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节 蓝藻门 Cyanophyta.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节 蓝藻门 Cyanophyt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节 蓝藻门 Cyanophyta

2 主要内容 形态结构 繁殖方式 分类 生态分布和意义

3 形态结构 体制: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 细胞壁:由两层组成,内纤外果。胶被的作用? 无细胞核 无色素体
色素成分主要为叶绿素a、β胡萝卜素、藻胆素。 藻胆素包括蓝藻藻蓝素、蓝藻藻红素和别藻蓝素等。 同化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

4 形态结构 无鞭毛:蓝藻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都不具鞭毛。 伪空泡:含有气体的小气泡,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色、红色或紫色。作用?
异形胞:丝状体特有。是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圆形色淡,成熟的异形胞是透明的,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接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异形胞着生在藻丝上的位置有顶端位或胞间位或与厚壁孢子直接相邻,常作为分类的依据之一。有固氮作用。

5 繁殖方式 细胞分裂  段殖体  厚壁孢子 内生孢子  外生孢子

6 繁殖方式 细胞分裂 非丝状体的种类的生殖方式,分裂的细胞留在一胶质衣鞘内,形成群体,群体的增殖是在群体达到一定限度后,受外力而碎裂。丝状种类的增殖则靠藻丝的断裂繁殖。 

7 繁殖方式 段殖体:蓝藻藻丝上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的胶质隔片(凹面体)或由间生异形胞断开后形成的若干短的藻丝分段,又称藻殖段或连锁体。

8 繁殖方式 厚壁孢子 是由普通营养细胞增大体积,积累丰富营养,然后细胞壁增厚而成。厚壁孢子大多出现于丝状体类型的种类上,它的有无,以及形状、数目、位置等,均为分类的依据。

9 繁殖方式 内生孢子 只在管藻目和其他目的少数属中发生,不很普遍。 外生孢子

10 分类 在多数藻类学家的分类系统中,蓝藻门下只设一个纲,即蓝藻纲Cyanophyceae(也有称粘藻纲Myxophyceae或裂殖藻纲Schizophyceae的)。共设6目。淡水常见3目:色球藻目、颤藻目、念珠藻目。

11 蓝纤维藻属Dactylococcopsis: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群体,群体胶被无色透明。细胞细长,两端狭小而尖,直或多少呈螺旋形旋转,S形、C形或作不规则弯曲。细胞内含物一般均匀。淡蓝绿色至亮蓝绿色。

12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蓝球藻): 细胞球形、半球形。一般由2、4、8、16或更多细胞(很少超过64或128个细胞)所组成的群体,单个的较少见。伪空泡或有或无。细胞呈淡蓝绿色、蓝绿色、橄揽绿色等。每个细胞外都具有个体衣鞘,群体的胶质衣鞘较厚。

13 平裂藻属Merismopedia (片藻) : 藻体细胞排列整齐,通常两个细胞两两成对,两对一组,4个组成一小群,集许多小群而成一平板状群体。一般个体微小,也有较大的种类。细胞内含物均匀,仅偶有微小颗粒体存在,淡蓝绿色至亮绿色,少数以至紫蓝色。多为浮游藻类。

14 微囊藻属 Microcystis (微胞藻) : 群体呈球形团块状或不规则形成穿孔的网状团块。公共胶被均匀无色。细胞球形或长圆形,细胞内含物在浮游种类中,常有无数颗粒状泡沫形的假空泡。在一些非浮游种类中,内含物则均匀无假空泡,内含物淡蓝绿色、亮蓝绿色或橄榄绿色或玫瑰色。多生长在湖泊、池塘等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使水体呈灰绿色,形成水华。

15 颤藻属 Oscillatoria : 植物体单列,不分枝。丝状体单生或结成团。细胞圆柱形、盘形。丝状体无衣鞘。细胞内含物匀一或有颗粒,有时有假空泡。丝状体顶端直或稍弯曲,顶端细胞圆或帽状。丝状体具有特殊运动能力能作颤动、滚动或滑动式运动。藻体通常青蓝色,各种水体中均有。

16 螺旋藻属Spirulina :细胞圆筒形,由单细胞或细胞间隔不明显的多数细胞所组成的螺旋状体。丝状体外无胶质衣鞘。细胞内含物匀一或有颗粒体。藻体淡蓝绿色。无段殖体。可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分布于淡水、海水。

