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一 、重回五四:新文化的起源与神话 一、五四神话与历史三调 二、那一天:学生的五四 三、那年代:先生的五四 四、启蒙与救亡的歧途
2
一、两个五四:神话与记忆 现代文学与文化的起源/神话 1、历史三调:事件、神话与记忆
慈禧的义和团与义和拳。在大陆,正面的旗帜与正统的精神符号,成为节日与神话。 2、“五四运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两种解释:启蒙与救亡;文化与政治; 两种意义:科学与民主;爱国与反帝 两种论争:激进/保守;传统/现代;国民党/共产党;理性/非理性;
3
二、那个年代:先生的五四 第一阶段:1895.5:公车上书,一场夭折的五四,胡、陈、鲁、李尚在塾中或怀中,胡适四岁。
第二阶段: —1917,《新青年》与北大, 先生的运动 第三阶段: ,学生运动,先生做什么?
4
二、“五四”这一天 《晨报》中的历史细节与历史故事:偶然与必然 1、五四、节气、天气、方位与: ,周日, 多云(鲁迅日记),晴,(一天风云、骄阳似火与黑云蔽日,狂风怒号的写实,象征)农历四月初五,北京的春夏之交。立夏前两天(热),庙会,浴佛节。周日上街,何谈“罢课”?美国使馆放假,也是偶然。文学回忆。 2、北京的地理与游行方位:天安门红墙,东西南,13所高校。“四面八方”的夸张。
6
3、背景:一战与巴黎和会,威尔逊的同情。 5.2 外交委员会事务长、国民外交协会理事林长民在《晨报》、撰文:“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5.3 晚在北京大学的学生临时会议,提前举行。两种派别:温和与激进,《国民》的断指血书,手枪炸弹;《新潮》的和平理性, 5.4 学生的上街,罗家伦起草宣言,蔡元培的忧虑。文言与白话宣言的优长。
7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今与全国同胞立下两个信条: 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二、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8
陆宗舆
10
5. 5政府的封锁与罢课:“罢不罢,看北大” 5. 7 吴炳湘的誓言与烈士的被塑造:郭钦光,爱国运动与理性司法。正义不能超越法律。 5
5.5政府的封锁与罢课:“罢不罢,看北大” 5.7 吴炳湘的誓言与烈士的被塑造:郭钦光,爱国运动与理性司法。正义不能超越法律。 5.9 蔡元培出走。“杀君马者道旁儿”,北大不复有“思想自由”。 6月3日,北京学生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170多名学生被捕。 6月4日,北京学生出动倍数之人上街演讲,700多名学生被捕。 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被监禁的学生获释。
11
4、几个问题:(1)爱国是否可以触犯法律?合法/非法:去美国使馆,和平请愿的承诺。文明与不文明,发泄愤怒,“超出理性”的大火。匡互生等人的分歧,北大的负责与不负责。北师大学生放火伤人。傅斯年的伤心与远游。 (2)记者:法俄 “恐怖时代一般乱民之暴动”,暴力革命的变质。 曹、章、陆的妖魔化:亲日而不卖国。爱国学生如梅思平反而成了汉奸。曹汝霖:“此事距今四十余年,回想起来,于己于人,亦有好处。虽然于不明不白之中,牺牲了我们三人,却唤起了多数人的爱国心,总算得到代价。”
12
三、那年代:先生的五四 一份刊物:新青年 一个大学:北京大学 一群精英:三只兔子与一条蛇
13
1、《新青年》 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群益书社印行,6期为一卷。初名为《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同人杂志,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14
创刊词《敬告青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
六点要求:“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6
1919年 1月发表由陈独秀执笔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些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Democary)民主與(Science)科學;德菩萨与赛菩萨
17
2、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发源地”
18
北大校徽 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这样就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又有如一人而背负二人之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重任”的想象。此校徽也突出了北大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在艺术处理上,这枚徽章构图简洁大气,线条流畅规整,蕴涵丰富。
19
蔡元培( 1868—1940)
20
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蔡元培)
学人理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独立思考是笼子里的思考) 梅贻琦:“应追求蔡孑民兼容并包的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 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21
“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党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掣。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之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 “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24
3、先生们 《知堂回想录》三只兔子:蔡元培( 1868—1940) ,陈独秀(1879-1942), 胡适(1891-1962)
一条蛇:鲁迅( 1881—1936)
25
胡适 蔡元培 陈独秀
27
胡适(1891~1962)現代中國著名的學者,思想家,政論家,外交家,自由民主和人權的鬥士。安徽人,生在上海,逝于臺北。
胡适的思想与人生 胡适(1891~1962)現代中國著名的學者,思想家,政論家,外交家,自由民主和人權的鬥士。安徽人,生在上海,逝于臺北。
28
胡适墨跡
29
成就貢獻一(文学) 「五四運動」健將,常识与白话 (新文化運動、白話文運動) 新詩老祖宗 中國第一部白話新詩集:《嘗試集》
開拓白話文學時代,樹立一代宗師之典範
30
詩作欣賞(一) 希望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時過; 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
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好熟喔!
