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職能治療與各類學生的需求和服務 報告人:陳衍源 中華民國104年7月18 日
2
前言 職能治療 復健? 物理治療? 感覺統合? 職業病? 2
3
「職能」的意義 「職能(occupation)」的定義 職能是日常生活的活動,由個人及文化命名、組織及給予價值與意義
職能為人所做的任何事,包括照顧自己、享受生活、貢獻於社區之社會及經濟結構 人們日常生活中,每一件有意義、有目的的活動 吃飯、上學、工作、逛街購物、打球、跟朋友去唱KTV…
4
「職能」的意義 「職能(occupation)」的特點 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愉悅、生產、充電 參與活動的過程及感受重於活動本身
Doing Being Becoming 賦予生活及生命意義
5
認識職能治療 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的定義
治療性的使用日常生活活動(職能)於個人或團體,以達到使其參與在家庭、學校、工作地點、社區及其他場所之角色與情境的目的。 針對那些已經或可能產生不適、傷害、疾病、病變、 病症、損傷、失能、活動限制或參與受限的人,提供職能治療服務以達增進健康與安適的目的。 職能治療處理在各種情境中表現(performance)的生理、認知、心理及其他層面,以支持其參與影響健康、幸福及生活品質的日常生活活動。 美國職能治療學會(AOTA)為典型實務法案(Model Practice Act)所訂之職能治療定義
6
認識職能治療 職能領域(areas of occupation) 職能表現(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個人因子
日常生活活動、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休息和睡眠、教育、工作、玩、休閒、社會參與 職能表現(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執行各種職能領域活動的能力 個人因子 價值觀、信仰、心靈層面 身體功能與身體結構 表現形式 習慣/例行公事/角色/儀式 表現技巧 感覺知覺技巧/動作執行技巧/認知技巧/情緒管理技巧/溝通與社交互動技巧 情境與環境 文化/個人/物理環境/社會環境/時間/虛擬實境 活動需求 操作物件的特質/空間/社會/時間與順序/動作/身體功能/身體結構
7
認識職能治療 人-活動-環境模式(Person-Environment-Occupation Model, PEO Model) 人 環境
職能參與
8
認識職能治療 職能參與 人 活 動 環 境 器 材 、 設 備 時 空 因 素 方 式 步 驟 社 會 物 理 心 生 從「人-活動-
環境模式」來看 職能參與 人 活 動 環 境 器 材 、 設 備 時 空 因 素 方 式 步 驟 社 會 物 理 心 生
9
認識職能治療 從「人-活動-環境模式」來看 個人能力 環境/活動支持 環境/活動需求
10
認識職能治療 以「職能」為基礎的介入之特點 以個案為焦點(client-centered):從個案的感受出發,滿足個案的身心需求。
以個案的日常職能為關心的主體:是否提供個案愉悅、生產、充電等經驗。 除維護個案的安全、生理需求、清潔衛生外,還需讓個案的生活有意義。
11
認識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職能治療 生理 領域 小兒 其他 新興領域 精神 輔具 評估 環境 改造 長期 照護 職業 重建
12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居家職能治療 社區職能治療 輔具服務 環境改造/無障礙空間規劃 職業重建 成人生理領域 小兒領域 精神領域
學校系統 長期照護系統 他夏了夏天-職能治療版 成人生理、小兒、精神領域 職能治療介紹 居家職能治療 社區職能治療 輔具服務 環境改造/無障礙空間規劃 職業重建 12
13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成人生理領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km_9lGAnQE
