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現代文學簡報 余光中 洛夫介紹 黃巧萍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現代文學簡報 余光中 洛夫介紹 黃巧萍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現代文學簡報 余光中 洛夫介紹 黃巧萍組

2 余光中生平事蹟 余光中(1928年9月9日),中國當代作家、詩人,現居台灣。生於南京市,祖籍福建永春, 1949年隨父親余超英,母親孫秀君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台灣大學外文系。195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后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 學藝術碩士學位。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歷任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大學、政治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並先後赴美講學四年,現國立中山大學光華講座教授,擅新詩、散文,出版著譯凡50種,其中散文有10種,作品列入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設有華文課程的大學、中學的教科書。 母親為江蘇武進人,妻子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 抗日戰爭時在四川讀中學,感情上亦自覺為蜀人。 曾自言:「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亦曾自稱自己是「最高義的中國詩人」。

3 余光中生平年表 1928年 出生於中國,江蘇,南京。小時居住南京,亦隨父母返回永春、武進,並經常來往於杭州。
‧ 1937年 對日抗戰開始,流亡江蘇、安徽淪陷區。 ‧ 1938年 隨母親逃往上海,居住半年,後經由船隻經過香港抵達安南,又經過昆明、貴陽,抵達重慶與父親相聚。 ‧ 1940年 進入南京青年會中學,當時校址在四川 ‧ 1947年 畢業於南京青年會中學(已遷回南京),考取北京大學和金陵大學,因北方動盪,選擇金陵大學外文系 ‧ 1949年 轉入廈門大學外文系,七月隨父母遷居香港 ‧ 1950年 移居台灣,考取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三年級 ‧ 1952年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以榜首考進聯勤陸海空軍編譯人員訓練班,詩集《舟子的悲歌》出版 ‧ 1953年 入國防部總連絡官室服役,任少尉編譯官 ‧ 1954年 詩集《藍色的羽毛》出版,與覃子豪、鐘鼎文、夏菁、鄧禹平共同創立藍星詩社 ‧ 1956年 與范我存結婚 ‧ 1957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兼課,授英文,《梵谷傳》《老人和大海》中文翻譯本出版,主編《藍星週刊》 ‧ 1958年 六月長女珊珊出生,母親亡,十月赴美國進修,作品受到現代藝術影響

4 獲獎紀錄 1962年 台灣,獲中國文藝協會新詩獎 1966年 台灣,十大傑出青年 1982年 台灣,〈傳說〉獲台北市新聞局金鼎獎歌詞獎
1984年 台灣,第七屆吳三連文學獎散文獎,〈小木屐〉獲台北市新聞局金鼎獎 之歌詞獎 1989年 台灣,國家文藝獎新詩獎、主編的《中華現代文學大系》獲得金鼎獎 1994年 台灣,《從徐霞客到梵谷》獲得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1997年 大陸,中國詩歌藝術學會致贈詩歌藝術貢獻獎 1998年 台灣,文工會第一屆五四獎的文學交流獎,並以散文集《日不落家》獲得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中山大學傑出教學獎,斐陶斐傑出成就獎,行政院國際傳播獎章 1999年 台灣,以《日不落家》獲得吳魯芹散文獎 2000年 台灣,高雄市文藝獎;以詩集《高樓對海》獲得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2001年 大陸,深圳版散文選《大美為美》列入《當代中國散文八大家》叢書;第二屆霍英東成就獎 2008年 台灣,獲國立政治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

5 不一樣的文章,不一樣的風格 60年的文學生涯,以「詩人」的身分最知名,余光中早期主張以西化翻新中文語言,以散文的創作最受矚目,以挑起鄉土文學論戰的〈狼來了〉最富爭議性。代表作品有詩集《蓮的聯想》、《白玉苦瓜》、《夢與地理》;散文集《聽聽那冷雨》、《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日不落家》;評論《從徐霞客到梵谷》。 1980年代,他的詩筆寫下許多鄉愁詩,如〈鄉愁四韻〉,文字簡易典雅。 1990年代,他用力收納臺灣意象,寫出如《夢與地理》的詩作。當他意在表達理想時,壯闊鏗鏘;描寫鄉愁與愛情,則細膩纏綿。 《夢與地理》為余光中第十五本詩集,收一九八五年至一九八八年間長短作品五十五首,代表他自港返臺,定居高雄後的文學思維和觀察,放眼世界,體會鄉土,尤其熱心擁抱南臺灣的風物,很受海內外讀者歡迎,蓋主題精采真摯彰顯,音聲鏗鏘,感人則深。

