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2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的形成》 第四講 孟子思想中的生命智慧

3 引言 上週:強調思考生命的方向,需各種不同文化資源。 上週重訪孔子,本週訪談孟子, 兩人不同,因為時代不同。
1. 引言 上週:強調思考生命的方向,需各種不同文化資源。     上週重訪孔子,本週訪談孟子,   兩人不同,因為時代不同。

4 1:1 本講問題 孟子的時代背景如何? 孟子的人格與風格如何? 孟子的「生命觀」如何? 什麼是生命中的「浩然之氣」? 什麼是「踐形」?
1:1 本講問題 孟子的時代背景如何? 孟子的人格與風格如何? 孟子的「生命觀」如何? 什麼是生命中的「浩然之氣」? 什麼是「踐形」? 孟子的生命智慧有何21世紀的 啟示?

5 2. 孟子的歷史背景 及其人格與風格

6 2:1 孟子的歷史背景: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722-222)的巨變

7 社會階層的變動、尚賢政治與寒素的躍昇: 因為: 政治結構的改變: 封建氏族 → 郡縣 經濟:莊園 → 工商 造成:社會價值觀的改變 → 任德

8 2) 戰爭的頻仍與新階級的興起: 戰爭頻仍: 春秋1211次→戰國468次 因為戰國時代: 列國兼併 鐵製兵器 戰爭方式的改變
2) 戰爭的頻仍與新階級的興起: 戰爭頻仍: 春秋1211次→戰國468次 因為戰國時代: 列國兼併 鐵製兵器 戰爭方式的改變 所以戰國時代的戰爭更為激烈。

9 引起或加速新階級的形成: 將領: 春秋:孫武(535-?B.C.):《孫子兵法》吳王闔閭十三篇。 戰國:孫臏(生卒年不詳)
信陵君魏無忌(?~243B.C.)、楚春申君黃歇( B.C.)救趙 「戰國四公子」

10 社會價值觀的建立 → 任俠風氣的形成 《史記‧遊俠列傳》 戰國四公子: 孟嘗、春申、平原、信陵。
遊士:蘇秦、張儀 社會價值觀的建立 → 任俠風氣的形成 《史記‧遊俠列傳》 戰國四公子: 孟嘗、春申、平原、信陵。 蘇秦衣錦還鄉

11 戰國四公子 來源: 《史記》 ,蔡志忠漫畫

12 2:2 戰國時代中的孟子:生於憂患 蔡志忠漫畫

13 2:2 「不得已」的救世之心 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書》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險阻既遠,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 」 《 孟子.滕文公下.9 》

14 2:3 強韌的生命力、強烈的使命感 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 孟子.公孫丑下.13 》

15 2:4 剛直的氣概 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 孟子.梁惠王上.6 》

16 2:5 新舊文化與價值激蕩中的孟子 a)新舊文化的激盪 故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觀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跖不得聖人之道不行。」 《莊子.胠篋》

17 盜亦有道 蔡志忠《莊子說》

18 2:5 新舊文化與價值激蕩中的孟子 b) 新價值的形成 《荀子.君道》:「道者,何也?曰:君 之所道也。…故天子不視而見,不聽而
2:5 新舊文化與價值激蕩中的孟子 b) 新價值的形成 孟子:「定於一」。→「王道」 《荀子.君道》:「道者,何也?曰:君 之所道也。…故天子不視而見,不聽而 聰,不慮而知,不動而功,塊然獨坐而 天下從之如一體,如四肢之從心:夫是 之謂大形。」

19 2:6 《孟子》對專制帝王的撞擊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 孟子.梁惠王上.6 》)

20 2:6 《孟子》對專制帝王的撞擊

21 2:6 《孟子》對專制帝王的撞擊 洪武3(1370)年: 朱元璋 vs. 孟子
2:6 《孟子》對專制帝王的撞擊 洪武3(1370)年: 朱元璋 vs. 孟子 洪武27(1394)年: 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學士 劉三吾( )審查 並刪削《孟子》書中所 有詆毀君主之言論,編 成《孟子節文》。

22 2:6 《孟子》對專制帝王的撞擊 劉三吾:「若夫天下一君,四海一國,人人同一尊君親上心,學者或不得其扶 持名教之本意,于所不當言、不當施者,概以言焉,概以施焉,則學非所學,而用非所用矣。」

23 京都大學清家文庫現藏《永正鈔本宣賢自筆孟子》
2:6 《孟子》對專制帝王的撞擊 日本皇室講官清原宣賢( )進講《孟子》時,眉批四條所謂「御讀禁忌」 京都大學清家文庫現藏《永正鈔本宣賢自筆孟子》 資料來源:京都大學圖書館(

