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一、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向西方寻求真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一、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向西方寻求真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一、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向西方寻求真理
二、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三、辛亥革命后,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青年》杂志,1915年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第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第二,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第三,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伦理道德。
第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 局限性:1、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没有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
  2、运动回避反对军阀统治的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任务。   3、采用形式主义态度分析问题,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不能正确处理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的关系。

4 .陈独秀指出:“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通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说明()
A.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 B.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和科学的传播 C.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 D.新文化运动有对东方文化全盘否定的倾向 ABCD

5 二、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关于山东问题交涉的失败。

6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首先,从革命领导权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革命的领导权不同。具有初步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领导了革命。 其次,从五四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 最后,从革命的彻底性来看,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7 下列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无产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B.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 C.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一) 条件 1、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一) 条件   1、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3、 组织准备——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形成   4、 外界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9 “一大”的意义   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由于有十月革命的榜样,有俄国共产党建党的经验,有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坚持和执行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原则。

10 第二,由于中共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任务。中国革命的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原则,独立自主地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11 第三,由于中国是一个以小农为主的农业国家,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地发展,加之中国共产党长期处在农村和紧张的战争环境中,因而大批农民、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分子涌进党内,在党内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革命分子加入党的队伍,壮大了党的力量,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带到党内,因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了小资产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的尖锐矛盾,是导致党内“左”右倾错误产生的根源。

12 第四,中国共产党诞生时的社会地位和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与其他革命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13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
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14 二、工人运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三次工人运动: 1922 年 香港海员罢工 1922年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1922 年 香港海员罢工 1922年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15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了实行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 。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 第一,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使之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许为少数人所私有;民生主义确定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16 第二,正式确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第三,按照国共合作的精神选举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

17 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7月 主要对象: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8年 东北易帜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

18 国民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
A.以国共合作为基础B.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 C.群众基础扩大D.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ACD

19 对1924-1927年大革命性质的正确表述是( )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C.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D.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C

20 .1927年中共“五大”的一个文件认为:“自五卅运动起……我们党只注意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而忽略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这段时间本党没有正确政策”,这段话()
A.错误攻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B.强调反对资产阶级具有“左”的错误 C.批评了党忽视统一战线领导权的错误 D.贬低了反帝反军阀斗争的重要性 C

21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中共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1927年 蒋介石 四一二政变 1927年 汪精卫 七一五政变
第一节 中共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1927年 蒋介石 四一二政变 1927年 汪精卫 七一五政变 宁汉和流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国民党的统治正式建立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22 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1927年 八七会议 内容:一、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二、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论断 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23 探索革命新道路: 1、实践上: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理论上:“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深刻总结了井冈山、广东海陆丰、湖北黄安等农村根据地一年多来的斗争经验,先后撰写了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系统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始从理论上对革命道路问题进行总结。

24 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这点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作了完整地阐述。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革命武装 第五,共产党的领导正确

25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共产党六届三中全会之后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登台露面,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表现在政治军事组织各个方面。

26 A.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必然趋势 B.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 C.制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方针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区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上述材料(单选) A.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必然趋势 B.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 C.制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方针 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思想方法 D

27 1.下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的几组材料:
材料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1930年6月《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

28 (有人)以为中国象西欧各国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所以大城市暴动成功以后可以影响小城市及乡村;而在中国,则找不到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力量能统治全国的。
——摘自中共六届二中全会1929年6月政治问题报告

29 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摘自瞿秋白1927年12月《武装暴动的问题》

30 材料2: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段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段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段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1929年2月致湖北省委信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1 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之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的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摘自中共中央机关刊物1930年5月《红旗》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中国中央机关刊物1930年5月24日《红旗》

32 材料3: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摘自毛泽东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33 请回答: 分析材料1,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 阅读材料2,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 综合材料1、2、3,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客观依据和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点。

34 (1)特点:城市没有力量统治广大的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
原因: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自然经济占着显然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微弱;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2)在材料2中,①、④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③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35 (3)客观依据: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的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基本点: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36 遵义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7 长征胜利的意义: 一、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二、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三、长征保存并锻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四、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五、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38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上半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全民抗战的发动 步骤:1)东方会议和《田中奏折》1927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上半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全民抗战的发动 步骤:1)东方会议和《田中奏折》1927   2)九一八事变 1931   3)华北事变 1935   4)七七事变 1937