6 余光中的散文特色 一.中國意識 他從故鄉來,仍帶著故鄉的記憶;他曾涵泳在中國古典文學之中,讀過強調中國美的作品,加深他對故鄉的美感;他從舊大陸漂到台灣,成長,又飄到新大陸的異域去。以至於經常會流露出對中國纏綿的情感,有時是直接的頌揚,有時卻對其他文化表現出相對的非正面敘述來烘托出明顯的中國意識。 二.感覺性 而散文雖由文字構成,余光中不希望作品僅能夠單純由眼睛看到字,然後在腦海中構出圖像,而希望透過人類本有的感官,具體的隨著文字的描繪感生出似乎是真實在讀者身邊發生的感覺性,以《聽聽那冷雨》為例,各種感官似乎完全的在感受著外在的變化,細心地帶領我們去感覺那微妙又精準的意象。 三.幽默感 比喻和比擬在余先生的作品中也透露出不同凡響的新潮,富於變化,節奏感強,富於動態特徵

7 余光中的文學觀 1.在〈逍遙遊〉、〈鬼雨〉一類的作品裡,我倒當真想在中國文字的風爐中,煉出一顆丹來。在這一類作品裡,我嘗試把中國的文字壓縮,搥扁,拉長,磨利,把它拆開又拼攏,折來且疊去,為了試驗它的速度、密度和彈性。我的理想是要讓中國的文字,在變化各殊的句法中,交響成一個大樂隊,而作家的筆應該一揮百應,如交響樂的指揮杖。 2。散文有如地球,詩有如月亮:月球被地球所吸引,繞地球旋轉,成為衛星,但地球也不能把月球吸得更近,力的平衡便長此維持;另一方面,月球對地球的吸引力,也形成了海潮。 3.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證。詩,是一切藝術的入場券。 4.散文可以向詩學一點生動的意象,活潑的節奏,和虛實相濟的藝術,然而散文畢竟非

8 余光中代表詩詞 鄉愁四韻 (一)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3)給我一片雪花白呀雪花白  那酒一樣的長江水         那信一樣的雪花白  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   那家信的等待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片雪花白呀雪花白 (2)給我一朵臘梅香呀臘梅香  (4)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那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那血一樣的海棠紅 那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 那沸血的燒痛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朵臘梅香呀臘梅香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9 洛夫生平事蹟 洛夫,本姓莫,一九二八年生於湖南衡陽,淡水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一九五四年與張默、★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數十年,對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遠,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荷蘭、瑞典等文,並收入各大詩選,包括《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洛夫寫詩、譯詩、教詩、編詩歷四十餘年,著作甚豐,出版詩集《時間之傷》等廿二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四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四部,譯著《雨果傳》等八部。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廣受詩壇重視,二十多年來評論不斷,其中多首為美國漢學家白芝(Birch)教授選入他主編的《中國文學選集》。

10 早期詩作追求「新民族詩型」,以表達個人情懷為主,曾受徐志摩、艾青、馮至的影響。
1958年6月,由於閱讀方思翻譯的里爾克詩作,以〈我的獸〉進 入現代詩創作期。 1959年在金門開始構思《石室之死亡》,至1965年1月集結出版,共得64首。《石室之死亡》英譯本已於1994年10月由美國舊金山道明出版社。 1982年他的長詩《血的再版》獲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同年詩集《時間之傷》獲中山文藝創作獎。 1986年獲吳三連文藝獎。 1991年復獲國家文藝獎。 研究洛夫作品之專著頗多,已出版者有:《詩魔的蛻變-洛夫詩作評論集》、《洛夫與中國現代詩》、《洛夫評傳》、《一代詩魔洛夫》等。 洛夫早年為一超現實主義詩人,表現手法近乎魔幻,曾被詩壇譽為『詩魔』。洛夫近年沉潛於書法之探索,不僅長於魏碑漢隸,尤精於行草,書風靈動蕭散,境界高遠,曾多次應邀在台北、菲律賓、馬來西亞、溫哥華、紐約等地展出

