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精品课件:第15讲 美苏争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精品课件:第15讲 美苏争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精品课件:第15讲 美苏争锋

2

3 对应学生用书60页

4

5 考纲展示 考情分析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从近三年新课程地区高考试题看,考查的知识点集中在“冷战”的表现和影响。备考时应注意: (1)“冷战”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及二者关系。 (3)准确理解亚洲的“热战”是冷战的一个组成部分。

6 ①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________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
对应学生用书60页 考点一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①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________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 ②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美苏关系破裂。 ③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并视苏联为其争霸的障碍。

7 2.过程 ①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________”演说。 ②政治上: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________”,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9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③经济上: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________”;1949年1月,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互会。 ④军事上:1949年,美国策划成立了北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约。至此,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8 思悟升华: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9 考点二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美苏冷战 ①对德国的分区占领,导致德国分裂。 ②1962年,________导弹危机。 2. 局部热战 ①1950~1953年美国侵略________,中国抗美援朝。 ②1961~1973年美国侵略________。

10 3.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①美苏双方________,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吸取教训,发展自身,推动世界发展,第三世界崛起。

11 思悟升华:    

12 考点综合 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关系
1.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系),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而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而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三者的关系为: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13 2.三者的关系可以理解为: 自主核对 考点一:美苏 铁幕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考点二:古巴 朝鲜 越南 冷战对峙

14 1.(2010·宿迁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D.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1947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威胁为由全面发动冷战(推行杜鲁门主义)。A项明显错误,B项则是在全面展开冷战后的一项举措,即加强对欧洲的控制方面,D项则是冷战发动的序幕。 答案:C

15 2.(2010·镇江调研)下图的这块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之间战争频繁 ②它是“冷战”的著名标志 ③是当年两大集团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写照 ④是对“冷战”时期分裂、对抗的反思

16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实际是考查“冷战”的概念和表现,美国通过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以对抗苏联,故②③④符合题意,而①是美国对苏联“冷战”在军事上的体现,并且战争频繁说法本身不正确。故D项正确。 答案:D

17 3.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战争都是(  )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他国内政 ②以联合国的名义进行侵略战争 ③提供援助并且直接参战 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 解析:通过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比较,进一步认识美国发兵的动机。朝鲜和越南的分裂局面为美国发兵的动机。朝鲜和越南的分裂局面为美国介入提供了机会,通过战争的不断升级,最后美国直接派兵进入该地区。战争威胁了中国的安全,这也是美国遏制社会主义的目的所在。但是在越南战争问题上,美国没有打着“联合国旗号”。 答案:D

19 4.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杜鲁门的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二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2)随着实力的增强,美国的扩张野心膨胀;(3)美国要求按照实力确定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5.杜鲁门总统为什么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答案:因为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其目的都是为了反苏反共。

20 美苏冷战对峙的表现 领域 美国 苏联 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经济领域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政治领域
对应学生用书61页 美苏冷战对峙的表现 领域 美国 苏联 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经济领域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政治领域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军事领域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东亚地区 发动对朝鲜、 越南的侵略战争 支持中国、朝鲜、 越南抗击美国的侵略

21 典例 (2010·江苏)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22 [解析] 本题考查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随着二战接近尾声,由于苏联和美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再加上双方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军事力量的增强,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利益成为雅尔塔体系的关键。
[答案] D [误区警示] 考生一是对于雅尔塔体系建立的背景和过程掌握不到位,二是对于二战后初期的世界格局理解不到位,从而出现失误。

23 变式训练 (2011·温州模拟)上个世纪40年代这张法国共产党人张贴的“欧洲复兴计划”宣传画(左下图)所表明的美国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右下图的宣传海报却在强调欧洲复兴计划使全欧洲人联合起来。美国1947年以来实施“欧洲复兴计划”最根本的目的在于(  )

24 A.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 B.借此扩大美国的国际市场 C.稳定世界资本主义秩序 D.控制受援国,建立世界霸权 答案:D

25 1.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例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2.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虽然属于“热战”,但对于美苏而言,两国并未直接参战,苏联通过支持中国、朝鲜、越南与美国对抗,因此,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对于中国、朝鲜、越南而言属于“热战”,而对于美苏而言则属于“冷战”。