31
成就貢獻二(文化) 提倡民主與自由 主張科學的人生觀 尊重事實、尊重證據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事要一点一滴去做,从自己做起把自己铸成器,先救自己(与毕其功于一役的革命不同)
32
成就貢獻三(政治) 回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及校長 抗日戰間,擔任駐美大使
在美加訪問二個月,演講百餘場,說明中國處境,孤立日本,争取美国支持,鞠躬盡瘁。 來台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1962年因心臟病突發病逝,安葬於台北南港胡適公園 中研院故居改為胡適紀念館
33
向美國總統羅斯福呈中美友好萬人簽名書
34
陈独秀:终身反对派
35
“沧海何辽阔,龙性岂易训” 个性狂放而张扬,桀骜不驯,思想激烈与激进。 激进主义,走上革命的不归路,
晚年反思苏俄革命未走向民主的极权与专制灾难。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出现斯大林这样的独裁者? 美国与苏俄两种政党的区别。
36
. 言论: (1) 1919 年《研究室与监狱》:“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最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 (2) 1937年11月《给陈其昌等的信》:“我只注重我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迁就任何人的意见,我在此所发表的言论,已向人广泛声明过,只是我一个人的意见,不代表任何人,我已不隶属任何党派,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自作主张自负责任,将来谁是朋友,现在完全不知道。我绝对不怕孤立。”
37
(3)1938年11月《我们为什么反对法西斯特》:“法西斯的统治,是要停止人们思想之自由,全德国人非希特勒之言不能言,全意大利人非墨索里尼之言不敢言,企图把全国人变成无知的牛马,随着希特勒、墨索里尼的鞭子转动。……人类因为能够自由思想,才由猴子变成人类;法西斯统治停止自由思想,会把人类变成猴子”。“凡是攻击法西斯特的人们,便应该自己反省一下,有没有和法西斯特同样的行为”。 (4)1938年12月《致郑学稼信》:“列(宁)·托(洛茨基)之见解,在本国不合,在俄国及西欧又何尝正确?弟主张重新估定布尔什维克的论理及其人物(老托也在内)之价值,乃为一班‘俄迷’,尤其是吃过莫斯科面包的朋友而发。在我自己则已估定他们的价值。我认为纳粹是普鲁士与布尔什维克之混合物。……弟久拟写一册《俄国革命的教训》,将我辈以前的见解彻底推翻……”。
38
(5) 1940年9月《给西流的信》: “史大林的一切罪恶,乃是无产阶级独裁制逻辑的发展,试问史大林一切罪恶,哪一样不是凭借着苏联自十月(革命)以来秘密的政治警察大权,党外无党,党内无派,不容许思想、出版、罢工、选举之自由,这一大串反民主的独裁制而发生的呢?若不恢复这些民主制,继史大林而起的,谁也不免是一个‘专制魔王’。所以把苏联的一切坏事,都归罪于史大林,而不推源于苏联独裁制之不良,仿佛只要去掉史大林,苏联样样都是好的,这种迷信个人轻视制度的偏见,公平的政治家是不应该有的。苏联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后十年的痛苦经验,应该使我们反省。我们若不从制度上寻出缺点,得出教训,只是闭起眼睛反对史大林,将永远没有觉悟。一个史大林倒了,会有无数史大林从俄国及别国产生出来。在十月后的苏联,明明是独裁制产生了史大林,而不是有了史大林才产生独裁制。”
39
(6)1940年11月《我的根本意见》:“无产(阶级)政党若因反对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遂并民主主义而亦反对之,即令各国所谓‘无产阶级革命’出现了,而没有民主制做官僚制的消毒素,也只是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史大林式的官僚政权,残暴、贪污、虚伪、欺骗、腐化、堕落,决不能创造甚么社会主义。所谓‘无产阶级独裁’,根本没有这样东西。所谓‘无产阶级独裁’,即党的独裁,结果也只能是领袖独裁。任何独裁都和残暴、蒙蔽、欺骗、贪污、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能分离的。”
40
终身反对派 (7)1941年1月19日: “见得孔教道理有不对处,便反对孔教;见得第三国际道理有不对处,便反对它,对第四国际、第五国际、第×国际亦 然。适之兄说弟是一个‘终身反对派’,实是如此。” (《致S和H》
41
