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发展心理学 社会工作系心理学教研室 丁 海 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发展心理学 社会工作系心理学教研室 丁 海 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发展心理学 社会工作系心理学教研室 丁 海 燕

2 第10次授课 【课题】第五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目的要求】 1、了解婴儿生理的发展特点。
第一节 婴儿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目的要求】 1、了解婴儿生理的发展特点。 2、理解婴儿动作的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3、掌握婴儿动作训练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婴儿动作的发展

3 第10次授课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启发、讨论等 【学法指导】 1、与相关知识联系 2、生活观察 【创新点】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

4 第五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

5 婴儿的生理发展是指婴儿躯体的各个部分及各种器官、组织的结构和机能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此,主要讲述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个体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这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重大; 感知觉迅速发展,且在许多方面接近成熟水平; 言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一节 婴儿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婴儿的生理发展是指婴儿躯体的各个部分及各种器官、组织的结构和机能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此,主要讲述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6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婴儿大脑功能的新认识 1、婴儿大脑的形态发展 (1)脑重与头围 出生第一年内脑重增长最快。

7 表一:脑重与头围的发展规律 年龄 脑重(克) 占成人脑重的百分比 头围(厘米) 婴儿出生时 350—390g 25% 34cm 六个月时
50% 一岁时 800—900g 60% 46—47cm 两岁时 1050—1150g 75% 48—49cm 三岁时 接近成人脑重 由表一可以看出,婴儿出时、6-12个月时大脑发育速度较快。

8 婴儿脑重与脑围增大的原因: ——神经细胞的数量增多与体积增大。 ——树突的分枝增多,轴突变长,这为建立复 杂的神经联系提供了可能,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 志)。

9 (2)大脑皮质 婴儿大脑在胎儿早期就已经开始发展。胎儿生长到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已经具备:大脑皮层的六层已经分化出来,皮层表面的沟回开始出现,神经细胞结构简单,神经纤维短而少,大部分还末髓鞘化。婴儿出生时,脑细胞已分化,细胞构筑区和层次分化已基本上完成;大多数沟回都已出现,脑岛已被邻近脑叶掩盖。

10 此后,婴儿皮质细胞迅速发展、层次扩展、神经密度下降,各类神经元相互分化,树突与轴突逐渐生长繁殖、突触装置也渐趋复杂化,到2岁时,脑及各部分的相对大小和比例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脑,白质已基本髓鞘化,与灰质明显分开。

11 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上述婴儿脑形态的发展,为脑机能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促进了整个心理发展。 (1)脑电图 脑电波的测量与分析是揭示大脑机制的一种重要方法,脑电频率是脑发育过程的重要参数,所以脑电变化也常作为婴儿发展的重要指标。 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

12 (2)皮质中枢 婴儿大脑的发展遵循关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即大脑皮层中控制头部及躯干运动的那些部分先行发展,而后与肢体控制有关的皮层部分才开始发展。其中,控制上肢的部分的发展又早于控制下肢的皮层部分。

13 现象解析:婴儿为何会手脚同时乱动? 婴儿为何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人类婴儿是在脑末成熟即所谓“生理性早产”的状态下出生的,所以新生儿的大脑两半球及其皮质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同时由于其神经纤维的大部分还末髓鞘化,不能很好地传导和分化神经兴奋,使皮层的处于弥漫状态。因而只要触动新生儿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会引起头、手和足等乱动。另外,新生儿的脑细胞很弱,容易疲劳,许多刺激对他们来说都是超强度的,因而新生儿常处于睡眠状态,以保护脑神经细胞。一般来说,新生儿头几天约有70%-80%的时在睡眠,仅有2-3个小处于觉醒状态。

14 (3)大脑单侧化 婴儿脑两半球的功能单侧化在1岁左右逐渐形成,这时左脑额下回的言语运动区趋于成熟,为婴儿言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两半球功能单侧化要在婴儿3-5岁才能完成。

15 对于大脑单侧化现在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大脑单侧化是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二是婴儿大脑单侧化在发展中是恒定不变的。
另一些研究表明,初生婴儿在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存在着量的差异,而非质的差异。到3岁时,90%婴儿表现这种大脑的不对称性,这说明随着婴儿的发育成熟,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单侧化倾向逐渐发展,并最终导致两半球在功能上出现质的差异。

16 3、后天环境影响与婴儿脑的发展 (1)婴儿脑的可塑性 婴儿大脑的大小和功能都受其后天经验的影响和制约。
大量的动物研究表明,脑的发育从完全由基因引导的发展到由环境、基因两方面支配的。 一般情况下,胚胎期的药物和酒精,出生前后的营养不良,某些疾病,特别是后天必要的环境刺激和运动机会被剥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脑的发育受到损伤。

