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节 耳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节 耳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节 耳疖

2 一、概述 1、中医病名:耳疖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为特征。
古代医籍中尚有“耳疔”、“黑疔”等别称,如《外科证治全书·卷二》中说:“耳疖生耳窍暗藏之处,色黑形如椒目,疼如锥刺,引及腮脑,破流血水。” 2、西医病名:外耳道疖

3 二、诊断要点 1.病史 多有挖耳史。 2.临床症状 耳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严重者牵引同侧头痛,全身可有发热、恶寒等症。

4 二、诊断要点 3.检查 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壁局限性红肿,隆起如椒目状,肿甚者可堵塞外耳道。脓肿溃破后外耳道可见脓血。

5 三、鉴别诊断 脓耳 骨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等。

6 四、病因病理 1.风热邪毒外袭 多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风热邪毒乘机侵袭,阻滞耳窍经脉而为病。

7 五、分型论治 1.风热邪毒外侵 主证:耳痛,张口及咀嚼时加重,伴患侧头痛。全身可有发热、恶寒等症,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见患侧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壁局限性红肿,隆起如椒目状。

8 1.风热邪毒外侵 证侯分析:挖耳伤及肌肤,风热邪毒乘机侵犯耳窍,阻滞经脉,气血凝聚,故耳道红肿疼痛,隆起如椒目状;耳部经脉多连头部,故病情较重者可牵引同侧头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乃风热之证。

9 1.风热邪毒外侵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银翘散加减。

10 2.肝胆湿热上蒸 湿热邪毒壅盛,引动肝胆湿热,循经上乘,蒸灼耳道,壅遏经脉,逆于肌肤而致耳道红肿、疼痛。

11 2.肝胆湿热上蒸 主证:耳痛剧烈,痛引腮脑,或有听力减退。可伴有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发热等症,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见外耳道局限性红肿,肿甚者可堵满外耳道;若耳疖成脓则顶部可见脓点,若溃破则外耳道可见黄稠脓液

12 2.肝胆湿热上蒸 证侯分析:肝胆湿热上蒸耳道,熏灼肌肤,故耳道红肿疼痛剧烈;肿甚堵塞耳道,故听力减退;耳部脉络多连头部,故痛连腮脑;热甚灼腐肌肤则化脓;肝胆郁热,则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为肝胆湿热之证。

13 2.肝胆湿热上蒸 治法:清泻肝胆,利湿消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脓已成者加皂角刺、穿山甲,或用仙方活命饮加减。

14 六、外治法 1.外敷:可用内服中药渣再煎,取汁热敷患侧耳部,或用紫金锭调敷,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
2.排脓:耳疖已成脓,未自行溃破者,可用针头挑破脓头,取出脓栓,排出脓血;或切开排脓,要注意切口必须与外耳道纵轴平行,以防形成外耳道狭窄。排出脓血后局部敷紫金锭或黄连膏、如意金黄散等。

15 六、外治法 3.换药 耳疖破溃后,脓液排尽,为防止外耳道狭窄变形及肉芽组织增生,可用大小适当的碘仿纱条填压外耳道,1一2日换1次,直至彻底痊愈。

16 七、针灸疗法 耳部肿胀疼痛剧烈时,可取合谷、内关、少商等穴针刺,以疏通经脉,泻热消肿止痛。每日针刺1次,连续2-4次。针刺手法:合谷、内关强刺激,留针20分钟;红肿较剧,并有高热者,可取少商穴点刺出血。

17 八、预防与调护 1.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习惯。
2.避免污水入耳,若有污水入耳,应外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使耳内积水倒出。或用干棉签拭干净。 3.保持外耳道清洁,如疖肿成脓溃破,应清除脓液。睡眠时应侧卧,患耳朝下,以利脓液排出。

18 九、预后与转归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19 第七节 耳疮

20 一、概述 1、定义:耳疮是指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好发于夏秋季节。 2、西医病名:弥漫性外耳道炎

21 二、诊断要点 1.病史 多有挖耳、污水入耳或耳流脓史。 2.临床症状 耳内灼热疼痛,少许流脓,或耳内发痒不适。

22 二、诊断要点 3.检查 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弥漫性 红肿,可有少许分泌物。反复发作者,可 见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甚则外
耳道狭窄。

