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一課 明湖居聽書 劉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一課 明湖居聽書 劉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課 明湖居聽書 劉鶚

2 課前引導 聽看看……… 這是什麼聲音 你會用什麼句子形容呢?

3 貝多芬田園交響曲 (按一下即可撥放)

4 梅花三弄 (按一下即可撥放)

5 聲音是抽象的 請用具體的事物來譬喻 摹寫出剛剛聽過的聲音

6 例文欣賞 —余光中《女高音》 一隻鳥自地平線湧起,緩緩地, 盤旋在西方的天際。 它悠悠地飛下,又舒舒地飛上, 如片帆飄浮於微波的海洋。
那一片遼闊而溫暖的洋水, 盪得它懶懶地,有些微醉。

7 不久,海上吹起了巨風; 一波接一波向前洶湧。 忽然它振翅向天頂疾升, 疾升,疾升, 要直叩天堂的大門!

8 請看劉鶚如何 「連用七八種不同的譬喻, 用新鮮的文字、明瞭的印象, 使讀者從這些逼人的印象裡, 感覺那無形象的音樂的妙處」 --胡適語

9 目次 一、題解 七、語文萬花筒 二、作者 八、延伸閱讀 三、文學探究 九、問題與討論 四、補充資料 十、牛刀小試 五、課文賞析 十一、好站連結 六、文章結構表 十二、圖片來源

10 題解 出處 題意 文體 大明湖

11 出處 本文節錄自《老殘遊記》第二回「歷山山下古帝遺蹤,明湖湖邊美人絕調」。 小說中寫老殘在明湖居聽大鼓書的精彩片段。

12 題意—人物: 寫作重點:以王小玉為主。 寫作技巧:主要人物栩栩如生,陪襯人物呈現不同的音容笑貌,無千人一面的毛病。
胡適評論:「《老殘遊記》最擅長的是描寫的技術,無論寫人寫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語爛調,總想鎔鑄新詞,作實地的描畫」(〈老殘遊記的文學技術〉)

13 題意—事件: 寫作重點:事物以說書為重心。 寫作技巧:運用譬喻、誇飾,遞進結構、側寫、插敘等,令人如臨其境。
胡適評論: 音樂不易用文字寫出,所以要用具體的物事譬喻。白居易、歐陽脩、蘇軾都用過這個法子。劉鶚先在這一段裡連用七八種不同的譬喻,用新鮮的文字、明瞭的印象,使讀者從這些鮮明的印象裡,感覺那無形的音樂,非常成功。

14 文體:章回小說介紹 小說流變: 明清章回小說介紹 來源: 宋元話本應是促成長篇章回小說成熟的前導。每回之末尾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結束。 先秦神話寓言 魏晉六朝筆記小說 唐代 傳奇小說 宋代 話本小說 明清 章回小說

15 形式:古典長篇小說 特色: 1. 分回標目、段落整齊、首尾完具 2. 應用白話 3. 故事連貫 4. 運用開場詩與散場詩 名著:明代四大奇書— 《三國演義》、《水滸傳》、 《西遊記》、《金瓶梅 》

16 簡介 學綜百家,時運不濟 治理黃河,著有功績 洞見時局,發展實業遭人構陷,流放以終
作者介紹 簡介 學綜百家,時運不濟 治理黃河,著有功績 洞見時局,發展實業遭人構陷,流放以終

17 簡 介 劉鶚,原名孟鵬,字雲 摶;後更名鶚,字鐵雲 ,又字公約。 筆名鴻都百鍊生。
簡 介 劉鶚,原名孟鵬,字雲 摶;後更名鶚,字鐵雲 ,又字公約。 筆名鴻都百鍊生。 清 江蘇丹徒人。生於文 宗咸豐七年(西元1857),卒於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五十三。

18 學綜百家,時運不濟 學綜百家: 二十一歲,致力於家傳之治河、天算、樂律、方技、詞章諸學,復綜覽百家,觀察時事犀利。 時運不濟:
二十七歲,營售菸草,以虧損收業。 二十八歲,懸壺行醫,門可羅雀。 二十九歲,於上海設石昌書局,因親戚盜賣他人之書,書局為訟案所累,終致歇業。

19 治理黃河,著有功績 劉鶚32歲時鄭州黃河決口,投效河督吳大澂中丞,治河甚力,親自指揮策勵,勇於承擔。河水既治,劉鶚推功於兄長孟熊。
在山東三年,河工冠於諸省。治河七說、黃河變遷圖考,均成於此時。