17 (2)婴儿脑的修复性 婴儿脑具有良好的修复性(代偿性)。一般情况下,脑损伤是难以弥补的,其原因是脑细胞的生长不同于身体其它细胞,一旦完成就不会再增殖。但是对于婴儿的脑来说,由于某些神经元的功能尚末专门化,神经元正处在发育时期,所以,其它神经元能取代受损的神经元。在一定的学习条件下,一些受损的神经元还会继续生长,恢复传导功能。也就是说只有在早期发现,早期补救,才能发挥神经元的代偿功能。 (二)婴儿生理发展过程及其正常值(略)

18 二、 婴儿动作的发展 婴儿各种动作的发展都是在为将来各种运动能力的发展打基础,也是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婴儿动作的发展有着严密的细致的内在规律,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来推断婴儿心理的发展。

19 (一)婴儿动作的发生和新生儿动作研究 1、婴儿动作的发生
婴儿动作的发生可追溯到胎儿期。研究发现,胎儿期胎儿的动作主要有两种:胎动和反射活动。 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运动或蠕动。胎儿的反射活动包括巴宾斯基反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防御反射、吞咽反射、眨眼反射等。

20 2、新生儿的活动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活动多达73种,这些无条件反射活动可分为两类:生存反射和原始反射。生存反射包括吮吸反射、吞咽反射、觅食反射、呼吸反射、眨眼反射、瞳孔反射。原始反射包括巴宾斯基反射、抓握反射、摩罗反射、游泳反射、走步反射、强直的颈反射。 上述反射在新生儿时期出现,几个月内消失,它们受脑的低级中枢控制,随着大脑皮质高级中枢发展,并开始控制婴儿的活动,这类原始反射即不再出现。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发现,新生儿除了反射活动以外还有一些复杂的动作,即躲避动作、够物动作和同步模仿等。

21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进程(请参看教材表P152——P154表格)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婴儿动作的发展是在脑和神经中枢、肌肉控制下进行的,所以婴儿动作的发展和婴儿身体的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婴儿身体的发展有先后顺序,动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因此,在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中,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是检查一个重要方面。

22 婴儿动作的发展规律与身体发育的规律十分相似。
(一)朱智贤将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概括为以下三点: 1、 由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即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2、 从身体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在躯干,最后是下肢,其顺应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发展。 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婴儿首先发展的是躯体大肌肉的动作,如双臂和脚的动作等,以后才是灵巧的手部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等。 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方向的三大原则:头尾原则、近远原则、 大小原则

23 (二)陈帼眉在此基础上,又概括出另外两条规律:
1、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婴儿最早获得的是头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双腿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2、从无意作到有意动作。

24 (三)近10年来的研究结果(《婴儿心理学》庞丽娟/李辉)
1、婴儿动作发展是一个从胎儿期到出生后第三年末的连续性、阶段性发展过程。 2、婴儿动作发展尊循着共同的规律,但具体到每一个婴儿身上,其发展速度却各不相同。 3、婴儿动作发展受神经系统成熟程度的内在制约。 4、婴儿获得某些成熟的随意运动技能之前,必先丢掉婴儿早期所具有的相应的原始的反射性活动。

25 四、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婴儿动作的发展对其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绪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坐和爬行给婴儿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坐的位置与躺着相比,使婴儿观看物体的视角和视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时,婴儿的视角和视线与所注视的物体处于相对平行的位置,而不像仰卧时只能面向屋顶或从侧面位置与外界物体处于斜位方向,对于形成物体的主体像有很大益处。再比如,对听觉的作用,当婴儿坐着的时候,双耳对外界物体也大体处于对称位置,对正确的知觉音调非常有利。由于头部可以自由转动,声音进入双耳的时间差有助于形成婴儿的方位知觉。

26 另外,坐的重要作用还在于把婴儿的双手更好的解放出来,有利于双手的协调操作和手指的精细动作的发展。
爬和行走,一方面扩大了婴儿接触与探索环境的范围,增加了他们的认识事物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婴儿在爬行和走动中去做冒险的事,趋向目的物,在目标行动中的坚持和努力使婴儿的体力和意志力都得到锻炼。双手把弄物体能力的发展对婴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十分有益。

27 思考与练习 1、思考:如何对婴儿进行动作训练。 2、练习婴儿按摩操。 3、阅读教材,预习本章第二、三节的内容。

28 谢 谢


Download ppt "发展心理学 社会工作系心理学教研室 丁 海 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