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

2 一代枭雄——拿破仑 一代枭雄——拿破仑

3 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一位传奇式人物。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刚毅,豪爽,聪慧,机敏。在法国正处于大动荡时期,他不失时机地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后来登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宝座。他几次大败反法联盟,征服了许多国家,将整个欧洲搅得天翻地覆,堪称一代枭雄。但他的结局却是悲惨的,两次被流放,最后死于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始终是个焦点,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拿破仑。

4 拿破仑·波拿巴 叱咤风云的西方之皇,公认为的战争之神,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汉尼拔,拿破仑),一生中指挥大大小小一共六十多场战役,要比历史上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汉尼拔,苏沃洛夫,这些名将所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拿破仑成为欧洲不可一世的霸主,成为与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齐名的拿破仑大帝. 拿破仑简介

5 初露锋芒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他的家族是一个意大利贵族世家,科西嘉岛刚刚被卖给法兰西王国后,法王承认其父亲为法兰西王国贵族。在父亲夏尔·波拿巴的安排下,拿破仑9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选送到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学

6 南征北战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于实战之中,尤其是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3月9日与情人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之后便匆匆奔赴前线。有意思的是,拿破仑的血统也是属于意大利的,虽然他是法国公民,然而父亲却是意大利人。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奥地利帝国的维尔姆泽将军与萨丁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兰西共和国的停战条约。这是拿破仑军事史的杰作,然而法军在意大利烧杀劫掠,引起了众多非议。 然而1798年远征埃及本身是一个大失败。虽然拿破仑指挥法军在陆地上取得全盘胜利。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中将纳尔逊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1799年回国时,400艘军舰只剩下2只小舰,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

7 第一执政 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兰西共和国国内保王党势力则渐渐上升。1799年8月,拿破仑最终决定赶回巴黎。1799年10月,回到法国的拿破仑被当作“救星”来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兰西共和 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拿破仑之后进行了多项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是在政变的当天晚上就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很多条款拿破仑本人亲自参加讨论并最终确定,基本上采纳了法兰西共和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法典在1804年正式实施,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兰西共和国的现行法律。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起到重要影响。在政变结束后三周拿破仑向人民发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称:“公民们,大革命已经回到它当初藉以发端的原则。大革命已经结束。”另外,拿破仑还确定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以及法国荣誉军团制度。

8 称帝封王 1802年8月,拿破仑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改为终身执政。
  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同年12月2日正式加冕,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然后还为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一年之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但是他没有时间去管理这个王国,于是他让自己的继子欧仁(约瑟芬与前夫的儿子)成为意大利副王管理意大利。

9 称霸欧洲 1807年末西班牙爆发内部动乱,西班牙国王遭到人民的唾弃。拿破仑于是趁机入侵了西班牙,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成为西班牙的国王。但是这个举动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对,拿破仑根本无法平息当地的暴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争端,英军8月8日登陆蒙得戈湾,8月30日占领了整个葡萄牙。之后他们在当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逐步将法军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拿破仑在西班牙的侵略战争是他战略的一大失误,从此法军陷入了两线作战的苦境,西线在伊利比亚半岛作战,东线则与反法同盟周旋。

10  正当拿破仑陷入西班牙泥潭之际,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组成。奥地利帝国在背后偷袭法国在德国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率军东征。法军在4月19~23日五战五捷,于5月13日占领维也纳,拿破仑与查理大公指挥自己的军队在阿斯珀恩-埃斯灵会战中交锋,法军大败,拉纳元帅阵亡,法军被迫撤回至洛鲍岛,死伤和被俘3万余人,奥军伤亡2万余人。这是拿破仑亲自统兵以来打的第一次败仗,(虽然他之前也吃过少数败仗,但是那都不是他亲自指挥的)但是拿破仑凭着他那钢铁般的意志转败为胜,在7月5-6日的瓦格拉姆战役中法军夺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迫使奥地利签订维也纳和约,再次割让土地。次年,拿破仑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为妻,法奥结成同盟,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全盛。拿破仑成为欧洲不可一世的霸主,成为与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齐名的拿破仑大帝。   好几年内,拿破仑没有发动战争。