17 席藻属 Phormidium(胶鞘藻): 丝状体顶端稍尖细或大体是等粗的圆筒状.顶端细胞圆锥形。藻丝外有胶质衣鞘。

18 拟鱼腥藻属Anabaenopsis (拟项圈藻):丝状体单一,螺旋形弯曲或环形弯曲,直形较少。无明显衣鞘。异形胞端生罕有间生。新异形胞间位,到成熟时藻丝在两异形胞处断裂形成新生两藻丝,异形胞端位。厚壁孢子间生。

19 鱼腥藻属Anabaena (项圈藻) : 丝状体直或各种形式弯曲。细胞宽度常一致。藻丝单一或汇集成柔软的、粘化的团絮状群体。异形胞为胞间位。厚壁孢子一个或排列成小链,远离异形胞或与异形胞直接相连。分布广,有些种常在池塘、湖泊中形成“水华”。

20 念珠藻属Nostoc : 群体团块状,直径l ~3 cm,与鱼腥藻相似,有明显胶被,异形胞一般间位。此藻经常生长在阴湿地和淡水中。常见种有普通念珠藻(地木耳)和发状念珠藻(发菜)。

21 束丝藻属 Aphanizomenon (蓝针藻) :藻丝直或稍弯曲。单一或藻丝侧面相连成束状群体。藻丝中部细胞短柱形,具假空泡。末端细胞多少变得尖细,延长成无色细胞。异形胞间生,圆柱形、近球形、椭圆形。厚壁孢子圆柱形,或宽椭圆形,远离异形胞。营浮游生活。可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有的种类有毒。

22 生态分布和意义 分布 蓝藻类分布很广,淡水、海水、内陆盐水、湿地、沙漠上都有。从高温温泉到冰雪上均可生存,但在温暖和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体中较多。主要在淡水中生长,成为淡水中重要的浮游植物,在温暖的季节里常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在盐碱水中蓝藻较多。在水体的垂直分布一般表层大于底层。水平分布上下风位多于上风位,静水易孳生。

23 生态分布和意义 习性 喜高温 喜高pH 喜低氮高磷的水体。

24 意义 可进行光合作用 饵料作用 绝大多数蓝藻不能被消化。但少量还是可以被利用的。如鱼腥藻、念珠藻、束丝藻等。

25 意义 固氮作用 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的种类。国内外正在从事利用蓝藻固定游离氮的研究,为农作物的肥源寻找新的途径。如稻田中接种培养固氮蓝藻——满江红鱼腥藻A. azollae (与满江红共生)可增加水稻产量。

26 意义 可作为水体污染指标 有的蓝藻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如褐色管孢藻是清水的指示生物,泥生颤藻则是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

27 意义 可作为新的蛋白源 有的蓝藻可食用,如发菜是我国的特产,出口外销。螺旋藻营养丰富,含有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螺旋藻保健品早有销售。

28 意义 害处 当蓝藻过度繁殖时,易形成水华。蓝藻水华发生时,散发腥臭味,夜间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死亡后产生羟氨或硫化氢,对水生动物有毒,破坏生态平衡,危害渔业,也使水的其他利用价值降低。在海洋沿岸带可形成束毛藻等蓝藻赤潮。

29 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节球藻、束毛藻等十多个属。其中微囊藻水华极为常见。

30 预防: ① 0.7g/m3CuSO4全池泼洒 ②用粉状生石灰在水面上泼洒 ③施基肥1500-7500kg/hm2 ④常换水 ⑤生态防治

31 第三节 金藻门 Chrysophyta

32 一、形态构造 1.形态:基本上都是单细胞,有球形、椭圆形、卵形、梨形等;少数是群体,球形、不定形、丝状等。
2.鞭毛:具二条鞭毛,个别具一条或三条鞭毛。鞭毛基部往往有伸缩泡,1-2个,极个别种类具伪足。

33 一、形态构造 3.细胞壁:绝大多数无细胞壁,细胞易变形,有的在细胞外,有硅质或钙质细胞片或硅质囊壳,非运动种有果胶质细胞壁,纤维素、木聚糖,几种硅酸盐,多糖(半乳聚糖类)。

34 一、形态构造 4.色素及色素体:色素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叶黄素为主(金藻素:泥黄素+岩黄素),呈金黄,黄褐色。还有R-及C-藻蓝素,别藻蓝素,R-和B-藻红素。 色素体:1-2个,片状,侧生,

