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國防科技 彈藥與投射器 授課教官:中校教官 洪永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國防科技 彈藥與投射器 授課教官:中校教官 洪永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防科技 彈藥與投射器 授課教官:中校教官 洪永祥

2 中國人的成就─火藥 也因而使人類作戰模式 改變:弓弩→槍砲 特色:殺傷力變大,戰 爭時間縮短

3 黑火藥 無煙火藥 火藥的成分主要分為硝、碳、硫三種原料,其功能如下: 硝的功用是在火藥燃燒時產生氣體提升威力。 碳則是提供燃燒的能源。
硫的功用則在於降低燃點到250℃,在燃燒時則提高溫度到330℃。 黑火藥 最早期的火藥,不僅威力有限並且危險,使用起來也相當不方便。 無煙火藥 由單基的硝棉混合超過五成以上的雙基硝化甘油,偶爾以 硝化甘油混合三基的硝基胍,以溶劑製成球狀、條狀以及 片狀推進劑,並且添增穩定劑與轉化劑,燃燒過程中只產 生瓦斯,不似黑火藥經過燃燒後還會留下過半的硫化鉀和 碳酸鉀,造成裝填困難與產生鏽蝕。

4 彈道學(ballistics) 彈道學研究各種彈丸或拋射體,從發射起點到終點的運動 規律及伴隨發生的有關現象的學科。彈丸從起點到終點要
經歷起動、推進、在空中運動、對目標作用等不同的過程 ,並在不同環境中有不同的運動規律,產生不同的現象。 早期,由於彈道學的理論基礎“力學”正開始發展,彈道 學僅局限於研究拋射體運動軌跡的力學範疇。隨著彈道測 量技術及各基礎學科的發展,彈道學研究的內容逐步擴充 ,發展成為涉及固體力學、氣體動力學、空氣動力學、液 體力學、彈塑性力學、化學熱力學、燃燒理論及爆炸力學 等學術領域的綜合性學科,並相繼形成了不同的分支學科

5 彈藥系統分類 壹、槍彈藥 普通彈 穿甲彈 曳光彈 空包彈 槍榴彈藥 霰彈

6

7

8 手槍子彈

9 7.62公釐步槍彈

10 子彈飛行速度 手槍子彈加速時間短,出槍口的速度一般在200~400公尺/秒,約略小於或與音速相當。
長槍槍管幾乎都在手槍的五倍以上,加速時間長,子彈離開槍口速度一般在 公尺/秒之譜,甚至有在其上者,遠較音速多高出兩~三倍

11 霰彈

12 達姆彈 1899年海牙公約發表《禁用入身變形槍彈的聲明》 各國軍隊均禁用
彈頭分類上稱為「半金屬包覆」,這種彈頭與一般全金屬包覆彈不同之處在於彈頭的金屬外殼沒有完全包覆彈頭前端,以致於彈頭的鉛質核心外露。 彈頭後端包銅質量高,加上強大的慣性與動能,以至於將彈頭前方的鉛壓碎造成高速的 破裂與擴散,使鉛塊以自轉的方向造成擴散 達姆彈 1899年海牙公約發表《禁用入身變形槍彈的聲明》 各國軍隊均禁用

13 彈藥系統分類 貳、砲彈藥 高爆彈 穿甲彈 燃燒彈 集束彈 生化彈 非殺傷彈 (煙幕彈、照明彈、宣傳彈)

14 彈藥的類型 高爆彈 藉爆炸的高溫與高壓破 壞目標的彈藥。除了藉 由震波打擊目標外,也 可以利用外殻破片或內 裝鋼珠、鋼片增加殺 傷力。

15 彈藥的類型 實心穿甲彈 將彈藥注滿金屬,可抵抗穿甲的強大撞擊力量,利用動能撞出缺口
穿甲彈 1:彈帽 2:彈芯(鎢、不鏽鋼、貧化鈾) 3:炸藥(TNT、RDX、HMX) 4:信管 5:彈帶

16 彈藥的類型 脫殼穿甲彈 在細長的穿甲彈外,包上一層輕質彈殼 離開砲口時彈殼藉離心力脫離
翼穩脫殼穿甲彈 1:弾筒 2:弾芯(鎢、劣化鈾) 3:弾帯

17 彈藥的類型 錐孔裝藥彈 利用彈頭高爆炸藥的化學能穿透裝甲 與動能無關,因此可簡化或輕量化投射器

18 彈藥的類型 自鍛破片彈 由錐孔裝藥適當改變金屬錐形狀以製造較粗短的噴流,有如一顆高速實心砲彈 優點:不易被反應裝甲反制
缺點:穿甲力略遜於高爆穿甲彈

19 油氣彈 油氣彈純粹容納還原劑(石化燃料),爆炸前散布在空中與空氣混合,利用空氣作為氧化劑,產生爆炸反應,因油氣彈需要與大氣混合才能發揮最大效果,通常會利用降落傘具緩緩下降,以使燃料均勻分布。 BLU-82(Daisy cutter)炸彈,使用C-130運輸機載送,總重量8200公斤,於近地表前爆炸,堪稱「炸彈之王」