11 兵败俄国 拿破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统治整个欧洲,欧洲大陆上只有俄国没有被他控制,而且拿破仑明白只有把俄国踩在脚下,才能征服英国。他也不是没有考虑攻打俄国的后果,但是他那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在1812年因为狂妄的野心而衰退了。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操12种语言的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俄军坚决反对拿破仑侵略,虽然法军一路取得胜利,但是伤亡极其惨重。1812年9月7日法军历经博罗迪诺战役(法军有3万人阵亡和重伤)后,即将进入莫斯科。俄国统帅库图佐夫力排众议,决心放弃首都,他要拯救另一半俄军的有生力量。

12 9月16日,拿破仑骑着高头大马进入莫斯科,亚历山大一世和库图佐夫带着俄国高级将领和大部分莫斯科居民已经撤出了莫斯科。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未料到迎接他的却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马上要来临的寒冬季节,以及俄罗斯人民坚决不投降,和此时在国内的马莱将军策划的一场失败的政变,令他不得不赶回法国。俄罗斯的寒冬,无时无刻不出现的俄国追军和游击队使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也畏惧了,法军不是战死就是冻死,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不到3万人。从此,让整个欧洲都战栗的大军已经不复存在,远征俄罗斯失利后,法兰西第一帝国元气大伤,日益衰落的法国面对的敌人将是曾经被迫臣服的整个欧洲。

13 穷途末路 拿破仑在俄国战场惨败后,亚历山大野心勃勃,决定马上组织大军彻底打败法国,以称霸欧洲,但是俄军在追击法军的残兵败将时,自身也受到了极大打击,因此亚历山大一世决定组成反法同盟。战火再度在欧洲燃烧,8月,拿破仑在萨克森王国的首都德累斯顿指挥了一场防御战,并取得了胜利,由于缺少骑兵,未能扩大战果,此后法军在德意志境内屡屡受挫。   在10月16日-19日爆发的莱比锡战役中,法军集中了15万5千人,而联军的兵力是法军的2倍,虽然开始法国缪拉元帅的骑兵打得俄奥普三国帝王纵马而逃,但是联军分6路合围莱比锡,以及法军的炮弹打光了,拿破仑被迫撤退。在败退途中,法军遭到联军的重大打击,只剩5万6千人的残兵败将。莱茵联邦不久就解散了。联军得以向法国开进

14 1814年,反法同盟再次开出停战的条件,那就是法国的领土恢复到1790年时的状态,拿破仑视为侮辱,拒绝接受,他重新组织军队再战,然而法军只有10万人了,而联军却有35万!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拿破仑希望让他的儿子罗马王以拿破仑二世的名义继承皇位,但是遭到了反法同盟的拒绝。1814年4月13日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那个小岛上。   拿破仑在往厄尔巴岛的路上几乎被暗杀,自己也尝试自杀未遂。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法国,重新成为法兰西王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

15 百日王朝 军队和人民对路易十八为首的法国贵族的剥削忍无可忍,几乎都认为拿破仑才是他们真正的君主,拿破仑意识到复辟的时候来临了,他最后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岛,率领700士兵于3月1日回到法国。本来被派来阻止他的法国军队转而继续支持拿破仑。拿破仑一路发表演讲宣布自己将给法国带来和平,不再向外扩张,而且他不会再实行专制统治,而是改为君主立宪制,确保人民的自由。国王屡次派兵堵截,但是所有军队一见到皇帝就阵前倒戈。康巴塞雷斯、达武、马雷、内伊、苏尔特等文武大臣又回到了他的身边。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此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逃跑,百日王朝开始。