35 一、形态构造 5.同化产物:白糖素(或金藻多糖),含有少量脂肪,一般在藻体后部,显微镜下白发亮,一般1~2个,不超过3个。 金藻淀粉:后位
6.少数种类有眼点

36 二、繁殖方式 运动个体:细胞纵分裂 群体:断裂,分裂 不能运动的个体:动孢子或内生孢子。
内生孢子:环境不良时产生,细胞内部产生硅质的壁,把原生质分成内外两层,内层原生质多,渗透压高,根据渗透压原理,外部原生质流入内部形成孢子。

37

38 分类 本门常设金藻纲Chrysophyceae一纲,可分五个目。 金胞藻目Chrysomonadales 又称金鞭藻目、金藻目。
金囊藻目Chrysocapsales 根金藻目 金球藻目 金丝藻目

39 单鞭金藻属Chromulina:单细胞,球形、椭圆形、卵形、梨形等,无细胞壁,可变形。色素体片状1-2个。细胞核1个。有的具一个红色眼点。细胞后端常有一大的白糖体。生殖为细胞纵分裂,也有的产生内生孢子。生活于沼泽、湖泊或海洋中,为海产动物幼体的饵料。

40 鱼鳞藻属(毛胞藻) Mallomonas:细胞圆柱形、椭圆形、纺缍形,种类不同鳞片形状排列也不同。全部鳞片或顶端鳞片上有一硅质长刺。色素体2个,侧生,少数一个。白糖体圆球形。位于细胞后端。为池塘、湖泊中的浮游种类。

41 棕鞭藻属(赭球藻) Ochromonas:细胞裸露,不具囊壳。多数表质柔软、平滑,少数表质硬,具瘤状突起。单细胞,有的形成疏松的暂时性群体。浮游生活,或以细胞后端的胶质柄固着生活。为湖泊、池塘中的藻类,常在冬季出现。

42 锥囊藻属Dinobryor(钟罩藻属):多为树枝状群体,浮游生活,少数为不分枝群体或单细胞,固着生活。细胞具圆锥形、钟形或圆柱形的囊壳。前开口宽,后封闭尖 ,前端具2条不等长鞭毛。眼点一个,伸缩泡1至多个,色素体1-2个。为湖泊、池塘常见藻类,多在寒冷季节出现。

43 黄群藻属Synura(合尾藻属):细胞梨形、长卵形。2条等长鞭毛,细胞末端有胶质的柄而连成球形或长卵圆形群体。色素体2个,片状,周生,位细胞两侧。核1个,位细胞中部。同化产物白糖素位细胞后端呈一大颗粒。淡水中常见,可在池塘等小水体中形成优势种,使水体呈黑褐色,在冰下亦常大量发生。

44 等鞭金藻属:Isochrysis:单细胞,细胞裸露,色素体1-2个,目前国内、外养殖业已广泛培养,是海水鱼、虾、贝类育苗过程中良好的饵料。

45 三毛金藻属Prymnesium:细胞椭圆形、卵形、球形等易变形,3条鞭毛,1条短。色素体2个,片状、侧生。细胞后端有一大的白糖体。三毛金藻能产生鱼毒素,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在海洋中也可形成赤潮,给渔业造成危害。

46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 分布 多数分布于淡水,透明度较大的软水。广温喜冷(单鞭金藻广温喜暖),低温季(春秋10℃左右)大量繁殖;鱼鳞藻可在暖季大量出现,对温度变化敏感,数量变动大。中、中下层、湖中央多,山溪、水库、湖、干净水体多,生活水体要求有机质少、透明度高;有的种类细胞膜可分泌胶质能粘着在树枝、沙石上,呈胶质膜状。

47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 意义 饵料价值:绝大多数(如等鞭毛藻等)无细胞壁,具白糖素、脂肪等丰富营养,为鱼类易消化种类,有的海产种类已人工培养,是水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期间的重要饵料。

48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 意义 颗石虫软泥和化石:钙板金藻、硅鞭金藻死亡后,遗骸沉于海底,可形成颗石虫软泥,有的形成化石,可为地质年代的鉴别提供重要依据。 冰下增氧 三毛金藻的危害:能产生鱼毒素,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在海洋中也可形成赤潮,给渔业造成危害。