20 洞見時局,發展實業   劉鶚曾上書建議修築鐵路,利用外資開採山西煤礦,以利民生,時議不察,斥其賣國,從此漢奸之名大噪。 劉鶚洋服照(46歲)

21   八國聯軍攻陷京師,京民乏食,劉鶚北上賑濟。時太倉粟為俄兵所據,劉鶚往說之,以賤價購得太倉粟以賑濟饑民,全活甚眾,而議者竟指其通夷。

22 遭人構陷,流放以終 光緒33年,劉鶚因得罪袁世凱,袁世凱藉浦口購地事,密令逮問,幸鶚之姻故丁寶銓為說於慶親王奕劻得解。
光緒34年,世凱再以擅散太倉粟及浦口購地事,密電兩江總督端方緝捕,遂被逮問,流放新疆。宣統元年(西元1909),卒於迪化(今新疆烏魯木齊市),年五十三。

23 文學探究 重要著作: 《老殘遊記》、《鐵雲藏龜》

24 老殘遊記 簡介: 初編二十回,署名鴻都百鍊生作, 原載《繡像小說半月刊》。
本書是透過老殘行醫山東各地的所 見、所聞、所為而展開,勾勒出晚清衰世的社會百態,暴露出當時官僚政治的黑暗殘暴和廣大民眾的慘痛生活。 晚清著名的四大譴責小說。 劉鶚的《老殘遊記》與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曾樸的《孽海花》。

25 創作動機: 劉鶚自敘:「吾人生今之時,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國之感情, 有宗教之感情。其感情愈 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鴻 都百鍊生所以有老殘遊記 之作也。棋局將殘,吾人 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由此可知,作者以風景畫與風俗畫交織成晚清黃昏向盡的社會面。

26 批判酷吏清官傷財害命: 「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
《老殘遊記》十六回原評: 歷來小說皆揭贓官之惡,有揭清官之惡者,自老殘遊記始。

27 描摹能力出色: 胡適評論:「 《老殘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最大貢獻卻不在於作者的思想,而在於作者描寫風景人物的能力。…作者都不肯用套語爛調,總想鎔鑄新詞,作實地的描畫。在這一點上,這部書可算是前無古人了。」 書中大都是深刻生動的好文字,獨出心裁,一掃陳腔濫調,非清末諸書所能及。

28 鐵雲藏龜 地位: 第一本研究甲骨文的專書。 來源: 西元1900,王懿榮所藏甲骨文皆歸劉鶚,鶚復命人前往河南蒐求甲骨文,所藏至三、四千片,鶚選千餘片影印傳世,即《鐵雲藏龜》。 鐵雲藏龜 首頁

29 鐵雲藏龜 內文

30 字號來由 結交畏友 獨居鬼屋 大小漢奸 流放新疆
補充資料 字號來由 結交畏友 獨居鬼屋 大小漢奸 流放新疆

31 字號來由 因主張建築鐵路,開採鐵礦、煤礦,以開發我國富源,於是改字鐵雲。 收藏骨董,齋名「抱殘守缺」,所以寫小說時,就用了老殘的別號。

32 結交畏友 劉鶚22歲時結交羅振玉,傾談之餘,相見恨晚。 劉鶚智燭機先,而遭時忌,振玉勉其戒慎謙抑,語極痛切,鶚欽畏之,晚歲幾至避面。
振玉以治甲骨文知名,鶚之《鐵雲藏龜》,乃其先導也。 羅振玉

33 獨居鬼屋 劉鶚寄寓北京時,其寓所為二三百年之古屋,據說乃北平四大凶宅之一。
鶚租用之時,此宅已空置多年。據聞此屋白晝常鬧鬼,且有人被鬼勒死。鶚既不相信,亦不懼怕,家眷不在北平,遂一人獨住此宅。 花園內有一樓房,稱小有樓,相傳為鬼之本營,鶚以此樓為書房。晚上如無應酬,常在樓中看書寫字。其豪邁如此。

34 大小漢奸 清末凡提倡革新者,常被視為漢奸,劉鶚與洋人有所來往,因此有漢奸之名。
據聞,鶚進京往謁李鴻章,李與劉鶚之父有年誼,以子侄輩接待劉鶚。 見面時,李鴻章:「汝尚年少,初出辦事,乃被人罵為漢奸,將來如何能上進乎?」劉鶚答:「小侄被罵為漢奸,事誠有之;然小侄年幼,辦事尚少,僅一小漢奸耳。老年伯勳績卓著,外間亦呼為漢奸,是乃老漢奸矣!」李鴻章莞爾。