23 三、鉴别诊断 耳疖 旋耳疮 脓耳

24 四、病因病理 分型论治 1.风热湿邪,上犯耳窍
四、病因病理 分型论治 1.风热湿邪,上犯耳窍 多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风热湿邪乘机侵犯,或因耳道不洁,污水入耳,或因脓耳之脓液浸渍,湿郁化热,风热湿邪犯耳,与气血相搏,致生耳疮。

25 1.风热湿邪,上犯耳窍 主证:耳痛、耳痒、耳道灼热感,伴头痛、发热、恶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见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弥漫性红肿,或耳道潮湿,有少量渗液。 证候分析:风热湿邪,上犯耳窍,故耳道红肿;风热邪盛,则耳痒、灼热、疼痛;湿热邪盛,则耳痛、渗液;头痛、发热、恶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外袭之证。

26 1.风热湿邪,上犯耳窍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祛湿。
方药:银花解毒汤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疏风清热;紫花地丁、黄连、夏枯草清热解毒消肿;丹皮、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清热凉血;赤茯苓利水祛湿。

27 2.肝胆湿热,上攻耳窍 湿热邪毒壅盛,引动肝胆火热,循经上犯耳窍,蒸灼耳道,塞遏经脉,逆于肌肤而生耳疮。

28 2.肝胆湿热,上攻耳窍 主证:耳痛,牵引同侧头痛,口苦,咽干,可伴有发热等症。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见耳屏压痛,耳廓牵拉痛,外耳道弥漫性红肿、糜烂,渗出黄色脂水。 证候分析:肝胆湿热上蒸耳道,熏灼肌肤,故耳道弥漫性红肿;湿热盛,则肌肤糜烂,耳道渗液;肝胆热盛则口苦、咽干、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为肝胆湿热之证。

29 2.肝胆湿热,上攻耳窍 治法:清泻肝胆,利湿消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30 3.血虚化风耳窍失养 久病不愈,阴血耗伤,耳窍肌肤失于儒养,血虚耳燥而致病。

31 3.血虚化风耳窍失养 主证:病程较长,耳痒、耳痛反复发作,全身症状不明显,舌质淡,苔白,脉细数。检查见外耳道皮肤潮红、增厚、皲裂,表面或见痂皮。 证候分析:久病气血虚损,耳窍失养,邪毒久羁,故耳痒、耳痛反复发作;血虚耳窍失养,故耳道皮肤增厚、皲裂、结痂;舌质淡、苔白、脉细数为气血虚之证。

32 3.血虚化风耳窍失养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地黄饮加减。

33 六、外治法 1.外敷 可用黄连膏、紫金锭等局部涂敷。 2.滴耳 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制成滴耳液滴耳。

34 七、针灸疗法 耳痛较甚者,可针刺合谷、内关、少商等穴,以疏通经脉,泻热止痛。

35 八、预防与调护 1.避免挖耳及污水人耳。 2.及时治疗脓耳,以免脓液长期浸渍耳道而为病。 3.注意耳部卫生,及时清理耳道分泌物及痂皮。
4.患病期间,忌进食辛燥食品,以防火热、湿热内蕴,加重病情

36 九、预后与转归 一般预后良好。

37 第四节 旋耳疮

38 一、概述 1、定义:旋耳疮是指旋绕耳廓或耳周而发的湿疹。以耳部皮肤潮红、瘙痒、黄水淋漓或脱屑、皲裂为特征,以小儿为多见。
2、西医病名:外耳湿疹

39 二、病因病理 1.风热湿邪犯耳 因脓耳之脓液或邻近部位之黄水疮蔓延至耳部,或因接触某些刺激物而诱发,以致湿热邪毒积聚耳窍,引动肝经之火,循经上犯,风热湿邪蒸灼耳廓肌肤而为病。

40 二、病因病理 2.血虚生风化燥 患病日久,阴血耗伤,耳窍失养,加之血虚生风化燥,以致耳部瘙痒,缠绵难愈。

41 三、诊断要点 1.病史 可有耳道流脓或污水入耳史,或药物及其他过敏物质刺激史。 2.临床症状 外耳道、耳廓及其周围皮肤瘙痒、灼热感、渗液。

42 三、诊断要点 3检查 外耳道口、耳甲腔、耳后沟,甚至整个耳廓皮肤潮红、糜烂,渗黄色脂水,干后结痂。 或见外耳皮肤增厚、粗糙、脱屑、皲裂、结痂,表面粗糙不平,甚则外耳道狭窄。