16 好景不长,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他们一共有70万人的军队,法国却只有28万4千人。拿破仑分析了形势,认为俄奥联军只需要用少数兵力牵制,重点打击对象是在比利时的英普联军。他在6月6日率军北上比利时,决定攻占布鲁塞尔。   6月16日,拿破仑出其不意地在林尼战役中击溃普军,但是由于法军行动迟缓,拿破仑本来计划是歼灭普军,但是林尼战役仅仅变成了击溃战,拿破仑只好派格鲁希元帅率领一些军队追击普军。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打响了。英军的指挥官是威灵顿公爵。7万2千法军和6万8千英军在小镇滑铁卢附近打了一场改变了十九世纪的大决战。法军的主攻方向是圣约翰山高地,但是该高地始终未能夺取,加上法军中有能力能够指挥军队的将领大多没有参加这场战役,导致法军无能的指挥员比比皆是,法军还是败下阵来。

17 拿破仑兵败后,法国人民以及他的大臣强烈要求他专政,推翻逼迫他退位的议会,但是,由于拿破仑清楚,资产阶级已经抛弃了他。因此,他拒绝发动人民抗战。
  6月22日,拿破仑宣布退位,英国人决定把他流放到圣赫勒拿岛,而且对他很不客气,也没有给他留下皇帝的名号。

18 孤岛挽歌 1815年10月,拿破仑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他挑选了贝特朗、蒙托隆、拉斯加斯三伯爵以及古尔戈将军随行。圣赫勒拿岛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拿破仑完全不可能逃出去,他也不打算逃出去,因为他已经在滑铁卢战役后彻底绝望了。拿破仑上岸后,暂时寄居在英国商人巴尔科姆家中,后来他又有一个龙坞德庄园,他就在这里居住,他开始潜心撰写回忆录,由他口述,拉斯加斯伯爵记录并整理。在这里他还发表了“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惊世界”的著名言论。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5月8日在礼炮声中这位征服者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直至今日,拿破仑的死因还是众说纷纭,

19 拿破仑经典语录 9.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憾世界。 1.在爱情的战场上,唯一获胜的秘诀是逃跑。
2.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只有庸人的词典里才有 。 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4.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5.幸福是个人价值的最大发挥。 6.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7.要清楚明白而不含糊,其余的一切会随之俱来。 8.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 9.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憾世界。

20 拿破仑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写下了世界战争史上的许多神话。他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他与凯撒,亚历山大大帝齐名。他以战争起家,最后也以战争失败而告终。

21 土伦战役    在法国的历史上,有过荣誉和骄傲的城市是不胜坟举的。然而,象土伦这样一直引起人们兴趣的,却为数不多。这是因为,一七九三年的土伦战役,不仅对保卫法国的大革命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同拿破仑这一伟大历史人物有着特殊的联系。二十四岁便荣升准将的拿破仑,就是在土伦战役中初次崭露头角的。      一七九三年,对于拿破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那时,年轻的拿破仑虽已具有比较成熟的政治见解,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军事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作战经验,可是,在参加土伦战役以前,他并没有真正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他虽然列名于法国革命军的正规炮兵部队,但一直请假离队在自己的故乡科西嘉岛,带领一个国民自卫军营,想为家乡的独立自由干出一番宏伟事业。但是,革命并不那么容易。科西嘉岛同样是一个各种势力互相角逐的是非场所,各派力量斗争激烈。由于政见上的分歧和军事行动的失利,他最后弄得无法在科西嘉岛上安身,被迫带着全家离开故乡,飘泊到了法国本土。一七九三年六月十三日,拿破仑踏上普罗旺斯海岸,来到土伦。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便走上了参与法国革命的宽广道路。

22 洛迪战役    法军在皮埃蒙特的胜利,使得北意大利战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凯拉斯科协议签订以后,皮埃蒙持境内的主要要塞,完全转到了法国人手中。充当奥地利帮凶的撒丁王国,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奥地利人在意大利陷入了孤立境地。一七九六年五月,拿破仑决定,充分利用协议给他提供

