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尊重选择,创新管理 沈勤龙 海宁市高级中学 ——新高考方案下的教学管理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 高级中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尊重选择,创新管理 沈勤龙 海宁市高级中学 ——新高考方案下的教学管理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 高级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尊重选择,创新管理 沈勤龙 froly@163.com 海宁市高级中学 ——新高考方案下的教学管理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 高级中学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 高级中学 海宁市高级中学 沈勤龙

2 一、高校招生的明显变化 二、学校课程设置与规划 三、学校教学管理与变革 四、落实走班教学,分类分层培养 五、走班教学管理安排
一、高校招生的明显变化 二、学校课程设置与规划 三、学校教学管理与变革 四、落实走班教学,分类分层培养 五、走班教学管理安排 六、走班教学评价 七、后续面对的问题

3 一、高校招生的明显变化 选择权 1.录取形式不分批次,注重专业和高校 从选拔、竞争转向学生选择 2.高考类别不分文理,采用“3+3”模式
一、高校招生的明显变化 选择权 1.录取形式不分批次,注重专业和高校 从选拔、竞争转向学生选择 2.高考类别不分文理,采用“3+3”模式 突出学生的选择权,管理形式转为学分管理,进一步接轨大学 3.高考次数由单一转向多次 仍是学生选择权的体现,注重学生的成长

4 给学生多少内容的选择权? 给学生多大权限的选择权? 如何指导学生选择?

5 志愿模拟填报,大学宣讲,大学课程开设,大学通史类教材采购
1.设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向德育要质量 完善导师制,助力学生发展 2.接轨高校,引导学生选择方向 志愿模拟填报,大学宣讲,大学课程开设,大学通史类教材采购 3.动感体验,实践创新,进一步明确学生发展方向 赞山大讲坛、社团、社会实践

6 给学生多少内容的选择权? 给学生多大权限的选择权? 如何应对学生的选择权?

7 二、学校课程设置与规划 1.打破必修、选修边界,建立与高考改革相适应的课程结构 (1)设立基础必修、基础选修和拓展选修课程;
二、学校课程设置与规划 1.打破必修、选修边界,建立与高考改革相适应的课程结构 (1)设立基础必修、基础选修和拓展选修课程; (2)基础选修又分学考选修和高考选修两类; (3)拓展选修包括大学先修课程、职业课程和生活课程。

8 二、学校课程设置与规划 2.打破原有学期制,根据选考需要设置不同学期 (1)高一两个学期学生拓展选修,职业体验,确定兴趣,发挥特长;
二、学校课程设置与规划 2.打破原有学期制,根据选考需要设置不同学期 (1)高一两个学期学生拓展选修,职业体验,确定兴趣,发挥特长; (2)从高二开始,学生每学期都有考试机会; (3)学校根据学期及学生选科实际情况,将课程模块化,课表个性化:既要保证学生修满学分,更要充分利用选科机会,确保学生考试取得佳绩。

9

10 课程 年级 高二上(10月) 高二下(4月) 高三上(10月) 高三下(4月) 高三下(6月) 学段 学考 选考 高考 必修 语文 数学 英语 学考/高考1 高考2 政治 学考/选考 物理 生物 信息 通用 化学 历史 地理 艺术 体育

11 三、学校教学管理与变革 1.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三、学校教学管理与变革 1.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1)各学科根据学考和高考制定不同学期教学计划,加快国家课程二次开发进程,造就与不同学期相一致的课程; (2)学校逐步适应多学期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完善选课机制,尤其是选课平台的优化与改造。

12 三、学校教学管理与变革 2.建立新型评价与考核体系 (1)完善大数据,建立学生在校学习跟踪电子档案,向家、校、生开放,便于家校联系;
三、学校教学管理与变革 2.建立新型评价与考核体系 (1)完善大数据,建立学生在校学习跟踪电子档案,向家、校、生开放,便于家校联系; (2)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师评价标准,改为向“课程类别+学生选择”转变 (3)行政部门各行其职。年级部强化教学执行能力,各处室强化教学行政能力;管理中心下移,服务功能上移。

13 四、落实走班教学,分类分层培养 选科 选师 选课

14 四、落实走班教学,分类分层培养 做好动员,全面指导

15 学生选科 “1+2”模式 选一门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学科 选其他两门最拿得出手的学科

16 学生选科 网络平台操作 或通过海高校网“7选3填报”进入 1.登录网址: http://data.zjhaigao.net/
学生选科 网络平台操作 1.登录网址: 或通过海高校网“7选3填报”进入

17 学生选科 2.登陆账号和密码 账号:身份证号码; 密码:该生出生年月日,个位数前加0,如1999年7月1日出生的,密码为19990701。
学生选科 2.登陆账号和密码 账号:身份证号码; 密码:该生出生年月日,个位数前加0,如1999年7月1日出生的,密码为 。

18 学生选科 从物理、化学、历史、地理4门学科中最多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 要根据自身特点,慎重做决定!