35 流放新疆 劉鶚為袁世凱所陷,於光緒34年流放新疆。刑部派了解差押著上路,故意虐待。
鶚流放新疆後,各方設法營救,然因水土不服,於宣統元年卒於迪化戍所。

36 獨到的摹聲技巧 烘托法:外貌 烘托法:才藝 靈活運用修辭格
課文賞析 獨到的摹聲技巧 烘托法:外貌 烘托法:才藝 靈活運用修辭格

37 獨到的摹聲技巧 第一層 細聲低吟 第二層 漸高拔尖
摹聲特色:譬喻多樣,生動傳神,而且將聲音的高低抑揚,轉變無窮,分為七個層次。 描摹聲音層次 實象譬喻 第一層 細聲低吟 以聽眾感受反映聲音之妙:「五臟六腑裡,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 第二層 漸高拔尖 「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以鋼絲拋空之響聲狀其聲

38 「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迴百折的精神」:以飛蛇盤旋穿插於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來譬喻白妞婉轉迴旋的聲腔。
描摹聲音層次 實象譬喻 第四層 千迴百折 「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迴百折的精神」:以飛蛇盤旋穿插於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來譬喻白妞婉轉迴旋的聲腔。 第五層 低細漸停 「從此以後,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就漸漸的聽不見了」:以聽眾「屏氣凝神,不敢少動」的側寫筆法,描繪聲腔之引人入勝。

39 「彷彿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後,忽又揚起」:以東洋煙火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譬喻白妞突發聲腔的亮麗多變。
描摹聲音層次 實象譬喻 第六層 復揚高聲 「彷彿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後,忽又揚起」:以東洋煙火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譬喻白妞突發聲腔的亮麗多變。 第七層 人弦相合 人弦俱寂 「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他那聲音相和相合」:以好鳥亂鳴於花塢春曉譬喻唱聲與弦聲的和諧呼應,在聽者耳朵忙不過來之際,「忽聽霍然一聲,人弦俱寂」,留給聽者深長的回味。

40 烘托法:外貌 比喻:風乾福橘皮喻一臉疙瘩 略筆寫黑妞:鴨蛋臉、抓髻
彈三弦者 (陪襯)醜 比喻:風乾福橘皮喻一臉疙瘩 烘托 略筆寫黑妞:鴨蛋臉、抓髻 黑妞(陪襯) 中等 烘托 詳筆寫白妞:「瓜子臉兒,白淨面皮,相貌不過中人以上之姿」、「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秋水」、「寒星」、「寶珠」、「白水銀裡頭養著兩丸黑水銀」 白妞 (主角) 奪人耳目

41 烘托法:才藝 先抑、後揚 先揚、後抑、舖墊 借聽眾之口讚美(側筆) 彈三弦者(陪襯) 烘托 黑妞(陪襯) 烘托
白妞(主角) 說書藝術無可企及 借聽眾之口讚美(側筆)

42 彈三弦者(陪襯) 先抑「人也不甚留神去聽」 後揚「入耳動心」、 「這時臺下叫好的聲音,不絕 於耳,卻也壓不下那弦子去」 劉鶚故居

43 黑妞(陪襯) 先揚「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宛  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 「覺一切歌曲腔調,俱出其下,  以為觀止矣」 後抑「若比白妞,還不曉得差多遠  呢」 舖墊「他(黑妞)的好處,人說得  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  他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  好處,人學不到。」

44 白妞(主角) 說書藝術無可企及 借聽眾之口讚美(側筆): 每次聽他(王小玉)說書之後,總有好幾天耳朵裡無非都是他的書音。無論做什麼事,總不入神;反覺得「三日不絕」這「三日」下得太少,還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徹些。」

45 靈活運用修辭格 寫黑妞之歌聲(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寫白妞之眼睛(如秋水,如寒星……) 明喻
移覺 以具體事物比喻抽象聲音,將聽覺印象轉移為視覺印象: 例句:「鋼絲拋空」、「登泰山」 「繞黃山」、「放煙火」

46 借喻 大珠小珠落玉盤 三月不知肉味 誇飾 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   那裡彈似的 就這一眼,滿園子裡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47 文章結構表

48 形容音樂的成語典故 兼格修辭 移覺修辭 三弦「輪指」 「小調」、「大調」 五音十二律 關於王小玉說書:梨花大鼓
語文萬花筒 形容音樂的成語典故 兼格修辭 移覺修辭 三弦「輪指」 「小調」、「大調」 五音十二律 關於王小玉說書:梨花大鼓