49 小三毛金藻防治: ①CuSO4,0.7ppm泼洒,然后换水; ②NH4SO4,15~20ppm,10天一次; ③强化施有机肥,35~70kg/天·亩,及P肥; ④大量淡水冲淡盐度,换水; ⑤泼洒黄泥浆,可吸附毒素

50 第四节黄藻门 Xanthophyta

51 一、形态结构 体制:黄藻植物体有单细胞,群体,多细胞丝状体和多核管状体。
细胞壁:内纤外果,果胶为主,少数种类由硅质合成,细胞不完整 。单细胞或群体的细胞壁,多数由 ∪ 形的二节片套合而成,丝状体或管状的细胞壁,由H形的二节片套合而成,个别种类细胞壁无节片构造。

52 一、形态结构 色素和色素体:色素主要成份是叶绿素a、c、e、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为主)。黄藻死体含叶绿素e。色素体1个或多个,盘状、片状,少数带状或杯状,呈黄绿色或黄褐色。 同化产物:油滴及白糖素(少量)。 鞭毛:运动的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具2条不等长鞭毛,长鞭毛约为短鞭毛的4-6倍,长鞭毛上有发达的侧生细毛。

53 二、 生殖 丝状藻类常由断裂进行生殖 游动种类以细胞纵分裂进行生殖 多数黄藻无性生殖产生动孢子、似亲孢子或不动孢子
少数种类具有性生殖,为同配生殖或卵配生殖。

54 三、分类 黄藻门包括黄藻纲Xanthophyceae和绿胞藻纲Chloromonadaphyceae。
又分为异球藻目Chrysomonadales、异丝藻目Chrysocapsales、异管藻目、根足藻目、异鞭藻目和异囊藻目

55 海球藻属Halosphaera:细胞球形,细胞壁略硅质化。细胞核1个,位细胞中央或侧面。
绿海球藻Halosphaera viridis:细胞球形、个体大,直径大于500µm。幼细胞的叶绿体常有原生质线连成网状。为暖水种,有时可大量分布于我国近海。

56 异胶藻属Heterogloea:单细胞长圆形或椭圆形,长4-4. 5µm, 宽2
异胶藻属Heterogloea:单细胞长圆形或椭圆形,长4-4.5µm, 宽2.5-4µm,色素体1个,片状侧生,占藻体大部分,呈黄绿色。海水种类,目前已人工培养,是海水养殖育苗中的一种饵料生物。

57 黄管藻属(蛇胞藻) Ophiocytium:单细胞或树枝状群体,浮游或着生。细胞腊肠形。浮游种类细胞弯曲或螺旋形卷曲,一端或两端具刺。细胞壁由不相等的2个节片套合而成。色素体1至多数,周生,盘状、片状或带状。

58 黄丝藻属Tribonema:不分枝丝状体,细胞圆柱形或腰鼓形,长为宽的2-5倍。细胞由“H”形节片套合成。色素体1至多个,盘状,代谢产物是脂肪,比色素体小,有端刺。初生时以基细胞固着生活,以后基细胞死亡而漂浮水中,量大时呈黄绿色棉絮状物漂浮水面。

59 四、生态分布和意义 分布:黄藻门植物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淡水中,仅少数分布于海洋和半咸水中。淡水种类喜生活在半流动的软水水体中。营固着生活或漂浮于水面。 黄藻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性,常在早春晚秋大量发生。但在大型水域或敞水地带种群数量不多,而更易在浅水水体或间歇性水体中形成优势种。

60 四、生态分布和意义 意义:大部分为鱼类天然饵料,丝状种类及有胶被种类不易消化。异胶藻目前已人工培养,是海水养殖育苗中的一种饵料生物。
扁形膝口藻在鱼池肥水中形成水华,是我国传统鱼池肥水的主要浮游植物组分。丝状的黄藻类与养殖的关系不很密切。

61 第五节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62 一、硅藻门的特征 体制:单细胞:圆形、多角形,S形,新月形,纺锤形,弓形;群体:丝状,带状,星状,放射状;形状固定。
细胞壁:外硅质内果胶质,坚硬透明,两壳相互套合而成,上壳大于下壳。 (1)壳面和带面 (4)突出物 (2)三轴和三面   (5)花纹 (3)间生带和隔片  (6)壳缝 

