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调解仲裁管理科 石路平 2014年9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调解仲裁管理科 石路平 2014年9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调解仲裁管理科 石路平 2014年9月

2 讲课主要内容: ● 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程序 ● 办案要点

3 第一部分 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程序

4 1.1 劳动人事争议的范围 1.2 劳动人事争议办案机构和办案人员 1.3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 1.4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5 人事争议案件

5 1.1 劳动人事争议的范围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 (二)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社会团体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7  (五)军队文职人员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由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其他争议。 (《劳动人事争议办案规则》第2条)

8 1.2 劳动人事争议办案机构和办案人员 1.2.1 办案机构 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理、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的代表组成,组成人员是单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1)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2)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4)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办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调解仲裁法》第17、18、19条)

9 我市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的机构是沙河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

10 1.2.2 办案人员 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曾任审判员的; (2)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3)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5年的; (4)律师执业满3年的。

11 1.3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基本原则 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着重调解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调解做为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手段贯穿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全过程。二是调解必须遵循自愿原则,不能勉强和强制,否则达成协议或作出调解书也不能生效。

12 1.4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4.1 和解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13 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1.4.2 调解 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对当事人有约束力,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但不具有直接申请强制执行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可申请仲裁。 调解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15日内未达成调解协 议的,可申请仲裁。

14 1.4.3 仲裁 仲裁管辖权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委管辖。

15 1.4.3.2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当事人、具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双方当事人。 与仲裁案件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或者由仲裁委通知 其参加仲裁活动。

16 1.4.3.2 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近亲属参加仲裁的情形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仲裁委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劳动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无法定代理人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劳动者死亡的,由其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17 仲裁公开原则及例外 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18 1.4.3.5 申请和受理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仲裁申请书不规范或者材料不齐备的,仲裁委员会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并告知申请人需 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19 不予受理的情形: (一)不属于《办案规则》第2条规定的争议范围;(二)没有明确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三)超过在申请仲裁的法定时效期间;(四)不属于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 对第1、2、3项情形,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对第4项,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书面说明并告知申请 人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0 具体审查: (一)审查是否属于《办案规则》第2条规定的争议范围。如:“精神损失费”等。 (二)审查是否存在不明确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如:“请求按照法律规定赔偿”、“待定”,对申请仲裁事项的相关事实表述不清楚、隐瞒事实等。

21 (三)审查是否超过申请仲裁的法定时效。 《仲裁法》第27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 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 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 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2 (四)审查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

23 仲裁委员会做出不受理的决定或逾期未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申请人有什么权力?
《办案规则》第31条:对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决定或决定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就该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调解仲裁法》第29条: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4 (1)通知被申请人答辩。向被申请人发送《仲裁申请书》副本。
受理案件后的处理: (1)通知被申请人答辩。向被申请人发送《仲裁申请书》副本。 仲裁法第30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五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25 回避:仲裁法第33条: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
(2)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通知当事人。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回避:仲裁法第33条: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26 (3)向双方当事人发送开庭通知。 第35条 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27 开庭和裁决 开庭 ①书记员查明双方当事人、代理人及其他仲裁参加人是否到庭。 ②书记员宣布仲裁庭纪律。 ③书记员请仲裁员入庭。 ④仲裁员查证当事人。询问双方身份,对对方身份是否存在异议等。 ⑤仲裁员宣布开庭及仲裁庭组成人员。仲裁员***,书记员***

28 ⑥仲裁员告知当事人权力、义务。 是否听清楚?是否申请回避? ⑦仲裁庭审理 申诉:由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答辩:由被申请人宣读答辩书或口头答辩。

29 调查与质证: 仲裁员组织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对事实进行尽大限度地还原。可以以询问回答的方式进行。 质证证据:双方为证明己方提出的事实,可以提交证据。双方可以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案件的关联性等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对证据的真伪提出鉴定等等。 仲裁员最后询问双方事实部分有无 补充、有无新的证据提交等。

30 仲裁庭辩论 事实调查结束后,双方先后根据事实和法律,围绕案件的焦点展开辩论,阐明己方的观点,反驳对方对己方不利的观点。
仲裁庭调解 仲裁庭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引导双方进行调解。达成调解的,制作调解书。 签字 仲裁员、书记员、双方当事人、委托代理人、证人在庭审笔录上签字。

31 裁决 仲裁案件的审理期限: 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32 裁决 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的案件 要点:事实清楚、根据当事人申请。
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二)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 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要点:事实清楚、根据当事人申请。

33 裁决 裁决书 第四十五条 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第四十六条 裁决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和裁决日期。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34 一裁终局案件对仲裁员提出更高的办案要求。
裁决 一裁终局的案件: 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一裁终局案件对仲裁员提出更高的办案要求。

35 劳动者对一裁终局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一裁终局案件双方的权力: 劳动者对一裁终局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 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6 裁决 裁决书的法律效力 第50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一裁终局)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第51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37 裁决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及时作出裁决。

38 1.4.3.6 期间 第二十三条 仲裁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仲裁委员会指定期间。 第四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申请人需要补正材料的,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的时间从材料补正之日起计算; (二)增加、变更仲裁申请的,仲裁期限从受理增加、变更仲裁申请之日起重新计算; (三)仲裁申请和反申请合并处理的,仲裁期限从受理反申请之日起重新计算; (四)案件移送管辖的,仲裁期限从接受移送之日起计算; (五)中止审理期间不计入仲裁期限内; (六)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另行计算的其他情形的。 第四十六条 因出现案件处理依据不明确而请示有关机构,或者案件处理需要等待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司法鉴定结论,公告送达以及其他需要中止仲裁审理的客观情形,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中止案件审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中止审理的客观情形消除后,仲裁庭应当恢复审理。

39 期间 第47条 当事人因仲裁庭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仲裁委员会应当裁定该案件终止审理;当事人未就该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且双方当事人同意继续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可以继续处理并裁决。

40 送达 仲裁期间的计算和仲裁文书的送达方式,仲裁委员会可以参照民事诉讼关于期间的计算和送达方式的有关规定执行。

41 送达 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的规定: 4种方式: 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公告送达
第八十四条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五条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六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第八十七条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 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八条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九条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第九十条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转交。 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转交。 第九十一条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九十二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42 1.5 人事争议案件(略)

43 第二部分 办 案 要 点

44 2.1 确立劳动关系 2.2 签订劳动合同 2.3 解除(终止)劳动关系 2.4 违纪处罚和不能胜任岗位 2.5 劳动报酬 2.6 社会保险待遇 2.7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主张权益 2.8 用人单位为外国人、港澳台人员的就业规定

45


Download ppt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调解仲裁管理科 石路平 2014年9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