49 形容音樂的成語典故 【音樂高妙】陽春白雪、曲高和寡 【音樂俚俗】下里巴人、擊轅之歌 【不悅嘈雜聲】荒腔走板、嘔啞嘲哳
【音樂淫靡】靡靡之音、亡國之音

50 【形容音樂感人】 三月不知肉味、聞韶忘味、流魚出聽、六馬仰秣、高山流水、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形容音樂、歌聲並起】 絲竹並奏、笙歌鼎沸 【形容樂音嘹喨】 響遏行雲、穿雲裂石、聲動梁塵

51 兼格修辭 兼格修辭:一句話或一語段裡不只使用一種修辭法 本課例句: 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
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裡頭養著兩丸黑水銀 博喻:以多個喻依譬喻一個喻體 疊字 譬喻 對仗 明喻、博喻、類字

52 移覺修辭(通感) 何謂移覺: 用形象的語言,將一種感官知覺移到另一感官上。這些感覺可相互變通,故移覺又叫通感。
四類移覺: 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移覺。

53 本課例句 【聽覺移植於觸覺】 聽王小玉唱書像五臟六腑被熨斗熨過一樣感到「伏貼」,像吃人參果一樣感到「暢快」。
【聽覺移植於視覺】 像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

54 【聽覺移植於視覺】 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 【聽覺移植於視覺】 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裡盤旋穿插。

55 三弦「輪指」 彈奏的指法(依派別而不同): 南派—以食、中、名、小指,四指次第    向左彈出,然後大指右挑 北派—以小、名、中、食指,四指次第    向左彈出,然後大指右挑。 彈奏的特色: 其速度及次數隨樂曲之需要及時間長短而定,連而不斷。音短而快,輪數宜少;音長而慢,輪數宜多。文曲宜緩而疏;武曲宜速而密。

56 「小調」、「大調」 「小調」、「大調」即 「小曲」、「大曲」。
唱梨花大鼓前,琴師先演奏幾段小曲,如將軍令、小磨坊等,以招攬群眾和安定臺下喧鬧的情緒。 小曲後,琴師會彈奏一首大曲,如〈霸王卸甲〉、〈十面埋伏〉的獨奏曲,以顯露自己琴藝高超,藉以震撼人心,達到期待聽唱的目的。

57 五音十二律 樂音 do re mi fa sol la si 音名 C D E F G A B
五音: 宮(do)、商(re)、角(mi)、 徵(sol)、羽(la) 十二律 ψ六律: 黃鐘(C)、太簇( D )、姑洗(E) 蕤賓(F # )、夷則(G #)、無射(A #) ψ 六呂: 大呂( C # )、夾鐘(D # )、中呂(F) 林鐘(G)、南呂(A)、應鐘(B) # 為升記號。如, F # 為升fa。

58 關於王小玉說書:           梨花大鼓 王小玉的「說書」,是我國民間說唱藝術中的梨花大鼓,亦稱梨花調,發源於山東,故又名山東大鼓,梨花大鼓是大鼓書的一種。 以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唱者左手執梨花片,右手司鼓,以其聲調柔美細膩,唱者以女性為多。 線上試聽梨花大鼓(山東大鼓) 演唱郭舉埋兒

59 梨花片 三弦 三弦演奏欣賞-平沙落雁 (按一下即可撥放)

60 聊齋〈口技〉 白居易〈琵琶行〉 歐陽脩〈秋聲賦〉 蘇軾〈赤壁賦〉 清代小說的分類
延伸閱讀 大明湖 聊齋〈口技〉 白居易〈琵琶行〉 歐陽脩〈秋聲賦〉 蘇軾〈赤壁賦〉 清代小說的分類

61 聊齋〈口技〉(節錄)   村中來一女子,年十有四五。攜一藥囊,售其醫。有問病者,女不能自為方,俟暮夜問諸神。晚潔斗室,閉置其中。眾繞門窗,傾耳寂聽,但竊竊語,莫敢咳。   內外動息俱冥。至半更許,忽聞簾聲。女在內曰:「九姑來耶?」一女子答雲:「來矣。」又曰:「臘梅從九姑耶?」似一婢答雲:「來矣。」三人絮語間雜,刺刺不休。