中樞神經疾病及後遺症。如腦中風,腦傷,腦退化性疾病,腦炎,腫瘤等。 脊髓疾病。如神經元疾病,脊髓炎,脊髓損傷或壓迫性病變等。 周邊神經疾病及後遺症。如顏面神經痲痹,糖尿病神經病變,多發性周邊神經炎,遺傳性周邊神經病變,壓迫性神經病變如腕道症候群,神經根病變,坐骨神經痛及神經受傷等。 肌肉疾病。如肌無力症,肌肉萎縮症,肌強直症、多發性肌炎等。 急性或慢性疼痛症。如神經痛,肌膜炎,感覺失常等。 其他與神經疾病相關病變。如椎間軟骨突出症,脊柱退化性關節炎,神經孔道狹窄等。 13 13
14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成人生理領域 服務對象
針對神經肌肉、感覺、知覺認知功能、以及職能表現(日常活動、工作或生產性活動、休閒或娛樂)操作之功能障礙的成人病患 腦血管病變(中風)、 腦腫瘤 脊髓損傷 燒燙傷 骨外傷(骨折、肌腱斷裂、神經損傷) 人工關節置換 頭部外傷 截肢 神經系統病變 肌肉骨骼系統問題 退化性疾病 心肺功能障礙 巴金森氏症 14
15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成人生理領域 服務場所 醫院(含加護病房、一般病房之床邊治療、職能治療部門、門診等) 復健診所 職能治療所
居家、社區等外展服務場所 利用輔具、副木、按摩、關節活動,避免鑾縮、沾黏,維持或提升功能 運用神經發展理論,復原受損的神經肌肉功能 以功能訓練、代償或環境改造提升基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15 15
16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成人生理領域 服務內容 急性期床邊訓練與衛教
穩定期的神經肌肉功能、感覺功能、知覺認知功能、平衡功能、協調功能、手功能、心理社會功能、日常生活功能、休閒娛樂、工作能力等評估與治療 燒燙傷復健 肢體重建 副木與輔具評估、製作、建議及訓練 照顧者教育、諮詢與支持 職業重建 癌症復健 利用輔具、副木、按摩、關節活動,避免鑾縮、沾黏,維持或提升功能 運用神經發展理論,復原受損的神經肌肉功能 以功能訓練、代償或環境改造提升基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16 16
17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小兒領域 17
18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小兒領域 服務對象 新生兒 青少年
因先天性疾病、染色體異常、產前、產中或出生後不久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永久性傷害、環境刺激不利、受虐等因素或不明原因,而致發展障礙或學習困難的個案 腦性麻痺 身心發展遲緩 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 肌肉萎縮 腦傷 脊髓損傷 身體病弱 感覺統合障礙 學習障礙 自閉症 智能障礙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 行為及情緒障礙… 18
19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小兒領域 服務場所 醫院復健科 復健科診所 兒童發展中心 職能治療所 學校 個案家中 19
20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小兒領域 服務內容 預防、改善或消除日常生活功能障礙 預防、改善或消除神經肌肉功能障礙
預防、改善或消除感覺整合功能障礙 預防、改善或消除心理、社會、認知功能障礙 輔具之設計、訓練與維修 居家環境評估、建議居家執行方案 拓展孩童的興趣與嗜好 建立孩童的自信與自尊 促進孩童職能參與及職能表現 20
21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精神領域 21
22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精神領域 服務對象 精神分裂症 憂鬱症 躁鬱症 焦慮症 強迫症 恐慌症、 失智症
妄想症 焦慮症 恐慌症、 藥酒癮/藥物濫用/酒精濫用 人格違常 適應障礙 行為問題 22
23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精神領域 服務場所 醫院精神科/部加護病房 急性病房 日間病房 慢性病房 社區職能工作坊 康復之家 23