23 里沃利战役 卡斯奇里恩战役以后,维尔姆泽元帅率奥军退到蒂罗尔,在那里进行短期休整,补充精锐部队,很快又使自己的兵力达到五万多人。一七九六年九月初,他亲自率领三万众人从特兰托出发,还是沿着阿迪杰河南下,企图解救二度被围的里图亚要塞。可是,在罗韦雷托、维罗纳、巴萨诺和圣若尔日等地的战斗中,奥军仍然是接二连三地遭受失败,并被法军截断了回归之路。维尔姆泽陷入孤军作战境地,已经无法北返,最后,只好带领一万六千众人躲进曼图亚要塞,落得个束手待援。

24 乌尔姆战役 一八零零年的马伦哥战役以后,根据法奥两国签订的《吕内维尔和约》,奥地利将它的领地卢森堡、比利时和莱茵河左岸的所有领土割让给法国,同时,承认巴达维亚共和国(荷兰)、赫尔维夏共和国(瑞土)和利古里亚共和国(热那亚)成为独立的国家,并在意大利北部成立南阿尔卑斯共和国,实际上也就是承认这些国家成为法国的领地。这样,第二次反法联盟彻底瓦解了。      经过长达九年的对法战争,英国面临着重重矛盾,经济上也是日益困难,因而需要有一个喘息的时机。在这样的形势下,法、英两国终于在一八零二年三月二十七日签订了《亚眠和约》,从而为欧洲带来了一个短暂的和平时期。

25 滑铁卢战役 1815年6月18日 英军的指挥官是威灵顿公爵。7万2千法军和6万8千英军在小镇滑铁卢附近打了一场改变了十九世纪的大决战。法军的主攻方向是圣约翰山高地,但是该高地始终未能夺取,加上法军中有能力能够指挥军队的将领大多没有参加这场战役,导致法军无能的指挥员比比皆是,其中就有拿破仑的八弟热罗姆。

26 在久战不克时,内伊元帅率领骑兵开始往圣约翰山高地发起不下于莫斯科炮台和莱比锡战役的骑兵冲锋,虽然骑兵军的冲锋毫无战术可言,但是他们实在是锐不可当,法国骑兵突破了方阵,夺取了大量炮台,英军被杀得落花流水,威灵顿脸色都变了。但是英军还是奋力挡下了法军的猛攻。拿破仑虽然胜利在望,但是他在中午就看见普鲁士军队往这里增援,而救星格鲁希元帅迟迟不到。

27

28

29 拿破仑战争的历史进步作用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拿破仑战争还具有保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并把法国革命思想和革命制度推行到欧洲,破坏欧洲的封建秩序,动摇欧洲的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创造前提的作用。拿破仑战争的这些历史进步作用也是不能抹杀的。 第 一, “反法联盟”作战的目的虽然具有同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性质,但是它要扑灭法国革命,恢复欧洲的封建秩序的目的也是坚定不移的。拿破仑多次击败“反法联盟”则是保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最后拿破仑虽然失败,但是,由于他在战争中的多次胜利,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了革命的法国,保卫了法国革命成果有十七年之久,使之在法国得到巩固,并具有不可动摇的强大生命力。后来既使波劳王朝复辟也无法加以彻底清除和消灭。

30 第二,拿破仑战争冲破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秩序,加速了欧洲各国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那时,欧洲多半都是一些封建君主专制的农奴制国家。法国革命前,德意志名义上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实质上它是由三百多个小诸侯国组织而成的,政治上四分五裂封建割据,经济上极端落后。在各诸侯邦国之中,王公贵族横行霸道,教会僧侣飞扬跋扈,农民处于农奴地位,没有文化教育,愚味落后,工业得不到发展,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31 请在此键入您自己的内容 谢谢 谢谢观看 如今在法国滑铁卢有一头铁铸的雄狮,来纪念这位叱咤风云的枭雄。历史不能重演,我们只有回顾历史,永远记住这位战神。记住他说过的每一句话。


Download ppt "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