴滴』四字,與前照應有法,不是草草落句,玩其筆力,本自矯拔,詞家少有,庶幾蘇、辛之亞。」(《《歷朝名媛詩詞》》)

18 梁啟超:「那種煢獨恓惶的景況,非本人不能領略;所以一字一淚,都是咬著牙根嚥下。」(《《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
吳小如:「這首詞大氣包舉,別無枝蔓,逐件事一一說來,卻始終緊扣悲秋之意,真得六朝抒情小賦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語的樸素清新的語言譜入新聲,又確體現了倚聲家的不假雕飾的本色,誠屬難能可貴之作了。」 END


Download ppt "詞牌:《聲聲慢》 《填詞名解》:「宋蔣捷賦《秋聲》,俱用『聲』字收韻,故名。案詞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裊娜,不欲輒盡。」原名《勝勝慢》,後蔣捷用此調詠秋聲,全詞以「聲」字押韻,改稱《聲聲慢》。九十七字,為慢曲。以慢聲宛訴、優柔不盡為主。有平韻、仄韻兩體。 《聲聲慢》原來的曲調,押平聲韻,調子較徐緩。而這首詞改押入聲韻,並屢用疊字和雙聲字,變舒緩為急促,變哀惋為淒厲。蓋以豪放縱恣之筆寫激動悲愴之懷,既不委婉,也不隱約,不能列入婉約體。"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