24 3. 孟子的生命觀 與「浩然之氣」

25 3:1 孟子的生命觀與「浩然之氣」 《孟子‧公孫丑上‧2》: 〔公孫丑曰〕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3:1 孟子的生命觀與「浩然之氣」 《孟子‧公孫丑上‧2》: 〔公孫丑曰〕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孟子〕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 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建立在「連繫性思維方式」之上。

26 東亞思維方式及其價值觀: 歷史回顧與現代啟示

27 3:1 孟子的生命觀與「浩然之氣」 人的生命分為: 「心」、「氣」、「形」 養心 浩然之氣 踐形

28 3:1 孟子的生命觀與「浩然之氣」 原始生命完全理性化之後,呈現的綜 合生命力。 生理活動接受理性(意志)的指導。
3:1 孟子的生命觀與「浩然之氣」 原始生命完全理性化之後,呈現的綜 合生命力。 生理活動接受理性(意志)的指導。 既屬存有意義的自然世界,又屬創生 意義的文化世界。 賦予「氣」以倫理學內涵。

29 3:2 孟子生命觀的思想史地位 「六氣」說的內涵: 古代醫學理論的一部分,溝通自然人文的橋樑: 《左傳. 昭公元年》:
3:2 孟子生命觀的思想史地位 「六氣」說的內涵: 古代醫學理論的一部分,溝通自然人文的橋樑: 《左傳. 昭公元年》: 「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 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 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 過則為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 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

30 3:2 孟子生命觀的思想史地位 「氣」的運行,應維持暢通與平衡: 《左傳. 昭公元年》:
3:2 孟子生命觀的思想史地位 「氣」的運行,應維持暢通與平衡: 《左傳. 昭公元年》: 「僑〔子產〕聞之,君子有四時:朝以 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 身。於是乎節宣其氣,勿使有所壅閉 湫底以露其體,茲心不爽,而昏亂百 度。今無乃壹之,則生疾矣。 」

31 3:2 孟子生命觀的思想史地位 綜上所述,「六氣」之說頗能印證李約瑟 (Joseph Needham) 所謂,中國古代思想特質在於「有機體論」(organicism) 的主張。 Joseph Needham( )

32 3:2 孟子生命觀的思想史地位 古代中國「氣」的發展線索: 二氣感應說: 宇宙乃陰陽二氣交感而成 望氣說: 自然的雲氣可以顯示人事的變化
3:2 孟子生命觀的思想史地位 古代中國「氣」的發展線索: 二氣感應說: 宇宙乃陰陽二氣交感而成 望氣說: 自然的雲氣可以顯示人事的變化 行氣、食氣說: 與遠古巫文化有關的長生之術 激氣、利氣、延氣說: 兵法理論

33 東亞思想中的身體觀: 傳統論述與現代批判

34 3:2 孟子生命觀的思想史地位 孟子「浩然之氣」在古代中國「氣」 論中的地位:
3:2 孟子生命觀的思想史地位 孟子「浩然之氣」在古代中國「氣」 論中的地位: 在孟子之前,「氣」屬於自然世界而 非人文世界,並不具有價值內涵。 孟子的「浩然之氣」兼自然與人文之 雙重性。

35 3:3 「心」的普遍必然性及優先性 《孟子‧公孫丑上‧2》: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 志至焉,氣次焉。…」 趙岐注曰:「志,心所念慮也。」

36 3:3 「心」的普遍必然性及優先性 《孟子‧告子上‧2》: 〔公都子〕曰:「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 其小體,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 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 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 小者弗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37 3:3 「心」的普遍必然性及優先性 作為「大體」的「心」,具有「思」的 能力作為「小體」的「耳目之官」,不 具有「思」的能力。
3:3 「心」的普遍必然性及優先性 作為「大體」的「心」,具有「思」的 能力作為「小體」的「耳目之官」,不 具有「思」的能力。 一切的價值意識,都源自於「心」: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6》)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 」(《孟 子‧盡心上‧21》)

38 3:3 「心」的普遍必然性及優先性 一旦掌握「心」的本質,人的生命就 可以躍入大化之源:
3:3 「心」的普遍必然性及優先性 一旦掌握「心」的本質,人的生命就 可以躍入大化之源: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 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 《孟子‧盡心上‧1》)

39 來源: 《孟子》 ,蔡志忠漫畫

40 4. 孟子生命觀中的「踐形」理論

41 4:1 孟子的「連續性思維」 「自然」秩序與「人文」秩序的 連續性 「心理」與「生理」的連續性 「有形」與「無形」的連續性

42 4:2 「有形」與「無形」的連續性 有形的居室,對無形的「氣」有影響 《孟子‧盡心上‧36》: 「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

43 4:2 「有形」與「無形」的連續性 無形的修養,也對有形的軀體造成 影響 《孟子‧盡心上‧21》: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 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 ,四體不言而喻。」

44 4:2 「有形」與「無形」的連續性 無形的修養,也對有形的軀體造成 影響 「身心一如」的假設 《孟子‧盡心上‧38》:
「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 「身心一如」的假設

