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构成和承担方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构成和承担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构成和承担方式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构成和承担方式

2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一、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指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构成犯罪并依法应受刑事制裁的危害环境资源的行为。 这里的“刑法规定不仅指刑法典的规定,还包括刑法典以外的其他刑法规范。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是传统模式的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二是现代模式的环境资源犯罪概念。

3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二、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 环境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环境资源法律法规,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人身健康或生命财产的严重危害,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环境犯罪的特点: 第一、犯罪行为是直接针对环境资源进行的; 第二、犯罪后果严重; 第三、犯罪主体大多为法人; 第四、环境犯罪大多带有民事责任。

4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一)环境犯罪的主体 是指实施了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1、自然人主体 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限制刑事责任年龄。 环境犯罪的自然人主体应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自然人主体分为一般主体、特殊主体。

5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2、单位主体 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重污染或破坏环境,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单位。 A 单位构成环境犯罪一般应具备三个条件: 1、单位环境犯罪的整体意志环境犯罪行为必须经过单位的决定、批准、授意或认可,这种集体意志才属于单位的整体意志。 2、单位环境犯罪行为存在的依赖性单位与环境犯罪行为之间的客观内在的联系必须通过环境犯罪行为的实施者来实现, 3、单位实施环境犯罪行为的功利性单位决策的内容常常以自身利益为基础,这追求功利的代价则使其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6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B刑法对单位犯罪的惩罚力度畸轻: 1、罚金的数额普遍偏低,不能全面有效地控制环境犯罪。对一些资金雄厚的大企业或者罚金刑的成本远低于防治污染成本的单位,低额罚金使刑罚应有的威慑力毫无体现。 2、对单位环境犯罪所规定的刑种单一,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预防环境犯罪: (1)应考虑对单位犯罪增加几种刑罚,如剥夺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解散等; (2)可考虑在刑法中运用非刑罚措施来惩治环境犯罪

7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二)环境犯罪的主观方面 指行为人对所实施的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危害环境的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1.环境犯罪故意 2.环境犯罪过失 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区别 (1)在认识因素方面 (2)在意志因素方面 在过失犯罪的责任承担上,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8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三)环境犯罪的客体 指受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被环境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环境犯罪所侵犯的一般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直接客体是国家环境资源管理制度。 (四)环境犯罪的客观方面 环境犯罪行为的客观外在表现,是犯罪行为人在有意识、有意志的心理态度支配下表现在外的事实特征,主要涉及如下几个问题:环境犯罪行为、环境犯罪的危害结果、环境犯罪因果关系。

9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三、环境犯罪行为分类 (一)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对环境犯罪行为作如下划分: 1、从犯罪手段上,可将环境犯罪行为分为污染行为、破坏行为; 2、从环境犯罪的行为状态上分析,环境犯罪行为分为行为犯(举动犯和危险犯)、结果犯 ; 3、从行为人实际实施犯罪的行为形态上,环境犯罪可分为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

10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二)环境犯罪的危害结果 是由危害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 危害结果不同于犯罪结果。 (三)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 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因果关系是结果犯的构成条件。

11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四、环境资源犯罪的承担方式 1、免于刑事处分 2、管制。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是限定其一定的人生自由,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 3、拘役。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强制实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 4、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生自由,并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5、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进行劳动改造。 6、死刑。除了刑法分则第151条第二款中的“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对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最高刑可以处死刑外,其他环境资源犯罪都没有死刑。

12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五、我国环境犯罪刑事责任实现方式存在的缺陷与完善 1.我国环境犯罪刑事责任实现方式存在的缺陷 其一,我国《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刑罚措施设置过于简单,不利于刑罚功能的实现。 其二,我国《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刑罚措施对于财产刑重视不够,罚金刑的规定是不具体的,因而司法实践部门在操作过程中无法把握标准,因人而异。这既不利于环境保护,也有损于司法的权威和尊严。 其三,非刑罚措施过于单一,适用范围过于狭窄,缺乏针对性。

13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 构成和承担方式 2.我国环境犯罪刑事责任实现方式多元化的完善 环境一旦被犯罪行为人污染和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仅仅是危害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甚至是对环境资源的永久破坏和对整个人类环境权的侵害。目前广大公众对环境的价值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单一的预防治理公害发生源转变到享受舒适生活的环境权益的环境价值观。


Download ppt "知识点二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构成和承担方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