24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精神領域 服務內容 職能評估 提供職能治療活動,以提升或維持患者之功能,提高生活品質 提供社會適應訓練
日常生活功能訓練 社交技巧訓練 放鬆訓練 職業復健,包括職前評估、工作功能訓練、產業治療、庇護性工作坊、支持性就業與就業輔導、就業諮商、追蹤患者工作情況 提供出院安置建議及環境設計建議 於社區中提供職能治療活動及工作適應訓練、生活形態再設計 拓展社區資源,促進社會大眾對患者之了解與接受 職前(評估)訓練:利用醫院之各類勞務或相關之技能設施,如炊事烹飪、商店販賣…等工作,訓練或評估病患工作技能 職能評估:利用各類評估檢測工具、量表、問卷等,以評估鑑定病患之職業功能、作業功能、人際與社會功能、日常生活自我照顧功能、現實適應功能等「生理—心理—社會」層面之功能狀況 適應社區生活、改善生活品質、減少病情慢性化,進而回歸社會 24 24
25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學校系統 在一般學校、發展中心或特殊學校中所提供的職能治療服務 幼稚園、國中小、高中(特教專業團隊成員)
在發展、學習、日常生活、遊戲及就業轉銜等方面有困難的孩童 腦性麻痺、智能不足、唐氏症、染色體異常、自閉症、注意力缺損過動症、學習障礙、行為及情緒障礙、肌肉萎縮、腦傷、脊髓損傷、或身體病弱等 提供間接服務 與老師及家長諮詢、給予建議、協助擬訂學生之個別化教育計畫 職前能力 (work readiness) 職業評估 含工作環境 職前訓練 職業輔導評量資源連結 25 25
26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長期照護 服務場所 服務對象 機構式:護理之家、安養與養護機構以及日間照護等提供長期照護服務的機構 居家式
社區式 服務對象 機構中的個案及機構本身、居家與社區個案,提供直接服務或諮詢 職前能力 (work readiness) 職業評估 含工作環境 職前訓練 職業輔導評量資源連結 26 26
27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居家職能治療 服務對象 服務場所
因老化、疾病、或社會文化環境不利等因素,而導致個案無法執行日常活動、或社會參與能力受限者 甫出院,生活調適需協助者 家屬及照顧者缺乏正確復健概念與日常活動照護技巧者 服務場所 個案實際居住的家中 職前能力 (work readiness) 職業評估 含工作環境 職前訓練 職業輔導評量資源連結 27 27
28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社區職能治療 服務對象 服務場所 社區內有職能活動表現障礙之個案、個案的家屬、社區內的組織、或是整個社區
各年齡層因生理、心理或社會功能障礙或環境不利,而致日常職能活動有困難者 服務場所 社區職能工作坊 成人日間照護中心 提供獨立生活方案的機構,如:中途之家 社區安寧照護服務 早期療育 社區心理衛生服務(如主動式社區治療、庇護性工作場、社區復健中心、支持性就業) 精神/長期照護 28 28
29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輔具服務 環境改造/無障礙空間規劃 輔具中心 公共空間無障礙環境 居家無障礙生活環境 輔具展示及資訊提供
輔具專業諮詢及評估 到宅服務 輔具檢測 輔具維修調整 回收與租借 環境改造/無障礙空間規劃 公共空間無障礙環境 居家無障礙生活環境 29
30
認識職能治療--職能治療服務領域 職業重建 職業評估 職業輔導評量資源連結 求職技巧訓練 復健諮商 獨立生活技能訓練 工作強化
體適能訓練 工作調適 職業技能訓練 求職技巧訓練 獨立生活技能訓練 支持性就業服務 職場職務再設計 就業輔具評估與設計 工作開發 職前能力 (work readiness) 職業評估 含工作環境 職前訓練 職業輔導評量資源連結 30 30
31
學校系統職能治療之介紹
32
法源依據 一、特殊教育法第14條、第24條及第33條 二、特殊教育支援服務與專業團隊設置及實施辦法 三、身心障礙學生支持服務辦法
33
學校系統職能治療師之工作職責(引用自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辦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實施計畫)