20 彈藥的類型 油氣彈 熱爆彈 容納還原劑(石化燃料),爆炸前散布於空氣中與空氣氧化混合,產生爆炸反應
優點:只需少量燃料就可產生黃色炸藥2-6倍的威力 熱爆彈

21 彈藥的類型 子母彈 為增大殺傷面積與攻擊區域目標,而將彈頭分成數個至數百個小彈頭

22 彈藥的類型 髒彈 髒彈又叫骯髒炸彈,不同於核彈或原子彈,是一種放射性散布裝置,放射性物質與常規炸藥相結合的放射性武器。體積小,可以隨身攜帶,也因此近來頻頻成為新興的恐怖行動攻擊武器。 製造方式主要是在炸藥外包裹鈷六十、銫一三七或鍶九十等輻射物質。引爆時,可藉由巨大的爆炸力,將內含的強烈輻射性物質散佈到空氣和環境中。 爆炸後的初期並不會顯現出明顯的傷亡,但擴散後的輻射塵卻可以影響人類健康和環境長達十年,甚或百千年之久。不僅生物的罹癌率大增,只要一經汙染,任何東西都不能再使用,影響國力、民生甚鉅。

23 投射器 具有發射彈藥打擊敵人功用的武器 常用投射器計有:槍、砲、火箭與飛彈

24 現代輕兵器特色: 自動化、強大火力、方便 易於訓練、保養簡單、安 全性高

25 槍砲的定義 口徑20公釐以下者稱為槍 口徑20公釐(含)以上者稱為砲

26 槍枝設計如何演進? 前膛槍:子彈、火藥由前方裝填 燧發式點火 火繩槍 後膛槍:子彈由後方裝填 擊發式點火 例如近代各式步槍

27 19 世紀日本仍在使用的火繩槍 火繩槍的槍機連續動作,彈簧片用於將扳機槓桿推回待發位置

28 明朝烏銃 明朝火槍隊 17世紀歐洲士兵

29 投射器 手槍 便於攜行設計為單手擊發之近距離隨身個人武器,通常是軍官或種部隊使用的近戰自衛輕武器,便於攜帶並且能單手擊發。一般手槍可以分為轉輪式和自動式兩種。

30 轉輪式手槍較早問世,裝有內含數個 藥室的圓筒型彈槽,圓筒與擊發機構 相連並隨之旋轉。 英國 Welsby .445 轉輪手槍
轉輪式手槍外部結構圖

31 射完,目前各國的軍用手槍多採用自動式設計。
自動手槍具有能自動裝填退殼的槍機,利用 擊發一枚子彈所產生的火藥氣體完成各部動 作,所以扣住扳機便可將彈匣內的子彈全部 射完,目前各國的軍用手槍多採用自動式設計。 國造T-75手槍:口徑 9mm 彈匣裝彈 15發 有效射程:60m

32 自動手槍結構剖面圖

33 投射器 衝鋒槍 衝鋒槍是一種使用手槍彈發射、短槍管結構和重量輕的近戰肩、腰射輕武器,兼具手槍與機槍的特性,便於攜行且近戰火力強大,但其射程和精度不及一般的步槍。

34 使用的單位: 突擊隊、空降部隊、游擊隊 以及憲、警、特勤人員。 知名的槍族: 以色列:烏茲家族 德國:H&K家族 美國:湯普森家族

35 烏茲 MP5A3 M1A1湯普森

36 投射器 步槍 步槍是最早出現的輕武器,自問世以來口徑、長度和重量逐漸下降,其點火機構由燧發式進步到擊火式,由滑膛槍進步到來福槍,由人工發射進步到自動發射,材質也進步到使用輕金屬與非金屬塑膠。

37 現代步槍發展趨勢: 構造輕巧、操作容易、攜帶方 便、後座力小 知名的槍族: 美國:M16A3、M4 俄羅斯:AK74 比利時:FNC突擊步槍

38 李-恩菲爾德No 4, Mk I(英) M1903春田步槍(美) 由上至下:M16A1、M16A2、M4、M16A4 G3自動步槍(德) AK-47突擊步槍(俄) AK-74突擊步槍

39 T65K2突擊步槍 T86戰鬥步槍 T91戰鬥步槍

40 投射器 美軍M4卡賓槍 卡賓槍 是一種短管的步槍,最早是供騎兵部隊使用 而設計。戰術上可作為步槍的輔助武器。由
於卡賓槍是伴隨步槍而發展,因此發展趨勢 相同,五點五六公釐口徑是目前主力產品。 美軍M4卡賓槍

