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運用文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運用文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運用文學

2 組員表 4A3K0079 廖甫潢(組長) - 古代公文的介紹 4A3K0099 戴良瑋 - 現代公文的介紹
4A30H062 陳金鍾 - 現代公文的資料與美術排版 4A3K0098 陸思翰 - PPT的排版 4A3K0075 游子明 - 報告演講 4A3K0097 李柏典 - 撰寫心得 4A3K0080 盧亦劭 - 現代公文的資料 4A3K0100 吳振睿 - 現代公文的資料 4A3K0070 廖晨恩 - 現代公文的資料

3 目錄 現代公文 公文的基本概念(公文定義) 公文的基本概念(公文程式) 公文的基本概念(行文系統) 公文的基本概念(公文的結構) - 1
公文的基本概念(公文的結構) - 2 公文的寫作方式(常用公文用語) - 1 公文的寫作方式(常用公文用語) - 2 公文寫作應注意事項(重要部分) - 1 公文寫作應注意事項(重要部分) - 2 公文寫作應注意事項(重要部分) - 3 公文範例南台學校公文 公文範例行政院公文

4 目錄 古代公文 心得 源流 種類 - 1 種類 - 2 重要篇章 -諫逐客書 重要篇章 -出師表 重要篇章 -陳情表
重要篇章 -諫太宗十思疏 心得

5 現代公文

6 公文的基本概念 (公文定義) 公文,全稱是公務文書是一種有一定格式的應用文,用於機關團體或企事單位等社會組織以文字的方式辦理公務。
公文的基本概念 (公文定義) 公文,全稱是公務文書是一種有一定格式的應用文,用於機關團體或企事單位等社會組織以文字的方式辦理公務。 公文的格式有法定的格式,也有約定俗成的、沒有嚴格限制的格式。公文的作者一般只能是法定的社會組織及其法人代表。

7 公文的基本概念 (公文程式) 公文程式之類別如下: 令:公布法律、任免、獎懲官員,總統、 軍事、機關、部隊發布命令時 用之。
公文的基本概念 (公文程式) 公文程式之類別如下: 令:公布法律、任免、獎懲官員,總統、 軍事、機關、部隊發布命令時 用之。    呈:對總統有所呈請或報告時用之。 咨:總統與立法院、監察院公文往復時用 之。  函:各機關間公文往復,或人民與機關間之 申請與答復時用之。 公告:各機關對公眾有所宣布時用之。 其他公文:箋函或便箋、聘書、證明書。

8 公文的基本概念 (行政系統) 行文系統判斷: 因為公文行文對象不同,可分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區別如下: 上行文:對上級機關。
公文的基本概念 (行政系統)  行文系統判斷:   因為公文行文對象不同,可分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區別如下:  上行文:對上級機關。    Ex:行政院各部會 → 行政院  平行文:對同級機關、不相隸屬機關。    Ex:交通部→教育部、司法院 → 法務部  下行文:對下級機關。    Ex:行政院環保署 → 台北市環保局

9 公文的基本概念 (公文的結構)- 1 發文機關:製作本件公文的機關,應用全銜。 地址、聯絡方式:發文機關的地址及承辦人 資料。
公文的基本概念 (公文的結構)- 1  發文機關:製作本件公文的機關,應用全銜。 地址、聯絡方式:發文機關的地址及承辦人 資料。  受文者:行文對象。 發文日期及發文字號 速別 密等 附件

10 公文的基本概念 (公文的結構)- 2  本文 主旨:是全文的精要,說明行文的目的與期望,應具體扼 要, 不可分項分條。凡案情簡單者,可用「主旨」 一段完成。 說明:就事實來源或理由,詳細敘述,可分項敘述。 辦法:無法在「主旨」中向受文者提出的要求,在本段列 舉。可因內容改用「建議」、「擬辦」、「核示事項」等名稱。 正本 副本:涉及之相關機關、單位或個人。 署名 印信

11 公文的寫作方式 (常用公文用語)- 1 常用公文用語: 起首語 -指公文起首所用之發語詞 稱謂語 -指對受文者稱呼或自稱用語
公文的寫作方式 (常用公文用語)- 1  常用公文用語: 起首語 -指公文起首所用之發語詞 稱謂語 -指對受文者稱呼或自稱用語 引述語 -引據其他機關或受文者來文時之用語 經辦語 -案情處理過程之聯繫用語 准駁語 -於審核或答復受文者請求時之用語

12 公文的寫作方式 (常用公文用語)- 2 常用公文用語: 除外語(處理案件之除外用語) 請示語(請問、請教之衡量用語)
公文的寫作方式 (常用公文用語)- 2  常用公文用語: 除外語(處理案件之除外用語) 請示語(請問、請教之衡量用語) 期望及目的語(對受文者表達行文之期望或目的之用語) 抄送語 附送語(致送資料、文件之用語) 結束語(全文之總結用語)

13 公文寫作應注意事項 (重要部分) - 1 寫「主旨」時,應注意事項 內容力求具體扼要,敘述內容不分項
期望語應空格的寫法、意義及行文層級在「說明」段內應注意事項 說明段內容可分幾項來說明,其順序應按照一、二、三→(一)、(二)、(三)→1、2、3→ (1)、(2)、(3)等等。 說明段中,其分項內容過於繁雜或含有表格型態時,則應編列為附件。 公文中「鈞」 「貴」 「台端」等字之擺放方式 公文中經常出現的統一用字一些少見字、古字、符號等應避免 使用。