时评 傅斯年:陈“在思想上是胆子最大,分解力最彻底的人”,是“中国革命史的光焰万丈的大彗星”。 陈铭枢:“谤积丘山,志吞江海,下开百劫,世负斯人!” 章士钊:“ 龙潭血战高天下,一日功名奕代存。王气只今收六代,世家无碍贯三孙。廿载浪迹伤重到,此辈清流那足论?独有故人陈仲子,聊将糟李款牢门。”
42
鲁迅:“假如将韬略比做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几支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胡适:“他有充分的文学训练,对于旧文学很有根底……他是学宋诗的……他的诗有很大胆的变化……他受法国文化的影响很大,他的英文、法文都可以看书……把法国文学上各种主义详细地介绍到中国来,陈先生算是最早的一个……他对文学革命有三大贡献:一、由我们的玩意儿变成了文学革命,变成三大主义。二、由他才把伦理、道德、政治的革命与文学合成一个大运动。三、由他一往直前的精神,使得文学革命有了很大的收获。
43
4、思想启蒙 新思潮的意义:“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胡适:“我们当日批评孔孟,弹劾程朱,反对孔教,否认上帝,为的是打倒一尊的门户,是为了解放中国的思想,提倡怀疑的态度,批评的精神而已。” 语言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提倡白话文(新标点),新文学,新道德。
44
文学革命重要事件 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學改良芻議》(八不主義) 一.不做「言之無物」的文字 二.不做「無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語爛調 五.不重對偶:文須廢駢、詩須廢律 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摹倣古人 八.不避俗話俗字
45
《文学革命论》 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抒情的平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46
文学革命重要事件 《新青年》“双簧戏”的演出。 钱玄同:“桐城谬种,选学妖孽” 刘半农(1891-1934):“她”的发明者 《新青年》友军的出现: 陈独秀、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 傅斯年、罗家伦等创办《新潮》。
47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48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话?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刘半农
49
双簧戏的两演员: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王敬轩)
50
傅斯年
51
5、启示与反思 1,思想自由,众声喧哗 2,大社会小政府的民主建制,公民权利 3,理性的缺失:打倒孔家店
4,宽容的缺失:是非分明,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52
四、走向分裂的悲剧 1、陈独秀,转向政治:6.11的被捕:9.16释放,11.10刘师培病逝,离开北大,“从研究室走进监狱”
2、《新青年》, 没有回来:旧同人与新同人们,从谈文化到谈政治,民主科学翻译的稀缺,主义与问题之争 3、胡适:“再造文明”的启蒙坚持与谈政治的破戒,爱国与忍受的痛苦。告诫学生:把自己铸成器,先救自己,才能救国家 4、学生们:傅斯年出国远游,杂志停办,难回学轨,风流云散
53
启蒙与救亡的歧途 原因产生了结果,结果错乱了原因。学生/先生 几种说法: 傅、罗:不成熟的发挥,发泄太早太猛;应切实求学。
蔡元培:学问不足,平民教育。 胡适 :爱国的副作用,思想启蒙运动被政治运动中断,“刚开头便煞尾”。 毛泽东:为党培养了干部,带来了马列主义
55
参考书目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 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袁伟时:《告别中世纪》
56
思考题 1、“为了忘却的记念”:我们作为节日与神话在纪念五四,同时又在历史的记忆失落了五四。在触摸历史的细节中,我们需要追问自己:我们失落了什么,我们需要什么? 2、谈谈自己所理解的五四精神? 2、你觉得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与旧文学有何差异?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