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绪论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绪论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绪论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2 本讲概述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有活力、有朝气、同时也需要塑造,需要指引,需要磨炼,才能成长成才。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教育常常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大一新生带着美好的憧憬走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将要接受的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道德义务、历史使命、社会责任的教育。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新特点和自我身心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律,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把握人生道路上的关键转折点,明确新阶段的新要求,尽快确立新的奋斗目标,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

4 教学内容 一、适应人生新阶段 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5 你准备好了吗? 同学们,历经数不尽的考试复习,承受各种压力,当你们终于踏入大学校园之门的时候,当你们送别对你抱着深切期望的家长,当你与昔日共同奋斗的高中同学作别,准备投入新集体怀抱之时,你们是幸运的。高中生们把大学当做理想的殿堂,毕业了工作的人们把这里作为他们最为难忘最为珍贵的青春回忆,而此时此刻,你们正拥有着梦想的权利,拥有着年轻的心,你们面前的生活是一片广阔的天空,正等待着你们去自由的翱翔。对于这个梦想起飞的大学生活,你们是否有过真正的思考,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6

7

8

9

10

11 警察心理行为训练场

12

13 校训: 厚德 重法 崇文 尚武

14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15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柳青

16 步入大学前,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 一、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步入大学后,现实中的大学又是什么样子?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1、什么是 大学? 步入大学前,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 步入大学后,现实中的大学又是什么样子?

17 什么是大学?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大师’、‘大楼’,更在于有一批‘大’学生。我们不能设想一所大学没有宽敞明亮的大楼,也不能设想一所大学没有学富五车的大师,但更也不能设想一所大学没有一批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大’学生,只有这些年轻的面孔,才是一所大学的精魂之所在……大学,因大楼而大,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理固宜然。” ——许智宏

18 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 ——竺可桢 中原大学的使命是“传启文化,服务社会”。 ——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光正 大学的意义及价值在于追求真理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小贝诺·施密特德

19 现代大学的理想和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追求真理、完善人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真理为大 学术为大 育人为大 要有大师 大学的“大”在于

20 2、“大学”的特点: (1)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大学问、博学, 明白本末始终的道理。 (2)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大师
(3)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 ——大环境、大精神、大气度。

21 大学生活与我们中学生活比较,有哪些变化呢?

22 3、大学生活的显著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由被动变为主动 A、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多; B、课程增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加;
C、专业方向确定,但除专业学习之外,还要发展能力,培养全面素质。

23 中学 小学 大学 量变 质变 能力 单纯接受型 自主型学习 模式 模仿学习 模仿与创造性学习 “在中学里,他伏案学习;
美国著名学者怀特海 “在中学里,他伏案学习; 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嘹望。” 意味着对于整个世界的更广阔的理解, 对于传统与未来的深入探索。 中学 小学 大学 量变 质变 能力 单纯接受型 自主型学习 模式 模仿学习 模仿与创造性学习

24 要求: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http://www.icourses.cn/cuoc 在学习中增强三性: 自主性: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要求: 在学习中增强三性: 自主性: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主动性: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资源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研究的本领。 创造性: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和探索,勇于寻求新的理念。

25 (2)生活环境的变化 真正的独立生活开始 同学间的个性、成长环境存在巨大差异。 需要主动地加强沟通和交流、相互理解。

26 (3)社会活动的变化 积极参加大学生社团活动; 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集体活动。 生活丰富多彩 锻炼机会增多
需要有主动参与精神

27 学校的社团活动、班团活动丰富多彩

28

29

30

31

32 4、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表现: 自卑感 孤独感 孤独感

33 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表现: 被动感 空虚感

34 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表现: 失望感

35 请说说:你将怎样去适应大学生活?

36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新生适应性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麦可思往年对新生的调查结果看,出现适应性问题的新生比例高达68%。按近几年大学新生入校人数推算,今年大一新生有适应性问题的数量将达到466万。 一般入校新生会存在五大适应性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生活适应问题、恋爱情感问题、网络依赖问题。例如去年有74万新生“缺乏学习动力”,40万人“缺乏学习方法”。现在很多学校的做法是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心理辅导老师,但多数辅导老师并非持有心理医生专业资质的人士。

37

38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人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不断走向独立的过程。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首先就是确立独立生活意识,摆脱依赖心理,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

39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善于处理各种关系

40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1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的特点,找到学习方法

42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提高自律能力和责任意识 很多人都会输给自己的懒惰!
责任心是指大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尊重自己的理想,珍惜自己的宝贵年华和生命的活力,从自己的理想出发来安排现实生活。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有了责任心,才会认真地思考,勤奋地工作,不因困难而回避任务,责任心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很多人都会输给自己的懒惰!