26 追踪训练1:(2009·安徽高考)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  )
A.“怎么会这样!,” B.“糟糕的战争!” 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

27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越南战争,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从图片能判断出越南战争是美国的噩梦,故C项正确,A项标题范围过大,B项没有指明主体美国,D项主体法国错误。

28 追踪训练2:《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答案:D

29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方法 关于论证问题和探讨问题的方式方法,考纲要求中提到了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来论证历史问题。在历史解题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可以用到此类思维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的方法还有史实论证、理论论证等方法。考纲中要求的评论历史观点的“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都是比较的基本方法要求。要注意把历史学科知识与语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结合起来把写作上的方法迁移到历史学科中来。

30 尝试运用:阅读下面的漫画及其说明。

31 上面的漫画原来的标题是英文:We tried everything but explosive
上面的漫画原来的标题是英文:We tried everything but explosive.图片中大个子的袖子上标有USA,老头子的衣领上标有BRITAIN,小个子衣服上标有FRANCH,还有一位女士系的围巾上标有UNITED NATIONS,左下角的罐子上标有OIL,图中大个子对女士说:“YOU TRY IT SISTER!”。 请回答: (1)请你依据漫画说明作者想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2)有人说作者的立场是反苏。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32 解析:此题第(1)问考查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第(2)问考查提出问题、论证问题的能力。漫画中四个人物分别代表:大个子——美国,老头子——英国,小个子——法国,年轻女士——联合国。该漫画的寓意是:二战后美国力量强大,在资本主义世界独占鳌头,衰落的英法只能唯美国马首是瞻,就连联合国战后初期也曾一度被美国操纵。(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可以操纵利用的小妹妹。)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使用了包括石油等经济手段在内的一切方法,都轰不开铁幕,换上联合国这个政治武器也无济于事。显然,作者是站在反苏的立场上的。

33 答案:(1)主题:冷战。说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冷战中对苏联阵营无奈,使用了包括石油等经济手段在内的一切方法,都轰不开铁幕,换上联合国这个政治武器也无济于事。或者:标题就是《我们采取了除炸药(战争、武力)以外的一切手段》,墙壁上的文字就是指以苏联为首的铁幕国家。 (2)同意。通过漫画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是苏联导致了欧洲的东西隔绝,是冷战的罪魁祸首,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试图打破铁幕(隔绝)。

34 视角一 关注新史观 冷战对世界各国多元共生的和谐关系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62页 视角一 关注新史观 冷战对世界各国多元共生的和谐关系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与冷战格局是20世纪后半期国际关系的两条主线,即合作主线和对抗主线。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前,国际关系格局中冷战这条对抗主线占主导地位,危机和冲突甚至地区性的战争时有发生,且异常激烈;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关系格局中合作主线占主导地位。这期间虽有冷战的插曲,但缓和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合作主线的作用下,东西方冷战渐渐偃旗息鼓,并以缓和与渐进的方式宣告终结。总之,冷战影响了世界半个世纪,对各国多元共生的和谐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这一角度命题,空间很大。

35 [创新命题1]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马歇尔计划 C.丘吉尔“铁幕”演说 D.杜鲁门主义 [答案] C

36 视角二 追踪社会热点 2010年以来,美俄关系在过去呈现出的斗争多于合作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而且有越来越全面的态势。俄罗斯正在恢复以往大国的尊严,俄媒体指出,莫斯科正逐渐意识到在国际上的分量,并提出新的国际秩序构想。当然,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美俄关系还不至于发展成为新冷战。从这一热点切入可考查本讲相关内容。

37 [创新命题2] 下列四幅图反映出“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基本特点是(  )

38 A.既相互妥协又激烈争夺 B.政治上妥协军事上对抗 C.两国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D.美国一直处于主动地位 [解析] 四幅图片都反映了军事活动,依次体现了“对抗”——“缓和”——“对抗”——“缓和”,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 A


Download ppt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精品课件:第15讲 美苏争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