11 寫作風格 洛夫寫作文類以詩為主,次及散文、評論和翻譯。他的主題多取材於生活感受,並寄情於天地萬物,尤其著重於對人生的深刻反思;主要風格在熔個人熱情、歷史意識、時代精神於一爐,透過特殊的冷雋的意象,表現出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對現實的深沉關注。 國家文藝獎得獎評語為:「語淡韻深,自然渾成,真能表現唐代絕句,晶瑩剔透之美。」吳三連文藝獎評語:「其藝術已臻虛實相生,動靜皆宜之境,且能直指萬物之本質,窮究生命之意義。」 1965年底,洛夫奉派越南戰地服務,詩風漸趨清明。 1969年10月組織「詩宗社」,主張「現代詩歸宗」 1970年更否定超現實主義,改以「純粹」自詡,但所憑詩論不離朱光潛。 1972年發表長篇敘事詩〈長恨歌〉,是其民族詩風的代表作。 1974年出版詩集《魔歌》,詩藝終臻成熟。 顏元叔曾說:「洛夫的詩有才氣,有魄力;語言的運籌顯得大膽,刻意創新」,但「結構崩潰,是洛夫詩篇中常有的現象」。 1993年出版《隱題詩》,著重於形式上的設計創意。 1996年移民加拿大,2001年完成3,000餘行長篇詩作《漂木》,學者簡政珍讚其「從第一章的漂泊到最後一章面對『空』的思維,整首詩綿延成一個虛 實相濟的結構」,堪稱力作。

12 石室之死亡 洛夫 衹偶然昂首向鄰居的甬道, 我便怔住 在清晨, 那人以裸體去背叛死 任一條黑色支流咆哮橫過他的脈管 我便怔住, 我以目光掃過那座石壁 上面即鑿成兩道血槽 我的面容展開如一株樹, 樹在火中成長 一切靜止, 唯眸子在眼瞼後面移動 移向許多人都怕談及的方向 而我確是那株被鋸斷的苦梨 在年輪上, 你仍可聽清楚風聲, 蟬聲 我的面容展開如一株樹, 樹在火中成長 一切靜止, 唯眸子在眼瞼後面移動 移向許多人都怕談及的方向 而我確是那株被鋸斷的苦梨 在年輪上, 你仍可聽清楚風聲, 蟬聲 火柴以爆燃之姿態擁抱住整個世界 焚城之前, 一個暴徒在歡呼中誕生 雪季已至, 向日葵扭轉脖子尋太陽的回聲 我再度看到, 長廊的陰暗從門縫閃進 去追殺那盆爐火 光在中央, 蝙蝠將路燈吃了一層又一層 我們確為那間白白空下的房子傷透了心 某些衣裳發亮, 某些臉在裡面腐爛 那麼多咳嗽, 那麼多枯乾的手掌 握不住一點暖意 如果駭怕我的清醒 請把窗子開向那些或將死去的城市 不必再在我的短髭裡去翻撥那句話 它已亡故 你的眼睛即是葬地 有人試圖在我額上吸取初霽的晴光 且又把我當作初崖猛力敲碎 壁爐旁, 我看著自己化為一瓢冷水 一面微笑 一面流進你的脊骨,你的血液

13 洛夫在該書序文中,強調藝術之創造性、虛無精神與存在 主義,以及超現實主義和純粹性。葉維廉曾說,《石室之死亡》的語言策略,「不是虛幻現實的描摩,而是把中國現階段歷史由文化放逐、文化虛位和政治社會情結 所造成獨特的『孤絕』的複雜性中反映出來」。


Download ppt "現代文學簡報 余光中 洛夫介紹 黃巧萍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