62   俄聞簾鉤復動,女曰:「六姑至矣。」亂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來耶?」一女曰:「拗哥子!嗚之不睡,定要從娘子來。
  身如百鈞重,負累煞人。」旋聞女子慇懃聲,九姑問訊聲,六姑寒暄聲,二婢慰勞聲,小兒喜笑聲,貓子聲,一齊嘈雜。即聞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遠迢迢抱貓兒來。」

63   參酌移時,即聞九姑喚筆硯。無何,折紙戢戢然,拔筆擲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筆觸幾,震筆作響,便聞撮藥包裹囌囌然。
  頃之,女子推簾,呼病者授藥並方。反身入室,即聞三姑作別,三婢作別,小兒啞啞,貓兒唔唔,又一時並起。 

64   群訝以為真神。而試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謂口技,特借之以售其術耳,然亦奇矣!
  昔王心逸嘗言:在都偶過市廛,聞弦歌聲,觀者如堵。近窺之,則見一少年曼聲度曲。並無樂器,惟以一指捺頰際,且捺且謳,聽之鏗鏗,與弦索無異。亦口技之苗裔也。

65 白居易〈琵琶行〉 (節選)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迴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絃絃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66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 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67 歐陽脩〈秋聲賦〉 (節選)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68 蘇軾〈赤壁賦〉 (節選)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櫂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69 清代小說的分類 擬晉唐小說 蒲松齡《聊齋志異》、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 諷刺小說 吳敬梓《儒林外史 》 人情/世情小說 曹雪芹《紅樓夢》

70 俠義小說 英雄兒女型:文康《兒女英雄傳》。 俠義加公案型:石玉昆《三俠五義》、無名氏《施公案》。
譴責小說 劉鶚《老殘遊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李寶嘉《官場現形記》、曾樸《孽海花 》

71 問題與討論 劉鶚書法:致勤伯仁書札

72 一、《老殘遊記》最擅長的是描寫的 技術,無論寫人寫物,作者都不肯用 套語爛調,總想鎔鑄新詞,作深刻的 描繪。請就本課所見,舉例說明。
一、《老殘遊記》最擅長的是描寫的 技術,無論寫人寫物,作者都不肯用 套語爛調,總想鎔鑄新詞,作深刻的 描繪。請就本課所見,舉例說明。 答: 寫白妞的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裡頭養著兩丸黑水銀」,用一般說法,可能就是「明澈靈活,黑白分明」。

73 寫白妞說書說到極快處,「聽的人彷彿都趕不上,聽得卻字字清楚,無一字不送到人耳輪深處」,用一般說法可能就僅是「耳不暇接」、「咬字清晰」、「嘆為觀止」等尋常文字。

74 二、「摹聲」筆法的高妙,是本文獨到之 處。試就本文有關「摹聲」的篇幅中 最精彩的部分,分析其寫作技巧。
二、「摹聲」筆法的高妙,是本文獨到之 處。試就本文有關「摹聲」的篇幅中 最精彩的部分,分析其寫作技巧。 答:   劉鶚用七個層次描寫王小玉說書時聲音的轉變無窮,且以「登泰山」、「繞黃山」、「放煙火」等具體事物來比喻抽象聲音,將聲態,透過多方聯想,作種種模擬,使可見可觸。   將聽覺的印象轉為視覺印象,使感官意象分外活潑新穎,不落俗套。

75 三、在本文中,除了直接的描寫之外, 讀 者還可以從哪些間接的描述去認識王 小玉說書的精彩?
三、在本文中,除了直接的描寫之外, 讀 者還可以從哪些間接的描述去認識王 小玉說書的精彩? 答: 1. 就臺上的演出而言,彈三弦者及黑   妞的表現,其作用在於陪襯王小玉   的歌藝。 2. 就臺下聽眾的反應言,第三段及第   六段則是以插敘的筆法,藉聽眾之   口來側寫王小玉說書之妙。

76 四、繪畫技巧有所謂「遺貌取神」的說 法,亦即寫物不必如實寫真,重要 的是取其神韻。本文寫王小玉就採 用了這種方法,請就課文中所敘述 的舉例說明。
答:本文王小玉「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裡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左右一顧一看,連那坐在遠遠牆角子裡的人都覺得王小玉看見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說」皆是寫神。