學校系統職能治療師之工作職責(引用自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辦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實施計畫) 提供特殊教育學生所需之復健治療、教育輔助器材、無障礙環境、生活訓練及其他必要特教專業服務之評估、建議及追蹤調整執行情形。 參與及協助特殊教育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以下簡稱IEP)之規劃、擬定、執行及追蹤評鑑,並視需要參與必要之相關會議。
34
學校系統職能治療師之工作職責(引用自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辦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實施計畫)
學校系統職能治療師之工作職責(引用自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辦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實施計畫) 與特殊教育學生之教師(含普通教育教師、特殊教育教師、巡迴輔導教師)、家長及其他相關人員合作執行特教專業服務,並提供必要之諮詢。 服務後,於時限內於特教通報網完成所提評估結果、建議及諮詢內容之服務紀錄,以利學生服務之執行、追蹤與銜接。
35
合作模式 多專業 專業間 跨專業
36
職能治療在醫療體系與教育系統服務的差異 專業團隊在醫療模式與學校本位之差異(引用自 汪宜霈、王志中,2002) 醫療模式 學校本位模式 目的
專業團隊在醫療模式與學校本位之差異(引用自 汪宜霈、王志中,2002) 醫療模式 學校本位模式 目的 治療急性的症狀 協助學生達成教育目標,減少障礙所造成的影響程度 服務模式 專業本位 協同服務 服務重點 醫療單位 學校情境 服務次數 視個別需要而定 視IEP上的教育需求而定 服務人數 少 多 執行者 治療師 教師、家庭成員、學生、治療師 服務時間長短 幾天或幾個月 不定,有時會到一年或以上 決策者 醫師、治療師、個案 專業團隊 服務方式 直接治療、諮詢 直接治療、諮詢、監督協同服務
37
學校系統職能治療服務之個案及內容
38
腦性麻痺或肢體障礙 促進學生身心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的發展,包括粗動作與精細動作技巧、溝通語言技巧、認知功能、情緒管理與社交技巧以及吃飯、穿衣、如廁等日常生活技巧。 協助家長、老師或學生的主要照顧者瞭解學生的能力與限制,對孩子有適當的期待或目標,不過度要求或過度保護。 環境諮詢與輔具服務:職能治療師實際觀察或透過諮詢來瞭解學生學習及生活的環境,並配合學生的能力需求,建議必要的調整或改變,提供孩子適當的支持,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及生活功能。
39
腦性麻痺的定義 腦部在發育完成前產前、產中、產後
一年內受傷,導致非進行性運動功能障礙。有時合併感覺、智能、視力、聽力語言、認知、情緒、行為及學習障礙。
40
腦性麻痺的成因 產前因素:遺傳疾病、後天子宮內病變、腦出血、Rh不適合、糖尿病母親、早產兒或過熟兒 產中因素:缺氧、腦出血
產後因素:核黃膽、外傷、感染、腦血管病變、缺氧、免疫疾病、毒性、新陳代謝障礙
41
腦性麻痺的生理影響 異常張力 *異常反射 *異常姿勢 *異常動作 *動作發展遲緩
42
腦性麻痺的分類 依神經系統受損型式來分: 痙攣型、徐動型、運動失調型、低張型、混合型等 *依障礙部位來分: 單肢、下肢、半身、三肢、四肢麻痺
*依嚴重程度來分: 輕度、中度、重度
43
痙攣型腦性麻痺 身體為低肌肉張力,四肢則為高肌肉張力。 高級反應發展不完全。 四肢受張力影響,固著在一些僵硬的姿勢。
動作有固定的模式。 動作很慢、很費力。 一邊用力時,另邊會出現聯合反應。 易產生骨科併發症:關節攣縮、肌肉縮短。
44
協調不良型腦性麻痺 通常肌肉張力較低,但少部份為高肌肉張力。 *肌肉共同收縮的能力很差,所以穩定性很差。 *辨距不良。
*高級反應有出現,但協調能力差。
45
徐動型腦性麻痺 肌肉張力變化快而明顯 會有不自主的動作,如扮鬼臉、或像蟲一樣扭動。 肌肉共同收縮的能力很差
無法衡量要用多少力量,使動作不平順。 無法在活動範圍內停留在各個姿勢 不對稱的姿勢與動作 上半身較嚴重 高級反應發展不完全
46
治療基本原則 教導家人能夠配合執行 遵循正常的動作發展順序 提供正常的感覺輸入 調整肌肉的張力 頭部控制的重要性 防止變形及併發症