41 投射器 機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由德國率先推出,能自動發射提供連續的火力,終結了傳統的騎兵衝鋒戰術。機槍的自動方式有氣體傳動式、槍管後座式、藥筒底壓式等三種,冷卻方法有氣冷或水冷兩種冷卻方式,裝彈方式則有條型彈匣、鼓型彈匣、彈帶、彈鏈等四種,現代機槍可根據戰術需要和功能不同,分成三種: (1)班用機槍 (2)排用機槍 (3)重機槍

42 班用機槍 口徑與自動步槍相同,以簡化後勤,使用 五點五六公釐子彈;重量輕,便於機槍手 跟隨步兵班前進。 我國國軍目前所使用的班用機槍

43 排用機槍 一般使用七點六二公釐口徑,後座力高
、彈藥消耗率大,需要多名士兵攜行槍械及彈藥,一般配於步兵排,作為排的火力核心,也經常架設在車上使用。 國造T-74式排用機槍

44 重機槍 一般西方重機槍口徑為十二點七公釐,俄式口徑則為十四點五公釐;必須裝設在發射架上由多名人員操作;火力強、射程遠是重機槍的優點,可用來攻擊地面、海面或空中目標。重機槍除了供步兵使用外,目前還廣泛配備在車輛、飛機和船艦上使用。

45 槍榴彈筒 槍榴彈筒又稱為榴彈發射器,這是一種擴大步槍 攻擊範的輔助性裝置,發射器能夠安裝在自動步 槍的槍管下方,或是不用發射器而直接將槍榴彈
套在槍管上發射。 T-86戰鬥步槍加裝T-85槍榴彈發射器

46     Mk19四0公厘榴彈槍 M79四0公厘榴彈槍

47 特種槍枝之狙擊槍: 用途:射殺敵方重要人物

48   槍枝運作原理 備發→進彈→裝填 閉鎖→擊發→開鎖 拋殼與退殼

49 火砲演進史 轟天雷 前膛砲 後膛砲 大口徑轟城砲(bombard)造於公元 1377 年,照片攝於山西省會太原,
鑄造時間約在公元 1945─46 年間。

50 火砲的分類 以砲管長度分: 迫擊砲 榴彈砲 加農砲 加榴砲

51 以戰術分類: 輕砲 中砲 重砲 加榴砲

52 以功能分類 迫擊砲 機關砲 高射砲 戰車防禦砲 無後作力砲

53 以功能分類 野戰砲 榴彈砲 加農砲 加榴砲

54 自走砲的特色: 存活率高 機動性大 用砲時間快 戰術運用具有彈性

55 投射器 機砲 機砲的構造與機槍大致相同,其差異僅在於口徑較大,機砲的口徑主要分布在二○公釐至五十七公釐之間。原來是為滿足高射低空防禦所發展,但平射攻擊車輛等地面目標或作為機載火砲也頗具威力,目前廣泛裝設在輪型砲架、裝甲車輛、船艦和飛機上。

56 投射器 加農砲 倍徑30以上火砲,是諸炮中,炮身最長的一種 倍徑:指砲管長度除以砲管口徑的值 特性:初速高、彈道平直、射程遠、穿甲力強。常用
於岸防炮、坦克炮、反坦克炮、高射炮等。同 時還是一種炮兵專用的壓制火炮。 。 缺點:體積大,不易隱蔽 2S19

57 投射器 榴彈砲 倍徑20-30火砲,是最爲常用的一種火炮 特性:初速較慢、彈道彎曲 射程:5~10公里,甚至可達20公里以上
依機動方式分為:牽引、自走、半自走、迫擊砲

58 投射器 牽引式榴彈砲 價格低廉、重量輕,火砲機動需依賴車輛拖曳

59 投射器 自走式榴彈砲 履帶底盤,自行機動,隨裝甲部隊高速前進 半自走式榴彈砲 外觀近似牽引式,小型引擎,短距離慢速機動

60 投射器 迫擊砲 倍徑20以下,彈道最彎曲 45度以上高仰角發射,可跨越地障攻擊目標

61 投射器 無後座力砲 發射時利用後噴物的動能抵消後座力的火砲。適用於伴隨步兵作戰,配用空心裝藥破甲彈,主要用於攻擊堡壘、戰車和其他堅固目標。
美國106公釐無後座力砲,圖為以吉普車裝載的型式。 無後座力砲的運作方式

62 火炮裝彈方式: 人工裝填

63 火炮裝彈方式: 自動裝填

64 砲彈藥運作原理 發射時基本順序: 藥筒底火→傳爆藥→發射藥 彈藥運作方式: 投射彈及拋射彈

65 投射器 火箭 火箭與飛彈差別在於飛彈有導引裝置 火箭可進行區域轟擊,飛彈多為點目標攻擊 分為空載火箭及陸射多管火箭

66 投射器 MLRS火箭 足以摧毀60英畝內的輕裝甲目標及人員


Download ppt "國防科技 彈藥與投射器 授課教官:中校教官 洪永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