19 学生选科 课程教学处完成教学班分类、分层 对于选考学生,按该科选考志愿选择学生总数1:3的比例确定A、B班的学生名单。 科目 物理 化学
学生选科 课程教学处完成教学班分类、分层 对于选考学生,按该科选考志愿选择学生总数1:3的比例确定A、B班的学生名单。 科目 物理 化学 历史 地理 A层人数 121 84 122 班额 3 2

20 学生选师 通过网络平台: (1)查询选科分类、分层情况(11日下午4点); (2)A层教学班投票(12日上午9点-11点);
学生选师 通过网络平台: (1)查询选科分类、分层情况(11日下午4点); (2)A层教学班投票(12日上午9点-11点); (3)B层教学班投票(12日下午2点-4点); (4)学考教学班投票(13日上午9点-11点)

21 学生选课 课程教学处生成四科初步课表 学科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时间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学生选课 课程教学处生成四科初步课表 学科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时间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A 沈建裕 1B 刘效权 1B 洪胜 1C 孙亚妮 2C 唐玉明 2B 李美娥 2C 戚金丽 2B 石群华 3A 马春峰 3B 陈芳芳 3C 陈月卯 3C 杨祥宇 4A 李敏 4B 潘建忠 4C 顾颖潇 4C 朱波 1C 吴金剑 2C 韩洪泉 2A 李美娥 2B 胡小军 3C 闻亚权 3B 陈月卯(章玉娟代) 4B 李敏 4A 朱洪俊 4C 张丹(顾颖潇代) 1C 沈建裕 1B 吴金剑 1B 孙亚妮 1C 孙波 2A 韩洪泉 2C 石群华 3A 闻亚权 3C 陈芳芳 3B 周红 3C章玉娟 4C 李敏 4B 汤晓燕(潘代) 4C 张丹(朱波代) 1C 刘效权 1A 孙波 2B 唐玉明 2C 胡小军 2B 戚金丽 3B杨祥宇 3C 周红 3B 章玉娟 4B 朱波 4C 汤晓燕(朱洪俊代) 4B 顾颖潇 4C 张丹(李敏代)

22 学生选课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 (1)查询4课初步课表(2月24日); (2)模拟选课(2月25日-26日);
学生选课 模拟选课 不作为最终 选课结果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 (1)查询4课初步课表(2月24日); (2)模拟选课(2月25日-26日); (3)分类、分层选课(2月28日); (4)二次选课(有可能)(3月1日)

23 学生选课 学生模拟选课(2月25日-2月26日)

24 生成课表 学生正式选课(2月28日-3月1日) 最终课表生成(3月5日) 学科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时间段 1 2 3 4 5 6 7
生成课表 学生正式选课(2月28日-3月1日) 学科 物理 化学 地理 历史 时间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A 41 1B 39 1B 38 1C 46 2C 19 2B 43 2C 42 3A 43 3B 38 3C 44 3C 39 4A 41 4B 26 4C 47 4C 46 1C 47 2C 44 2A 37 3C 46 3B 36 3B 39 3C 26 4B 38 4A 43 4C 30 1C 27 1B 37 2A 41 3A 41 3C 47 3B 35 3C 45 4C 45 4B 36 1C 50 1B 32 1A 39 2A 43 2B 36 3B 39 3B 31 最终课表生成(3月5日)

25 志愿更改 1.志愿更改是指学考与选考不同类之间的更改 2.每位学生高中阶段允许一次志愿更改机会
志愿更改 1.志愿更改是指学考与选考不同类之间的更改 2.每位学生高中阶段允许一次志愿更改机会 3.更改流程:向年级部申请,年级部汇总后报课程教学处,由课程教学处统一更改

26 换层申请 1.换层申请是指选考科目不同层之间的更改 2.每个选考科目根据学科,只允许一定比例学生进行换层
换层申请 1.换层申请是指选考科目不同层之间的更改 2.每个选考科目根据学科,只允许一定比例学生进行换层 3.更改流程:向年级部申请,年级部汇总后报课程教学处,由课程教学处统一更改

27 麻烦来了! 热闹 乱!

28 五、走班教学管理安排 1.班级管理: 建立教学班班级组织机构 班长、副班长、学科代表、学科小组长 2.教学管理: 实行小组制管理,实行点名制
五、走班教学管理安排 1.班级管理: 建立教学班班级组织机构 班长、副班长、学科代表、学科小组长 2.教学管理: 实行小组制管理,实行点名制 3.巡课管理 分固定巡课和抽查巡课

29 六、走班教学下的学科评价 学科评价应该是双方的、相互的。主要包括: 1.对学生的学科评价 2.对老师的学科评价
六、走班教学下的学科评价 学科评价应该是双方的、相互的。主要包括: 1.对学生的学科评价 2.对老师的学科评价

30 六、走班教学下的学科评价 1.对学生的学科评价 (1)双导师制 (2)“一生一档”平台 (3)备课组组织的学科比赛活动
六、走班教学下的学科评价 1.对学生的学科评价 (1)双导师制 (2)“一生一档”平台 (3)备课组组织的学科比赛活动 (4)终端评价:标准分评价