77 牛刀小試

78 牛刀小試 第一題 解析: (B)「老殘」即鐵英,第一回:「口說那年有個遊客,名叫老殘,此人原姓鐵,單名一個英字,號補殘。」 (E)書中多揭發「清官」之惡。 【多選】下列有關劉鶚與老殘遊記的說明,何者正確? (A)老殘遊記是清末有名的白話章回小說,雖名為遊記,實屬社會諷刺小說 (B)劉鶚嘗行醫學賈,故遊記中借老殘和鐵英兩人的遊歷,記其見聞 (C)「老殘」實乃作者的化身,以「老殘」為號,有棋殘人老,身世家國之痛 (D)胡適認為老殘遊記中用具體的物事為喻,描寫抽象的聲音,技巧過人 (E)書中多揭發當時政治之黑暗,揭發所謂「貪官」之惡,頗為獨到。

79 牛刀小試 第二題 【多選】胡適 老殘遊記的文學技術:「音 樂只能聽,不容易用文字寫出,所以不能不 用許多具體的物事來作譬喻。」下列選項, 何者運用具體的物事來譬喻抽象的聲音? (A)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B)忽然更作漁陽摻,黃雲蕭條白日暗。變調如聞楊柳春,上 林繁花照眼新 (C)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D)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E)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解析

80 牛刀小試 第三題 解析: (C)為正合心意之貌。
牛刀小試 第三題 解析: (C)為正合心意之貌。 下列文句,不能用來形容音樂美妙動人的選項是: (A)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B)三月不知肉味 (C)於我心有戚戚焉 (D)伯牙鼓琴,六馬仰秣。

81 牛刀小試 第四題 解析 :(C)吳敬梓 儒林外史為清代諷刺小說。 【多選】下列何者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A)劉鶚 老殘遊記 (B)吳沃堯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C)吳敬梓 儒林外史 (D)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 (E)曾樸 孽海花。

82 牛刀小試 第五題 下列詩句中所描述之意象,何者與音樂無涉? (A)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B)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C)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D)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絃。 解析

83 好站連結 《琵琶行》與《明湖居聽書》的繪聲藝術 http://www.guqu.net/info/271.htm
作者從開場氣勢、演奏過程、以形喻聲比較兩篇繪聲藝術。

84 圖片來源 P1 酷圖(簡)圖片/國內風景/大明湖 http://gnfj.kutu365.com/779/5.htm
P9 P10、15 搜文解字文字學的世界(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前導計畫) P13、29 P16 商務印書館/商務歷史/館史資料/繡像小說(簡) P20、21、62 中國書法(簡) 甲骨文與金文 P24 南京山明水秀旅行社 (簡)劉鶚故居景點介紹 P25 同程網(簡)

85 圖片來源 P26 河南文化網(簡) 走進殷墟/殷墟文化( P47 康熹國文1「明湖居聽書」插畫,王愷繪。 P48 中國音樂(簡) 中國古代音樂史 P51 一起色攝影(簡) /17色攝影棚/色影作品發表區/風光建築/ 查看帖子 P57 藝術名家庫 (簡)劉鶚 P68 滿天星旅遊(簡)江蘇/淮安市/淮安劉鶚故居 P70 百度圖片/大明湖(簡)

86 解析:(C)描寫暮春景色。 (A)出自劉長卿 彈琴。語譯:七絃琴上發出泠泠的聲響,原來是松風淒清的曲調,雖然我喜愛這類的古調,旦是今人已不太彈奏了。」(七絃、古調可知有音樂性) (B)出自李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語譯:「回樂峰前的沙漠像雪一樣,受降城外的月色像霜一般。今晚不知何處傳來的蘆管聲?使出征的人聽了,個個都想起自己的故鄉。」(吹蘆管與音樂有關) (C)出自杜甫 漫興 (D)出自李端 聽箏。語譯:「她調弄著金粟柱上的箏絃,然後伸著細白的手把玉房墊好了古箏;由於心裡盼望周郎前來聽她彈箏,經常有意地將絃音撥錯。」(鳴箏與誤拂絃與音樂有關)。 回題目

87 答案:全 解析: (A)白居易 琵琶行:以「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形容絃聲繁雜高急、低沉柔細,再以大小珍珠一齊落在玉盤裡的聲音來形容絃聲的圓潤清脆 (B)唐 李頎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漁陽摻」即「漁陽摻撾」。乃著名鼓曲,音節悲壯。摻撾,擊鼓之法。「黃雲蕭條白日暗」喻樂聲悲涼。「上林」指上林苑,漢武帝遊賞的園囿。以「上林繁花照眼新」喻樂音之輕快 (C)蘇軾 赤壁賦 (D)歐陽脩 秋聲賦 (E)唐 李頎 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長風吹林雨墮瓦」喻輕鬆瀟灑(飄灑)之音。 回題目


Download ppt "第十一課 明湖居聽書 劉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