63

64 (4)突出物 硅藻细胞表面有向外伸展的多种多样的突出物,有突起、刺、毛、胶质线等。它们有增加浮力和相互连接的作用。 突起是细胞壁向外的头状突出物,如弯角藻两个细胞突起相互连接,其间的空隙,称胞间隙,其形状多种,有圆形、方形和六角形等。 刺一般细而不长,末端尖,其数目、长短不一。 毛为较细长的突出物,长度常为细胞直径的数倍,有的种类在粗毛里还有色素体,这是毛与刺的最大区别。

65

66 (5)花纹 硅藻细胞壁上都具排列规则的花纹,主要有 点纹:为普通显微镜下可分辨的细小孔点,单独或成条(点条纹); 线纹:这是由硅质壁上许多小孔点紧密或稀疏排列而成,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时,无法分辨而是一条直线状; 孔纹:为硅质壁上粗的孔腔; 肋纹:为硅质壁上的管状通道,内由隔膜分成小室或壁上因硅质大量沉积而增厚。

67 (6)壳缝  壳缝(脊线,纵沟):是羽纹硅藻细胞壁上的一个重要结构,在壳面沿纵轴有一条裂缝即为壳缝。壳缝的中央和两端细胞壁加厚,分别称中央节和端结节。 假壳缝:有些羽纹硅藻目细胞比较纵长的种类两边有花纹,在壳缝的位置看上去像壳缝因此叫假壳缝,不能运动。 管壳缝:菱形藻等壳缝呈管状,称为管壳缝。管壳缝一般位于壳缘的龙骨突(船骨突)上。管壳缝向外有1条纵裂的狭裂缝。向内则有1列大孔和内部相通。每一大孔就是1个龙骨点(船骨点)。 辐节:羽纹硅藻类具有,壳面中部或偏于一侧具一条纵向的无纹平滑区称为中轴区,中轴区中部花纹较短,形成面积稍大的中心区,叫辐节。

68

69 一、硅藻门的特征 色素、色素体:色素除含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外,还有叶黄素(为主)、墨角黄素、硅藻黄素、硅甲黄素,因而藻体新鲜时呈黄褐色或黄绿色。色素体1至多个,星、片、盘、粒状。 同化产物:脂肪,显微镜下观察,油点常呈小球状,光亮透明。少数具裸出的蛋白核。

70 一、硅藻门的特征 鞭毛:营养细胞无鞭毛,可能有动孢子。
细胞核:1个,位于细胞中央,在液泡很大的细胞中,常被挤到一侧,一般看不见,除用甲基蓝染色外。

71 二、繁殖方式 营养生殖 复大孢子(auxospore) 小孢子 休眠孢子

72

73 营养生殖:为硅藻最普通的一种生殖方式。上、下壳分开,分别以母细胞作为上壳形成新的下壳,这样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中,一个与母细胞大小相等,一个则比母细胞小。这样连续分裂的结果,个体将越来越小。

74 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个限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称为复大孢子。有无性和有性两种。
(1)无性:是由营养细胞膨大产生的,原生质膨大,把细胞撑开,把原来的细胞壳丢掉,自己分泌产生新的细胞壁,是一个细胞产生一个新细胞,没有数量繁殖功能,如圆心藻纲。 (2)有性:2个细胞接合,融合在一起共同在胞质膜内,细胞质硅化产生细胞壁,如羽纹藻纲。有四种类型。

75 ①接合的两个细胞各产生2个配子,由不同细胞产生的配子,两两结合形成2个接合子,接合子与母体向垂直方向延长,而成为2个复大孢子。
②接合的两个细胞各产生1个配子,接合后只产生1个复大孢子。 ③两个细胞接近后,包在胶质内,各自形成复大孢子。 ④由精子、卵子受精后的接合子形成复大孢子。

76 小孢子:中心藻纲所具有的一种生殖方式,细胞核和原生质多次分裂,形成8、16、32、64、128个不等小孢子,每个小孢子具1- 4条鞭毛,长成后成群逸出,相互结合为合子,每个合子再萌发成新个体。

77 休眠孢子:是沿海种类在多变的环境中的一种适应方式。休眠孢子的产生常在细胞分裂后,原生质收缩到中央,然后产生厚壁,并在上、下壳分泌很多突起和各种棘刺。当环境有利时,休眠孢子以萌芽方式恢复原有形态和大小。


Download ppt "第二节 蓝藻门 Cyanophyta."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