43 四、鉴别诊断 断耳疮

44 五、分型论治 1.风热湿邪犯耳 主证:耳部皮肤瘙痒、灼热感,数日后出现小水泡,溃破渗出黄色脂水,皮肤糜烂,甚则波及整个耳廓及其周围皮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候分析:风热夹湿邪上犯,蒸灼耳窍,故耳部皮肤灼热。潮红;风盛则痒,湿热盛则起水泡,溃破,黄色脂水浸淫;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内盛之象。

45 风热湿邪犯耳 治法:清热祛湿,疏风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方中重用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衣以疏风止痒;用苍术、苦参、木通以祛湿;石膏、知母清热泻火;生地。当归凉血散血。全方合用,可清热祛湿,疏风止痒。若湿重者可选用 渗湿汤加减;若湿热变盛者,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清热解毒祛湿。

46 血虚生风化燥 主证:耳部瘙痒,缠绵难愈。可伴面色萎黄、纳差、身倦乏力等症,舌质淡,苔白,脉细缓。检查见外耳道、耳廓及其周围皮肤增厚、粗糙、皲裂,上覆痂皮或鳞屑。 证候分析:由于本病反复发作,耗伤阴血,气血亏虚,耳窍失养,故皮肤增厚。粗糙;久则血虚生风化燥,故皮肤搔痒、皲裂;脾气虚,失于健运,故纳差,身倦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细缓为血虚之象。

47 血虚生风化燥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药:地黄饮加减。方中以熟地、当归、首乌养血;生地、丹皮、玄参、红花凉血活血;白蒺藜、 僵蚕祛风;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治血为主,而达到治风的目的,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痒甚者加蝉蜕、地肤子、苦参等。

48 六、外治法 1.外洗及湿敷 可选用下列清热解毒、收敛止痒的中药煎水外洗或湿敷患部:①按树叶、桃叶、花椒叶等量;②苦参、苍术、黄柏、白鲜皮各15 g ;③马齿苋、黄柏、败酱草各30g。

49 六、外治法 2.涂敷法 可根据证型选择不同药物: ①湿热盛而见红肿。疼痛、瘙痒、出脂水者,可选用如意金黄散调敷以清热燥湿止痒;
②湿盛而见黄水淋漓者,可选用青黛散,以麻油调搽,以清热除湿,收敛止痒; ③热盛而见有脓痂者,可选用黄连膏外涂或黄连粉撒布患处,以清热解毒; ④患病日久而皮肤粗糙、增厚、皲者,可选用滋润肌肤、解毒祛湿的药物外涂,如穿粉散,用香油调敷。

50 七、针灸疗法 风热湿邪犯耳者,取督脉、手阳明、足太阴等经穴为主,如陶道、曲池、肺俞、神门。阴陵泉等,针用泻法;血虚生风化燥者,取足阳明、太阴等经穴为主,如足三里、三阴交。大都、郗们等,针用补法。

51 八、预防与调护 1.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习惯。 2.患病期间,忌辛辣食物及鱼、虾以及有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3.发病期间避免任何局部刺激,忌用肥皂水洗涤患处。

52 九、预后与转归 及时治疗者预后一般良好。体质虚弱者,亦可致病程迁延难愈,或发展为断耳疮,造成耳廓畸形。

53 十、参考资料 古代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机》:月食疮,生于两耳及鼻面间,并下部诸孔窍侧……月初则疮盛,月末则疮衰,以其随月生,因名之为月食疮也。” 《外科大成·卷三》:“耳镟者生耳后缝间,延及上下,如刀皲之状,随月之盈虚,故名月蚀疮,宜川粉散搽之。”

54 十、参考资料 《外科正宗·卷之四》:“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色,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此因日晒风吹,暴感湿热,或因内餐湿热之物,风动火生者有之,治宜蛤粉散搽之必愈” 《按科证治全书·卷二》:“旋耳疮一名月蚀疮,生耳后缝间,延及耳语上下,色红如刀裂之状,时流黄水,乃胆脾湿热。”


Download ppt "第六节 耳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