45 來源: 《孟子》 ,蔡志忠漫畫

46 4:2 「有形」與「無形」的連續性 「盡心」→「知性」→「知天」 「上下與天地同流」

47 5. 結論

48 5:1 「人」的超越性與人的尊嚴 將「人」不局限於身體或心靈層次, 而能夠不斷地「擴充」、「感通」、 「超越」。

49 5:2 從「有限」到「無限」 20世紀以降,現實主義抬頭,儒家 傳統的超越面向不受重視。
5:2 從「有限」到「無限」 20世紀以降,現實主義抬頭,儒家 傳統的超越面向不受重視。 從孟子思想中汲取智慧,在有限生 理生命中開創無限的意義。

50 思考問題 孟子的「浩然之氣」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有何地位?試申論之。 試以您的實際生活經驗,討論「心」與「浩然之氣」的普遍必然性。

51 關鍵詞 六氣 浩然之氣 踐形 養氣

52 關鍵詞

53 閱讀作業 1.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 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 乎?」
1.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 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 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 曰:「若是,則夫子過孟賁遠矣。」 曰:「是不難,告子先我不動心。」 曰:「不動心有道乎?」

54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曰:「有。北宮黝之養勇也,不膚撓,不目 逃,思以一豪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不受 於褐寬博,亦不受於萬乘之君。視刺萬乘之 君,若刺褐夫。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 孟施舍之所養勇也,曰:『視不勝猶勝也。 量敵而後進,慮勝而後會,是畏三軍者也。 舍豈能為必勝哉?能無懼而已矣。』

55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孟施舍似曾子,北宮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 未知其孰賢,然而孟施舍守約也。昔者曾子 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 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 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 氣,又不如曾子之守約也。」

56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曰:「敢問夫子之不動心,與告子之不動心, 可得聞與?」
曰:「敢問夫子之不動心,與告子之不動心, 可得聞與?」 「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 心,勿求於氣。』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 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夫志,氣之帥 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 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57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既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 無暴其氣』者,何也?」
「既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 無暴其氣』者,何也?」 曰:「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今夫蹶 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 「敢問夫子惡乎長?」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58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 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閒。其為氣也,配 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 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 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 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59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 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 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 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 而又害之。」

60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何謂知言?」
曰:「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 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生於其心,害於 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聖人復起,必 從吾言矣。」

61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宰我、子貢善為說辭,冉牛、閔子、顏淵 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於辭命則不 能也。』然則夫子既聖矣乎?」
「宰我、子貢善為說辭,冉牛、閔子、顏淵 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於辭命則不 能也。』然則夫子既聖矣乎?」 曰:「惡!是何言也?昔者子貢、問於孔子 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 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 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 既聖矣!』夫聖,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62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昔者竊聞之:子夏、子游、子張皆有聖人 之一體,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敢 問所安。」 曰:「姑舍是。」
「昔者竊聞之:子夏、子游、子張皆有聖人 之一體,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敢 問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伊尹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 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可以仕則 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 孔子也。皆古聖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 願,則學孔子也。」

63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 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 曰:「然則有同與?」
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 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 皆不為也。是則同。」

64 原典閱讀《孟子.公孫丑.2》 曰:「敢問其所以異?」
曰:「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汙, 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觀於夫子, 賢於堯舜遠矣。』子貢曰:『見其禮而知其 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 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 也。』有若曰:『豈惟民哉?麒麟之於走獸, 鳳凰之於飛鳥,太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 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 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 也。』」

65 閱讀作業 2. 研究論著 1) 黃俊傑:〈孟子理想中的生命型態〉,收入《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頁39-82。
2. 研究論著 1) 黃俊傑:〈孟子理想中的生命型態〉,收入《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頁39-82。 2) 黃俊傑:〈孟子思想中的生命觀〉,收入《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頁29-68。

66 參考書目 黃俊傑:《孟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2006),頁39-82。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頁29-68。 Chun-chieh Huang, Mencian Hermeneutics: A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s in China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1),pp

67

68 《祈禱》 孤獨的靈魂 可曾聽見那深情的呼喚 苦澀的夜晚 可曾發覺那永恆的陪伴 睜開雙眼凝望著陰霾背後 是你悲智的容顏 息卻六塵紛擾 傾聽那風雨之中 有你亙古不變的期盼

69 《祈禱》 讓我駕絢麗的彩虹 到你身旁 穿越迷惘 穿越苦痛 讓我乘熱情的陽光 到你心上 消融時空消融你我 讓我駕永恆的彩虹 到你身旁 穿越迷惘 穿越苦痛 讓我乘智慧的陽光

70 《祈禱》 跟著你心靈的律動 跳一支解脫的快舞 隨你(隨我)理路的節奏 唱一首無死之歌 祈禱是你我相見的彩虹 絢麗永恆的橋 (重覆三次)


Download ppt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