整體的動作模式比單一的動作訓練重要 團隊工作
47
治療目標 抑制不正常、誘發正常姿勢反射及張力出現 預防及治療各種攣縮或畸型的產生 建立功能性的運動模式 針對各相關缺陷給予矯治
智能可教育範圍內,儘量讓其回歸社會。 由治療團隊,依障礙程度輕重,設定短長程 目標逐步推進。
48
智能障礙 定義 分類 診斷
49
智能障礙特徵 早期:低張、餵食問題、樓口水、發展里程碑延遲 持續期:動作差、語言及認知少、問題解決差、不知變通 自我刺激或自傷
50
智能障礙目標 學習及日常生活能力建立之諮詢與建議。 協助學生適應學習環境目標。 促進學生學習能力之目標。 建議功能性學習目標。
51
智能障礙處置 發展處理 NDT treatment approach SI 行為處理 代償處理
52
過動或注意力缺損 感覺統合治療。 異常行為處理的策略。 社會技能的訓練與情緒的疏導。 家庭的輔導。 教育的補救。 注意力的訓練。
53
行為問題及情緒障礙 短期處理: 行為改變技術、環境調整、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危機處理(環境控制、隔離技術、自我保護、危機處理系統) 。
中期處理: 社會能力訓練、社會技能、情緒輔導、自我管理、問題解決能力訓練、學科補救教學 。 長期處理: 提昇生活品質、培養自信心、增進自我強度、實施情緒輔導/教育、基本學科知能的教育。
54
自閉症目標 ◎矯治的目標: 促進正常的發展。 消除不適當的行為。 ◎矯治的內容: 建立學習的習慣。 溝通能力:一般說來,溝通的能力培養可分為二部份: ( 1 )語言理解能力。 ( 2 )語言表達能力。 人際互動關係。 生活自理能力。
55
自閉症處置 感覺統合 精細動作 日常生活技能 調整環境 家長及老師諮詢
56
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者的教學措施及職能治療可介入輔助之模式可分為補救式教學及補償式教學二個主要方式。
補救式教學目標為直接針對學生缺陷能力或學業學習困難的項目加以補救教學。 (1)基本歷程的能力訓練。 (2)多重感官取向。 (3)學習策略與後設認知能力訓練。 (4)行為改變的原理。 (5)藥物治療與學生的過動行為。 補償式教學則是採替代途徑或學生的優勢管道,避開學習障礙學生的缺陷能力。 (1)改變評量方式。例:閱讀障礙者以口述或報讀方式評量代替紙筆測驗。 (2)彈性變通的教學。例:計算能力缺陷的學生,允許其使用計算機。
57
視障處置 日常生活技能 感覺整合 動作發展 認知發展 視知覺
58
精細動作問題 判別造成寫字困難的因素:動作、感覺、姿勢或知覺障礙 。 (問題之發現及分析)
對於有書寫障礙學生提供矯治及建議,協助老師或家長設計幫助學生的教室活動及居家活動。 (提供方法並協助主要照顧者相關訓練之建議) 針對學齡前兒童(幼稚園或托兒所)的老師,可以提供促進寫字準備度的活動;幫助兒童發展出『準備學寫字』的必要條件。(正確發展及衛教宣導) 和家長及老師溝通,預防因提早學寫字的惡果。(動作及小肌肉發展未成熟,讓兒童在未具備相關能力時,即開始寫字,如同揠苗助長)
59
感覺統合能力問題 何謂感覺統合: A. Jean Ayres 1972認為感覺統合(SI)
一種自發性的神經過程,其組織了來自我們身體跟外部環境的訊息。 一種針對感覺訊息組織化之能力。
60
在校可以運用的活動:前庭覺 方式:快速、不規則的刺激。
功能:增加警醒度或興奮學生之活動量,改善張力過低;興奮—快速不規律之翻滾,滑行,搖擺或旋轉。 活動:盪鞦韆、溜滑梯、旋轉盤、前滾翻、彈跳床、翹翹板、在滾筒中滾、趴或躺在大球上快速搖晃。
61
在校可以運用的活動:前庭覺 方式:慢速、規則的刺激。 功能:安定或抑制學生活動量,降低肌肉張力;抑制—緩慢且有規律的搖動或旋轉。
活動:慢速搖晃或旋轉的盪鞦韆、慢速且規律的搖椅、躺或趴在大球上慢速輕搖。
62
在校可以運用的活動:觸覺 功能:增加或抑制對所觸摸物品之敏感度、並增加分辨能力。
活動:用海綿或軟毛刷刷身體、毛毯或被子包裹身體翻滾、球池活動、玩沙子或豆子、矇眼猜猜手中物品、百寶箱尋寶、猜背上寫了什麼字。
63
在校可以運用的活動:本體覺 方式:提供全身大關節處做阻力性運動或關節壓縮。
功能:增加學生安定感,抑制過高活動量;興奮—短時間之阻力活動;抑制—爬行,推球,推滾筒等阻力活動。 活動:拔河、彈跳床、跳格子、爬隧道、攀爬網子、雙手互推同學比賽誰不會倒。
64
輔具 日常生活輔具 功能性輔具 學習輔具
65
案例
66
謝謝領聽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