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习要求 知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简述“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 知道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习要求 知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简述“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 知道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习要求 知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简述“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 知道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了解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简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 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别了,雅尔塔”一目和“伊拉克战争”、“俄罗斯的困境”、“发展中国家与霸权主义的斗争”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2 一、两极格局瓦解(苏联完全解体) 标志:《阿拉木图宣言》的发表(1991年)

3 二“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 1、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政治经济力量的崛起,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的日益提高

4 世界是我---美国的!!!

5 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6%,在尖端科技、全球政治外交影响力等方面独步天下,尤其是美军抢占了新军事革命的制高点,具有绝对超强的军事实力,一超超强的地位显得鹤立鸡群.
——《环球时报》 (2003、6、6)

6 欧盟的进程 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联盟条约”生效,形成欧盟 ——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 1999年1月欧元启用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 欧共体的成立 (1967年) ——经贸集团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8年)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联盟条约”生效,形成欧盟 ——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 1999年1月欧元启用 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7 三、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欧盟 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联盟条约” 成立标志: 批准并生效 (1993、11) 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
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联盟条约”  批准并生效 (1993、11) 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 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成立标志: 影响: 欧盟

8 四、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表现: 原因: 加强与欧盟关系,反对北约东扩 车臣问题上采取强硬措施 协调与独联体内各国关系 发展与亚太国家关系
普京出任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 依旧是军事文化大国 自然资源丰富 教育科技基础雄厚 人口素质高

9 五、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成为政治大国 表现 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恶化做出贡献。

10 整体感知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 美 国:唯一超级大国、 企图独霸世界 俄罗斯:有政治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不足
美 国:唯一超级大国、 企图独霸世界 (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 俄罗斯:有政治军事实力,经济实力不足 日 本:经济大国,但国际影响力不足 欧 盟:政治经济地位提高,希望同一声音说话 中 国:综合实力增强,仍是发展中国家

11 历史探究 多极化趋势加强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3、使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个主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4、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 △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12 视野拓展 北约东扩 北约成立于1949年成立,时只有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冰岛、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和英国12个成员国。   先后进行了五次扩充。 1952年,土耳其和希腊加入。 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 1982年,西班牙加入。 1999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加入。 2004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七国正式加入北约。(新华社)

13 视野拓展 “金砖四国” 2003年10月1日,美国高盛公司在《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的报告中,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国的英文名首个字母连缀起来,制造了一个响亮的名称BRIC(与砖的英文Brick”发音相同),“金砖四国”之名随之流行。高盛预测,如不出意外,到2050年,“金砖四国”将全部进入到世界经济前六强。 盛名之下,四国一起成为焦点。而其中的中国,更是焦点中的焦点。 “金砖四国”是标签,光环,抑或靶子?

14 20世纪国际关系的三次变动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热点追踪 20世纪国际关系的三次变动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关系之间的关系 一战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被拒绝。华盛顿会议上《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旧被列强共同支配之下。 四十年代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之一。

15 B D 1、“冷战”结束后,日本努力谋求政治大国的根本原因是 A.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B.日本有美国为其撑腰
  C.日本已成为军事强国 D.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2、当今世界存在的几个主要力量中心是   A. 美国、苏联、中国、西欧、日本   B. 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   C. 美国、德国、日本、中东、美洲   D. 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 3、多极化国际关系格局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   A.经济实力 B.军事实力 C.政治影响 D.综合国力 D B D

16 4、在国际事务中,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是 A. 日本B. 欧盟C. 俄罗斯D. 中国
5、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开始了。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这说明  ①苏东剧变后,强权政治开始抬头②多极化格局是另一种冷战③冷战结束,但斗争没有停止④中国面临西方国家的威胁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6、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A. 社会主义力量严重挫折,力量对比暂时有利西方国家  B. 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国更重视发展经济增加实力  C. 美、欧、日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成为“冷战”对手  D. 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C B D

17 形成“一超多强”的背景是什么? ——两极格局的瓦解。 瓦解的标志是什么? ——《阿拉木图宣言》的签订,苏联的解体。

18 一超指哪个国家? ——美国 多强指哪些国家或地区? ——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广大发展中国家


Download ppt "学习要求 知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简述“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 知道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