3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全国性抗战   八一宣言(1935.8)   瓦窑堡会议( )   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1936.5)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   *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0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情况下,在中共的积极倡导并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的推动下,国共互相让步共同抗日的产物。   2)统一战线中,阶级成分非常复杂,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尖锐,甚至出现了军队之间武力摩擦。   3)它是代表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民政府和联合统帅部,因而全面抗战一开始就形成了两个战场。   4)没有共同的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采取遇事协商的特殊方式,处理共同事物。 5)统一战线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

41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发展概况
1937年8月,洛川会议   全面抗战路线:不能像国民党一样,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而是要在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前提下,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是游击战担负配合正面战场,开盘敌后战场,建立敌后革命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在国统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争取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

42 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   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做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顽固势力: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43 《论持久战》 :

44 三、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发展概况 (一)抗战初期的国民党的抗战(1937.7——1938.10) 1、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抗战初期的国民党的抗战(1937.7—— )   1、正面战场的抗战   是抗日的主战场,国民党抗日的主要力量。   淞沪会战、徐州会战 、忻口会战、武汉会战

45 正面战场的作用。   (1)粉碎了日军的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大量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促进了抗日相持阶段的到来   (2)客观上掩护了八路,新四游击战略的实施   (3)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的英雄业绩,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   (4)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做出了贡献。   (5)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同时扩大了抗日战争的影响,唤醒了国际舆论的支持。

46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7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国共“和谈”的政治格局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建国。 1)提出三大口号 1945.8.25 和平 民主 团结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国共“和谈”的政治格局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建国。   1)提出三大口号 和平 民主 团结   2)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1)背景   (2)时间地点人物: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赶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3)内容:双发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3)派代表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48 2、国民党极力维护一党专政   1)军事上抢占抗战胜利的果实   2)经济上进行疯狂掠夺   3)政治上坚持独裁内战   3、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兴起 较场口事件,一二一惨案 下关惨案

49 二、两条道路,两个命运的军事较量   (一)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防御   1、国民党发动内战   1946年6月26日,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措施   全面战略方针: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50 三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1、 各民主党派的形成和发展   2、 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   3、 民主党派主张的第三路线失败的原因

51 1) 主观原因:中国民主党派所依靠的社会基础及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异常软弱,并不具备实现第三条路线的能力和勇气。
  2) 根本:国民党和共产党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力量,不会允许中间派政治路线的存在   3) 社会: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主张,并没有赖以实现群众根基   4) 直接: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让民主党派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促使中间势力转向新新民主主义立场。   5) 外部:美苏作为国际上两大对立阵营,基于各自的对华战略,不支持中国民主党派执政。

52 四、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累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种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53 1)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1)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十分广泛,同时,建立广发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2) 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3) 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一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一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后者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

54  2) 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1) 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革命任务。   (2)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3) 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革命,必须建立一直在工人阶级政党绝对领导下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

55 3) 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 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2)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密切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进行的,注重在端正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   (3) 中国共产党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

56 材料1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材料2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电:“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57 材料3 1945年11月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演讲:“回想这20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惟一的敌人。” 材料4 (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困难……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使命今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护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58 请回答 (1)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9月-10月的谈判,有什么结果? (2)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以上所引材料中有何依据? (3)蒋介石当时为什么耍弄反革命两手?以上所引材中有何依据? (4)对于蒋介石玩弄的反革命两手,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

59 第一,表面上说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大计。10月10日签订了《会谈纪要》。
第二,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极端仇视,力图消灭。材料2是当时蒋介石发的剿共密令;材料3表明蒋的一贯立场就是把中国共产党视为“惟一的敌人”。

60 第三,当时国民党军队大多还在西南,无法控制全国,所以蒋介石要争取时间,企图一手利用谈判来束缚中国共产党,另一手加紧调兵抢占地盘削弱中国共产党。
材料4中,杜鲁门指出当时蒋介石无法控制东北和中南地区,如果日军放下武器,“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 蒋介石的“两手”是在美国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进行的。材料4中,杜鲁门表明了美国的态度,甚至决定了“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事实上,美国侵占了上海、秦皇岛等大中城市,替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和运送军队。


Download ppt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一、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向西方寻求真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