43 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日常的生活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也会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想的影响。这就要求同学们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智的选择,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

44 3、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同学们随时都可能遇到过去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过去没有接触过的人,需要去交往;过去没有做过的事,需要学着去做;过去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为了尽快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学们必须在各个方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多向周围的老师、同学学习。

45 4、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人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意思是说,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逐渐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独立能力

46 学习 自主 创新 全面 终身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培养优良学风
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培养优良学风 (一)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自主 创新 学习 全面 终身 宋代诗人黄山谷曾说:“人如三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47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个基本概念,从此,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迈向学习化社会成为世界主导性的教育思潮。
日本提出要建立“终生学习的社会”。 美国以学习化社会为目标,力图尽快把美国改造成“学习之国”。 中国1999年教育部颁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构建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

48 终身学习理念具有五个特点: 第一、学习是贯穿人的一生各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第二、学习渠道和方式是多元化的; 第三、学习是自我导向的学习;
第四、学习的内容是全方位的; 第五、学习是一种权利。

49 “学会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阿尔温.托夫勒 “学会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一方面,知识的剧增:世界上每年登记的发明创造专利约有40万件,平均每天就达1000多件,全世界每年发表的科学论文有500万篇,平均每天1.3万篇,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就有1本书问世,西方许多著名的图书馆的建筑面积,16年就翻一番。

50 “学会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另一方面,技术知识的陈旧和更新日益加快: 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知识更新周期为30年; 20世纪60-70年代为5-10年; 20世纪80-90年代为5年; 而当人类步入21世纪,知识更新周期缩短2-3年。

51 学会学习——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

52 (二)培养优良学风 学风:是指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带有一贯性的学习风格和行为模式,它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氛围和学习方法等内容。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53 (二)培养优良学风 1、勤奋:就是要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 永不懈怠。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54 2、严谨:就是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做到 严格规范、严密细致。 天下难事 必做于易 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 ——老子

55 严谨 严肃:是指认真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学习作风,反对学习上轻率飘浮、马虎应付的态度;
严格: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要弄懂弄通,对技术的掌握要严守规范,反对粗制滥造和不求甚解,反对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 严密:是指对学习、对生活、对工作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有条不紊地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56 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求实 要培养扎实打基础、老实做学问的学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 谦虚是求实的必然要求,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博采众长,打开知识的大门。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远保持一种积极奋发、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

57 案例 1916年,茅以升考上清华大学后报送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1917后获得硕士学位。然后到匹斯堡桥梁公司做工人,工作了一年半,同时每天晚上去加利基理工学院上夜校。他的求实的学风,他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1921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

5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4、创新:就是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 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59 创新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人才,更需要自觉培养勇于创新的品质和才干。要积极进取,形成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面向现实、扎根实践,培养过硬的动手能力。要刻苦努力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不断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将来在祖国各个建设岗位发挥骨干作用做好准备。

60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过:“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朱隶文 朱棣文(Steven Chu,1948年2月28日-),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圣路易斯;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61 适应大学生活的基本方向: 人格上自立 生活上自理 学习上自觉 管理上自治 思想上自育

62 我们要设计“六有”的大学生活: 学习有效 社会交往有心 日常生活有序 闲暇娱乐有益 日常消费有度 做人有修养

63 三、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
成才的目标,不应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更需要良好的道德素质、个性品质,需要志存高远,将个人成功的目标设计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才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才不会被生活中的挫折击垮。 应当想到自己在向周围的人、在向这个世界索取的同时还要有所奉献、有所付出,自己还有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64 奥运志愿者被形象地誉为“鸟巢”一代,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现代大学生的风采。用行动告诉世界:当代中国青年是懂得付出、愿意担当、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

65 (一)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德、智、体、美、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66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67 案例 在上海浦东新区一次外资企业的人才招聘会上,外资副总宣布会议为时间2小时,10位大学毕业生都要发言。有个男生才气逼人,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旁征博引,超水平发挥,一人就讲了45分钟。会后,大家以为这次招聘可能非他莫属了,但他却偏偏没有收到聘用通知。经过电话咨询,招聘单位告诉他“每个人的发言时间应该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他一人竟然用了将近4个人的时间,对于这种德性较差,缺乏协助精神的应聘者,本外资企业一概不用”。

68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作曲家门德尔松认为:“智慧是知识的善于运用”。
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

69 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吴运铎说过:“旺盛的精力寓于健康的身体”。 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服务的基本条件。

70 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71 讨论:作为“90后”大学生,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形象?我们具有什么优势?
(二)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讨论:作为“90后”大学生,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形象?我们具有什么优势?

72 社会上对“90后”的评价:   1. 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   2. 很多人都有一技之长;   3. 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   4. 往往具有成年人很难理解的古怪爱好;   5. 内心世界:从童年就开始变“老”,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   6. 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   7. 市场消费观念强烈,但名利作用被过分强化;   8. 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   9. 网络时代的广阔事业,信息和知识丰富,但内心有时较为空虚; 从社会对“90后”的评价中,我们看到了哪些不足?

73 当代大学生形象 谦谦君子之态 莘莘学子之心 铮铮汉子之骨

74 (二)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 热爱祖国 追求真理 善于创新 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 视野开阔 胸怀宽广 知行统一 脚踏实地
理想远大 热爱祖国 追求真理 善于创新 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 视野开阔 胸怀宽广 知行统一 脚踏实地 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

75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第二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二者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76 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77 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体现人们在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一)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包括:1、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 2、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二)法律素质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

78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79 1、价值:就是客体以其功能和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事实与程度。
2、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观点和看法,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对某种事物、对人善恶的观点、看法、态度,是人的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0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重要意义?

8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1)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支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针对当前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现实提出的。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2、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 (1)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有利于大学生排除干扰,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90 (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 抓住灵魂 突出主题 打牢基础 把握精髓

91 作业题 1、你将如何度过你的大学生涯?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92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绪论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