31 1.双导师制 做法:学生选导师的依据是学生根据自己历次考试成绩,判断自己的薄弱科目,找薄弱科目的任课老师为自己的导师。
1.双导师制 做法:学生选导师的依据是学生根据自己历次考试成绩,判断自己的薄弱科目,找薄弱科目的任课老师为自己的导师。 影响:根据学生数量和老师数量,我们定下每个老师大约带10左右的学生,规定老师们每两周找学生交流一次。学生会有一种薄弱学生有老师在帮助我的感觉。 双导师还包含德育辅导。

32 2.“一生一档”平台 做法:我们建立一个网络平台,老师将学生的成绩输入里面。家长和学生输入帐号可以进入个人系统,查询历次考试成绩,并可以直观地看到成绩的变动曲线。还设置了警报功能,当成绩变动超过我们设置的一个值后,会将成绩变红,以便家长和学生、老师及时掌握该生成绩变动。 影响:这个平台的成绩很直观,且有警报功能,对学生的家长开放,使得更好地集聚各方的力量,共同努力。

33 活动:对于优秀生而言,除了课内知识得到评价认可外,还需要课外拓展方面得到评价认可。我们组织各个备课组组织学生活动。
3.备课组组织的学科比赛活动 活动:对于优秀生而言,除了课内知识得到评价认可外,还需要课外拓展方面得到评价认可。我们组织各个备课组组织学生活动。

34 优秀学生在学科比赛领域获得肯定,这对于该生在学科上是一个极大的肯定。
备课组 活动 语文 影评、书评、诗歌朗诵、经典诗文在线 化学 方程式默写大赛 数学 一题 多解大赛 地理 选手画中国地图比赛 外语 我要做词霸单词默写大赛 历史 史学名家名著读书系列活动 物理 水火箭比赛 政治 时政论坛 影响: 优秀学生在学科比赛领域获得肯定,这对于该生在学科上是一个极大的肯定。

35 4.终端评价:标准分评价 做法:对于走班四门功课,采用了标准分的办法来评价。
4.终端评价:标准分评价 做法:对于走班四门功课,采用了标准分的办法来评价。 标准分是一种由原始分推导出来的相对地位量数,它是用来说明原始分在所属的那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的。

36 影响:除语数外以外的功课标准分平均分均为75分。 经过这样处理后,可以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 而且作为赋分法的替代,这样做之后,可以将不同的功课相比,所加出来的总成绩与赋分法较为接近。 并且由于不同科目可以比较,所以也便于学生进行高考选考科目的选择。 在目前情况下,这种方法是最合理的方法。

37 六、走班教学下的学科评价 2.对教师的学科评价 (1)选课、选师 (2)学生评教 (3)教学指导委员会 (4)“一生一档”平台
六、走班教学下的学科评价 2.对教师的学科评价 (1)选课、选师 (2)学生评教 (3)教学指导委员会 (4)“一生一档”平台 (5)终端评价:标准分评价

38 1.选课、选师 做法:新高考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将选择权还给学生自己。所以我们学校在去年寒假前就开始选课选师工作。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在物化史地中确定哪几门高考,哪几门学考,还要确定哪个老师教你。这个过程我们是通过学生在网络选课选师完成。 影响:这样来说,有些老师学生选得多,有些老师学生选得少,本身已经体现了对老师的学科评价。也促进了老师对于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视。

39 2.期中学生评教 做法:在期中考试考完后,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对老师进行期中评教活动。 设置了如下的问题: 最关心你的老师 上课最精彩的老师
2.期中学生评教 做法:在期中考试考完后,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对老师进行期中评教活动。 设置了如下的问题: 最关心你的老师 上课最精彩的老师 作业量最大的老师 收获最大的学科 课程教学处对排在前面的老师进行了表扬。 有利于老师更加重视课堂研究。

40 3.教学指导委员会调研 做法:在大型考试完成后,由学术指导委员会对考试相对比较差的科目进行调研听课,诊断和反馈,也是对老师的终端的评价方式之一。 影响:促进了老师的上课研究。

41 4.向家长与学生开放的成绩平台 做法:前面已经讲过。 影响:对老师来说,由于所教学生的成绩已经向家长开放,所以可以更加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拥有及时效应。

42 做法:标准分对学生的学科评价如前所述。对老师的评价有些不一样。
5.终端评价:标准分评价 做法:标准分对学生的学科评价如前所述。对老师的评价有些不一样。 需要把走班的起始标准分算好,然后再将本次考试成绩算好,最后将两个标准分相减,用所得值的大小来对老师所教的学科 进行学科评价。 影响:走班后,班级的基础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用标准分与起始标准分的差值来评价,相对科学有效。

43 七、后续面对的问题 1.“7选3”全面铺开后的实际操作 2.“7选3”全面铺开后的其他课程的安排

44 敬请批评指正!


Download ppt "尊重选择,创新管理 沈勤龙 海宁市高级中学 ——新高考方案下的教学管理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 高级中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