14 公文寫作應注意事項 (重要部分) - 2 數字使用規則:以 阿拉伯數字 書寫之狀況 數字使用規則:以 中文數字 書寫之狀況 日期、時間 序數
發文字號、編號 計量單位、統計數據 地址、電話 法規內容之引述或摘述 錢幣:應加幣別,金額應用阿拉伯數字寫法,最後一定要加上元」字 公文中提及「支票壹紙」、「領據參紙」等,一律改由阿拉伯數字表達 數字使用規則:以 中文數字 書寫之狀況 描述性用語 慣用語(如星期、比例、概數、約數) 法規制定、修正及廢止案之公文書 專有名詞

15 公文寫作應注意事項 (重要部分) - 3 正、副本受文者(行文單位)的寫法 校外機關應寫全銜。 中央機關先寫,地方機關其次,個人再次之。
校內單位列最後,但應稱「本校」,不用再寫 全銜;而第1個校內單位必定要寫「本校」二字,以後單位可不再寫本校。 副本不能排列1、2、3 處理附件應注意之事項 「附件」在公文的表示方 撰寫「簽」及「函(稿)」的一般原則

16 公文範例 - 南台學校公文

17 公文範例 – 行政公文

18 古代公文

19 源流 奏議類古文是古代臣下向君主陳情、論政的公文。是應用文的一種,屬於上行文,有一定的成是和套語、辭令。 源流: 戰國通稱「上書」
「秦」訂立制度,把:「書」改叫「奏」 「漢」訂上書禮儀為章、奏、表、議四品 「漢」以後,名目增多,以應付政事繁雜之需要

20 種類 - 1 章:主要用來向帝王表達感激之情。 表:「標明其事」的意思。早期主要用以陳情,唐宋以後功能
多樣化,也可用於論事、請勸、慶賀、薦舉、辭免、貢物等。 奏:「進」的意思。用於向帝王告狀。後來成為奏章的總名, 故有奏議、奏章、奏疏、奏本等名稱。 議:「宜」的意思。明辨事體是否合宜,用於 議事論政。 對: 臣下回答帝王的提問。口頭叫對,形諸文字也叫對。

21 種類 - 2 對策:最正式的「對」。是臣下對答詔書的詢 問而陳述政 見的文書。 上書:只是一種泛稱,並非制度上的名稱。
疏:疏通;分條陳述。始於「漢代」。例:魏徵「諫太宗十 思疏」。 劄子:亦作「札子」。札,寫字用的小木片。劄子」之稱 始於宋代,實為奏章的異名。 封事:密封的奏章。 彈事:專用於彈劾。

22 重要篇章 - (諫逐客書 ) 諫逐客書 秦 李斯 篇旨:秦王因發生間諜事件而下令逐客,李 斯也在被逐之列,故向秦王上此書,陳說利害,希望秦王收回成命。 文章特色: 採斷起法(先提出點論再證明)。 純從秦國的立場正反論政。 排比瑰麗,為駢文之初祖,漢賦之先聲。 重點文句: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泰山不捨棄土壤,才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挑揀細流,才能成就它的深;君王不排斥百姓,才能顯揚他的聖德)

23 重要篇章 - (出師表 ) 出師表 三國 蜀漢 諸葛亮
重要篇章 - (出師表 ) 出師表 三國 蜀漢 諸葛亮 篇旨:於建興五年準備北伐曹魏前,向後主上奏 此表,為二篇出師表的前表。文中禪明「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雄心壯志,並以廣開言路、秉公執法、親賢遠佞三事勸勉後主。 文章特色: 兼用老臣與長輩口吻。十三次提及「陛下」;七次提及「報      先帝」、「忠陛下」的忠志貫穿全文。 表露作者的忠心耿耿,後人評為「讀諸葛亮出師表不墮淚者不忠」。 重點文句: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衰亡的原因)

24 重要篇章 - (陳情表 ) 陳情表 晉 李密 篇旨:陳述祖母撫育自己之恩德,說明 自己必須終養以盡孝道,懇求朝廷准予延緩徵召。 文章特色:
重要篇章 - (陳情表 ) 陳情表 晉 李密 篇旨:陳述祖母撫育自己之恩德,說明 自己必須終養以盡孝道,懇求朝廷准予延緩徵召。 文章特色: 成功地運用了弱勢者對強勢者所進行的說服策略。 孝思感人,後人評為「讀李令伯陳情表不墮淚者不孝」。 重點文句: 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臣因為命運艱困惡劣,從小就遭遇憂傷不幸。出生才六月,父親就去世了。到了六歲,舅父又強迫母親改嫁)

25 重要篇章 - (諫太宗十思疏 ) 諫太宗十思疏 唐 魏徵
重要篇章 - (諫太宗十思疏 ) 諫太宗十思疏 唐 魏徵 篇旨:以「十思」諫太宗應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德義,行仁政,做到不言而化、無為而治。 文章特色: 行文駢中帶散。 「積德義」為文眼。 重點文句: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怨恨不在於大小,可怕的是人民。人民像水一樣,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應該非常謹慎。就像腐朽的繩子駕馭奔跑的馬車,怎能疏忽呢?)

26 報告心得 在做這個報告前,對於公文的知識可說是一無所知,而剛好這次的報告就是要介紹公文,便藉由這次的機會好好認識公文。
現代公文由於行政上得需要,也為了觀看上的方便,而有了統一的格式及固定的寫法,雖然看似嚴肅,但卻極其重要。而古代公文,不只具備現代公文的嚴謹,更添加了感情,像是出師表所表達的忠心,以及陳情表的孝心,都令人感動不已。

27 資料出處 國文統測複習28週:重點直擊,作者: 吳羿/編著,出版社:東大


Download ppt "運用文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